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曾国藩、李鸿章与祁门洪家大院.docx

6页
  • 卖家[上传人]:ji****81
  • 文档编号:272120338
  • 上传时间:2022-04-0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92.01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曾国藩、李鸿章与祁门洪家大院                    洪炯,一个今人不甚熟悉的名字,但大家都知道的祁门具城洪家大院,开创人就是他清道光年间,洪炯以廪贡生的身份,在江苏镇阳县任学正:当时林则徐任江苏巡抚,委洪炯督修宝山海塘,经费不足,洪炯倾囊资助林则徐又委洪炯修南汇海塘后因二兄去世,洪炯乞归,去广州营茶,与英人颇多交易当时祁门生产的是[来自www.lW5u.Com]“安茶”,介于绿茶与红茶之间,颜色乌黑,称为“乌龙”,为英人所喜饮安茶是半发酵茶,红茶是全发酵茶,在口味上比较接近洪炯为日后“祁红”红遍世界,起了先期的铺垫作用洪炯在祁门家乡,多有善举地方考试,向来在衙门举行,甚为拥挤洪炯独资捐助,在学前街建考棚之后又捐银千两为倡,修葺学宫书院、双桥的修缮,他也多有赞助道光十九年(1839年)正月,林则徐作为钦差大臣奉旨到广东查禁鸦片,命这位在广州卖茶给英人的老部下为通事,负责与英人联络1 841年,洪炯买下祁城周家在县城敦仁里新建不久的“一府六县”(徽州一种特殊的建筑形式)豪宅,正厅悬匾“承恩堂”后又于1 844年,在西边空场加建“一亩新筑”,命名“思补斋”,创建了声名显赫的洪家大院。

      承恩堂这一组建筑,人称“洪家大屋”,其前有旷场数亩,是洪家的晒场,仓廪建于其周东首有“三世大夫第” (今工商银行与粮食局宿舍),乃洪炯之弟洪泽为父洪秉杰所建;左前有又新书屋(今方家渝宅),均在敦仁里内,同为洪家大院的组成部分清咸丰十年(1860年)六月至次年三月,为指挥湘军清剿太平军,曾国藩驻兵祁门,看中了这所位居祁城之中、四周围墙紧密的豪宅,便设大帅府于承恩堂,堂前的晒场正好成了他的演兵场,他就是在这里被清廷任命为两江总督的李鸿章、左宗棠、胡林翼、彭玉麟等一大批晚清重臣,都在此经受了政治与军事的洗礼祁门县城西北后山,即今之宋家山公园,原有城墙环绕曾国藩认为城墙高踞,城中情形易被敌人尽收眼底,遂拆墙建碉堡以守三堡分别命名为“敦仁”、 “敦艮”、“敦厚”,并于四境关隘设碉建垒洪家大屋正厅承恩堂外观家大院——这个山城里的院落,成了当时中国上自朝廷下至黎民瞩目的中心其西花厅“思补斋”,乃曾大帅居处他曾在日记中写道:“一夕数惊,无日不在惊涛骇浪之中并在床头悬一宝剑,随时准备在城破之时,自刎殉国院落东街进口里门,有正楷墨绿书“敦仁里”题额,传为曾国藩所书.惜于1970年代被毁咸丰四年正月,太平军石达英部,在西花厅外墙留下“粤东、太平天国前营叶高”题字,字迹稚嫩,显然是一般士官所为。

      同治元年(1 862年)十一月初七,太平军奉王古隆贤部经过祁门,也曾进驻洪家大院曾国藩在祁门的10个月里,洪府咸丰十年八月,李元度防守徽州(歙县)鲍照防守宁国城失守,徽州压力陡增,以致不敌破城,给曾国藩祁门老营带来了直接面敌的严重后果曾国藩令李鸿章奏本朝廷,要求严处李元度李鸿章认为李元度之败,情[来自www.Lw5U.coM]有可谅,主张从轻发落,戴罪立功一时曾、李不和,直接造成了李鸿章的出走后上海要求曾国藩发兵支援,李鸿章乘机领命,组建淮军,摆脱了曾国藩的控制,并从祁门带走一批文人到上海建幕府这些人立足于上海,在以后的洋务运动和外交活动中,都成了李鸿章的得力助手,因而也成全了他们在上海商界的地位,其中就有洪炯的孙子洪冀昌他到上海后,继续发展红茶出口贸易府厅东壁,有当年题字,借历史名句影射战事得失和题字人的怅惘之情其一东坡居士诗:嵇绍似康为有子,郗超叛鉴是无孙如今更恨贾梁道,不杀公闾杀子元其二汉刘向《说苑》:晋楚战于必,晋师败绩,荀林父归请死,晋公将许之士贞子日不可,林父事君,进思尽忠,退思补过,社稷之卫也,今杀之是重楚胜也其三韦应物诗:秋檐滴滴对床寝,山路迢迢联骑行到家俱及东篱菊,何事先归半日程。

      引句略有错漏,字近东坡体究为何人所题,甚费猜详有人认为是李鸿章所题从当时大帅府的形势来看,李鸿章所提的猜测不无道理除了李鸿章之外,也无人有此胆识敢在帅府大堂如此放肆另有人认为是太平军古隆贤所为古隆贤是铁匠出身,6岁即从父打铁谋生,应无此古文修养虽然他也路过洪家大院,但时间仓促从题字的沉稳来看,即使古隆贤能以古文来衡量太平军高层的得失,也没有那个充裕的心态来落笔何况,当时古隆贤已决定向清朝投诚,过了权衡高层得失的时态了这两种观当年洪家大屋府厅东壁留下的题字,如今仍依稀可辨点,都是依据当时形势所作的推论,并无实在的证据从咸丰四年正月至同治二年五月,太平军与清军及地方团练在祁门战斗数十次,并7次攻克县城后期的太平军,烧杀抢掠无所不为,至今四乡均留有太平军焚烧村庄的痕迹曾国藩在祁驻辕期间,为扩充军费,大肆搜刮民脂,以至所有窖藏皆搜罗一空此一浩劫,给祁门带来深重灾难,大批居民被杀死或向外逃亡,人口锐减洪炯的次子洪道善,诰授中议大夫三子洪赞善,候选教谕,因助曾国藩组织团练,由军功保举任江西会昌县知县,补用直隶州同知,升知府道善之子洪遐昌,字松年,精儒家经典,对医学、外交、洋务亦颇有研究,受到李鸿章的赏识。

      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任江西通判,后随刘瑞芬出使英、法、德、俄、意5国,归国后升同知光绪十七年出任驻日本神户兼大阪理事官,创办中华会馆,任满回国,升九江知府赞善的次子洪超,又名宜昌,字义符,书法家,清同治十二年举人,授定远县训导,未赴任,后分发湖北知府,加盐运使衔赞善三子洪冀昌,字希溥1895年,作为外交使团的文员,随李鸿章去日本签订《马关条约》,光绪三十四年代理南汇知县洪超之子洪益良、洪味三,对祁红的外贸事业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据上海市志记载:清光绪二十七年,祁门人洪味三在东唐家弄(今天潼路)怡如里10号开设洪源永茶栈这是在上海开设的第一家红茶茶栈洪味三,书法家,是洪源永茶栈在文史档案中的注册人,但真正的大老板是洪味三的大哥洪益良洪益良因早年在上海接受新式教育,英语娴熟,又善交际,故早期上海的经营事务,都由他办理洪源永茶栈在上海经营祁门红茶出口,每年解来茶银,为祁门多家茶号提供收购红茶资金民国十八年(1929年),土匪朱老五途径祁门,抢去洪源永刚从上海解来的10万银元,洪源永经营如常此后洪益良移居上海,祁门事务悉交其子洪季陶负责在清末民初这样的乱世,祁门洪家大院的洪氏传人,在经营茶业事业上能取得辉煌的业绩并涉足官场,既是他们数代奋发取得的成绩,也与曾、李驻辕洪家大院,从而为其提供了发展平台不无关系。

      [作者系祁门县工商银行退休职工]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