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州工业园跨区域合作.doc
18页1.苏州工业园概况苏州工业园区于1994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同年5月实施启动,行政区划面积288平方公里,其中,中新合作区80平方公里,下辖三个镇,户籍人口37.2万,常住人口69.9万作为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间重要的合作项目,园区开发建设一直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为顺利推进园区开发建设,中新双方建立了三个层面的领导和工作机构:第一层面是中新两国政府联合协调理事会,由两国副总理分别担任理事会中新双方主席,我国商务部、财政部、外交部等部门和新加坡内阁有关部门及江苏省、苏州市政府的相关负责人为理事会成员,协调园区开发建设和借鉴新加坡经验工作中的重大问题第二层面是中新双边工作委员会,由苏州市长和新加坡裕廊镇管理局主席共同主持,苏州市政府、园区管委会和新加坡有关部门、机构负责人组成,协商园区开发建设中的重要问题,并向理事会双方主席报告工作园区管委会作为苏州市政府的派出机构在行政辖区范围内全面行使主权和行政管理职能第三层面是联络机构,由新加坡贸工部软件项目办公室和苏州工业园区借鉴新加坡经验办公室组成,负责日常联络工作此外,中新双方财团合资组建了中新苏州工业园区开发有限公司(简称CSSD)负责开发建设,主要是基础设施开发、招商引资、物业管理、项目管理、咨询服务、产业开发等业务;2009年6月公司更名为中新苏州工业园区开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苏州工业园区与深圳携手合作2008-09-25 18:57:00 来源: 中国新闻网(北京) 中新网深圳9月25日电 (记者郑小红陈文)苏州(苏州工业园区)——深圳科技与人才互动推介会25日在深圳举行见证了中国改革开放历程的深圳经济特区和苏州工业园区,也在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一起携手“互惠互利,共谋发展”苏州市副市长王鸿声在推介会的致辞中表示,此次苏州带来了一批科技项目和技术岗位,希望在深圳寻求合作的机会和伙伴,与当地科研院所、高校和科技企业增进交流和协作推介会上,苏州工业园区与深圳签订了科研力量、科技人才、科技企业等方面的合作协议,以达到双方的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园区与深圳“强强联合”作为中新两国政府间重要的合作项目,苏州工业园区自1994年启动开发以来,在中新合作双方共同努力下,园区一直保持着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态势,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幅超过30%,累计上交各类税收超1027亿元(含海关收入),引进合同外资341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47亿美元、注册内资1306亿元,创造就业岗位51万个去年7月,第九次中新协调理事会为苏州工业园区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生态示范区,研发中心和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效应突出的科技示范区,以虚拟口岸为依托的现代商贸物流运营中心示范区,以承接跨国公司离岸外包业务为主的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区,建设“四个示范区”成为了园区发展的新目标。
即使是面对今年以来的国内外各种不利因素,园区“四个示范区”建设也没有停下脚步1-8月,全区共实现工业总产值2050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68.2亿元,分别增长22%和28.2%,全年GDP和地方一般预算收入有望分别达到千亿元和百亿元;实现进出口总额442.2亿美元,其中出口216.1亿美元,分别增长23.9%和19.8%,预计全年进出口总额超600亿美元;实际到帐外资15.28亿美元,预计全年超19亿美元此次推介会,苏州工业园区与深圳有多个项目共同合作来自苏州工业园去中科园纳米与仿生研究所、中科集成电路设计中心、长三角基金等12家重点研究室和企业分别与深圳中科院先进技术研究院、集成电路产业化基地、鼎识科技等12家重点研究室和企业签署了合作和投资协议,其中苏州中科IC与深圳IC产业化基地举行合作签约,共同推进IC产业在两地的发展;苏州纳微科技、苏大维格分别将与北大、清华深圳研究院进行合作签约转型孕育的大商机经过了十四年开发建设的苏州工业园区,正处在工业化转型、城市化加速、国际化提升的重要时期尤其是自2007年中新联合协调理事会第九次会议召开以来,园区围绕“四个示范区”的建设目标,坚持“转型、优化、提升、创新”的发展方针,更加注重科技进步创新以及把人才作为经济发展的“第一资源”,不断优化投资环境,区域综合实力明显增强。
在经济发展、科技创新、人才高地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进步园区十几年的开发经验证明,科技创新是引领园区新一轮发展的核心要素和关键环节园区近年来先后启动实施了“科技跨越计划”,制定出台了“科技领军人才创业工程”和“风险投资跟进补贴办法”等一系列促进政策和扶持措施,不断加快从“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从“资源依赖”向“科技依托”、从“园区制造”向“园区创造”转型9月6日,武汉大学苏州研究院正式进驻独墅湖高教区目前,独墅湖科教创新区聚集了中国科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西安交大等10所全国知名大学的研究院,每年光是培养本科以上人才就达20000名在商务部对2007年全国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环境综合评价中,经商务部认定的园区培训机构就达31家,数量已跃居全国各开发区首位2007年,园区引进的硕士以上人才在原有高平台基础上增长了57%,大专以上人才总量名列全国所有开发区首位园区已经确立将独墅湖科教创新区作为凸显自主创新亮点的主阵地,将目光瞄准了世界前沿领域苏州工业园区相城区跨区联姻 开启合作双赢新模式3.苏州工业园区相城区跨区联姻 开启合作双赢新模式来源:苏州日报 2012年01月17日 苏州北部,漕湖之畔,一个新兴产业集群正在迅速崛起。
2012年1月11日,苏州工业园区相城区合作经济开发区挂牌,吹响了苏州市“一核四城”城市建设的新号角,也拉开了区域合作发展的新序幕相城,苏州最年轻的新城区,苏州“一核四城”的重要板块,从此将激情开启现代化、国际化、信息化新时代联动开发挥写全新蓝图苏州工业园区-相城区合作经济开发区区域概念图这几年,苏州的“三区三城”建设不断深入,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更是开拓性地提出了“一核四城”的城市发展战略,“大苏州”格局优势凸现,前景明亮2011年11月1日,苏州市委、市政府作出重要决策,由苏州工业园区和相城区合作共建经济开发区园区相城合作经济开发区以漕湖产业园为轴心,东至苏虞张公路、南至太东路、西至西塘河、北至冶长泾,总面积为47.8平方公里,将着力打造一个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体,以生产服务业为支撑,以居住和商业设施相配套,人流、物流、商流活跃的现代化、国际化、信息化经济开发区,成为苏州“一核四城”重要板块和北部新兴产业集群这是创新两区优势互补、合作共赢新模式的一次积极探索苏州工业园区是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间最大的合作项目,开创了中外经济互利合作的新模式经过10多年的建设,综合发展指数连续多年被国家商务部评为全国同类开发区前列,被海内外公认为亚洲顶级开发区之一,被中新两国领导人誉为“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和国际合作的成功范例”。
在规划、招商、人才、体制、政策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园区经验”,打造了为世人瞩目的“园区品牌”相城区作为苏州市建区时间最短的城区,通过十年艰苦创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区位优势、交通优势、载体优势更加明显,发展空间广阔,发展潜力巨大如今,合作区范围内已完成3000多亩土地平整,投产4只项目,去年完成工业销售收入6亿元;在建项目10只,累计总投资18.6亿元,总建筑面积30.4万平方米,预计今年全面开业投产园区相城“跨区合作、联动开发、优势互补、互利共赢”,苏州中心城市两大板块互动发展、均衡发展,重彩浓墨挥写着全新发展蓝图 把握机遇快速后发崛起园区相城合作经济开发区确定了高起点规划、高水平推进的主基调,科学合理布局先进制造业、生产服务业、居住、商业,拓展发展空间,实现资源要素配置的最优化苏州工业园区进一步放大品牌溢出效应,加快推进园区“走出去”战略,破解土地资源瓶颈,助推转型升级工业园区加大了对合作区的项目推介,信息资源第一时间发布共享,优先推荐,先后引荐20余客商、30余家企业前来合作区参观考察相城区为合作区提供了基本完善的载体功能九通一平”基本到位,累计建成道路65公里,铺设雨水管75.93公里、污水管网15.98公里、自来水管线55.8公里、天然气管线13.88公里、通讯管线588公里、广电网络管线96.7公里,11万伏倪汇变投入运行。
10.5万平方米的朝阳工业坊标准厂房、3.6万平方米的科技创业园一期、5万平方米的漕湖大厦等载体建成投用,7.5万平方米的漕湖青年公寓A区、日处理污水能力1.5万吨的污水处理厂、漕湖1号会所、度假酒店、集贸中心、公交换乘中心等配套设施投入使用合作区内拔地而起的漕湖大厦相城区为合作区全面拉开了发展空间按现行规划,合作区47.8平方公里区域,符合两个规划的可利用土地14674亩合作共建后,科学合理布局先进制造业、生产服务业、居住、商业各功能区,预计能增加可利用土地9330亩,其中工业用地5430亩,经营性用地3900亩,实现资源要素配置的最优化相城区紧紧抓住合作开发机遇,着力提高发展水平,做大经济总量、提升发展能级,增创后发优势,实现快速崛起相城经济开发区成立了欧美招商、日韩招商、东南亚招商、服务外包及科技招商4个对接组,重新编制投资指南,基本摸清园区、相城区、开发区在产业发展政策方面的差异,并主动与园区招商局、CSSD招商部对接项目落地推进产业集群2012年1月11日,在园区和相城区的共同努力下,16只项目落户合作区这16只项目包括美国PolyOne、美国E-vans、韩国东和光电、台湾多尼光电、苏州创投、物流中心、重建置业、园区邻里中心、台湾奇昇净化、太得隆机械、梁华齿轮、科捷环保、豪致达精密机械等,累计总投资77亿元,其中外资项目8只,总投资5.2亿美元,内资项目8只,总投资44亿元。
项目涉及精密机械、电子设备零部件等先进制造业以及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投资方的技术和市场占有率都是所在行业的领先企业就在这一天,合作区7只先进制造业项目、1只五星级酒店项目同时开工,总投资24.5亿元,主要涉及高端装备制造、汽车零部件、医疗器械、新材料、新能源等产业其中,力源液压项目总投资10亿元,由国务院批准的全国基础件特定振兴企业———世界500强中航工业集团下属子公司中航重机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园区一批国资项目也为合作区发展增添亮色苏州创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投资20亿元建设50万平方米的科技创业园,加快高层次人才向合作区集聚,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带动合作区转型升级邻里中心发展有限公司投资3亿元打造城市商业综合体,完善合作区的城市综合功能,提升合作区城市建设、环境面貌的品质和品位,加速合作区的城市化进程这批项目的落户落地,为合作区注入了超过100亿元的投资,将进一步推动合作区的产业发展上规模、上层次、上水平,在苏州中心城市北部快速形成先进制造业、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态势引入“园区经验”,借势“园区品牌”,园区相城合作经济开发区坚持规划先行,科学合理布局,正在强势推进苏州北部的产业集群。
4.苏州宿迁挂钩合作暨苏宿工业园区建设工作座谈会在苏州召开发布时间:2008-01-25 2008年1月23日下午,市委副书记、市长缪瑞林,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徐惠民,副市长、苏宿工业园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沈小鹰,市政府办、市发改委等部门主要负责同志等赴苏州,参加了苏州宿迁挂钩合作暨苏宿工业园区建设工作座谈会苏州市市委副书记、市长阎立同志出席会议并讲话,苏州市政协主席、苏州工业园党工委书记王金华同志及苏州工业园、苏州市发改委等部门负责人出席了座谈会 座谈会由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主任马明龙同志主持,宿迁市副市长、苏州宿迁工业园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沈小鹰同志介绍了苏宿工业园一年来的工作情况,阎立市长和缪瑞林市长分别讲话,交流了一年来两市挂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