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玉的历史小故事 [嵇康的历史故事].docx
6页宋玉的历史小故事 [嵇康的历史故事] 嵇康是中国古代闻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音乐家,嵇康的父亲早在他还是婴儿时就去世了,母亲与哥哥在抚养他时偏于娇惯而缺乏严格管束,使他养成了桀骜不驯的自由性格那么嵇康的历史故事你知道吗? 嵇康的历史故事:家族状况 嵇康的祖先原本姓奚,住在会稽上虞(今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市),后为躲避仇家,迁徙到谯国的铚县(今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并改姓嵇氏 有文献称嵇氏家族是一个儒学世家,但因缺乏佐证,这种说法产生了争议,后世学者推测嵇氏是因为与魏武帝曹操同乡,而在嵇康父亲的一辈发迹 嵇康的父亲名叫嵇昭,字公远,在曹魏担当督军粮治书侍御史,他在嵇康年幼时便已经去世,嵇康由母亲和兄长抚养长大 嵇康有资料可考的兄弟有两个 其中兄长嵇喜在历史上有明文记载,他在西晋时担当了扬州刺史、太仆、宗正等重要官职 他与嵇康之间作有《赠兄喜秀才入军诗》等组诗相互赠答 在赠答中嵇喜表现出了与嵇康迥然不同的踊跃入世的看法,使得后世有推测这种政治立场与价值观的分歧对二人的兄弟关系产生了负面影响 嵇康的另一位兄长,即抚养嵇康的那位兄长,在历史上并没有留下姓名和事迹,曾经一度被认为就是嵇喜。
然而学者们依据对相关资料的分析认为这位抚养嵇康的兄长应当比嵇喜更为年长,而且更早去世,因而确认了他的存在 他与母亲一同抚养嵇康,对嵇康影响巨大 嵇康也对他感情深厚,曾在《答二郭诗》等作品中屡次提及他们的哺育之恩 后来他与母亲都先于嵇康去世,嵇康在《与山巨源绝交书》与《思亲诗》中表达了自己深深的哀思 嵇康的历史故事:早年生活 嵇康的父亲早在他还是婴儿时就去世了,母亲与哥哥在抚养他时偏于娇惯而缺乏严格管束,使他养成了桀骜不驯的自由性格 依据记载嵇康在年少时便显示出过人的聪明,他并没有通过拜师或者进入学校来承受正统的儒家教育,而是通过自学来完成早期教育的,这被认为与其良好的家庭文化环境有关 嵇康的所涉猎的内容非常广泛,包括历史、音乐以及后来对他影响深远的老庄学说等各个方面,令他在后来的日子里赢得了多才多艺的赞誉 因为家族的财产和兄长的照看,嵇康的早年过着优裕的生活 虽然容姿俊美,才华出众,但他却不愿修饰仪表培植声誉,为谋求仕进做打算,而是过着逍遥自在特立独行的生活 成年后的嵇康迎娶了曹魏宗室女长乐亭主为妻,官拜郎中,后又迁至中散大夫。
这些官职都是清净闲散的职务,嵇康并没有留下在官的活动记录 嵇康的历史故事:隐居与养生 虽然有着良好的家庭背景,然而嵇康并不热衷于当官谋富贵,没有留下任何官场事迹 他憧憬出世的生活,隐居于河内郡山阳县(今河南省焦作市),与阮籍、山涛、刘伶、向秀、阮咸、王戎等人交游,并创作了大量表达通脱放达思想的作品,受到当时人的瞩目,被称作“竹林七贤” 后又与吕安、向秀为邻,以锻铁为生,不出肯出仕为官 亦有说法称嵇康锻铁并非为谋生 当时担当大将军的司马昭要聘用嵇康成为他大将军幕府的属官,他逃到河东郡去躲避征辟 司隶校 关于不愿出仕的理由,嵇康本人在《与山巨源绝交书》中曾经说明,是因自己性格慵懒以及志在长生而不愿追求功名 嵇康不仅崇尚道家的自由思想,也坚信道教服食长寿的主见 在隐居期间,他曾亲身实践前往山中采药,并且意欲将养生作为自己的终生事业,而不愿选择出仕为官 文献中记载有他与孙登、王烈等隐者道士的交游 他还着有《养生论》,在炼丹服食之外主见清心寡欲修身养性的养生方式,受到当时人们的推崇 尉锺会打算了盛大的排场前去探望他,遭到他的冷遇。
好友山涛举荐他代替自己的职务,他写下《与山巨源绝交书》,列出自己有“七不堪”“二不行”,说明自己不愿为官的看法 后世学者大多确定了这方面的缘由,然而很多人仍旧认为在这之外也有着政治上的因素使得嵇康选择不仕 一种观点认为是处于恶劣的政治环境下的自保 另一种观点认为多少有出于对司马氏政权的不满,通过不仕来表达出与司马氏的不合作,还有观点进一步认为他是因忠于曹魏而选择不与司马氏合作 嵇康的历史故事:绝响与身后 嵇康好友吕安的妻子貌美,被吕安的兄长吕巽将其灌醉并施行了奸污 吕安愤怒之下想要揭发吕巽,而将这件事情告知了嵇康 嵇康吕巽、吕安两兄弟都有交情,结识吕巽尚在吕安之前,故劝吕安不要揭露这桩家丑,以全门第清誉 吕巽当即立下重誓,吕安也出于对嵇康担保的信任而消除了揭发吕巽的想法 然而事后吕巽仍感担心,于是先发制人,暗地里诬告吕安不孝 而吕安因为坚信吕巽之前的誓言,没有揭露吕巽的恶行,而被判处有罪,流徙至偏远的边郡 吕安写信给嵇康诉说自己的冤屈,嵇康得知后写下《与吕长悌绝交书》与吕巽绝交,并毅然出面为吕安作证申冤,也因此与吕安一同下狱。
嵇康入狱马上在社会上引起巨大反响,很多豪杰名士纷纷表示愿与之一同入狱,以此来抗议政府要求释放嵇康,有关部门出面劝解他们才遣散开来 三千名太学生联名为他请命,恳求让他去太学执教 然而这些努力并没有成果,当时正受到权臣司马昭宠信的司隶校尉锺会向司马昭进言,嵇康这个人具有相当强的政治影响力,可能会对司马氏夺取天下的打算产生威逼,劝司马昭当趁此时机将嵇康铲除 于是援引“孔子戮少正卯”的春秋案例判决了嵇康和吕安死刑 嵇康在狱中反思自己的人生写下了《幽愤诗》,并为告诫儿子嵇绍写下了《家诫》 临到行刑那天,嵇康于刑场上顾视日影,向兄长嵇喜要来了一把琴,沉着弹奏一曲《广陵散》,曲罢叹道:从前袁孝尼想跟我学习弹奏《广陵散》,我总是吝惜而不情愿传授,“《广陵散》于今绝矣!”随后被处死在洛阳东市,时年四十 嵇康死后,他的好友,竹林七贤之一的阮籍也于景元四年冬季过世 而竹林七贤中的向秀那么承受司马昭的征召出仕 嵇康之子嵇绍,后来由山涛举荐出仕为官,后成为晋朝之侍中,八王之乱中为爱护晋惠帝而殉难,成为晋朝闻名忠臣 方东树说:“中散以龙性被诛,阮公为司马所保,其迹不同,而人品无异。
第6页 共6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