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九_一八”历史博物馆讲解词.docx

2页
  • 卖家[上传人]:杏**
  • 文档编号:280153998
  • 上传时间:2022-04-2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1.01KB
  • / 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九_一八”历史博物馆讲解词 博物馆概况 沈阳市“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始建于11011年“九·一八”事变六十周年之际11017年9月开始扩建,11019年9月18日新馆落成并正式对外开放,扩建后的博物馆占地面积31010平方米,建筑面积12600平方米,展览面积9180平方米,共设有8个展厅 一残历碑 残历碑是“九·一八”历史博物馆的标志性建筑,因碑体造型酷似一本巨大残缺的台历而得名是“九·一八”事变爆发60周年建成的 在碑的右侧醒目地刻着1931年9月18日的日历,而碑的左侧,刻有一段由我国著名书法家杨仁恺先生题写的碑文在残历碑广场的西南角还悬挂着一幢高2.38米,重达4.2吨的铜铸警世钟,钟的正面铸有“勿忘国耻”四个大字,每年的9月18日,都要在此举行“勿忘‘九·一八’撞钟鸣警仪式 二 “九·一八”事变柳条湖爆破地点碑 在残历碑广场的西侧,陈列着两块当年日本人建造的石碑,碑的顶部分为三叉,造型酷似炸弹的尾翼因此也被人们称作“炸弹碑” 《国难》浮雕 在广场的西侧有一面墙,墙上刻有“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扩建工程损赠名录和江泽民同志题写的馆名。

      从广场向北望去,一组巨大的主题为“国难”的雕塑镶嵌在陈列馆入口的墙体上,是由46吨青铜浇铸而成整体是一个东北的沦陷图 三序厅 序厅是不等边的方形,四周的墙壁全部装饰花岗岩石板,镶嵌有高低起伏、连绵不断的白色山脉浮雕在灯光的作用下,白色山脉倒映在黑色大理石地面上,墙面、地面浑然一体,营造出白山黑水的壮美景象,象征着美丽富饶的东北大好河山地面的中央有一座金字塔形的铜铸卧碑碑的顶部是一块红色的宝石,象征着抗日烽火声声不息民族英灵浩气永存在碑的四面,分别用中、英、日、俄四国文字铭刻的碑文 四前言 “九·一八”事变是20世纪震惊中外的重大历史事件它的爆发不仅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序幕已经拉开,更标志着东北人民14年浴血奋战的开始 第一部分“九·一八”事变的历史背景 日本图谋侵华,由来已久自明治维新以后,便开始奉行所谓的大陆政策,而大陆政策的内容就是要吞并朝鲜,侵占,独霸亚洲,进而想称霸整个世界,其侵略野心昭然若揭 当时,日本军国主义对外侵略扩张的首要目标是朝鲜和中国,经过近十年的扩军备战,终于在1894年7月25日,日军不宣而战,突然袭击运载中国士兵的英商轮“高升”号,挑起了中日甲午战争。

      由于清政府腐败无能,清军惨败甲午战争最后以中国的战败而告终当时日本在东北的不断扩张,却引起了沙俄的不满和嫉妒,为了争夺在朝鲜和中国东北的一些霸权 1904年终于爆发了日俄战争而腐败无能的清政府却宣布“局外中立”,将辽河以东划为交战区日俄战争给东北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有许多中国百姓被日军当作俄军密探杀害,1905年8月,日俄战争以俄国的一败涂地而告终 日俄战争之后,日本为了巩固其既得利益和进一步扩大侵略,开始在东北建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2页 共2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