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李可学术思想探讨18-第2篇.docx

3页
  • 卖家[上传人]:Baige****0346
  • 文档编号:274714392
  • 上传时间:2022-04-09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7.61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李可学术思想探讨18    内伤热证温引敛——李可学术思想探讨之十八笔者在《热病急病汗清下》一文中,探讨了李可治外感热病不用后世温病方,“师仲景,遵六经,汗清下,统温病;承气汤,融解毒,创新方,探新径”,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对于内伤热证,自朱丹溪创“阳有余阴不足论”,近代中医皆宗丹溪之旨,从“阴虚火旺”立论,滋阴、清热、降火定法李可对内伤热证理论进行痛苦的反思,感悟出深刻的道理现根据其数则医案,整理出以下内容:1内伤热证的经验1.1五志之火,疏气降气李可认为,情志为病,忧思郁怒气有余便是火,五志过激化火,非同实火,宜疏、宜降,气降火即降,不宜清火盛灼阴,养阴配阳(333、363页)常用方药 疏肝解郁,逍遥散,降气加赭石30克(230、333 页);养阴配阳,一树煎、二至丸(120、320 页)乳衄 刘某,女,44岁乳衄 2月余,由生闷气渐致两肋窜病,右乳结核如胡桃大,乳头溢出鲜血每适经期,必头眩泛呕,血黑多块常觉布一股热流从右肋下章门穴向乳房涌来,立即灼痛如针刺状,随即有鲜血溢出,轰热自汗,左侧亦有同感毎月经行2次,经量少则乳头出血必多舌红无苔口苦,脉沉弦而数脉证合参,必是七情内伤,肝气久郁化火。

      今见一旦动气,病必发作,明是木强侮土疏泄太过,则肝不藏血;脾胃过弱,则不能统血治法拟养脾胃之阴,清金制木而解胃之围,兼柔肝之体而敛其用:醋柴胡10g,当归、白芍、生地、石斛、沙参、枸杞、 山萸肉、乌梅各30g,麦冬15g,川楝子10g,三仙炭各12g,丹皮、黑栀子、炙草各10g,3剂二诊:药后块消血止,但增少腹胀如孕状,视之,少收鼓凸神倦、腰困膝冷,舌红无苔,脉沉,右寸极弱遂改投大剂补中益气汤升提下陷,加肾四味温养肾命:生芪60g,当归、白术各20g,红参(另炖)、灵脂、炙草、三仙炭、柴胡、升麻、桔梗各10g,陈皮3g,肾四味20g,鲜姜10片,枣10枚,胡桃4枚(打)患者连服9剂,已痊愈,且腰困、经乱亦愈(120页)李按 初诊见患者口苦舌红,遂用大剂养胃汤之甘寒,丹栀之苦寒,致损中下之阳,中气随之下陷,故有此变,医之罪也情志之火,非同实火,宜疏、宜降,气降火即降,不宜清且前贤曹炳章氏谓“舌红非常并非火”,“非常”二宇,当细细咀嚼1.2血热妄行,降气抑火李可认为,若胃失和降,则诸经皆不降,气逆而为火,血热妄行,血从上溢则病吐衄证见面赤气粗,口苦苔黄,脉象数实此时急以旋覆赭石汤加炙枇杷叶30克,降肺胃之气。

      不可一味苦寒清火,应以顾护胃气为要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