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农村五保评议记录》.doc

11页
  • 卖家[上传人]:他****
  • 文档编号:164105657
  • 上传时间:2021-01-2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2KB
  • / 1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精品文章《农村五保评议记录》时间:地点:乡包村干部:村两委干部:村党员代表:村民代表:一、会议议程:1、首先由村委会同志宣讲五保政策年满60岁的老年人、残疾或者未满16周岁的村民,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又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或者其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无赡养、抚养、扶养能力的,享受农村五保供养待遇2、由同志介绍申请人情况:3、现场评议:举手表决4、评议结果符合五保条件,同意将评议意见和有关材料上报乡人民政府二、参加评议人员签字:第二篇:农村社会救助:五保第三章我国社会救助政策法规第二节农村社会救助—五保一、五保对象对象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的又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或其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无赡养、抚养、扶养能力的老年人、残疾人和未满16岁的村民五保供养制度是我国农村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救助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xx年1月,国务院《农村五保供养条例》,是第一部全国性的农村供养法规xx年进行了修订内容内容衣、食(包括燃料)、住、医以及丧葬与未成年人的义务教育食:粮油、副食品和生活用燃料;衣:服装、被褥等生活用品和零用钱;住:符合基本居住条件的住房医:提供疾病治疗,对生活不能自理的给予照顾丧葬事宜或未满16周岁或已满16周岁仍在接受义务教育的保障义务教育的所需的费用。

      二、农村五保供养的标准与形式(一)农村五保供养的标准不得低于当地村民的平均生活水平,并根据当地村民平均生活水平的提高适时调整标准的制定:可以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制定,在本行政区域内公布执行;也可以由设区的市级或者县级人民政府制定,报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备案后公布最后,民政部、财政部对农村五保供养标准的制定负有指导责任二)五保供养的资金地方人民政府财政预算中安排考试资料网有农村集体经营等收入的地方,可以从农村集体经济等收入中安排资金,用于补助和改善农村五保对象的生活农村五保供养对象将承包土地交由他人代耕的,其收益归该农村五保供养对象所有中央财政对劲财政困难地区的农村五保供养,在资金上给予适当补助三)五保供养的形式形式在家分散供养和集中供养三、五保供养的申请与审批(一)办理机构民政部主管全国农村五保供养工作;县级以上地主各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村民委员会协助乡、民族乡、镇人民政府开展农村五保供养工作国务院鼓励社会组织和个人提供捐助和服务二)申请与审批程序1、申请与评议:由本人向村委会提出申请,并提供相关申请材料;年幼或者智力残疾无法表达意愿的,由村民小组或其他村民代为申请,经村委会民主评议,对符合条件的,在本村范围内公告,无重大异议的,由村委会将评议意见和有关材料报送乡、民族乡、镇人民政府审核。

      2、审核与审批乡、民族乡、镇人民政府应当自收到评议意见之日起20日内提出审核意见,并将审核意见和有关材料报送县级民政部审批县级民政部门自收到审核意见和有关材料之日起20日内作出审批决定批准的发给《农村五保供养证书》,不批准的,应当书面说明理由本人申请(年幼、智力残疾者,小组或其他公民)村委会——民主评议——村公布——上报乡级人民政府乡级20日审核——上报——县级民政部门县级人民政府20日内作出决定(三)五保供养的核销对于不再符合农村五保供养规定条件的,村委会或敬老院等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应当向乡、民族乡、镇人民政府审核并报县级民政部门核准后,核销其《农村五保证书》五保对象死亡,丧葬事宜办完后,村委会或者五保供养服务机构应当向乡、民族乡、镇人民政府报告,由乡级政府报县级民政部门核准后,核销《证书》四、五保供养的管理与监督(一)管理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把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1、县人民政府和乡级政府应当为五保供养服务机构提供必要的设备、管理资金,并配备必要的工作人员2、五保供养机构应当发建立健全内部民主管理和服务管理制度3、五保供养服务机构工作人员应当经过必要的培训4、服务机构可以开展以改善五保供养对象生活条件为目的的农副业生产,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对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开展农副业生产给予必要的扶持5、乡、民族乡、镇人民政府应当与村委会或五保供养服务机构签订供养服务协议,保证农村五保供养对象享受符合要求的供养。

      二)监督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依法加强对农村五保供养工作的监督管理县级以上民政部门和乡、民族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制定农村五保供养工作的管理制度并负责督促实施财政部门应当按时足额拨付资金,并加强对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管理审计机关应当依法加强对资金使用情况的审计五保供养待遇的申请、程序、评议以及标准和资金使用应当向社会公告,接受社会监督服务机构应当遵守治安、消防、卫生、财务会计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向五保对象提供符合要求的供养服务,并接受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监督第三篇:《农村五保供养证》《农村五保供养证》1.户主书面申请并提供户口本、身份证等相关资料报社区委员会2.社区民政办初审有关证件发个人申请登记表3.申请人填写登记表倒所在社区加注意见确认身份4.社区民政办入户核查、社区评议、并公示无异议,报区民政局5.低保户凭证件倒制定银行领取最低保金6.区财政局审核,拨发资金,委托银行代发7.区民政局入户核查,社会援助领导小组审批,面向社会公示8.个人书面申请9.出具户口簿、身份证,如实提供医疗机构诊断证明、住院费用结算单,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证、低保等相关材料报社区委员会10.经社区居委会民主评议小组评议,无异议的填写医疗救助申请审批表11.区民政局对上报的材料进行复查、审核、会议审批后以定活两便存折发放。

      12.社区居委会对符合的申请审批表和相关材料逐项进行审核,对符合救助条件的对象报区民政局审批13.户主书面申请14.出具户口簿、身份证、家庭收入等相关证明报村委会15.社区委员会入户调查、初审、听审、民主评议,并公示,无意义的,填写临时救助申请审批表报民政局16.救助对象凭身份证、户口簿到银行领取救助资金、17.区财政局根据区民政局提供的救助对象花名册拨付救助金,由银行代发18.区民政局入户抽查,会议审批,并委托社区委员会公示,无异议的,由区民政局建档并制作救助对象花名册1.居住书面申请并提供户口簿、身份证等相关资料报村委会2.村名小组民主评议无异议,报村委会3.村委会入户调查,听证民主评议,并公示,无异议,报乡政府4.乡政府入户核查、会议审核,并公示无异议,报区民政局5.低保对象凭身份证、户口本倒乡政府领取低保证,办理相关手续凭“一折统”到农村信用合作社领取低保金6.区财政局根据区民政局低保对象备案表拨付低保金,有乡财税所将资金打入“一折统”7.区民政局入户调查,会议审批,并委托乡村组同步公示,无异议,由区民政局建档制作低保对象备案表8.村民本人书面申请9.村委会民主评议,在本村范围内公示无异议的将评议意见和相关资料报乡人民政府10.乡镇人民政府在20日内提出审核意见,并将审核意见和相关资料报区民政局11.区民政局在20日内做出审批决定12.五保供养对象凭五保证、“一折统”倒农村合作银行领取五保供养金13.区民政局对符合条件、批准给予农村误报待遇的对象发放《农村五保供养证》第四篇:农村五保供养协议农村五保对象分散供养协议甲方:xx乡镇人民政府乙方:xx村民委员会丙方:xx五保户享受五保对象的条件。

      根据《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规定,老年、残疾或者未满16周岁的村民,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赡(抚扶)养义务人,或其法定义务人无赡(抚扶)养能力的,可享受农村五保供养待遇为规范分散供养五保对象管理,明确甲、乙、丙三方权利、义务和责任,特签订如下协议:1、甲方权利、义务1)负责管理本行政区域内五保对象的供养工作2)在吃、穿、住、医、葬方面给予丙方生活照顾和物质帮助3)丙方虽已满16周岁,仍在接受义务教育的,应保障其接受义务教育4)丙方有了法定赡(抚扶)养义务人,且法定义务人有赡(抚扶)养能力的;或年满16周岁已结束义务教育的;或已死亡的,甲方要及时报县民政局,停止其五保待遇5)监督检查乙方履行协议2、乙方权利、义务1)协助甲方开展五保供养工作,妥善安排丙方日常照料2)有集体经营收入的,可安排相应资金改善五保对象的生活3)丙方生活自理确有困难的,要委托专人扶养;在主汛期和严寒酷暑等季节,要明确分包人员责任,确保丙方生命和财产安全4)督促丙方按时在本村参加新农合(应由本人交费部分,由县民政局直接打入五保户存折)5)乙方要与丙方共同到县公证处,对丙方主要财产进行公证,主要包括丙方宅基地证书(用地面积,东西、南北长度,四周相邻),房屋建筑时间、结构(并附外貌图片),责任田面积及四邻情况等。

      丙方去世后,上述财产(遗产)由乙方处理,主要用于丙方丧葬费用和公益事业(如兴建学校、农村幸福院等)6)丙方房屋破旧的,在住建部门危旧房屋改造时,要优先安排3、丙方权利、义务1)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服从乙方管理,遵守村规民约2)丙方无力耕种的责任田,由乙方代为耕种,所得收益由乙方建帐管理,要全部用于丙方生活和应急开支3)丙方可凭五保册按季到指定的金融网点领取由县民政部门发放的生活费(每人每年不低于3000元)4)丙方因病需要就医的,原则上在本乡镇卫生院或县医院等定点医院就医,特殊情况需要出县的,要经县民政部门批准同意,否则,所产生的医疗费用,按低保户比例救助4、本协议经甲、乙、丙三方签名、盖章,县民政局批准后生效,到丙方供养形式变更之日或丙方死亡时终止5、本协议一式四份,甲、乙、丙三方各执一份,县民政局留一份,并对本协议拥有监督、检查和指导权6、本协议未尽事宜,由甲、乙、丙三方协商解决甲方(盖章)负责人(签章):乙方(盖章)负责人(签章):丙方签字(手印):签订日期:年月日第五篇:农村五保供养服务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湛江市民政局网站(一)五保供养的对象农村中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赡养扶养义务人或虽有法定赡养扶养义务人,但无赡养扶养能力的老年人、残疾人和未成年人。

      二)五保对象的确定确定五保对象,应当由本人申请或者由村民小组提名,经村民委员会审核,报乡镇政府批准,发给《五保供养证书》,凭《五保供养证书》享受五保待遇三)五保供养的内容五保供养的内容是:1、供给粮油和燃料;2、供给服装、被褥等用品和零用钱;3、提供符合基本条件的住房;4、及时治疗疾病,对生活不能自理者有人照料;5、妥善办理丧葬事宜五保对象是未成年人的,还应当保障其依法接受义务教育四)五保供养的标准五保供养标准不应低于当地村民的一般生活水平五)五保供养的形式五保供养可根据当地的经济条件实行集中供养或分散供养1、根据五保对象自愿,可吸收五保户入敬老院集中供养,五保户入院自愿,出院自由2、实行分散供养的,应当由乡镇政府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受委托的抚养人和五保对象三方签订五保供养协议 内容仅供参考。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