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药学:第十章 裸子植物类生药.ppt
118页第十章 裸子植物类生药,要求: 1.掌握重点生药银杏叶、红豆杉、麻黄的基源(原植物及药用部位)、性状及显微特征、有效成分、含量测定方法及其主要药理作用和功效 2.熟悉裸子植物的主要化学成分类型 3.了解银杏叶、红豆杉等重要药物的现代研究概况,裸子植物概述,形态特征:裸子植物是一类介于蕨类植物与被子植物之间的维管植物该类植物多为乔木或灌木,多为常绿性花被常缺,雌雄同株或异株,小孢子叶(雄蕊)聚生成雄球花,大孢子叶(雌蕊)聚生成雌球花,每个大孢子叶上或边缘有裸露的胚珠胚珠裸露于心皮上,这是与被子植物的重要区别点;而整个胚珠发育成种子,这又是与蕨类植物的主要区别特征分布及药用价值:现存的裸子植物有13科70属700余种,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我国有12科,39属,300余种,资源丰富,品种较多,有不少为我国特有科属,如银杏科、银杉属、水杉属、金钱松属、水松属、侧柏属、白豆杉属等主要的生药有麻黄、银杏叶、白果、侧柏叶、松节油、松花粉、三尖杉、中华粗榧、苏铁、红豆杉等解剖特征:茎的维管束环状排列,具形成层,次生木质部大多为管胞,极少有导管;韧皮部中有筛胞而无伴胞 化学成分:1. 黄酮类 ;2. 生物碱类。
裸子植物 Gymnosperms,裸子植物的共同特征,孢子体发达,多木本,次生生长明显,输导组织为管胞(极少有导管)和筛胞; 胚珠裸露,无心皮包被,不形成果实 叶针形、刺形、钻性、条形、鳞片形,极少阔叶; 无真花,雄蕊(小孢子叶)聚生形成小孢子叶球,心皮(大孢子叶)聚生形成大孢子叶球; 胚具多个子叶,有多胚现象裸子植物的分类,4纲,17科,80余属,800多种 苏铁纲:苏铁科, 波温苏铁科, 泽米苏铁科, 托叶苏铁科 银杏纲:银杏科 松杉纲:松科,柏科,杉科,南洋杉科,伪叶竹柏科 红豆杉科,三尖杉科,罗汉松科,金松科 买麻藤纲:麻黄科,买麻藤科,百岁兰科,现存裸子植物的种类,银杏科 Ginkgoaceae,1 genus 1 species,落叶乔木,具长短枝;叶在长枝上螺旋状排列,散生,在短枝上簇生,萌枝及幼树之叶先端二裂,叶扇形,叶脉二叉分枝,银 杏 Ginkgo biloba L.,雌雄异株,球花生于短枝顶部叶腋;雄球花柔荑花序状,游动精子具纤毛,雌球花具长梗,梗端分两叉,珠座盘状,各具1枚直立胚珠,通常仅1 枚胚珠发育成种子,核果状,子叶2 枚银 杏 Ginkgo biloba L.,银杏叶 Folium Ginkgo,【来源】为银杏科植物银杏Ginkgo biloba L. 的干燥叶。
性状鉴别】,【显微鉴别】,上表皮,气孔,下表皮,韧皮部,木质部,草酸钙簇晶,【化学成分】,1、黄酮类(flavonoids),黄酮醇及黄酮醇苷类 (flanonols and flanonol glycosides) 双黄酮类 (biflavones) 原花色素类(proanthocyanidins),kaemperol R1 = H R2 = H quercetin R1 = H R2 = OH isorhamnetin R1 = H R2 = OMe 3-O-6-O-(-L-rhamnosyl)-D-glucosylisorhamnetin 3-O-2-O-(-D-glucosyl)-L-rhamnosylquercetin 3-O-6-O-(-L-rhamnosyl)- -D-glucosylkaempferol,Main flavonoids occurring in Ginkgo biloba,Major biflavones from Ginkgo biloba,穗花杉双黄酮 amentoflavone R1 = R2 = R3 = H 去甲银杏双黄酮 bilobetin R1 = R2 = H R3 = Me 金松双黄酮 sciadopitysin R1 = Me R2 = R3 = H 银杏双黄酮 ginkgetin R1 = R2 = Me R3 = H,Proanthocyanidins presenting in Ginkgo biloba,procyanidin R = H prodelphinidin R = OH,【化学成分】,萜内酯类(Terpene trilactones),bilobalide,【化学成分】,烷基酚酸类(alkylphenols),【化学成分】,聚戊二烯醇类(polyprenols),【含量测定】黄酮醇苷类成分的测定,HPLC profile of hydrolysed Ginkgo leaf sample,【含量测定】,双黄酮类成分的测定,HPLC profile of biflavones in a purified extract of Ginkgo leaves,【含量测定】,萜内酯类成分的测定,GC-FID chromatograms of a standardised Ginkgo leaf extract after supercritical fluid extract and on-line sample clean-up after silylation,【含量测定】,萜内酯类成分的测定,HPLC-SFC-ELSD profiles of a standardized Ginkgo leaf extract,【含量测定】,银杏酸类成分的测定,HPLC Chromatograms of ginkgolic acids,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改善脑内微循环,改善记忆力 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扩张冠脉,保护缺血心肌 抗PAF(血小板活化因子)作用:platelet activing factor 抗氧化,【药理作用】,性平,味苦、甘、涩。
能活血化瘀,止痛,敛肺,平喘用于慢性气管炎咳喘,冠心病,心绞痛,大动脉炎,脑血栓,高血脂等症用量9-15g功效】,关于银杏叶制剂,1965年德国施瓦伯公司首次注册上市了早期的银杏叶提取物制剂,商品名为Tebonin糖衣片及滴剂,后来又开发了注射剂 1968年起,法国博福-益普生制药公司(Beaufour-Ipsen Pharmaceuticals)开始与德国施瓦伯公司合作,以其注射剂的提取工艺为基础,将经过纯化、浓缩和精制的提取物加以标准化 1976年以“EGb761”为代号,推出了Tanakan(达那康)、 Ginaton (金纳多)等驰名产品 国内许多厂家纷纷上马银杏叶的提取与生产,一大批产品如天宝宁、银杏宁、博洛宁、银可洛等随之涌现1. EGb的出现 :,2、EGb的提取工艺,银杏叶,干燥,粉碎,提取,过滤,浓缩,粗提物,脱脂,除去银杏酚酸,富集萜类内酯、黄酮醇类,精提物,3、EGb的质量标准,EGb761及其制剂的质量标准是总黄酮不少于24 %,总萜类内酯不少于6 %,即所谓“24+6”由于EGb761在该领域内强大的影响力,因此“24 + 6”的质量标准一经公布即引起其他厂家争相效仿。
Lower :33 standards,Upper :HPLC profiles of flavonoids in EGB,HPLC Finger-printing of Extract of Gingko biloba,白果 Semen Ginkgo,为银杏Ginkgo biloba L. 的干燥成熟种子性平,味甘、苦、涩具敛肺定喘,止带浊,缩小便之功能用于痰多喘咳,带下白浊,遗尿尿频用量4.59g红豆杉 Cortex,Ramulus et Folium Taxi,【来源】为红豆杉科植物东北红豆杉Taxus cuspidata Sieb. et Zucc.、红豆杉T. chinensis (Pilg.) Rehd. 的干燥树皮和枝叶植物形态】,东北红豆杉,红豆杉,【化学成分】,紫杉醇(taxol, paclitaxel),A,B,C,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1,2,3,5,20-环氧-1,2,4,7,10,13-六羟基紫杉烷-11-烯-9-酮-4,10-二乙酸酯-2-苯甲酸酯-13-(2R,3S)-N-苯甲酰-3-苯基异丝氨酸酯,R=Ac baccatin III R=H 10-deacetylbaccatin III,10,13,紫杉醇在生物体内能够与微管蛋白结合,促进微管蛋白聚合装配成微管二聚体,从而抑制细胞中微管的正常生理解聚,抑制了纺锤体的形成,使细胞分裂停止在G2期及M期,阻止癌细胞的快速繁殖而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
其作用机制与长春新碱和秋水仙碱相反药理作用】,对卵巢癌的治疗:紫杉醇的第一适应症是作为晚期转移性卵巢癌的二线治疗药; 对难治的转移性乳腺癌的治疗; 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 对食道癌和头颈部癌也有一定的疗效临床应用】,过敏反应:多数为1型变态反应,表现为支气管痉挛性呼吸困难,荨麻疹和低血压 骨髓抑制:为主要剂量限制性毒性,表现为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降低少见贫血较常见 神经毒性: 心血管毒性: 肌肉关节疼痛: 胃肠道反应: 肝脏毒性: 脱发: 局部反应:输注药物的静脉和药物外渗局部的炎症(对聚氧乙基代蓖麻油 )不 良 反 应,紫杉醇的发现,1967年 美国国家癌症研究中心(NCI)从太平洋紫杉Taxus brevifolia Nutt.的树皮中萃取出紫杉醇(Paclitaxel商品名Taxol) 1978年 发现它具有抗癌的活性 19831988 临床试验 1992年 美国FDA批准上市,用来治疗卵巢癌与乳腺癌由於它的治疗效果甚佳,使得太平洋紫杉被预言为“二十世纪对人类贡献最大的植物” 1995年 国产抢仿紫杉醇注射液上市5ml:30mg,docetaxel (taxotere),国际紫杉醇市场的挑战,紫杉醇含量极低 紫杉树生长缓慢 需求量逐年增长,如何解决紫杉醇资源?,种苗快速繁育,实现人工培育红豆杉林() 组织培养 微生物合成 化学合成 结构简化,红豆杉与紫杉醇-原料来源问题,1)天然提取工艺路线,Phyton克服细胞培养过程的各种技术障碍,突破细胞培养生产紫杉醇技术,生产过程得到FDA认证; 2002年7月10日-Phyton, Inc.与 Bristol-Myers Squibb 签署长期合作协议用细胞培养生产紫杉醇; 2004年6月28日Bristol-Myers Squibb 获总统绿色化学挑战奖。
2)生物工程方法生产紫杉醇,3)化学全合成,(1)Holton路线-线性合成途径 该路线的策略是AABABC (2)Nicoloau路线-会聚式 A环和C环 八元B环,得到ABC三环化合物 (3)Danishefsky路线-会聚式 D环 与A和C、D环片段连接,合成八元B环反应步骤多达2025步 大量使用手性试剂 反应条件极难控制 制备成本昂贵 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但不 适合大规模工业生产南方红豆杉,麻黄,Ephedrae Herba,一、来源,麻黄科植物,草麻黄 Ephedra sinica Stapf 中麻黄 E. intermedia Schrenk et C.A.Mey. 木贼麻黄 E. equisetina Bunge干燥草质茎, ,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 名医别录(南梁 陶弘景) 麻黄生晋地(今山西省境内),及河东(今河北省境内) 图经本草(宋 苏颂) 今近汴京(今河南开封)多有之,以荥阳、中牟者为胜春 生苗,至夏五月则长及一尺以来梢上有黄花,结实如百合瓣 而小,又似皂荚子,味甜,微有麻黄气,外皮红,里仁子黑 根紫赤色述产地、形态与现今基本一致;,草麻黄,草本状小灌木,高3060cm。
木质茎短叶鳞片状,膜质,基部鞘状,下部1/32/3合生,上部2裂,裂 片锐三角形,反曲雌雄异株,球花苞片4对,成熟时苞片增厚,成肉质,红色中麻黄 叶片3裂木贼麻黄 植株可高达1m ;叶片先端不反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