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材使用中的问题.docx

4页
  • 卖家[上传人]:I***
  • 文档编号:261905796
  • 上传时间:2022-03-05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89.24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材使用中的问题                    文/周 靖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九年级化学我已使用两年,但在教学中也遇到一些问题与不足之处问题一:“澄清的石灰水”中的“澄”字究竟读“chéng”还是读“dèng”新华字典(1992年重排本)中对“chéng”音是这样解释的:“水清而对“dèng”音的解释则为:“让液体里的杂质沉下去因石灰是微溶性固体,搅拌或振荡时会变浑浊,需让多余的固体沉降后方可使用故笔者认为应该读“dèng”,但教参书中所带光盘的视频中却念“chéng”,笔者感到无所适从!问题二:上册教材第二单元课题2的题目是“氧气”,实则主要是探讨氧气的性质,而课题3的题目是“制取氧气”先上氧气的性质,教师要先在实验室制取并收集多瓶氧气,而在上制取氧气时,生成的氧气同样要收集,但收集的氧气不知为何用途,检验和性质都在上一课题学习了!不知课程专家的设置意图何在?问题三:上册课本第27页“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实验选择了集气瓶集气瓶贮存气体,为了保证气密性将瓶口打磨,而广口瓶为了贮存固体的气密性则将瓶颈内部打磨本实验的橡胶塞要塞进瓶颈内部,为了保证该实验的气密性,为什么不改用广口瓶呢?无独有偶,就在教材附录Ⅰ第151页中的集气瓶图例也明显能看出是广口瓶,因为瓶颈内部是打磨过的。

      问题四:上册教材第52页对分子是这样下定义的:“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而在物质的构成中则讲:“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离子等粒子构成的试问由原子或离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怎么会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呢?笔者认为,应说成:“分子是保持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而由原子构成的物质,化学性质由原子保持;由离子构成的物质,化学性质由离子保持问题五:上册教材第81页注释中这样写道:“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又叫分子式本书只使用化学式,不使用分子式而在第84页“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中并没有区别对待敢问化学式“NaCl”的相对原子质量总和还能说成“相对分子质量”吗?是否改成“式量”更有说服力?问题六:上册教材第92页【实验5-2】镁条的燃烧实验,在注释中要求教师演示,其目的是说明反应后的氧化镁的质量比镁条的质量增重了,教参书所配碟片中也演示出增重的现象,但笔者在不下10次的演示中都是减轻,甚至动用了电子天平,其结果仍然是变轻,只能从生成的烟着手向学生解释,不知是否妥当?问题七:下册教材第28页中有如下表格:从溶液的组成来看:溶液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碘不溶于水、高锰酸钾不溶于汽油,所以这两组中的碘和高锰酸钾不能称之为“溶质”。

      问题八:下册课本第34页对“饱和溶液”这样定义:“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的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时,所得到的溶液叫做饱和溶液然而课本第27页则定义溶质为“被溶解的物质叫做溶质当某种物质还没有被溶解时,怎么能称之为溶质呢?笔者在教学中擅自将定义改为:“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的溶剂里加入某种物质,当该物质不能继续溶解时,所得到的溶液叫做饱和溶液不知当否?笔者才疏学浅,认识难免肤浅,不当之处还望广大同仁不吝批评指正作者单位 贵州省盘县大山镇中学)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