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贵州省7市州中考语文试卷按考点分项汇编文言文阅读含解析.doc
21页文言文阅读安顺市10.(17分)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完成下列各题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1)用“/”标示下列语句的语义停顿每句标一处)①吾妻之美我者②宫妇左右莫不私王(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①徐公何能及君也 比得上 ②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通“熟”,仔细 ③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偏爱 ④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受蒙蔽而不明 (3)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②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4)面对妻、妾、客的赞美,邹忌悟出了怎样的道理?(5)齐王纳谏使齐国大治,我们能从齐王身上学到什么?请简要谈谈你的认识考点】DA:课内文言文阅读.【分析】译文 邹忌身长五十四•寸左右,而且形象外貌光艳美丽.早晨,(邹忌)穿戴好衣帽,照了一下镜子,对他妻子说:“我和城北徐公比,谁更美呢?”他的妻子说:“您非常美,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呢?” 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最美的男子.邹忌不相信自己(比徐公美),而又问他的妾:“我和徐公相比,谁更美呢?”妾说:“徐公哪能比得上您呢?” 第二天,有客人从外面来(拜访),(邹忌)与他相坐而谈,问他:“我和徐公比,谁更美呢?”客人说:“徐公不如您美丽.” 又一天,徐公来了,邹忌仔细地看着他,自己认为不如徐公美;照着镜子里的自己,更是觉得自己与徐公相差甚远.傍晚,他躺在床上休息时想这件事,说:“我的妻子赞美我漂亮,是偏爱我;我的妾赞美我美,是害怕我;客人赞美我美,是有事情要求于我.” 在这种情况下,邹忌上朝拜见齐威王,说:“我知道自己确实比不上徐公美.可是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害怕我,我的客人有事想要求助于我,(所以)他们都认为我比徐公美.如今齐国有方圆千里的疆土,一百二十座城池.宫中的姬妾及身边的近臣,没有一个不偏爱大王的,朝中的大臣没有一个不惧怕大王的,全国范围内的百姓没有一个不有事想求助于大王.由此看来,大王您受到的蒙蔽太严重了!” 齐威王说:“你说的很好!”于是就下了命令:“大小的官吏,大臣和百姓们,能够当面批评我的过错的人,给予上等奖赏;上书直言规劝我的人,给予中等奖赏;能够在众人集聚的公共场所指责议论我的过失,并传到我耳朵里的人,给予下等奖赏.” 命令刚下达,许多大臣都来进献谏言,宫门和庭院像集市一样热闹;几个月以后,还不时地有人偶尔进谏;满一年以后,即使有人想进谏,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燕、赵、韩、魏等国听说了这件事,都到齐国朝拜齐威王.这就是身居朝廷,不必用兵就战胜了敌国.【解答】(1)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文言语句的节奏划分一般以句意和语法结构为划分依据.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中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①句意为:我的妻子赞美我漂亮;主谓之间停顿为:吾妻/之美我者;②句意为:宫中的姬妾及身边的近臣,没有一个不偏爱大王的;句意之间停顿为:宫妇左右/莫不私王.(2)查对常见文言词(实、虚词)意义的理解及知识的迁移能力.解答本题要词语在句子里的意思,词义可根据知识的积累结合原句进行推断.①句意为: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呢.及:比得上.②句意为:邹忌仔细地看着他.孰:通“熟”,仔细.③句意为:是偏爱我.私:偏爱.④句意为:由此看来,大王您受到的蒙蔽太严重了.蔽:受蒙蔽而不明.(3)本题考查的是重点句子的翻译,做该题时,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顺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义为辅.①中重点词语有昳丽:光艳美丽;句意为:邹忌身长五十四•寸左右,而且形象外貌光艳美丽.②中重点词语有谤:公开指责别人的过错;句意为:能够在众人集聚的公共场所指责议论我的过失,并传到我耳朵里的人,给予下等奖赏.(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的能力.答题时需要通晓全文大意即可,面对妻、妾、客的赞美,邹忌悟出了这样的道理:面对复杂的社会,人很容易受蒙蔽,要辨别真伪,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出正确的判断.(5)此题考查的是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的.属于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设想合理即可.答案:(1)①吾妻/之美我者②宫妇左右/莫不私王(2)①比得上②通“熟”,仔细③偏爱④受蒙蔽而不明(3)①邹忌身高八尺,形体容貌光艳美丽②能够在公共场合所批评议论我的过失,传都我的耳朵里的,可得下等奖赏.(4)面对复杂的社会,人很容易受蒙蔽,要辨别真伪,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出正确的判断.(5)一个人要正确看待别人对自己的赞美或批评,要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和建议,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这样才能获得成功.【点评】词义积累:诚帝感其诚(诚心)此诚危急存忘之秋也(的确、实在)今诚以吾众诈称公子扶苏、项燕(果真)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果真)毕节市(二)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13-16题。
12分)【甲】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选自《岳阳楼记》)【乙】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1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⑴锦鳞游泳()⑵佳木秀而繁阴()(2分)【答案】(1)鱼 (2)繁荣滋长【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意义的理解鳞,借代,代指鱼;秀:植物开花结实 这里有繁荣滋长的意思。
佳木秀而繁阴:美好的树木繁荣滋长,(树叶)茂密成荫实词与虚词的积累,是培养阅读文言文能力的基础,理解文言文中词语的含义时,要联系原句来理解,不可孤立地理解单个字词的含义另外,还要注意词语的特殊用法,比如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尽量做到解释准确、恰当试题分析: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答案】不因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⑵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答案】人们只知道跟着太守玩乐,却不知道太守因为人们的快乐而感到快乐 人们只知道跟着太守玩乐,却不知道太守因为人们的快乐而感到快乐【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句子翻译也是文言文阅读的一个常考题型,翻译句子时,要注意抓住句中的关键词句,把关键词句翻译准确,另外,还要注意对特殊句式的翻译,尽量做到通顺、流畅,表意清晰1句中“以”,因为;2句中“而”表转折,然而;第一个“乐”,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把----当做快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北宋文学家范仲淹的名著《岳阳楼记》,意思就是不因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
表示了古仁人(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处事深远与豁达胸襟该句用了互文修辞手法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翻译为:人们只知道跟着太守玩乐,却不知道太守因为人们的快乐而感到快乐 体现了太守那种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政治胸怀和积极向上、和奋发有为的光辉思想,以及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高尚品德.【考点定位】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15.下列句子中停顿的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而或/长烟一空B.若夫/日出而林霏开C.游人去而禽/鸟乐也D.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答案】C【解析】C项“禽/鸟”停顿划分错误,因为禽鸟就是指各种鸟儿,不能分开读,正确的停顿划分是:游人去/而禽鸟乐也此句可按虚词标志划分法:虚词“而” 表转折,然而的意思,句子译为:是游人离开后,鸟儿在欢唱啊 对文言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的第一步,我们必须先分析这个句子各成分间的主语与谓语之间停顿,谓语与宾语之间停顿的原则进行划分,这样一个句子最明显的朗读节奏就划分出来了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这么一句“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这句话的意思是“我确实知道没有徐公俊美”,分析句子的主干就是“我知道没有徐公俊美”,对应文言句中就是“臣知不如徐公美”,那么句子的主语就是“臣”,谓语就是“知”,“不如徐公美”就是“知”的内容,作“知”的宾语,按照主谓宾各成分间停顿的原则,这句话的朗读停顿就是“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当然,可用这种方法划分的句子必须是主谓结构的句子考点定位】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16.范仲淹“此乐何极”,欧阳修“乐亦无穷”,请分析两者“乐”的不同之处4分)【答案】①主体不同:前者是迁客骚人之乐,后者是太守之乐(或百姓之乐) ;②客体不同:前者是春季美景之乐,后者是四时山水之乐 ;③原因不同:前者是因宠辱偕忘而乐,后者是因百姓乐而乐; ④本质不同:前者是个人之乐,后者是与民同乐 (答出三点,意思对即可得满分)【解析】《岳阳楼记》第四段写览物而喜者以“至若”领起,打开了一个阳光灿烂的画面至若”尽管也是列举性的语气,但从音节上已变得高亢嘹亮,格调上已变得明快有力下面的描写,虽然仍为四字短句,色调却为之一变,绘出春风和畅、景色明丽、水天一碧的良辰美景更有鸥鸟在自由翱翔,鱼儿在欢快游荡,连无知的水草兰花也充满活力作者以极为简练的笔墨,描摹出一幅湖光春色图,读之如在眼前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段的句式、节奏与上一段大体相仿,却也另有变奏而或”一句就进一步扩展了意境,增强了叠加咏叹的意味,把“喜洋洋”的气氛推向高潮,而“登斯楼也”的心境也变成了“宠辱偕忘”的超脱和“把酒临风”的挥洒自如《醉翁亭记》第二段,分述山间朝暮四季的不同景色。
作者先用排偶句“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瞑”描绘出山间两幅对比鲜明的朝暮画面接着用“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