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古典西方社会学理论.doc

20页
  • 卖家[上传人]:平***
  • 文档编号:12090093
  • 上传时间:2017-10-1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56.79KB
  • / 2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西方社会学理论一.绪论1.希腊思想家的社会观 柏拉图:特别强调社会的有机统一性他明确规定国家的各个组成部分都应从属于它的整体他把社会看作是一个包含着分工与不平等的统一体亚里士多德:社会是一个有分化的结构,各种独立的要素在结合为整体的同时,仍保持着对整体的独立性 《政治学》 《国家篇》 (填空)2.社会契约论(英国霍布斯 洛克 法国卢梭)社会契约论是社会进步理论的一种形式它强调社会“是自私力量的自然状态的个人对现代国家和政治义务形成的自愿默认的产物” 强调人性是人类社会秩序的基础社会契约论没有把社会看成是由不同的层次构成的复杂结构3.18 世纪的法国启蒙思想卢梭:在《社会契约论》和《论社会不平等的起源中》分析了财产的起源及其分工 不平等和社会冲突的关系卢梭特别强调社会不是一盘散沙的个人集合体,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在这个整体里个人利益被融合为一种普遍的共同意志孟德斯鸠:认为社会是一个以客观结构构成的自然体系,而不是以集个人意志而形成的普遍意志为基础的神秘的有机体4.苏格兰的启蒙思想(亚当斯密 大卫李嘉图)苏格兰启蒙运动对社会学的重大贡献在于:它意识到社会是一个客观过程,是一定的经济社会和历史力量的产物,它可以通过经验科学的方法加以认识和分析。

      5.实证主义与圣西门“工业社会观”实证主义主张科学和事实,反对形而上学与思辨哲学实证主义认为科学是一切知识的基础,统计分析要应用到社会研究之中,并对社会现象作出因果解释工业社会一词是圣西门创造的他认为,封建社会是好战的,工业社会是和平的圣西门认为社会是有机统一体,社会发展的实证阶段(即工业阶段)具有以下特征①科学处于中心地位②社会各组成部分处于功能和谐状态③市民社会组织是社会结构的基础④社会成员之间是伙伴合作关系⑤社会是生产货物为中心的大工厂,治人的权利变为治物得权利6.西方社会学理论发展的历史传统:英国功利主义的传统;法国大革命后的实证主义传统;德国的历史主义传统;美国的实用主义传统(简答)7.西方社会学理论的三个动向(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①微观—宏观的整合②能动性—结构③整合与理论的综合8.黄金时代是说人们对奴隶制度的评价,是对社会变迁的理性思考,是古代社会第一个模糊的社会变迁理论 (填空)9.亚当斯密《国富论》中表明,社会的整体的和长远的利益可以通过鼓励个人追求他们的私利得到最好的实现 (单选)10.实证主义是西方社会学理论发展的最主要的传统之一 (单选)11.西方社会学理论发展的理论基础:希腊思想家的社会观;社会契约论;18 世纪的法国启蒙思想;苏格兰的启蒙思想;实证主义与圣西门“工业社会观” 。

      (简答或论述)二.奥古斯特·孔德1.被称为“ 社会学之父” ,1826 年形成了自己的哲学体系—实证主义晚年醉心与“人道教” 人道教的作用:①领导人们生活学习②对人们进行劝说,使人意识到自己的权力与义务③传播科学知识,使牧师们成为精神贵族2.《 实证哲学教程》中提出社会学建立实证主义体系完整地阐述了他的实证主义体系《实证政治体系》阐发“社会静力学”和“社会动力学” 著作中将社会学的基本内容划分为社会静力学和社会动力学3.主要著作:《论实证哲学的精神》 《实证哲学概论》 《实证主义手册》 《实证主义回答》 《向保守主义者得呼吁》 《主观的综合》4.“实证 ”的含义(简答)①实证意味着真实所谓真实,即知识要注重研究我们的智慧真正所能及的事物,撇开虚幻神秘的东西②意味着有用,即知识必须有益与不断改善我们个人和集体的现实境况,反对以知识去满足人无用的空泛的好奇心③意味着肯定,即必须善于在个体中建立合乎逻辑的和谐,在整个群体中形成一致的精神,以免引起无穷的疑惑和无尽的争论④意味着精确,即我们的知识和现象的性质相协调,并符合我们的需要所要求的精确度,抛弃模糊的认识和主张⑤意味着相对,即知识具有相对的意义,必需反对以往哲学追求绝对知识的倾向,知识是相对的,是因为人们对现象的研究总是受到内在和外在状况的限制。

      5.依据实证主义原则,研究人类智力发展史,逻辑构造“科学的等级体系” ,提出“社会学”一词6.人类智力三阶段:①神学阶段有名虚构阶段,是人类思维发展最初阶段,是人类智慧的必然出发点②形而上学阶段有名抽象阶段,是人类思维发展的过度性阶段③科学阶段有名实证阶段,是人类智力发展的最高阶段7.社会静力学(简答)孔德的社会静力学是研究各种社会的基本秩序及某个特定整体的各个机构间的相关关系它旨在揭示人类社会的基本秩序,它从社会的横断面静态地考察人类社会的结构和制度,寻找确立和维护人类社会的生存和秩序的原则8.社会静力学是“重建社会秩序”的宏观构想, “秩序”是其最重要最核心的范畴9.社会静力学在逻辑上包括两个部分的内容:人性结构和社会性质的结构10.人性具有双重或三重性质,由情感活动和才智构成①情感是人类的灵魂,是人的行为的动力②活动是由军事极端转为工业阶段的过程③智力的历史是从唯物主义向实证主义发展的历史11.利他主义有三种禀性①敬慕②崇敬③仁爱12.家庭宗教语言所有制社会组织有关的劳动分工和经济合作都是维持社会秩序的工具13.孔德从静力学的角度剖析了人类社会结构,说明了维持人类社会秩序的原则,解释了历史变化的可能性及必要性,更重要的是,他的静力学充分说明了构成社会各组成部分在维持社会秩序中的不同功能构成社会的因素; 组织 器官在同一社会同一时期同一阶段具有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功能。

      14.社会动力学(简答)社会动力学综观是人类理性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先后必要阶段所叙述的是这一基本秩序在达到实证主义这一最终阶段之前所经过的曲折历程可见社会动力学是从社会纵的方面动态地研究社会的变迁与进化“动力学从属静力学”静力学和动力学提出“进步就是秩序的发展” 15.孔德根据“人类智力发展的根本规律”将人类社会变迁与进步的历史进程分为三个阶段 军事阶段 过渡阶段 工业阶段①军事阶段是智力的神学阶段,从远古至中世纪早期②过渡阶段相当于智力的形而上学阶段③工业阶段是智力发展的实证阶段,是人类社会物质文明的顶峰16.孔德提及社会学的研究方法:观察法 实验法 历史法 比较法三.斯宾塞1.赫伯特· 斯宾塞,英国早期社会学家,实证主义奠基人2.主要思想:社会有机体和社会进化论其被称为学术界的“思想泰斗” , “维多利亚因果的亚里士多德” 3.著作:《 社会静力学》 《进化论的假说》 《综合哲学》 综合哲学体系《第一原理》 《生物学原理》 《心理学原理》 《社会学原理》 《伦理学原理》 《自传》 《文集》 《描述社会学》 《进步,它的规律和原因》4.社会进化理论是斯宾塞社会学思想的主要组成部分,它的实证社会学思想的基本出发点是“进化” 。

      5.世界是由无机领域(物理学方面化学方面) 有机领域(生物学心理学方面)和超机领域组成(社会学方面)6.现象世界是历史进化或普遍进化,原因是①物质不灭②运动继续③力的持久,其中③是最重要的 (选择)7.斯宾塞是西方社会学史上实证社会学的创始人之一他的社会学思想主要包括社会有机论和社会进化论他从社会结构_功能变化的角度解释了社会的进化,指出社会的进化首先来自社会结构的变化,即社会内部的组织由简单变为复杂他认为尽管社会是在发展变化,但其结构功能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等方面却是比生物有机体更高级的“超有机体” ,可见,斯宾塞的社会有机体论蕴含着明显的结构功能主义的系统思想四.埃米尔·涂尔干1.著作《社会分工论 》 《社会学方法的准则》 《自杀论》 《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 《道德教育》 《原始分类》 《社会主义》 《社会学和哲学》2.被公认为是实证社会学的奠基者,宗教文化理论的先驱者 西方社会学的古典大师3.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社会事实(名词解释)所谓社会事实,即“一切行为方式” ,不论它是固定的还是不固定的,凡是能从外部给予个人以约束的,或者换句话说,普遍存在于该社会各处并具有其固定存在的,不管其在个人身上的表现如何,都叫做社会事实。

      4.社会事实的三个突出特征:①它对个人来说是外在的(即它具有客观性)②它对个人具有约束力 ③它具有普遍性两个分类:一是属于行为方式的生理学事实,如集体意识;二是属于集体存在方式的形态学(或解剖学)事实,如社会基本要素的数量和性质5.社会学研究的方法论原则(论述题)1)观察社会事实的原则-------把社会事实作为“物”来考察他强调事实先于观念,存在先于本质,认为对现象的观察应排除“通俗观念”的干扰,直接透入现象本身,把社会事实当做客观存在的“物”来研究,即把它作为构成社会学研究出发点的实物论剧来研究要保证运用上述原则,必须遵循以下准则:①必须始终如一地摆脱一切预断②对研究对象进行操作定义③尽量采取具有足够客观性的感性资料2)区分正常现象和病态现象的准则普遍性是正常现象区别于病态现象的重要标志, “我称那些具有最普遍形态的事实为正常现象,称其他事实为病态现象或病理现象”3)划分社会类型的准则首先,以最简单的社会或单环节社会为基础根据社会表现出的融合程度对社会分类;其次,再在各类社会的内部根据最初的多环节是否完全融合为一体区分出各类变种4)解释社会事实的原则(简答)划分社会类型为社会形态学转向“解释社会学”迈进了一步。

      第一个原则是:某一社会事实的存在必须根据别的社会事实来解释;第二个:对社会事实的完整解释必须包括因果考察和功能分析6.寻找社会事实的原因和分析它功能的方法:①对某一社会事实的原因和功能的探求应该从其他社会事实中去寻找;②通过对社会内部环境的分析来解释社会事实的原因和功能;③运用其变法验证因果关系的存在7.《 社会学方法的准则》是实证主义社会学的方法论纲领 《自杀论》是实证研究的典范单选)8.涂尔干一生的学术兴趣主要集中在社会与个人的关系方面,即社会秩序和社会团结问题他认为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要回答:是什么样的联系纽带是众多个人结合成为一个有序社会的,社会团结的性质特征在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中的体现有何不同,社会是怎样由一种团结类型向另一种团结类型转变的9.根据社会内部各部分之间的结合方式和紧密程度划分社会类型为机械团结的社会和有机团结的社会1)机械团结是根据无机物分子之间所存在的联系划分,是出现在不发达古代社会中的团结它是建立在个人相似性和社会同质性的基础上的,当它主宰社会时,个人间尚没分化,他们具有同样的生活方式宗教信仰心理情感等,人与人之间相近或相似,在这个社会里,人的行动受群体意志的支配,个性湮没在集体意识中,分工不发达,社会各部分相互依赖度低。

      ①法律是社会团结的表征②机械团结的社会的法律特征是压制性制裁机械团结是指通过强烈的集体意识将同质性的个体联系在一起的纽带2)有机团结 现代发达的社会尤像一个具有各种器官的有机体一样,其中每个人都按照社会分工执行者某种专门的职能,他把在社会中所出现的新的团结形式称为有机团结,它是建立在社会分工和个人异质性基础上的一种社会联系方式它的社会的法律是恢复性的,其功能是把分化的个人组织起来有机团结是建立在社会成员异质性和相互依赖基础上的连接纽带10.社会分工是有机团结的物质基础,集体意识是机械团结的精神基础11.集体意识:社会成员平均共有的信仰和情感的总和12.三种反常分工:失范的分工 强制的分工 不协调的分工有被称为过快分工 非人化分工 强制分工(多选)13.社会分工的原因:①分工发展的根本原因是人口的增加(单选)②社会容量和社会密度是分工变化的直接原因(填空)分工不断进步是因为社会密度的恒定增加和社会容量的普遍扩大14.研究自杀现象的意图:①通过具体分析自杀现象来贯彻和验证他的方法论原则,为社会学家考察社会事实提供一个标准的实证研究范例;②自杀率的变化可以反映社会团结状态的变化自杀率的升高是社会危机的症候之一。

      15.自杀的定义:任何一桩直接或间接导源于受害者自身。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