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郓城县农村经济发展现状制约因素与对策.doc
6页郛城县农村经济发展现状制约因素与对策摘 要:2012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关键之年,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 十八和国务院、省、市一系列文件精神,山东省鄆城县委、县政府紧紧围 绕全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中心任务,狠抓各项支农、扶农、富农政策贯 彻落实,进一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继续推进农业转方式、调结构,促进 了农业生产高效益和可持续发展关键词:农业现代化;可持续发展;制约因素;对策为全面了解山东省郛城县农业生产现状,鄆城县统计局积极组织人员 深入农村、相关企业及合作社开展调研,同时,与农业部门、乡镇农业统 计人员、村委会干部、部分农户进行座谈,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取得了 丰硕成果本文拟将调研情况加以总结,供参考一、当前郛城县农村经济发展现状1、耕地现状郛城县耕地153.7万亩,土壤类型单一,只有一个潮 土类,由于黄河历次变迁,全县土壤形成了沙、壤、粘三个层次,其中沙 壤、中壤、轻壤、粘土所占比例分别为52%: 19%: 25%: 4%;根据土地生 产力评价的评级标准,全县宜农土壤只冇2~5级4个级别,其中二级地 占34.31%,三级地占44. 52%,四级地占19. 05%,五级地占2.12%全县 农业生产以种植业为主,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大豆、花生、棉花、 蔬菜等。
2、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指标2012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完成228. 73 亿元,农业总产值55.37亿元,其中财政收入15.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 入8326元3、 农产品的生产总量2012年全县农作物播种面积330.25万亩,其 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47. 98万亩,单产每公顷6510公斤、总产107. 52 万吨;棉花27.37万亩,单产每公顷1260公斤,总产2. 29万吨;油料作 物播种面积10. 14万亩,单产每公顷4185公斤,总产2. 83万吨;蔬菜34. 44 万亩,单产每公顷44955公斤,总产103. 22万吨;其他作物面积10.32 万亩全县大牲畜存栏量5. 46万头,猪、羊年末数为132.92万头(只), 家禽存养量853. 52万只,肉类总产量& 9万吨,禽蛋产量5. 52万吨,牛 奶产量2322吨是全国著名的农业大县,粮、棉、油和肉、蛋等主要农 牧产品在全国占有重要位置,一些农产品已进入全国百强县行列,农业生 产在郛城县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4、 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情况郸城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冇 30多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6家,市级龙头企业有20多家;农民专业合 作社有100多家,其中运行比较规范的有10多家,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是一是规范管理不够,运转困难。
首先、有些合作社设立时,是以争取资 金扶持为目的,发展尚不规范,需进一步培训指导,规范英发展英次、 部分合作社服务内容不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不够紧密,财务管理不规范、 会计资料缺损严重,生产经营成本难以核算,缺乏必耍的管理设施、设备 和经费合作社自有资金不足,经济实力薄弱目前,绝大部分合作社的 资金來源靠入社社员的少量股金及牵头单位的一些固定资产投入,资产很 少融资时抵押物缺乏,银行贷款出现担保难的问题农业综合开发项目 建设所需自筹资金和银行贷款难以保证二、当前制约绑城县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1、 农业基础设施滞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特别是粮食生产能力低的 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木解决部分农田未达到旱涝保收,一遇人灾,实现粮 食稳定增产的难度很大2、 农民依靠农业增收面临困难原料型、粗放型的农产品生产经营 难于应対激烈的市场竞争,农产品融入市场参与流通的机会少,农产品转 化增值效率低,农民持续增收难3、 由于土地调整困难,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发展水平不高从郛城 县来看,农业龙头企业少、规模小、辐射带动能力弱,缺乏加工型、流通 型农业龙头企业,龙头企业带动力不强,没有真正形成利益的连接机制4、 农业生产投入不足。
虽然国家制定了一系列面向农业的倾斜政策, 但由于财力不足,农业的投入仍不能满足实际需要,许多急于改造的水利 工程多年得不到实施5、 劳动力素质差异造成土地利用率差距明显直接影响农业土地利 用和农业产出虽然近年国家不断加大扶持粮食生产的力度,农民种粮得 到一些补助,去年11月以来粮价也有所上涨,但是农资价格也在上涨, 种粮比较效益仍然偏低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进一步扩大粮食播种面积 的空间不大,而且难度较人,稳定粮食种植面积任务艰巨6、 耕地资源逐渐减少和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影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各类污染不断频发, 都造成土地质量下降,土地生产能力减弱三、进一步加快祁城县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几点建议1、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坚持国家政府扶持和市场导向相结合的开发 方针以转变农业生产发展方式、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为目标,增加现代农 业科技在农业生产中的利用,大力发展设施种植业、设施畜牧业等规模化、 专业化、标准化农业生产方式,逐步提高现代农业科技、生物技术、信息 技术等在农业生产中的利用,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同时按照市场经济 原则和产业化要求,大力发展多种经营和农业龙头企业,积极扶持农户闯 市场、办实业,大幅增加农民收入,确保了农业综合效益的提高。
2、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土地利用环境目前,由于土地实 行家庭承包经营,农业基础设施管理、维护不是一家一户所能实行,农川 水利设施年久失修,改造农业基础设施,吸引社会资金投资与农业,土地 利用率将逐步提高,农业发展水平将得到提升3、 培养新型农民,探索新型农业经济组织形式,推动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培养适应市场化的新型农民发展现代农业的信 念,让农民口愿学习现代农业的生产方法、经营管理方法现代农业已经 成为农业生产方式转变的主要方向,非常有必要探索新的农业经营组织形 式,促进土地集中起来形成规模经营,实现土地的集约使用、节约利用, 从而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增加农民收益 4、以壮大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围绕农业综合开发项日区,扶持具 有明显竞争优势和辐射带动作用的产业化经营项目,促进优势农产品基地 建设和农产品加工业结构升级,提高农业生产的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 和标准化水平,逐步形成优势突出和特色鲜明的主导产业,推进现代农业 产业体系建设1) 发挥扶持引领,促进项冃做大做强采取重点、连续、滚动扶 持方式,支持产业化龙头企业做优、做大、做强,增强科技含量,延长产 业链条,提高附加值和竞争力,创名优品牌。
2) 实施品牌战略,打造名牌效应围绕郛城县具有地方特色的优 势产品创名牌,加大扶持名牌力度在产品结构上,把名、优、特、新、 稀品种作为扶持重点;在发展方向上,以市场为导向,发展适销对路,潜 在需求量大的产品加强农产品保鲜、加工、包装、销售、技术措施,抓 好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质量体系认证实施知名品牌宣传战 略,真正打造知名品牌3) 着力发展合作组织,提高农民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发展农民 专业合作社,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是新时期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增加农 民收入的关键举措,也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载体在遵循“民 管、民建、民受益”原则的前提下,积极培育扶持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增强农民组织化程度,提高农民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4) 大力提供科技支撑,提高项目的科技含量继续实行良种良法 配套,大力推广先进实用技术,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加快农业由速度型、 数量型的粗放式增长向质量型、效益型的集约式增长转变坚持科技普及 与科技创新相结合,产学研紧密对接加人新产品开发力度,加速科技成 果的产业化进程建设一批科技示范园区,提高科普层次发挥科技示范 大户、科技明白人的作用,通过典型效应,加快实用技术的普及;采取科 技下乡等形式,加强対农业技术队伍和从业人员的培训。
5、 统筹规划,集约建设用地,严格控制耕地流失农业是基础性产 业,耕地是人民生存的基本保障,保护耕地是农业发展的必要前提,随着 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用地与日俱增,对农业用地、耕地的挤占越来越大, 我国已不止一次明确提出要严格控制建设用地,实行集约用地,合理确定 建设用地规模,加大存量用地挖潜力度,有效整合城镇闲散用地,低效用 地,积极探索集约用地技术将有限的耕地维持在一定范围内,促进农业 的可持续发展6、 保护土地生态环境,促进土地永续利用加大资金和技术投入, 综合开发利用土地资源,探索科学耕作、种植和施肥方法,改良土壤和减 少污水、废气对土地的污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