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考物理 专题 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精品复习课件.ppt
42页汽化和液化 升华和凝华 汽化和液化 升华和凝华考点知识梳理中考典例精析课堂达标训练专题训练•◎知识结构考点考点 一一 汽化和液化汽化和液化1 1.物质由.物质由________态变为态变为________态的过程叫汽化,物质由态的过程叫汽化,物质由______态变为态变为________态态的过程叫液化.汽化过程要的过程叫液化.汽化过程要________热,液化过程要热,液化过程要______热.热. 2 2.汽化有.汽化有____________和和____________两种方式.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只两种方式.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只发生在发生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汽化现象;沸腾是只在的汽化现象;沸腾是只在____________________下,在液体下,在液体__________和和__________同时进行的同时进行的____________的汽化现象的汽化现象..两种方式的异同点如下表:两种方式的异同点如下表:液液气气液液吸吸放放蒸发蒸发沸腾沸腾液体表面液体表面一定温度一定温度内部内部表面表面剧烈剧烈气气缓慢缓慢沸 腾沸 腾蒸 发蒸 发相同点相同点①①都是汽化现象 都是汽化现象 ②②都要吸热都要吸热不不同同点点发生部位发生部位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只在液体表面发生只在液体表面发生温度条件温度条件在一定温度下进行在一定温度下进行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剧烈程度剧烈程度剧烈的汽化现象剧烈的汽化现象缓慢的汽化现象缓慢的汽化现象液温变化液温变化液体温度不变液体温度不变温度降低温度降低•3.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______,其高低与大气压有关.气压越_____________。
•4.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1)液体______的高低; (2)液体_______的大小;(3)液面上方___________的快慢.蒸发有______作用.•5.沸腾的条件:(1)温度达到______;•(2)能继续______.•沸腾的特点:吸收热量,温度______•6.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两种:(1)__________,•(2) ____________沸点沸点高,沸点越高高,沸点越高沸点沸点吸热吸热不变不变温度温度表面积表面积空气流动空气流动制冷制冷降低温度降低温度压缩体积压缩体积•温馨提示•1.汽化不能写作“气化”,水蒸气不能写作“水蒸汽”.•2.“ 白气”不是水蒸气!是小水珠!水蒸气是气体,用眼睛看不到•3.理解沸腾条件!二者缺一不可!解题时很多同学常忽略是否能继续吸热这一条件,导致判断错误•考点二 升华和凝华•7.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___态叫升华,物质由____态直接变为____态叫凝华.升华过程要____热,凝华过程要____热.•8.常见的升华现象:樟脑球变小,灯丝变细,冰冻的衣服变干.•常见的凝华现象:霜、雪、冰花、雾凇.气气固固吸吸气气放放• (2011·临沂)如图所示现象中,由液化形成的是( )•解析:雾凇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在温度降低时,直接凝华成固体小冰晶;露珠是水蒸气放热后液化形成的;冰山是水放热后凝固形成的;雪是凝华形成的,所以B选项正确.•答案:B• 夏天,我们吃冰棍时,撕开冰棍包装纸,会发现冰棍冒“白气”,如图所示.这是由于冰棍周围空气中水蒸气________而形成的.根据你的观察,冰棍冒出的“白气”是向_____的(填“上”或“下”).• •(2011·济宁)如图所示现象中的物态变化属于升华的是•( )液化液化下下•解析:A选项中是由于水蒸发吸热所致;B选项中水烧开冒出的“白气”是从壶中汽化出来的水蒸气在上升过程中放出热量液化而成的小液滴;C选项中雪在低于0℃的环境中发生了升华现象,直接从固态变成了气态跑到空气中去了;D选项中湿衣服变干是水发生了蒸发,属于汽化现象.•答案:C• 祖国山河一年四季美景如画.图中关于山河美景的描述,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C• (2011·烟台)在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中,甲、乙两组同学分别使用A、B两套装置(如图)来完成实验.•(1)图a、b所示的是观察水沸腾实验中出现的两种情景,其中水沸腾时的情景为________(填“a”或“b”).•(2)甲组观察水沸腾时的温度计的示数如图所示.他们所测水的沸•点是________.他们所选择的装置应是________(选“A”或“B”).•(3)分析评估A、B两套装置.•解析:水沸腾时,水迅速汽化产生大量的气泡,气泡在上升过程中逐渐变大,所以a是水沸腾时的情景;从温度计示数可看出,此时水的沸点是103 ℃,沸点高于100 ℃的原因可能是水上方的气压高于1标准大气压,从装置可看出,A装置上方有盖,它可以使水表面气压略高于外界的大气压,加盖可以减少热量的散失,缩短从开始加热到水沸腾所用的时间,但这样做使水表面气压不等于外界大气压.•答案:(1)a (2)103 ℃ A (3)A装置热量损失少,实验耗时少,但所测水的沸点不是当地气压下水的沸点;B装置热量损失大,实验耗时长,所测水的沸点是当地气压下水的沸点.• 在蒸馒头时,开锅后改用“小火”.针对这种做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沸腾时,改用“小火”能更快让馒头变熟•B.改用“小火”可以提高水的沸点•C.无论使用“大火”还是“小火”,水达到沸点后温度都保持不变•D.用“大火”可以提高水的沸点,不应改用“小火”C•1.(2010·扬州)下列现象与物态变化相对应的是( )•A.灯泡用久了,灯丝会变细——熔化•B.晒在太阳下的湿衣服变干——液化•C.擦在皮肤上的酒精很快干了——汽化•D.水正在慢慢地结冰——凝华•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夏天,我们看到冰糕冒“白气”是一种汽化现象•B.深秋的早晨,枯草上的霜是水凝固形成的•C.电冰箱是利用制冷物质迅速蒸发放热,使冰箱内温度降低•D.高压锅是利用液体沸点随气压升高而升高,使食物容易被煮熟CD•3.(2011·芜湖)水无常形,变化万千,如图所示的各种自然现象,在形成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的是( )A A•4.(2011·呼和浩特)冬天,小明同学自己用手把校服洗净,拧过后,为了使洗过的校服尽快变干,他想到了一些办法.例如:太阳晒、火炉(火炕)旁烤、搭在暖气(地暖)上、放在通风的地方晾、将衣服展开(挂在衣架 上).除上述事例之外,请你帮他再想出四种在屋子里有效可行的办法:•(1)____________;•(2) ___________;•(3) ______________;•(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洗衣机甩用洗衣机甩拿在手里甩拿在手里甩用干毛巾吸水用干毛巾吸水用电熨斗熨或用电吹风吹用电熨斗熨或用电吹风吹(只要合理即可只要合理即可)•汽化和液化 升华和凝华•(分值:100分 时间:5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2011·聊城)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A.早晨,麦田里白雪消融•B.初夏,草地上露珠晶莹•C.深秋,操场上轻霜涂抹•D.严冬,池塘里厚厚寒冰•解析:雪消融是熔化过程,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冰是水凝固形成的,故选B.•答案:B•2.(2010中考变式题)小明在加油站看见两条标语“请熄火加油”,“请不要使用”.这样要求是为了防止火花点燃汽油引起火灾.因为在常温下汽油容易( )•A.汽化 B.液化 C.凝华 D.升华•解析:汽油很容易汽化,加油站附近空气中的汽油含量相对高些,又因其极易燃烧,所以在加油站通常有“请熄火加油”,“请不要使用”等标语.•答案:A•3.(2010中考变式题)下列各种现象形成的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的是( )•A.冬天,紧闭的玻璃窗内壁出现冰花•B.冰箱内取出的西红柿“冒汗”•C.衣柜内的卫生球逐渐变小•D.用铁水浇铸工件•解析:A项中的物态变化是凝华;B项中包含的物态变化是液化;D项是凝固,都是放热物态变化;C项是升华,是吸热物态变化.•答案:C•4.(2010中考变式题)哈尔滨的冬季,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对冬天里可能出现的下列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冰雪大世界的冰雕随时间的推移会逐渐变小•B.戴眼镜的人从室内走到室外,眼镜片上会出现“白雾”•C.水蒸气在树枝上升华成冰晶,形成雾凇•D.屋顶的积雪会液化成水,流到屋檐下凝固成冰锥•解析:冰雕会发生升华现象,所以会逐渐变小;戴眼镜的人从室外走到室内才会出现“白雾”,因为室内较暖的水蒸气遇到冷的镜片液化形成小水珠;雾凇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雪熔化成水,水凝固成冰.•答案:A•5.(2010中考变式题)寒冷的冬天,居民楼的玻璃窗上会起“雾”或结“冰花”.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玻璃窗上的“雾”是水蒸气液化生成的•B.玻璃窗上的“冰花”是水蒸气升华生成的•C.“冰花”结在玻璃窗的内表面•D.“雾”出现在玻璃窗的内表面•解析:“雾”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冰花”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都出现在窗户内表面.•答案:B•6.(2012中考预测题)如图所示,是模拟“云和雨”的实验装置,下列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酒精灯加热湿沙,加快水的汽化•B.石棉网的作用是使烧杯底部受热均匀•C.烧杯里的“白雾”是水汽化成的水蒸气•D.盘子里放冰块使水蒸气降温,液化成小水珠•解析:本题考查物态变化知识,酒精灯加热湿沙,加快了水的蒸发,这是汽化;石棉网的作用是使烧杯受热均匀;烧杯里的“白雾”是水蒸气液化而成的小水滴;盘里放冰块可以使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所以本题答案为C.•答案:C•7.(2011·滨州)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加快的是( )•A.用地膜覆盖农田•B.给盛水的饮料瓶子加盖•C.把新鲜的蔬菜装入塑料袋•D.用电吹风把头发吹干•解析:考查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和液体上方空气流动的速度.要想加快蒸发就要提高液体的温度,D项属于此措施;A、B、C都是用减小液体的表面积和液体上方空气流动的速度来减慢蒸发.•答案:D•8.(2012中考预测题)在大海上想要获得淡水,可采用图示的“充气式太阳能蒸馏器”.它是通过太阳照射充气物内的海水,产生大量水蒸气,水蒸气在透明罩内壁形成水珠,收集即可.这个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先汽化,后液化 B.先熔化,后凝固•C.先升华,后凝华 D.先蒸发,后沸腾•解析:由题意可知,先通过太阳照射使液态•的水变成水蒸气,是汽化;然后气态的水蒸气在透明罩内壁遇冷形成液态的蒸馏水,是液化,故应选A.•答案:A•9.(2011·连云港)今年以来,我国部分地区发生严重干旱,气象部门多次用火箭弹向适当云层中抛射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实施人工降雨,在人工降雨过程中,干冰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凝华 B.升华 C.液化 D.熔化•解析:干冰是一种极易升华的固体,在人工增雨时,干冰升华,通过升华吸热来降低高空中的温度,使水蒸气液化,进行降雨.•答案:B•10.(2012中考预测题)制糖工业中,一般用沸腾的方法去除糖汁中的水分.但在加热时,必须确保糖汁的温度低于100 ℃,否则会影响糖质.为此,你将建议采取以下哪种措施( )•A.用“文火”给糖汁缓慢加热•B.用“猛火”快速加热,缩短加热时间•C.设法增大糖汁液面上的气压•D.设法减小糖汁液面上的气压•解析:减小液面上方的气压,可使水的沸点降低,使水能在低于100 ℃时沸腾,这样既能除去水分,糖质也不会受影响.•答案:D•11.(2012中考预测题)在大烧杯中放入水,再将一个装水的试管放入烧杯内,如图所示,然后给烧杯加热,则试管中的水( )•A.不会沸腾•B.会沸腾•C.全变成气态•D.凝固成冰•解析:液体沸腾的条件是温度达到沸点且能继续吸热,烧杯中的水沸腾后温度不变,始终保持100 ℃,试管中的水温度能达到沸点,但不能继续从烧杯中吸热,因此不能沸腾.•答案:A•12.(2012中考预测题)下列现象不可能出现的是( )•A.冰不经过熔化也可以变成水蒸气•B.90 ℃的水也可以沸腾•C.潮湿的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的啤酒瓶上会出现小水珠•D.在敞开盖的锅中烧水到沸腾,再用猛火加热,水温会升高•解析:综合考查了热学知识:冰可以发生升华变成水蒸气;液体沸点与气压有关,气压越低,沸点越低,90 ℃的水也可能沸腾;从冰箱拿出的啤酒瓶温度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瓶子会液化形成小水珠;沸腾的特点是,继续吸热,温度不变.•答案:D•二、填空题(每空3分,共39分)•13.(2010中考变式题)今年4月20日,江城出现了罕见的“返潮”现象,地面、墙壁全是湿的.专家解释:这是因为前几天我市遭遇“倒春寒”天气,地面、墙壁等处的温度________,但近日起,西南暖湿气流来到我市上空,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________,极易发生________现象,使近地面的物体冒“冷汗”.•解析:把物理知识与生活相结合,题意已解释了有关知识.•答案:较低 较高 液化•14.(2011·福州)今年“5·18”海交会上有一种“超声波喷雾降温扇”,在风扇转动时还可喷出水雾.喷雾可以增加空气中的水分,风扇吹风加快了空气中水分的________,就加快了从周围物体________热量,从而达到降温的目的.•解析:液体蒸发快慢与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以及液体上方空气流动快慢有关.风扇吹风加快了空气流动速度,从而加快了蒸发,而蒸发吸热,从而达到降温的目的.•答案:蒸发(或汽化) 吸收•15.(2010中考变式题)火山爆发是近段时间人们常议论的话题,你知道吗,岩浆是多种物质成分组成的液体,在流淌过程中不断降温,就会按下列顺序先后在火山口形成一系列的矿物:橄榄石—辉石—角闪石—黑云母—正长石—白云母—石英.由此可以判断出这些矿物的熔点依次_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解析:岩浆是温度很高的液体,流淌过程中,温度降低,熔点高的物质,先凝固,由此知所列矿物的熔点依次降低.•答案:降低•16.(2012中考预测题)一辆运输液态氨的罐车在途中侧翻,发生泄漏.短时间内,车周围出现“白雾”,这是由于液氨________导致空气中的水蒸气________形成的;消防队员赶到后,冒着生命危险,用湿棉纱堵塞漏口,发现湿棉纱很快结冰将漏口堵住.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消防队员疏散周边群众,因为氨是有害气体,它的________现象,会对人们产生危害.•解析:本题考查了有关物态变化的知识,“白雾”是小液滴,车周围出现的小水滴不可能是熔化现象,只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空气降温的原因就在于液态氨在汽化时吸收了大量的热.气体扩散得很快,对人们的危害较大.•答案:汽化 液化 汽化吸热 扩散•17.(2012中考预测题)俗话说:“霜前冷,雪后寒”,这是因为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________形成的,要放热,空气温度低时,才能使水蒸气放热,所以霜冻前空气温度一定很低,这就是“霜前冷”的现象.下雪后,雪要________(物态变化),要从周围空气中________热量,空气的温度要降低,这样我们感到雪后寒.•解析:本题结合实际考查了水的物态变化.•答案:凝华 熔化 吸收•三、实验探究题(18、19题各8分,20题9分,共25分)•18.(2011·沈阳)炎热的夏天来啦!小明家买了一台电风扇,站在电风扇旁,小明觉得很凉爽.于是他大胆猜想:是电风扇降低了室内温度.•为了验证猜想,他关闭了门窗,选取两支相同的温度计,进行了如下的探究实验.下列步骤中有未完成的部分,请将其补充完整.•[实验步骤]•(1)温度计放置:将两支相同的温度计______________.•(2)温度计读取:闭合电风扇开关,稍候读取温度计示数.•[分析论证]•两支温度计示数相同,表明吹电风扇不能降低室内温度.•这一现象引发了小明的思考,为什么室温没有降低,而吹电风扇却觉得凉爽呢?小明联想到液体蒸发的知识.人体是通过汗液蒸发来调节体温的,人在吹电风扇时,汗液比平时蒸发得更快,所以感到凉爽.•为了证明吹电风扇能加快蒸发吸热的速度,小明又进行了实验,但只增加一种物质,并且首先补充了一个步骤,•然后重复前面实验的操作.请你将下表的内容补充完整.•[增加物质]____________________•[补充步骤] ____________________•[分析论证]•如果观察到 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电风扇能加快蒸发的速度。
•解析:要验证电风扇能否降低室内温度,只要选取两支温度计,分别放置在离电风扇远近不同的位置,看温度计的示数是否相同,若相同,则说明电风扇不能降低室内温度;若要验证电风扇能否加快汗液蒸发吸热的速度,需要类似于汗水的物质蒸发,如水、酒精等,将温度计的玻璃泡蘸取等量的水(或酒精),然后放到电风扇下吹,远离电风扇则风速小,靠近电风扇则风速大,然后读取两温度计的示数,作出比较,由于蒸发的快慢与多个因素有关,在设计时要采用控制变量法.•答案:(1)分别放在靠近电风扇和远离电风扇的位置 •[增加物质]水(酒精) •[补充步骤]将两支温度计的玻璃泡同时蘸取等量的水(酒精) •[分析论证]靠近电风扇的温度计的示数降低较快(远离电风扇的温度计的示数降低较慢)•19.(2011·呼和浩特)在做“水的沸腾”实验时,根据图A可知烧杯中水沸腾时的实际温度是________℃;由水的沸点判断当时的大气压________标准大气压.(填“高于”或“低于”)•现有甲、乙两组同学在某实验室里做“水的沸腾”实验,选用的实验装置相同,他们绘制的沸腾图象如图B所示,问a、b图象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解析:从题中温度计的示数可知,此时温度为解析:从题中温度计的示数可知,此时温度为96 ℃96 ℃,低于标准大气,低于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原因是当时的气压偏低;题中压下沸水的温度,原因是当时的气压偏低;题中B B图象中的图象中的a a、、b b两条加热两条加热图线不同,但初温、沸点相同,它们的区别是从加热到沸腾的时间长短不图线不同,但初温、沸点相同,它们的区别是从加热到沸腾的时间长短不同,这主要是所选水的质量多少不同,质量大的所需的加热时间较长.同,这主要是所选水的质量多少不同,质量大的所需的加热时间较长.答案:答案:9696 低于 水的质量不同 低于 水的质量不同•20.(2012中考预测题)小明同学在做完“观察水的沸腾”实验后又进一步探究了沸水自然冷却过程中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他将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中:时间时间/min051015253545556570温度温度/℃℃100715545352824222222小明通小明通过描点画出上描点画出上图所示的水温随所示的水温随时间变化的曲化的曲线..(1)根据上表中的根据上表中的实验数据可推知,小明做上述数据可推知,小明做上述实验时的的环境温度境温度(即室温即室温)应在在________℃℃左右.左右.(2)根据根据图示水温随示水温随时间变化的曲化的曲线,可知沸水在自然冷却,可知沸水在自然冷却过程中程中温度随温度随时间变化的特点是化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由表知水自然冷却温度降到解析:由表知水自然冷却温度降到22 ℃℃就不就不变了,了,说明当明当时的室的室温是温是22 ℃℃.根据根据图像和表格知,相同像和表格知,相同时间间隔温度差越来越小,隔温度差越来越小,说明温明温度越低降低得越慢.度越低降低得越慢.答案:答案:22 温度越低降低得越慢 温度越低降低得越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