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青海省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练习试卷B卷附答案.docx
37页2023年青海省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练习试卷B卷附答案一单选题(共60题)1、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石英可导电,能用于生产光导纤维B.粗盐经过溶解、过滤、蒸发结晶,即可得到纯净物氯化钠C.明矾净水,靠的是与水反应生成的胶体D.常见的氮肥都属于铵盐类无机物【答案】 C2、课程实施评价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学改革中的一个难点课程实施评价的重点是( )A.实验能力评价B.教学方法评价C.教学手段评价D.学业评价【答案】 D3、下列属于化学实验的认识功能的是( )A.能创设生动活泼的化学教学情境B.能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C.能为学生检验化学理论、验证化学假说,提供化学实验事实D.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和发展科学探究能力的重要途径【答案】 C4、( )是人与人相互区别的主要方面,是人格的核心A.智力B.性格C.能力D.气质【答案】 B5、教育学属于( )A.自然科学B.社会科学C.实验科学D.哲学【答案】 B6、教师根据“铜是一种金属,具有金属光泽、延展性,具有良好的导热、导电性能铁也是一种金属,具有金属光泽、延展性,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得出结论“铁也可能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这一逻辑思维方法属于( )A.归纳B.演绎C.类比D.分类【答案】 C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淀粉和纤维素的化学式均为(C6H10O5),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B.从形式上看.酯化反应也属于取代反应C.油脂的相对分子质量都较大.所以属于高分子化合物D.乙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溴水褪色.二者反应原理相同【答案】 B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增加反应物浓度可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从而使有效碰撞次数增多B.改变条件,反应物的转化率增大,平衡常数也一定增大C.自发反应一定是嫡增反应,非自发反应一定是嫡减少或不变的反应D.提高温度能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从而增大化学反应速率【答案】 D9、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评价当地雨水的酸度(酸性强弱),选用下列检测试剂,正确的是()A.pH值试纸B.酚酞试液C.淀粉碘化钾试纸D.红色石蕊【答案】 A10、初中化学课程标准中确立了化学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下列选项与之无关的是( )A.注意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评价方式对学生进行考核B.注重评价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C.重视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发展D.重视双基,以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教学中心【答案】 D11、下列不属于义务教育阶段化学教材应协调、处理好的关系的是( )。
A.知识的分析、阐述与学习方式改进的关系B.化学基础知识和拓展知识之间的关系C.要反应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D.化学原理知识与化学应用型内容之间的关系【答案】 C12、高中化学课程倡导评价方式的多样化,下列相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重点应放在考查学生对化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化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的认识和理解上、而不宜放在对知识的记忆和重现上B.应注意选择具有真实情景的综合性、开放性的问题,而不宜孤立地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测试C.应重视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技能和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单是强化解答习题的技能D.评价方式主要包括纸笔测验、学习档案评价,不包括活动表现评价【答案】 D13、在选择化学教学媒体时,其选择依据是( )A.化学教学媒体的功能和特点B.教学内容的要求C.是否易于操作达到最佳效果D.学生的个性特点【答案】 C14、化学实验设计的首要原则是( )A.可行性原则B.简约性原则C.科学性原则D.安全性原则【答案】 C15、学生化学成绩考核的方式方法有( )A.以教学大纲为标准,用发展的观点来考核学生成绩B.要提高成绩考核的客观性,认真及时做好成绩的分析工作C.考核有期中、学期或学年等考试D.经常性的考查、阶段性的平时测验考查和总结性的定期考试【答案】 D16、下列关于化学发展趋势描述不正确的是( )A.由宏观向微观B.由定性向定量C.由形象到具体D.由经验逐渐上升到理论【答案】 C17、在“制取氧气”教学中。
某教师通过复习“氧气的性质和用途”,继而过渡设问“如此重要的气体如何才能获得呢”引入新课该教师运用的导入方法是( )A.旧知导入B.实验导入C.问题导入D.直接导人【答案】 A18、下列化合物发生亲电取代反应活性最强的是()A.苯酚B.甲苯C.硝基苯D.氯苯【答案】 A19、由苯(C6H6)和乙醇(C2H5OH)的结构与化学性质来推测苯酚(C6H5OH)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所采用的学习策略是( )A.多种感官协同记忆策略B.知识结构化策略C.联系一预测策略D.练习一反馈策略【答案】 C20、多电子原子的原子轨道能级顺序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 )A.轨道能量逐渐降低,但能级顺序不变B.轨道能量基本不变,但能级顺序改变C.轨道能量逐渐增加,能级顺序不变D.轨道能量逐渐降低,能级顺序也会改变【答案】 D21、瞬时记忆保留的时间在( )A.1分钟以内B.4秒以内C.长于4秒D.长于5秒【答案】 B22、下列有关实验的操作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酸碱滴定过程中,用待滴定溶液润洗锥形瓶以减小实验误差B.比较硫与碳的非金属性强弱,用玻璃棒分别蘸取相同浓度的Na2CO3、Na2SO4,溶液滴在pH试纸上,测pH待查证C.检测某种绿色溶液中含有Fe2+取该溶液少许向其中加入KSCN溶液,不变红色,再向其中滴加氯水,溶液变为红色D.取出分液漏斗中所需的上层液体,当下层液体从液漏斗下端口留出后,及时关闭活塞,然后更换一个接收器,打开活塞将分液漏斗中的液体放出【答案】 C23、下面关于认知性学习目标的描述所用词语从低到高排序正确的是( )。
A.知道、认识、理解、应用B.认识、知道、理解、应用C.识别、分类、区分、评价D.区分、识别、分类、评价【答案】 A24、现有三组混合液:①溴化钠和单质溴的水溶液;②乙醇和丁醇;③乙酸乙酯和乙酸钠溶液分离以上各组混合液的正确方法依次是( )A.分液、萃取、蒸馏B.萃取、蒸馏、分液C.蒸馏、萃取、分液D.萃取、分液、蒸馏【答案】 B2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21世纪,化学科学还将继续推动材料科学的发展使各种新型功能材料的生产成为可能B.化学家可以在微观层面上操纵分子和原子,组装分子材料、分子器件和分子机器C.现代量子化学理论的建立是进入20世纪后现代化学的重大成就D.化学研究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最终人类将毁灭在化学物质中【答案】 D26、下列用来表示测量结果正确反映所欲测量的特点和功能的程度的是( )A.信度B.效度C.区分度D.难度【答案】 B27、初中化学教材编写有以下哪些建议( )A.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C.①③④⑤D.③④⑤⑥【答案】 B28、下列能量转化过程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A.硅太阳能电池工作时,光能转化成电能B.锂离子电池放电时,化学能转化成电能C.电解质溶液导电时,电能转化成化学能D.葡萄糖为人类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时,化学能转化成热能【答案】 A2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鸡蛋清溶液中分别加入饱和Na2SO4、CuSO4溶液,都会因盐析产生沉淀B.司母戊鼎、定远舰甲板、有机玻璃等原材料属于合金C.聚酯纤维、碳纤维、光导纤维都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D.用酸性重铬酸钾溶液检验酒驾,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答案】 D30、下列不属于现代教学设计的基本要求的是()A.以系统观做指导B.科学性原则C.以科学、可靠、先进、合适和完整的教学理念为基础,遵循教学规律D.要从实际出发【答案】 B31、下列不属于中学化学习题基本功能的是( )A.诊断功能B.调节功能C.教学功能D.选拔功能【答案】 D32、在化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如果学生出现疲劳,无精打采的现象,老师所采取的解决措施应当是( )A.对个别学生典型进行批评警示B.让全体学生休息一会在进行授课C.积极变换学习活动方式D.设计精炼的习题让学生上台演练【答案】 C33、通过一些有效措施使化学实验对实验场所和环境的污染降到最低限度是指( )A.化学实验科学化B.化学实验清洁化C.化学实验微型化D.化学实验简便化【答案】 B34、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现代教学设计的基本要求()A.以系统观点作指导B.科学性原则C.以科学、可靠、先进、合适和完整的教学理念为基础,遵循教学规律D.要从实际出发【答案】 B35、CO分子的偶极矩较小,几乎为零,是因为( )。
A.碳和氧的电负性差值小B.碳原子存在孤对电子C.氧原子是π配健电子对接受体D.氧原子既吸引σ键电子对、又是π配健电子对的给予体,使氧原子略带正电荷【答案】 D36、课程标准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基本依据,其核心部分是( )A.课程内容B.课程目标C.课程结构D.课程理念【答案】 B37、从知识分类来看,配平离子方程式属于( )A.化学事实性知识B.化学理论性知识C.化学技能性知识D.化学情意性知识【答案】 C38、下列化合物的酸性强弱为( )A.①>②>③>④>⑤>⑥B.③>④>⑥>①>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