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桉树不同更新方式效益分析.doc
4页桉树不同更新方式效益分析汤建福 张友育(福建省长泰岩溪国有林场 福建长泰 363902)摘要 通过对桉树不同更新方式、不同时期生长量调查,比较其经济效益,建议根据不同的立地和投资主体,选择适宜的桉树更新方式关键词 桉树 不同更新方式 特点 效益桉树是漳州市主要的短周期工业原料林树种,全市栽培面积已达180万亩,其中2002年以后栽植的多为尾巨桉无性系林分,这些尾巨桉林分中有相当部分已达主伐年龄,如何更新是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近年来,对一代林分的速生丰产栽培技术的研究在不断深化,总结出一套山地丰产栽培技术,广泛应用于生产,收到较好效果岩溪林场与福建省林科院等单位合作,也对巨尾桉二代萌芽更新技术进行了试验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做为萌芽更新的技术体系指导生产经过几年的对比试验,我们认为,桉树更新方式(本文讨论的更新方式为重新植苗造林更新与萌芽更新)具有不同的优缺点,应根据不同的培育目标,选择不同的更新方式,充分发挥森林培育能力,最大限度发挥林地和资金效益1 不同更新方式生产量比较1.1 萌芽更新炼山与不炼山比较调查点位于长泰岩溪国有林场科山工区2-6、4-11 班,该林地 1967年营造马尾松纯林,1998年采伐,当年5月更新造林。
林地经炼山后,块状整地,规格为70×40×35cm,密度1650株.hm -2,2004年皆伐,伐后分成两块,分别采用炼山、不炼山萌芽更新,当年劈草、扩穴、压萌各二次,每株施复合肥250g、尿素150g、钙镁磷肥400g,次年劈草一次,压萌一次,施复合肥300g/株、尿素 300g/株,营林措施一致, 2007年抚育间伐一次2008年8月,对不同更新方式进行调查,调查采用标准地法,每种更新方式选择有代表性地块设置六个标准地,标准地面积667m 2,每个标准地内实测树高、胸径,计算出各标准地平均树高、平均胸径,立木材积采用二元材积公式计算综合考虑了2007年间伐材积,计算出两种更新方式巨尾桉林分生长情况表1 炼山与不炼山巨尾桉林分生长情况 /从表1可见:不炼山萌芽林较炼山萌芽林生长快,每hm 2比炼山蓄积多24 m 33年生不炼山萌芽林生长速度超过炼山萌芽林,其平均胸径、平均树高、亩蓄积量分别比炼山萌芽林高1.7% 、3.1%、35% ,整体林相较为整齐,亩株数比炼山萌芽林高,间伐后保留株数也较高1.2 新造林分更新与萌芽更新林分生长量比较试验地位于长泰岩溪林场阳泉工区3-2、3-3 班,该林地为岩溪林场与乡村联营造林林分。
联营前为杉木采伐迹地,乡村拨交后于1999年造林,树种巨尾桉,造林密度1650株项目 密度株.hm -2 平均胸径 ( cm) 平均树高 (m) 现有蓄积( m3.hm-2) 间伐蓄积(m 3.hm-2) 总蓄积( m3.hm-2)炼山 915 11.9 12.8 66 2.55 68.55不炼山 990 12.1 13.2 76.5 16.05 92.55/hm2,2005年皆伐,伐后分两块,分别采用炼山整地植苗造林更新和萌芽更新 2008年,对两种更新方法进行调查,调查方法同上表2 新造林分与萌芽更新林分(不炼山)生长情况从表2可见:2年3个月桉树新造林分蓄积量较二代萌芽更新多37.2%,新造林分生长量大,林相较整齐,长势旺盛,二代萌芽更新林分受台风影响较大,保存株数较少,林相参差不齐,林中空地较多,长势较弱,枝下高明显大于新造林分1.3 新造林分与萌芽更新林分逐年生长量比较调查点为坂里乡正达村6-3班乡村群众造林地造林地海拔210-380m,立地条件Ⅱ类,2001年营造尾巨桉(DH32-29),2005年采伐出材量124.5m 3/hm2,采伐后,分成两块,分别采用植苗造林和萌芽更新,此地块基本未受风害,林分较整齐,营林措施、投资详见表4,逐年生产量详见表3。
由上表可见,萌芽更新林分在第一、第二年生长量比新造林分生长量大,但第三年开始,年生长量就比新造林分小,萌芽更新通过加强抚育,在台风影响较小的区域,也可以产生较好经济效益2 不同更新方式经济效益比较以长泰岩溪国有林场2005年更新的小班为例,对造林更新林分与萌芽林的投入产出做比较分析,其结果详见表4、表5,由于萌芽更新不炼山方式较炼山方式投资更省,效果更好,本文只讨论与不炼山更新方式比较2.1 造林更新林分与萌芽更新林分营林成本比较表 4 造林更新林分与萌芽更新林分营林成本项目 亩株数株.hm -2 平均胸径 (cm) 平均树高(m) 单株材积 蓄积量( m3、hm -2)新造林 1365 9.2 10.9 0.0373 50.91萌芽更新 1080 9.4 9.9 0.0343 37.04表3 新造林林分与萌芽更新林分生长量比较新造林分 萌芽更新林分调查时间 密 度株.hm -2 平均胸径(cm) 平均树 高(m) 蓄积 密 度株.hm -2 平均胸径 平均树高 亩蓄积06年11月 1410 4.9 5.5 1305 6.3 8.5 18.1507年11月 1365 7.5 9.7 30.15 1245 8.8 10.9 42.908年11月 1290 11.1 13.8 90.3 1155 10.0 12.2 57.6 从表4看出,萌芽更新林节省了苗木费、栽植费、挖穴费、炼山费用,其更新费只需6150元/hm 2,而新造林分则需7620元/ hm 2,比萌芽林营林投资多23.9%。
2.2 7 年生造林更新林分与萌芽更新林分经济效益比较表5 7年生造林更新林分与萌芽更新林分经济效益比较桉树平均价格 450 元/m 3 计算,税费按 25 元/m 3,设计检尺费、检尺费 20 元/m 3,采伐成本 80 元/m 3 计算从表5看出,若两种更新方式林分,则新造林分利润为萌芽林分的1.78倍2.3 10 年生新造林分与萌芽林经济效益比较表6 10年生新造林分与萌芽林经济效益10年生新造林分桉树平均价格650元/m 3;5年生萌芽林桉树价格 450元/m 3;新植林营林成本=11820元.hm -2;萌芽林营林成本12300元.hm -2从表6看出,若新造林分10年主伐,萌芽林分5年主伐一次(10年可主伐二次) ,由于新造林分主伐时平均尾径较大,单价较高,其利润为萌芽林的2.42倍2008年岩溪林场阳泉工区6-1、6-2 班主伐,该林分为二代萌芽林分,年龄 6年,实际为5年7个月,即67月龄,出材量90m 3/hm2,伐后造材发现,头部弯得很厉害,部分有臭头现象,大部分林木必须先切除约60cm长的头部后方可造材,造成很大浪费,且树干通直程度不如新造林分,平均单价较低,销售较困难。
表6、表7未考虑此因素,如果考虑此因素,则萌芽林的效益更低作业项目 投资(元/hm 2) 新造林 投资(元/亩) 萌芽更新(不炼山)炼山火路 300 300炼山工资 150 150挖穴 900 标准60cm×30cm×30cm,15000株/hm,0.6元/穴基肥 450 500g/穴钙镁磷苗木 525 0.35元/株(含运费)造林工资 90 36元/天农药(含工资) 1202005年 300 全面劈草 300 全面劈草2005年 150 扩穴 450 培土2006年 375 全面劈草 375 全面劈草抚育2007年 450 全面劈草 450 全面劈草压萌 360 二次,每hm 2每次180元2005年 675 复合肥0.1kg,尿素0.1kg/株 900 复合肥0.2kg,尿素0.2kg,钙镁磷 0.3kg/株2006年 1365 复合肥0.2kg,尿素0.2kg/株 1260 复合肥0.2kg,尿素0.2kg/株追肥2007年 1770 复合肥05kg,尿素0.2k/株g 1605 复合肥0.2kg,尿素0.5kg/株次年抚育2007年 375 全面劈草 375 全面劈草合计 7620 6150林分 营林投资 (元/ hm2) 08年蓄积量(m 3) 7年出材(元/ hm2) 产值 (元) 采伐成本 (元/ hm2) 税费、设计费 (元/hm 2) 利润(元/ hm2)新造林分 7620 6.02 150 67500 13500 6750 39630萌芽林分 6150 3.84 90 40500 8100 4050 22200林分 10年生出材 产值(元/ hm2) 营林成本 (元/ hm2) 采伐成本 (元/ hm2) 税费、设计费检尺费(元/ hm2) 利润新造林分 14 136500 11820 18900 9450 96330萌芽林分 11 74250 12300 14850 7425 396753 讨论3.1 萌芽更新做为桉树更新的一种有效方式,其特点是前期生长较快,后期(3年以后)生长较慢,抗风性较差,受风害影响明显,生产潜力较小,投资相对较小,对林地环境影响较小。
3.2 萌芽更新,应采用不炼山方式,以减少对林地的破坏,充分利用林地生产力,节约投资,达到提高产量的效果3.3 萌芽更新节省了苗木费、栽植费、炼山、整地、挖穴等费用其营林成本比新造林更新费用省24%左右,但利润则只有新造林分的 60%左右,在实际工作中,应结合林地情况、培育目标、资金情况考虑采用3.4 重新整地造林的林分,其特点是林分在一个时期内,保持高速生长能力,抗风性较强,生产潜力大,土地利用率高,投资多,适宜培育中大径材,经营利润较高,是培育桉树中大径材的主要更新方式3.5 新造林更新,虽然投资较大,但经营期和利润明显比萌芽更新高,是一种提高产量,提升利润的有效方式,可以提升林分的整体水平,体现经营能力4 建议:4.1 大力推广萌芽更新关键技术要普及萌芽更新关键技术环节,如首次施肥时间应在伐后3-5 个月,萌芽1.5m左右,结合萌芽整理进行施肥培土,萌芽林早期生产迅速,衰老也快且枝少,侧枝小,其林分株数应比一代林分株数多一些,以保留密度1650-2250株为宜萌芽林抗风性较差,应注意做好培土工作,促发新根等这些关键技术在生产中还未被广泛应用,应做好技术推广工作,做到事半功倍。
4.2 在林地资源越来越紧张的现在,提高单位面积林地生产力,成为经营能力提升的一个重点,重新炼山整地造林更新方式,可以在无性系选择,培育大径材方面,提供一个较为稳定的平台4.3 重新整地造林,应选择立地条件好的地块,加大营林投入,高投入、高产出,培育大径材、优质材,提升经营能力,提高经营效益4.4 立地条件较好,以中大径材为培育目标的,应采用重新造林的方式更新联系方式联系人:王炳南联系地址:福建省长泰岩溪国有林场联系:133383598980596-8296043E-mail: ctyxl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