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解读广东人口十年变化.doc
2页上次打球时,给你们的写有20题目的a4纸,有些写了提纲,你把人口红利及均等化两个题目对应的提纲,发给我经过全省近60万普查工作人员共同努力,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顺利完成了登记和汇总工作 广东的人口家底究竟如何,10年来广东人口在数量、结构、分布和居住环境等方面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南方》杂志为此专访广东省统计局局长幸晓维,为我们解读人口普查的关键数据 人口总量全国第一 《南方》:此次普查显示,10年来广东人口基本现状发生了哪些变化? 幸晓维:从人口总量来看,广东人口基本现状体现出总量大、增速快的特点 2010年11月1日零时,全省常住人口为10430万人,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8642万人相比,10年共增加了1788万人,增长20.69%,平均每年增加178.8万人,年平均增长率为1.90%同期,全国总人口增长5.84%,年均增长率为0.57%,广东常住人口增长率快于全国平均水平 《南方》:广东人口总量增速高于全国的原因在哪里? 幸晓维:广东人口增长较快,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户籍人口增长,由于广东人口基数较大,每年人口自然增长量较大;二是有大量外省人口流入,广东经济发展较快,对劳动力需求量大,吸引了大量外省人口到广东工作和生活。
10年间,广东常住人口增加1788万人,其中有644万人是由外省流入,806万人是户籍人口的自然增长,208万人是户籍人口的迁移增长,还有130万人是因种种原因没有上户口而在人口普查前的户口整顿中清查出来的人口 《南方》:人口增速高,这是不是说明我省的人口工作有所欠缺? 幸晓维:不能这么说,我们从近两次人口普查的数据对比来看,可以说我省的人口工作还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尽管我省常住人口增长幅度较大,但从户籍人口情况看,2010年全省户籍人口8500万,比2000年的7473万增加1027万人,10年年均增长率仅为1.30%,而上世纪最后10年我省的年均增长率为1.75% 以上数据表明:10年间,我省人口出生率、自然增长率呈继续下降趋势,生育水平稳定在一个较低水平,表明广东在控制人口增长方面取得成效外省流动人口继续增加 《南方》:广东是流动人口的第一大省,流动人口的现状也是人们最关心的话题此次普查中,流动人口的现状如何? 幸晓维:按全国统一的流动人口计算口径,全省跨乡镇流动半年以上的常住人口共有3667万人,占全省常住人口的35.16%,占全国流动人口的14.03%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10年间广东跨乡镇流动的人口增长了1137万人,增长幅度高达44.94%。
在粤省外流动人口数量之庞大,是我省成为全国第一人口大省的主要原因10年间,外省在粤人口增加913万人(包括流动半年以下)可以说,我省未来的流动人口管理的压力将继续增大 《南方》:流动人口的增加,对广东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 幸晓维:这个问题要全面地来看待大量外来人口流入广东,在满足广东劳动力需求、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给我省在就业、教育、住房、城市建设和基础设施等公共服务方面造成相当大的压力广东经济发展离不开外来劳动力,但如何善待外来工和做好流动人口的管理,是建设和谐社会要考虑的问题 目前,广东常住人口排在全国首位,是全国第一人口大省广东GDP也是全国第一,但由于人口总量大,人均GDP水平并不是全国第一,广东人均GDP低于北京、上海、天津、浙江和江苏等省市,排在全国第6位过半人口集中在珠三角,城镇化加快 《南方》:随着我省加快山区两翼发展和推进双转移政策,在人口分布和流动中,我省是否有新变化? 幸晓维:这些政策的出台肯定会对人口的流动有导向作用,但在这次普查中人口依然呈现出向珠三角发达地区集中的趋势全省常住人口最多的是广州市,1270万人,排在前五位的还有深圳1036万人、东莞822万人、佛山719万人和湛江699万人。
目前,珠江三角洲九市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53.80%,而东翼四市占16.18%,西翼三市占14.60%,山区五市占15.42%2000年珠三角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50.31%,东翼、西翼和山区各占17.32%、15.82%和16.55%10年间,珠三角人口比重上升了3个多百分点,东翼、西翼和山区各下降了1个多百分点,说明我省人口继续向珠三角地区聚集 《南方》:人口向发达地区和城市集中,是不是也反映了我省城镇化水平的提高? 幸晓维:2010年我省常住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6902.8万,占66.18%;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3527.5万,占33.82%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比重上升11.18个百分点 10年间,广东的城镇人口比重有较大幅度上升,一方面是因为随着我省社会经济发展,城镇规模的扩大和数量的增加,省内越来越多的人口由农村转到城镇工作和生活;另一方面是因为大量的外来人口主要集中在城镇地区此外,这几年城乡划分标准作了调整,统计口径的变化也会对城镇化水平有所影响 同年全国平均水平为49.68%,广东城镇化水平大大高于全国人口城镇化水平与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有较强的正相关,广东经济发展排在全国前列,人口城镇化水平较高是必然的。
人口性别比偏高,但素质提高 《南方》:人口性别比例失调,一直是个难题这次普查后,问题有没有加重? 幸晓维:全省常住人口中,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109.00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总人口性别比为103.82,10年间我省人口性别比上升5.18同期,全国总人口性别比呈下降趋势,由2000年人口普查的106.74下降为105.20 《南方》:我省常住人口性别比高于全国水平的原因有哪些? 幸晓维:我省常住人口性别比高于全国水平,主要是因为外来人口中男性比重较高目前我省户籍人口性别比在106~107之间,与全国平均水平接近,但外来人口性别比高达120以上外来人口性别比高低与产业结构有关,广东是制造业大省,近年来,产业结构有所重型化,对男性劳动力需求量增加 《南方》:目前在上海、北京都出现了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广东有没有出现这种趋势? 幸晓维:目前,广东人口年龄结构较明显地表现出“两头低,中间高”的特点,即少年和老年人口比重较低,而劳动力年龄段人口比重较高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目前我省人口还处于“人口红利”期,本省户籍人口中,劳动力年龄段人口多;二是有大量外省劳动力在广东就业,拉高了广东劳动力年龄段人口比重。
由于有大量外省劳动力,广东常住人口中,老年人口比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南方》:在人口素质的提高方面,我省在全国的位置如何? 幸晓维:10年间,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较高文化程度人口比重上升整体上,我省人口文化程度有了较大的提高 全省常住人口中,文盲人口为204万人,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文盲人口减少128万人,文盲率由3.84%下降为1.96% 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存在的问题和全国相比,广东高中文化程度和初中文化程度人口比重高于全国,但大学文化程度人口比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全国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有8930人,广东比全国平均水平少716人 近十几年来,我省高等教育发展迅速,培养了大量大中专学生;与此同时,广东经济发展也吸引了大批高学历人才流入广东但由于目前广东还是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产业层次较低,大量的外来劳动力以初高中为主,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广东常住人口中高文化程度人口比重偏低高素质人才不足,对今后我省产业转型升级和科技创新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