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注册结构工程师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分类模拟题高层建筑结构、高耸结构与横向作用(二).docx

26页
  • 卖家[上传人]:住在山****ck
  • 文档编号:188324462
  • 上传时间:2021-07-29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8.30KB
  • / 2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注册结构工程师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分类模拟题高层建筑结构、高耸结构与横向作用(二)[注册结构工程师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分类模拟题高层建筑结构、高耸结构与横向作用(二)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分类模拟题高层建筑结构、高耸结构与横向作用(二)选择题每题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请写出主要的计算过程及计算结果,概念题要求写出所选答案的主要依据问题:1. 图6-31(a)所示为一个8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平面图该建筑抗震烈度为8度,属于二级抗震等级下列结构动力分析方法中,正确的是 A.只要作横向的平动振型抗震验算,因为纵向(y向)的抗侧刚度较弱B.不仅要作横向的抗震验算,还要作纵向的抗震验算C.除作x、y向的平动振型的抗震验算外,还要作扭转振型的耦联计算D.该结构属于简单的纯框架,层数也不高,用基底剪力法计算其横向的水平地震力,并按各榀框架的抗侧刚度进行分配答案:C[解析]则其L/Bmax值超过《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范》(JGJ3-2002、J186-2002)表4.3.3规定的8度抗震的限值,即该框架属于平面布置不规则结构底部剪力法,主要适用于房屋不发生扭转振动的、高度不大、质量和刚度沿高度分布较均匀、且为以剪切变形为主的情况。

      该结构扭转影响明显,利用底部剪力法进行抗震设计是不合适的;本楼应按考虑扭转耦联振动影响的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对房屋的横向和纵向进行抗震计算问题:2. 在8度抗震区有一高21m的钢筋混凝土的框架结构裙房,与高120m的钢筋混凝土框架一剪力墙结构主楼之间,设防震缝一道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范》(JGJ 3-2002、J186-2002),该防震缝的最小宽度δ应为 mmA.70B.77C.110D.539答案:C[解析] 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范》(JGJ 3-2002、J186-2002)第4.3.10条,防震缝两侧结构体系不同时,防震缝宽度按侧向刚度较小的结构类型确定;当防震缝两侧的房屋高度不同时,防震缝宽度以较低的房屋高度确定防震缝的最小宽度理论上应为缝两侧结构在地震时的最大水平位移之和因此,防震缝的最小宽度为: 某15层剪力墙,总高H=42.4m,截面尺寸如图6-30(a)所示,所受水平地震作用如图6-30(b)所示材料弹性模量E=2.55104MPa 3. 此剪力墙属于 A.整截面墙B.整体小开口墙C.联肢墙D.壁式框架答案:B[解析] 具体计算如下: ①墙,计算墙肢惯性矩: 4. 由水平地震作用产生的,11层剪力墙肢2底所受到的弯矩、轴力和剪力最接近于 。

      A.M=192.98kNm;N=670.93kN;V=74.31kNB.M=123.57kNm;N=108.16kN;V=28.96kNC.M=85.76kNm;N=128.26kN;V=24.73kND.M=36.96kNm;N=128.60kN;V=27.64kN答案:D[解析] 5. 房屋顶部侧移最接近于 mmA.13.5B.14.4C.15.3D.16.1答案:D[解析] 有一多层框架一剪力墙结构的L形底部加强区剪力墙,如图6-23所示,8度抗震设防,抗震等级为二级,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0,暗柱(配有纵向钢筋部分)的受力钢筋采用HRB335(),暗柱的箍筋和墙身的分布筋均采用HPB235(φ),该剪力墙身的竖向和水平向的双向分布钢筋均为φ,剪力墙承受的重力荷载代表值N=5860.5kN 6. 当该剪力墙加强部位允许设置构造边缘构件时,其在重力荷载代表值作用下的底截面最大轴压比限值μN,max与该墙的实际轴压比μN的比值(μNmax/μN),最接近于 A.0.722B.0.91C.1.09D.1.15答案:C[解析] 7. 假定重力荷载代表值修改为N=8480.4kN,其他数据不变,则剪力墙约束边缘构件沿墙肢的长度ιe最接近于 mm。

      A.450B.540C.600D.650答案:C[解析] =max{0.152000,1.5300,450,300+300}=600mm 问题:8. 一展览厅的圆弧形静定三铰拱,其跨度ι=25m,矢高f=4m(图6-8),在C、D、E处均作用着两个集中荷载Pgk及Pqk,即一是由永久荷载标准值产生的拱顶集中荷载Pgk=100kN,另一是由拱面活荷载标准值产生的拱顶集中荷载Pqk=50kN,由此算得该拱底部拉杆的轴向拉力设计值NA= kN A.495.8B.560.55C.585.25D.593.75答案:D[解析] 某现浇多层框架,抗震等级为一级,混凝土强度等级采用C35,钢筋采用HRB400()及HPB235(φ),中柱纵向钢筋的配置如图6-19所示 9. 当等直径纵向钢筋为12根时,要最满足、最接近规程中规定的对全截面纵向钢筋配筋的构造要求,其配筋应为 答案:B[解析] 10. 柱配筋方式见图6-19假定柱剪跨比λ>2,柱轴压比为0.70;纵向钢筋为1222,保护层厚30mm要最满足规程中的构造要求,则柱加密区配置的复合箍筋的直径、间距应为 。

      答案:B[解析] 一单层平面框架(图6-10),由屋顶永久荷载标准值产生的D点柱顶弯矩标准值MDgk=50kNm 11. 由屋顶均布活荷载标准值产生的弯矩标准值MDgk=30kNm,则D点的弯矩设计值MD,最接近于 kNmA.130B.102C.96.9D.95答案:B[解析] 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2006年版)第3.2.3条,可变荷载效应及永久荷载效应下的荷载效应组合设计值分别计算如下: 当为屋顶均布活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时: MD=1.250+1.430=102kNm; 当为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时: MD=1.3550+1.40.730=96.9kNm<102kNm 故该效应组合由屋顶均布活荷载效应控制,即MD=102kNm 12. 现尚需计及如图6-11所示由风荷载产生的D点弯矩标准值MDwk=25kNm,由此算得D点组合后的弯矩设计值MD最接近于 kNm不采用简化规则) A.117.9B.123.0C.124.4D.140.0答案:C[解析] 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2006年版)第3.2.3条,荷载效应组合设计值分别为: 当按屋顶均布活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时(风荷载的组合值系数ψe=0.6): MD=1.250+1.430+1.40.625=123kNm; 当按风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时(屋顶均布活荷载的组合值系ψe=0.7):MD=1.250+1.425+1.40.730=124.4kNm; 当按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时: MD=1.3550+1.40.730+1.40.625=117.9kNm。

      上述三式计算比较得到:应按风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确定D点弯矩设计值MD,即MD=123kNm 有一连梁的截面尺寸为bh=160mm900mm,净跨ιn=900mm,抗震等级为二级,纵筋HRB335级,fy=300N/mm2,箍筋HPB235级,fyv=210N/mm2,混凝土强度为C30,fe=14.3N/mm2,ft=1.43N/mm2由楼层荷载传到连梁上的剪力VGb很小,略去不计由地震作用产生的连梁剪力设计值Vb=150kN 13. 采用对称配筋时,连梁正截面受弯所配置的纵筋最接近于 答案:A[解析] 14. 连梁配置箍筋时的剪力设计值最接近于 kNA.150B.165C.180D.195答案:C[解析] 15. 连梁的容许剪力设计值最接近于 kNA.349B.387C.402D.465答案:A[解析] 16. 连梁配置的箍筋最接近于 答案:D[解析]满足要求17. 连梁每侧的腰筋配置最接近于 A.4φ10B.4φ8C.3φ12D.3φ10答案:A[解析] 已知20层的剪力墙结构住宅,非抗震设计,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取重要性系数γ0=1.0,某底层矩形截面剪力墙墙肢长hw=402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0,墙体端部暗柱纵向受力钢筋用HRB335级,墙体分布钢筋和端部暗柱箍筋用HPB235级。

      18. 若底层层高为4.2m,则剪力墙的厚度不应小于 mmA.140B.160C.180D.200答案:B[解析] 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第10.5.2条,对剪力墙结构,墙的厚度不宜小于楼层高度的1/25,即4020/25=160.8mm19. 若剪力墙的厚度bw为200mm,内力设计值M=376.9kNm,N=4018.6kN,V=811.2kN,则墙体的水平分布钢筋配置最为合适的是 答案:BIMGSRCTUGCJGFGIF 某11层住宅,采用钢框架结构,其结构质量及刚度沿高度分布基本均匀,各层层高如图6-35所示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 20. 假定水平地震影响系数α1=0.22;屋面恒荷载标准值为4300kN,等效活荷载标准值为480kN,雪荷载标准值为160kN;各层楼盖处恒荷载标准值为4100kN,等效活荷载标准值为550kN试问,结构总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FEk(kN),与下列 项数值最为接近 提示:按《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JGJ99-98)底部剪力法计算 A.8317B.8398C.8471D.8499答案:C[解析] 根据《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JGJ 99-98)第4.3.4条,由式(4.3.4-1)可得,结构总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为: FEk=αeq=0.220.8(4300+410010+1600.5+550100.5)=8471kN。

      21. 假定屋盖和楼盖处重力荷载代表值均为G,与结构总水平地震作用等效的底部剪力标准值FEk=10000kN,基本自振周期T1=1.1s试问,顶层总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 F11Ek(kN),与下列 项数值最为接近A.3000B.2400C.1600D.1400答案:A[解析] 22. 假定框架钢材采用Q345,fv=345N/mm2,某梁柱节点构造如图6-36所示试问,柱在节点域满足《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范》(JGJ3-2002、J 186-2002)要求的腹板最小厚度twe(mm),与下列 项数值最为接近 提示:按《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JGJ99-98)计算 A.10B.13C.15D.17。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