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八章鱼纲第一节鲫鱼2.doc
4页三、第二课时③循环系统a.心脏[观察实验]鲫鱼的心脏由一心房一心室组成,可结合解剖鲫鱼的实验组织学生观察心脏的颜色组成(或跳动情况)结合分层剪贴图或P49图Ⅲ一43辨认心脏的组成,心室在前面,心房在后面并观察与心脏相连的血管b.动脉与静脉在观察时注意辨认与心房和心室分别相连的血管,在此基础上指出什么是动脉,什么是静脉对照图解进一步指出什么是毛细血管这样,由心脏和血管构成了循环系统,血液在这密闭的管道里不停地循环流动〔观察]金鱼尾鳍血液循环的情况组织学生将金鱼的头部(特别是鳃部)和躯干部用潮湿的纱布包裹住,露出尾鳍,放在载玻片(或带小孔的小木板)上用显微镜观察,辨认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b.动脉血与静脉血结合鲫鱼血液循环示意图,先提出两个问题供学生思考讨论:(a)当血液流经鳃处的毛细血管后,血液中的气体成分有何变化?(b)当血液从背部的大动脉流经体内各组织处毛细血管后,血液中的气体成分又有什么变化?在学生讨论并回答问题后,教师作归纳性小结,引出动脉血和静脉血的概念为加深学生对动脉、静脉、动脉血、静脉血等概念的理解,此时再结合血液循环图解,让学生分析,图解中哪些血管是动脉?哪些是静脉?哪些血管里流动着动脉血?哪些血管里是静脉血?(特别提醒大家注意,入鳃动脉里是什么血?动脉里流动着的血一定是动脉血吗?)也可以印制鲫鱼血液循环图解,让学生用红色和蓝色笔在图中填画以表示动脉血和静脉血,并组织学生相互检查,看看是否填对。
C.血液循环途径在完成上述教学活动后,可以请学生总结一下鲫鱼的血液循环的途径,并用图解表示:出鳃小动脉 背部大动脉 鳃里毛细血管 身体各处毛细血管入鳃小动脉 心室 心房 腹部静脉 各级静脉最后教师小结指出,鲫鱼的循环系统是由心脏和血管组成,心脏分为一心房、一心室,循环途径只有一条,这决定了它是脊椎动物中低等的类群鲫鱼的血液循环运输的二氧化碳通过鳃排出体外各器官产生的废物主要通过排泄系统排出体外,由此导入下一个内容废物主要通过哪个系统排出,可以直接问学生①排泄系统组织学生观察鲫鱼体腔背侧的一对红色的肾脏,让学生想一想,当血液流经肾脏时,血里的废物经过肾脏形成什么?学生能答出是尿,尿液最后经尿殖孔排出体外关于鲫鱼体内的鳔,可以放在此处让学生了解,也可以放在呼吸系统之后讲在体胶背部找到鳔,讨论:鳔的作用是什么?学生讨论后回答:鳔内充满气体,它能调节身体的比重,在鳍的协调作用下,能使鱼停留在不同的水层。
显然鱼鳔这一结构是与鱼水生生活环境相适应的鲫鱼除了在外部形态、结构生理方面表现出与水生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特点外,在生殖发育方面也表现出了与水生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特点3)生殖和发育首先使学生了解鲫鱼是雌雄异体的动物然后组织学生分别观察雄鲫鱼和雌鲫鱼的生殖系统的组成,特别是精巢和卵巢要从颜色和形状上加以区别,注意让学生观察成熟的卵巢中卵粒情况,并要求学生思考:a.鲫鱼的生殖方式是什么?b鲫鱼与水生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生殖特点是什么?学生经思考、讨论后回答:雄鲫鱼精子成熟后,经过输精管,从尿殖孔排入水中;雌鲫鱼卵成熟后,经输卵管从尿殖孔排出,精子和卵在水中结合,完成受精作用与水中受精这一特点相适应,精子和卵细胞产生的数量都比较大所以鲫鱼在水中完成受精及精子、卵细胞产生的数量多都是它在生殖方面与水生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特点教师从鲫鱼的形态、结构、生理、生殖发育的各个方面小结它与水生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特点,然后引导学生结合前进学过的知识及常见的金鱼、鲤鱼等归纳出鱼纲的主要特征2.鱼纲的主要特征终生生活在水中;身体表面大多覆盖着鳞片;用鳃呼吸;用鳍游泳;心脏有—心房—心室三)复习巩固:1.将活鱼从水池中取出,不久它便会死亡,为什么?2.将煮沸的自来水放凉之后,马上给鱼换水,鱼将如何?建议以上述两个问题作为对本节所学知识的一个复习巩固。
板书设计】第八章 鱼纲无脊椎动物(无脊柱),脊椎动物(有脊柱)第一节鲫鱼一、鲫鱼1.生活环境:池塘、湖泊等2.外部形态:体色、体形、身体分部、侧线、鳍3.结构和生理:①消化系统:食性(杂食)、咽喉齿、肝胰脏②呼吸系统:鳃③循环系统: 心脏: 一心房一心室 a 组成 血管: 动脉、静脉、动脉血、静脉血 B 途径:一条 心室 动脉 鳃里毛细血管 背部大动脉 心房 静脉 体内毛细血管④排泄系统:⑤鱼鳔:4.生殖和发育:水中受精二、鱼纲的主要特征:水生生活;体表大都有鳞片;鳃呼吸;鳍游泳;C脏有一C房一C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