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课文知识梳理.docx
14页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课文知识梳理2024-2025学年四年级语文上册课文知识梳理 第五单元 第16课:《麻雀》 1.课题解读 这篇课文讲了一只老麻雀在庞大的猎狗面前,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使小麻雀免受伤害的动人故事,抒发了作者对老麻雀的敬佩之情,赞扬了母爱的无私、伟大 2.课文重点解读 (1)风猛烈地摇撼着路旁的白桦树 理解:“摇撼"的意思是使劲地摇动,说明风刮得特别大,这句话交代了小麻雀落在地上的原因,为后文做铺垫 (2)我顺着林阴路望去,看见一只小麻雀呆呆地站在地上,无可奈何地拍打着小翅膀 理解:这句话是小麻雀的神态描写,“呆呆地”意思是不知道该怎么办;“无可奈何"表示没有办法了,这两个词写出了小麻雀的茫然无助,让人十分同情,也为老麻雀的出现埋下伏笔 (3)突然,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 理解:这句话写老麻雀在猎狗走近小麻雀时的行动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说明老麻雀在遇到庞大的猎狗威胁时,毫不迟疑,非常果敢地、迅猛地出现在猎狗面前,表现了它的勇气和胆量扎煞起全身的羽毛,说明老麻雀面对猎狗这个庞大的敌人,心里很紧张,以至于全身的羽毛都张开直立起来了。
这句话充分表明了老麻雀无畏地保护自己孩子的感人情景 (4)猎狗慢慢地走近小麻雀,嗅了嗅,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 理解:猎狗慢慢地走近小麻雀,嗅了嗅,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从“走近”“嗅"张开”“露出"这一系列关于猎狗动作的描写可以看出,小麻雀的处境十分危险 (5)老麻雀用自己的身躯掩护着小麻雀,想拯救自己的幼儿 理解:这几句话是对老麻雀保护幼儿的描写第一句话表明老麻雀虽然身小力单,但还是用自己的身躯掩护着小麻雀第二句话说明老麻雀由于紧张而全身发抖,声音也嘶哑了第三句是写它准备着一场搏斗,充分地表明了老麻雀拯救自己的孩子的决心和勇气第四句话写在老麻雀的眼中,猎狗无异于一个庞大的怪物从侧面表现出了麻雀与猎狗之间力量的悬殊,突出了老麻雀的勇敢、无畏精神最后一句话写了老麻雀飞下来救自己孩子的原因,一种强大的力量,指的是老麻雀身上的爱护弱小者的力量,母爱的力量 3.主题概括 叙述了一只老麻雀在庞大的猎狗面前,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使小麻雀免受伤害的动人故事,热情地歌颂了“爱”这一种强大的力量 4.学有所得 老麻雀在猎狗面前是“渺小"的,它根本没有能力与猎狗抗争。
但为了小麻雀,它勇敢地站了出来,这种勇敢源于对小麻雀深深的爱这是多么伟大而又惊天动地的爱啊! 5.结构导图 6.问题探究 (1)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理解:这篇课文围绕麻雀描写了“我”在打猎回来的路上,亲眼看到大猎狗想吃掉小麻雀,老麻雀在大猎狗面前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的事情 (2)可是它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枝上,一种强大的力量使它飞了下来怎样理解“一种强大的力量"? 理解:在老麻雀的眼中,猎狗无异于一个庞大的怪物从侧面表现出了麻雀与猎狗之间力量的悬殊,突出了老麻雀的勇敢、无畏精神最后一句话写了老麻雀飞下来救自己孩子的原因,“一种强大的力量”,指的是老麻雀身上的爱护弱小者的力量,母爱的力量 (3)猎狗为什么会慢慢的,慢慢地先后退? 理解:猎狗没有想到老麻雀会有勇气来和自己搏斗,缺乏心理上的准备,所以退却了还有一种解释是猎狗被老麻雀的这种伟大的母爱深深的感动了,这与之前猎狗凶残的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4)作者为什么唤回猎狗,把它带走? 理解:因为“我"被老麻雀果敢、坚定的行动和奋不顾身、拯救幼子的精神所感动,也由于怜爱之心的驱使,所以急忙唤回猎狗,带着它走开了。
7.课外拓展 (1)作者简介 屠格涅夫,19世纪俄国著名现实主义作家,全名伊凡 谢尔盖耶维奇 屠格涅夫屠格涅夫的小说善于抓住生活中的新动向,构思新颖,结构紧密,人物形象鲜明,文字极为精练、优美,对俄国文学的发展有巨大影响他的代表作是《猎人笔记》 (2)麻雀 麻雀,鸟类,头圆,尾短,嘴呈圆锥状,翅膀短小,不能远飞,善于跳跃,啄食谷粒和昆虫有的地区叫家雀儿(jiāqiǎor) 麻雀又名树麻雀、霍雀、嘉宾、瓦雀、琉雀、家雀、老家子、老家贼、照夜、麻谷、南麻雀、禾雀、宾雀、厝鸟、家巧儿英文名:sparrow 国家保护动物 (3)古诗阅读 游子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4)推荐阅读 小鸭子过马路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鸭妈妈决定带着鸭宝宝们到公园散步 一路上,鸭宝宝们唱着歌,非常高兴小鸭子有的东瞧瞧,西望望,好奇地看着这个繁华的城市;有的在问哥哥,那个长着四个轮的“怪物”是什么;有的则跟着鸭妈妈,想快一点到达公园,去呼吸大自然的新鲜空气…… 鸭妈妈大摇大摆地在前面带路,还 不时地回过头来,好像在对鸭宝宝们说: “孩子们,快跟上,不要掉队!" 第17课:《爬天都峰》 1.课题解读 这篇课文写了假日里“我”和爸爸去爬陡峭的天都峰,路遇一位素不相识的老爷爷,“我"和老爷爷互相从对方身上汲取力量,克服山高路陡等困难,最终一起爬上了天都峰顶的事。
2.课文重点解读 (1)再看看笔陡的石级,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 理解:一个“挂”字形象、生动地把天都峰的“陡"体现得淋漓尽致,这样的天都峰,光是看着就让人感到害怕,更别说攀登了 (2)我奋力向峰顶爬去,一会儿拳着铁链上,一会儿手脚并用向上爬,像小猴子一样…… 理解:课文中用“奋力”“一会儿……一会儿……““攀着铁链"手脚并用”等词语,既突出了爬天都峰的艰难,又表现了他们不怕困难的勇气 (3)爬呀爬,我和老爷爷,还有爸爸,终于都爬上了天都峰顶 理解:“终于"表明我们克服重重困难爬上了天都峰顶,体现了我们奋力攀登、勇往直前的精神 (4)爸爸听了,笑着说:“你们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 理解:懂得了困难面前,要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要善于互相学习、互相鼓励、共同进步的道理 3.主题概括 这篇课文描写了“我”与一位素不相识的老爷爷,互相鼓励,克服山高路陡的困难,终于一起爬上了天都峰的事情揭示了在困难面前,要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要善于互相学习、互相鼓励、共同进步的道理。
4.学有所得 人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战胜了自己,就没有什么可畏惧的了课文中的“我"和老爷爷共同战胜了自己,爬上了天都峰同样,在遇到困难时,我们要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给自己鼓励和信心,变得勇敢坚强起来 5.结构导图 6.问题探究 (1)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理解:本文写了“我”和爸爸在假日里去爬天都峰时遇到一位素不相识的老爷爷,"我"和老爷爷互相鼓励,克服山高路陡的困难,终于一起爬上天都峰的事 (2)在爬天都峰的过程中,“我”的心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理解:在爬之前,望着又高又陡的天都峰,“我"缺乏自信,产生了畏惧的心理;在与老爷爷相遇并 交谈后,“我“受到鼓舞,有了爬向峰顶的勇气;最后“我”克服重重困难,奋力爬上了天都峰顶,此时,"我"既兴奋又激动 (3)老爷爷为什么要谢“我" “我”为什么又要谢老爷爷 理解:说明有了“我"和“老爷爷”的互相鼓励,才使我们有了爬天都峰的勇气和决心,使“我"和“老爷爷"爬上了天都峰 (4)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理解: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爸爸的话点明了文章的主旨。
揭示了“我”和老爷爷能够爬上天都峰顶的原因:一是“我"和老爷爷个人的奋斗和努力;二是“我们”都能从他人身上汲取力量,善于向他人学习 7.课外拓展 (1)天都峰 天都峰位于黄山东南,西对莲花峰,东连钵盂峰,与光明顶、莲花峰并称三大黄山主峰,为36大峰之一,海拔1810米古称“群仙所都”,意为天上都会,故取名“天都峰” (2)鲫鱼背 鲫鱼背在天都峰上,以奇险著称从天都峰脚,手扶铁索栏杆,沿“天梯"攀登1564级台阶,即至海拔1770米处的石矼( gāng,石桥 ),这里是登峰顶的必经之处此石矼长10余米,宽仅1米,两侧是千仞悬崖,深邃莫测,其形颇似出没于波涛之中的鲫鱼之背,故名 (3)黄山四绝 【奇松】 黄山绵延数百里,千峰万壑,比比皆松黄山松分布于海拔800米以上的高山,以石为母,顽强地扎根于巨岩裂隙黄山松针叶粗短,苍翠浓密,干曲枝虬,千姿百态或倚岸挺拔,或独立峰巅,或倒悬绝壁,或冠平如盖,或尖削似剑有的循崖度壑,绕石而过;有的穿罅穴缝,破石而出忽悬、忽横、忽卧、忽起,“无树非松,无石不松,无松不奇” 黄山松针叶短粗,顶平如削,形态奇特,其中著名的松树有迎客松、卧龙松、黑虎松、麒麟松、蒲团松等30余株。
遍布峰壑的黄山松,破石而生,盘结于危岩峭壁之上,挺立于风牙决壑之中,或雄壮挺拔,或婀娜多姿,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黄山无石不松,奇特的古松,难以计数多少年来,它们抵御风吹雨打,霜剑冰刀,吸取岩石中的点滴水分和营养,迎着阳光稳稳地屹立于峰崖之上 【怪石】 黄山的奇峰怪石是大自然雕刻家留下的杰作,有的似人,有的似物、似禽、似兽,惟妙惟肖其中著名的怪石有“飞来石"、“猴子观海”、“梦笔生花"、“仙人下棋”、“犀牛望月"、“金鸡叫天都”、“孔雀戏莲花"等等 黄山石“怪”就怪在从不同角度看,就有不同的形状站在半山寺前望天都峰上的一块大石头,形如大公鸡展翅啼鸣,故名“金鸡叫天都”,但登上龙蟠坡回首再望,这只一唱天下白的雄鸡却仿佛摇身一变,变成了五位长袍飘飘、扶肩携手的老人,被改冠以“五老上天都”之名黄山峰海,无处不石、无石不松、无松不奇奇松怪石,往往相映成趣 【云海】 高山,一般都可见到云海,但是黄山的云海更有其特色,可以说是一大奇观,特别是奇峰怪石和古松隐现云海之中,就更增加了美感 黄山一年之中有云雾的天气达200多天,而且云来雾去,变化莫测,时而是风平浪静的一片汪洋,时而波涛汹涌、白浪排空,黄山地名亦因此而叫西海、东海、前海、后海。
【温泉】 黄山“四绝"之一的温泉(古称汤泉),源出紫石峰下,水质以含重碳酸为主,可饮可浴黄山温泉由紫石峰下喷涌而成,与桃花峰隔溪相望,是经游黄山大门进入黄山的第一站温泉每天的出水量几百吨,长年不息,水温常年在42℃左右,属高山温泉 (4)黄山三瀑 黄山有36源、24溪、20深潭、17幽泉、3飞瀑、2湖、1池黄山之水,除了温泉之外,尚有飞瀑、明荃、碧潭、清溪,每逢雨后,到处流水潺潺,波光粼粼,瀑布响似奔雷,泉水鸣如琴弦,一派鼓乐之声著名的有“人字瀑”、“百丈泉"和“九龙瀑”,并称为黄山三大名瀑,人字瀑古名飞雨泉,在紫石、朱砂两峰之间流出,危岩百丈,石挺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