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国开(中央电大)专科《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十年期末考试案例分析题库(排序版)) 范文.docx

46页
  • 卖家[上传人]:泽玥15****2海阔
  • 文档编号:204956648
  • 上传时间:2021-10-27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45.24KB
  • / 4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国开(中央电大)专科《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十年期末考试案例分析题库(排序版)) 国开(中央电大)专科《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十年期末考试案例分析题库(排序版) (马全力整理的电大期末纸质考试必备资料、盗传必究!) 说明:试卷号码:2502; 考试形式及比例:形考(30%、纸考)、终考(70%、纸考); 资料整理于2022年9月18日,收集了2022年7月2022年1月中央电大期末考试的全部试题及答案 [案例] 2岁的红红很懂事,也很机灵可是每次不管她多高兴只要看到妈妈抱别的小朋友就一个劲地哭闹红红妈妈为此感到非常苦恼 5岁的琪琪一次在早操时故意绊倒班里一个小朋友的脚,被发现了还满脸无所谓,甚至有点幸灾乐祸事后家长和教师仔细询问才知道,琪琪很不服老师表扬的那个小朋友做操好,故意让他当众出丑[2022年7月试题] 1.请分析红红和琪琪的心理 2.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答:第一,心理分析: 红红和琪琪的这种行为都是嫉妒情感的表现一方面表明幼儿自我意识的觉醒,开始认识到主我与客我的关系,另一方面还表明自我控制能力上还不够强这种早期情感的出现对儿童社会性发展有重要影响。

      红红看到妈妈抱别人 的孩子表现 出哭闹,是告诉妈妈一个信息他需要妈妈的爱抚,这是对母亲抚爱的独占性的要求,自我意识越强这种占有欲越强,包括对物的占有上也是如此琪琪的行为表明,他已经有强烈的自尊感,希望能得到老师的表扬由于自己做操没有别人好,就施法拌倒别人使之当众出丑从而来缓释自己心中的不平嫉妒心是每个人正常的情绪 ,但嫉妒心强的宝宝在社会交往中会带来不利影响,阻碍人际智能的发展嫉妒心强的宝宝往往会过分自信,甚至自大,在实际生活中更易产生自卑,发展到用不正当手段去伤害别人主要在于对自己和别人的认识过于偏激,在 自我认知智能发展方面也会出现困难第二,为此必须采取必要的教育措施: 1.提高孩子自我认知能力提高自我认知水平,发展宝宝的内省智能是克服嫉妒心理的基本途径之一 2.培养孩子的移情能力移情就是能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是宝宝心理成熟的重要标志,只有心理成熟才能自我排解嫉妒心理3.将嫉妒转化为努力的动力家长可以尝试将宝宝的嫉妒心转化为竞争意识4.让宝宝参加竞赛型游戏鼓励宝宝参加一些竞赛游戏,可以锻炼宝宝的心理调试机能 [案例] 3岁的小明上床睡觉前非要吃糖不可妈妈一个劲地向他解释睡觉前不能吃糖的道理,小明就用高8度的嗓门哭起来,妈妈生气地说:“再哭,我打你”。

      小明不但没有停止哭叫,反而情绪更加激动,干脆在床上打起了滚[内部资料] 答:小明妈妈的做法是不对的,这无异于火上加油,使孩子的情绪更加激化引导儿童控制情绪的方法有: 第一,转移法对于小明睡觉前想吃糖的不合理要求,可以通过转移他的注意力的方法,儿童的注意力是容易转移的,如可以通过讲故事等其他儿童感兴趣的事物来转移小明的注意力 第二,冷却法孩子情绪十分激动时,可以采取暂时不理睬的方法,孩子自己慢慢地会停止哭叫 第三,消退法对孩子的消极情绪可以采用条件反射消退法小明妈妈可以明确的告诉小明不会给他糖吃,即撤销促使其不良行为产生的强化因素 [案例] 5岁的小强在幼儿园经常为了抢夺玩具与小朋友发生冲突,有时甚至对小朋友有拳打脚踢等攻击性行为,在幼儿园其他人都躲着他,很不受小朋友欢迎[2022年1月试题] 请你从影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因素角度分析并提出教育措施 答:第一,父母的惩罚惩罚对于非攻击型的儿童能抑制攻击性,但对于攻击型的儿童则不能抑制攻击性,反而会加重攻击性行为因此,以惩罚作为抑制孩子攻击性行为的方法往往并不奏效,因为父母的惩罚本身就又给孩子树立了攻击性行为的榜样。

      第二,大众传播媒大众传播媒上的攻击性榜样会增加儿童以后的攻击性行为,儿童会从这些电视、电影暴力节目中观察学习到各种具体的攻击性行为儿童不仅能从暴力节目中学习到攻击性行为,更为重要的是,电视、电影人物的经历会使许多孩子将武力视为解决人际冲突的有效手段,并在现实生活中实际依靠攻击性行为来解决与他人的矛盾因此,要有意识引导孩子看电视及上网第三,强化在孩子出现攻击性行为时,父母或教师不加制止或听之任之,就等于强化了孩子的侵犯行为同伴之间也能学会攻击性行为,如果一个孩子成功地引用了攻击策略来控制同伴,可以加强和增加他以后的攻击性第四,挫折攻击性行为产生的直接原因主要是挫折挫折是人在活动过程中遇到障碍或干扰,使自己的目的不能实现,需要不能满足时的情绪状态研究认为,一个受挫折的孩子很可能比一个心满意足的孩子更具攻击性对孩子来说,家长或教师的不公正是挫折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教师和家长在处理问题时,要保持公正的态度和方式 [案例] 常有家长问,“孩子都上大班了,可还是那么胆小,见什么怕什么前几天带他去公园玩滑梯,他愣不敢上去,好不容易抱上去了,他又不敢往下滑,吓得哭起来,惹得周围人议论纷纷,我们做家长的挺不好意思的。

      可这孩子天生就胆小,又有什么办法呢?”[2022年1月试题] 常有家长问,“孩子都上大班了,可还是那么胆小,见什么怕什么前几天带他去公园玩滑梯,他愣不敢上去,好不容易抱上去了,他又不敢往下滑,吓得哭起来惹得周围人议论纷纷,我们做家长的挺不好意思的可这孩子天生就胆小,又有什么办法呢?”[2022年7月试题] 试分析孩子胆小的原因并对家长提出家庭教育中的应对措施 答:原因: 孩子胆小是常见的,并非天生的,也容易改正,关键是搞清孩子胆小的原因如父母溺爱,过度保护;父母斥责,过度刺激;孩子身体虚弱,缺乏信心;个性内向等 措施: 父母溺爱,过度保护而胆小的孩子,就需彻底消除对他的过度保护和包办代替,放手让孩子自己做事; 因自卑而胆小怕事的孩子,应多加鼓励、耐心帮助,避免斥责、嘲笑等消极刺激; 因体弱多病而缺乏信心的孩子应多锻炼身体,多参加户外活动,多交往,从而在身体和心理上适应环境,勇敢起来; 培养良好的个性,多参加同伴活动 [案例] 从对某幼儿园大、中班幼儿的调查来看,中班80%的幼儿、大班98%的幼儿都喜欢教师始终面带笑容这种情绪时时感染着幼儿,使幼儿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心情放松,产生对教师的亲近感与信任感。

      [内部资料] 结合材料,试分析如何建立良好师幼关系 答:第一,帮助幼儿适应环境的变化,消除分离焦虑 第二,积极主动地与幼儿交往 第三,对幼儿和幼儿的活动真正关注并感兴趣 第四,理解与宽容地对待幼儿的错误 第五,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同伴关系 第六,帮助幼儿摆脱不良行为习惯 [案例] 错错是某幼儿园大班的孩子,在该幼儿园里,他是出了名的“身强体壮”的顽皮鬼,和其他小朋友矛盾不断,今天早上又挨了老师的一顿狠批事情是这样的:前几天,错错所在的班刚转来了一个小朋友李明,李明个字也比较高,这样,错错和李明成为该班仅有的两个“高个”错错主动找李明一块玩,可李明不太喜欢动,尤其不爱和错错这样风风火火的孩子玩今天上午刚到班里,错错又找李明教他“玩魔术”,李明不同意,这样错错就动起手来„„在老师眼里,错错总是这样:总是主动和小朋友接触,可好景不长,一来二去,也就没人愿和他玩了然而,他自己仍别出心裁地玩得有滋有味[内部资料] 据此案例回答问题: (1)错错的行为及他和小朋友们的关系说明了什么?请用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有关知识回答 答:在社会性发展中,错错在同伴交往方面属问题儿童,具有攻击性。

      (2)这种儿童的表现是什么?怎样帮助他处理好和伙伴的关系? 答:体质强、力气大、行为表现最为消极、不友好,积极行为很少;能力较强、聪明、爱玩、性格外向、脾气急躁、容易冲动、过于活泼好动、喜欢交往,在交往中积极主动但又很不善于交往;对自己的社会地位缺乏正确评价,往往估计过高对没有朋友一起玩不太在乎 教育方法:首先,要使他们了解受欢迎儿童的性格特点及自身存在的问题,帮助他们学习与他人友好相处同时,教师要引导其他幼儿发现这些幼儿的长处,及时鼓励和表扬,提高这些幼儿在同伴心目中的地位通过有效的教育活动达到促进儿童交往、改善同伴关系的目的 [案例] 当孩子遇到挫折时[2022年7月试题] 当孩子遭遇挫折时[2022年1月试题] 当孩子遭遇挫折时[2022年1月试题] 当孩子遭遇挫折时[2022年1月试题] 当孩子遭遇挫折时[2022年1月试题] 小一班的毛毛从幼儿园回家一直喊着小嘴,一副可怜的样子妈妈一问才知道,今天幼儿园小朋友画画比赛,很多小朋友都得了五角星,可毛毛没有毛毛越说越委屈,“哇”地一声哭了 请根据上述材料,分析毛毛的心理,并为毛毛妈妈提供教育孩子的建议 答:这是毛毛在幼儿园受挫后自尊心受到伤害后的正常表现。

      说明毛毛的自我意识的觉醒,开始关注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了 挫折最容易损伤孩子的自信,但也可以增强孩子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孩子的成长总是伴随着成功和失败,要教育孩子正确看待成功和失败;那种想通过毫不吝啬的赞美和无条件地接受的方式来提高孩子自尊的做法是错误的; 孩子自尊的健康发展,必须以真实的成就为基础;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养育行为能帮助孩子建立可信般的自尊 作为妈妈一方面要维护孩子小小的自尊心,鼓励孩子增强自信心,另一方面也要向孩子提出切合实际的目标,使其通过主观努力去实现 [案例] 儿童在两三岁的时候经常说“我的”,开始不让人家动他的东西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孩子逐渐会用“我”这个词来表达自己的愿望[内部资料] 请你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答:儿童会说“我”,这是自我意识萌芽的重要指征1岁前的儿童是没有自我意识的,不能把主体同周围的客体区分开来,自我意识的真正出现是同儿童言语的发展相联系的当儿童学会正确的使用“我”这个词时,可以说儿童的自我意识产生了 [案例] 国外有媒体指出,中国的小孩越来越不会玩了他们发现,中国的父母总是希望自己的孩子穿着干干净净,不允许他们做那些可能会使衣服弄脏的游戏。

      同时,中国很多的年轻父母觉得游戏对于孩子的成长意义不大,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应该花更多的时间来学习画画、英语、钢琴等[2022年7月试题] 请结合游戏中儿童的心理特点及其对儿童发展的作用分析这些父母的做法 答:第一,幼儿的心理特点及其满足 到了幼儿期,由于动作和语言的发展,由于生活范围的扩大,独立性的增强,对周围的事物有强烈的兴趣,产生了渴望参加成人的某些社会实践活动的强烈愿望但是幼儿年龄小,由于受到知识、经验、能力等的限制,不可能真正像成人一样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这也就是说,幼儿渴望参加成人社会实践活动的需要同从事这些活动的知识经验和能力水平之间发生了矛盾,而游戏是解决这个矛盾的最好的活动方式 第二,游戏是促进幼儿认知发展的强有力工具 游戏是幼儿认识世界的一种手段,是促进其认知发展的强有力的工具 游戏中蕴涵着大量的学习,游戏时,儿童的各种感官都要参加,从而促进了感知能力的发展 游戏所表现的往往是幼儿经历过的事情,为了正确、确切地表现某些事物,幼儿必须有意识地回忆以往的知识经验特别是在规则游戏中,幼儿必须有意识地去记住某些游戏规则,这就促进了有意记忆和有意注意的发展。

      游戏并非是以往经验的简单再现,而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再创造过程,思维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游戏以想象为前提,同时又不断增进想象。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