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肠癌组织中肝肠钙粘连蛋白表达及其临床意义.doc
5页大肠癌组织中肝肠钙粘连蛋白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摘要]目的:探讨肝肠钙粘连蛋白在不同分化程度的大肠 癌、正常大肠黏膜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大肠癌生物学行为的 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肝肠钙粘连蛋白在 47例大肠癌及其正常大肠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结合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47例大肠癌组织中肝肠钙粘连 蛋白样阳性表达38例,总阳性率为80.4% ,而肝肠钙粘连 蛋白在正常大肠黏膜组织中没有表达肝肠钙粘连蛋白的阳 性表达与大肠癌分化程度、淋巴结是否转移以及Dukes分 期有关(P0.05)结论:肝肠钙粘连蛋白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 达与大肠癌细胞的转移、浸润、生长和粘附有关肝肠钙粘 连蛋白有助于大肠癌分化程度的判断和预测大肠癌淋巴结 有无转移[关键词]大肠癌;肝肠钙粘连蛋白;免疫组织化学应用特异并且灵敏的生物学指标来反映大肠癌的生物学 行为,并为指导临床治疗和判断预后提供依据,正逐渐成为 研究的焦点有研究表明,钙粘连蛋白参与细胞的信号传导 与活化、细胞的伸展和移动、细胞的生长及分化、肿瘤转移、 创伤愈合等一系列重要生理和病理过程肝肠钙粘连蛋白是 钙粘连蛋白超家族中特殊的一员,因为在结构上它与经典I 型钙粘连蛋白有所不同而被划分为经典钙粘连蛋白的变异体。
我们对肝肠 钙粘连蛋白与大肠癌的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进行分析,以探 讨肝肠钙粘连蛋白的表达对大肠癌的早期诊断、转移潜能的 预测价值—、对象与方法1・对象:47例大肠癌组织和正常大肠黏膜组织标本均为我院1999-2005年间行大肠癌根治性切除的患者,有完 整的病理诊断资料男性27例,女性20例,年龄26-74 ,平均年龄54.5岁相应的正常大肠黏膜组织取自距肿瘤组织8cm以上处按大肠癌协作组制定的有关大肠癌组织学分型和临床病理分期等规范进行严格的病理诊断来判断肿瘤转 移的情况47例大肠癌石蜡包埋标本中,高分化和中分化腺 癌28例,低分化腺癌19例Dukes分期按1984年我国大 肠癌协作组病理组制定的大肠癌临床病理分期方案,Duke sA、B、C和D期分别为7、15、22及3例所有患者术前 未行放、化疗,临床资料完整淋巴结转移25例,未转移 22例2 .方法:所有组织标本均经10%福尔马林固定,制成 石蜡包埋标本,4I . zm厚连续切片2张,1张HE染色复查 诊断,另一张免疫组化染色肝肠钙粘连蛋白工作浓度为1: 100 ,按S , P试剂盒实验步骤操作,用医用微波进行抗原 修复,DAB显色,苏木素复染,脱水,透明,封片。
采用 PBS液代替一抗作空白对照,用非免疫血清代替一抗作阴性 对照,每批染色均设空白、阴性对照免疫组化完成24小 时内光镜下阅片免疫组织化学结果判定:钙粘连蛋白阳性 部位主要在细胞膜阳性:有棕黄色颗粒且染色强度高于背景 的非特异性着色为阳性细胞;阴性:细胞膜无染色或与阴性 对照一致根据阳性细胞数分为(一):着色细胞60%o3 .统计学处理:以(+)及(+)以上者为免疫组化的阳性结 果,多组数据阳性率的比较采用x检验,条件不满足者用精 确概率法检验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x检验、均数 比较及相关处理二、结果1 .大肠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肝肠钙粘连蛋白的表 达:47例胃癌中肝肠钙粘连蛋白阳性表达38例,总阳性率 为80.4% ,而在癌旁正常组织中没有表达2 .临床病理特征与肝肠钙粘连蛋白表达之间的关系:在 大肠癌组织中肝肠钙粘连蛋白的阳性表达与大肠癌的分化 程度、淋巴结是否转移及Dukes分期间有显著性意义 (P0.05)o 见表 1三、讨论细胞粘附分子是一类存在于细胞膜表面,介导细胞与细胞、细胞与基质之间相互粘附的糖蛋白根据其结构不同, 可分为整合素族、免疫球蛋白超家族、选择素族、钙粘蛋白 家族及CD等类型。
肝肠钙粘连蛋白是属于钙粘蛋白家族中 的一员,由于只在大鼠的肝脏和肠上皮表达,故将其命名为 肝肠钙粘连蛋白[1]肝肠钙粘连蛋白的结构与以 E . Cadherin为代表的经典I型钙粘蛋白不同,被划分为经 典型钙粘蛋白的变异体[2]因为肝肠钙粘连蛋白相对较短的 胞浆域,所以它与连环蛋白以及肌动蛋白细胞骨架没有任何作用[3] Ll-eadhenn正是因为在结构上的不同,使得它具有与经典钙 粘连蛋白不同的生物学功能,而且直到现在也还没有发现肝 肠钙粘连蛋白的配体有研究发现,肝肠钙粘连蛋白集中表 达于正常的胰腺组织,在胰腺癌组织中,分化程度较高的区 域肝肠钙粘连蛋白表达强,然而在低分化组织以及分化差的 组织中,肝肠钙粘连蛋白表达减弱或根本不表达[4]此外, 在免疫共沉淀的试验中,Galeetin-3和肝肠钙粘连蛋白的相 互作用在不同剂量的乳糖作用下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而且 Galeetin-3的表达与肝肠钙粘连蛋白胰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十 分相似,说明两者的相互作用在胰腺癌中起着一定的作用 [4]o在大肠癌患者中,发现肝肠钙粘连蛋白表达减少与肿瘤 的增殖和淋巴转移有关[5]在正常的肝织中肝肠钙粘连蛋白 不表达,而在肝细胞癌组织中,肝肠钙粘连蛋白大量表达[6], 并且与E-Cadherin在肝癌细胞的细胞膜上表达的部位完全 不同,肝肠钙粘连蛋白多在肝癌细胞的胞浆表达[7]。
本组47例大肠癌患者中,肝肠钙粘连蛋白阳性表达38 例,总阳性率为80.4% ,而肝肠钙粘连蛋白在癌旁正常组织 中不表达,提示肝肠钙粘连蛋白是癌组织与正常组织的区别 之一本组资料结果发现,肝肠钙粘连蛋白在有淋巴结转移 的25例患者中阳性率为92.0% ,与无淋巴结转移的68.2% 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