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十课幸福是什么预学案人教新课标版.doc
7页2019年四年级语文上册 第十课幸福是什么预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课 型新授课题《10、幸福是什么》学 科语文主备人审核教研组授课班级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认识“彼、锹、杈、诧、麦、务”6个生字,读通课文,品味重点词句;2.了解童话的特点;3.能理清故事的脉络,读懂故事的内容,理解幸福的含义教学重点及难点理解幸福要靠劳动,要尽自己的义务,做对别人有益的事;发现身边的幸福,并懂得珍惜幸福,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幸福观学法指导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读、思、议、说相结合 教 学 过 程学生活动一、我会自学☆ 识记生字,初读课文1. 认一认:彼、锹、杈、诧、麦、务2.记一记:彼、锹、杈、诧、麦、务3. 读一读:在课文中划记下列词语,并认真读一读含有下列词语的句子 彼此、铁锹、树杈、诧异、麦子、义务 我能用自己的好办法理解这些词语:我还能用喜欢的词语说一句话:4.我能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评一评)☆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初读课文,想一想: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情?我还能找到课文的中心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品读课文,感受幸福细读课文,读懂课文后再填空1)十年前,三个牧羊的孩子把一口老喷泉的泉眼____________了,又挖了一道____________,还把堵在泉口的____________都挖开了,清亮的泉水流了出来2)十年后,三位青年再见面时,第一位青年通过__________,明白了幸福是什么第二位青年通过____________,明白了幸福是什么第三位青年通过____________,明白了幸福是什么3)他们三个人都明白了幸福要靠_____________,要靠___________________才能获得二、我的疑惑我还有一些不明白的问题:三、我会做1.课外阅读毕淑敏的《提醒幸福》2.想象三个青年在这十年中发生的故事选择其中一人为主人公编出了一个个动人的故事 教师活动:一、情景导入1.歌声导入,齐唱《幸福拍手歌》2.揭题,解题板书课题并齐读3.布置学习要求二、合作展示1.组内合作交流预学案情况2.展示成果3.教师适当点拨1)这三位青年明白幸福是什么?他们是怎样弄明白的呢?(2)这三个青年为什么会感到幸福?(3)了解童话的特点4)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全文4.学生多方面质疑。
5.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三、自测评估:1.巩固、反馈练习2.互评学习效果 教学后记:附送:2019年四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3 那只松鼠教案 湘教版【教学目标】1.认识、会写“鼠、窜、逮、厦、迹、茸、梢、泼、夭、乞、颤、隐”12个生字;理解“灵活劲、异乎寻常、蹑手蹑脚、逃之夭夭、俘虏、蔑视”等词语的意思;摘抄描写小松鼠可爱的句子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3.体会松鼠的可爱及“我”对松鼠的爱,懂得做错事情应该改正的道理,同时受到热爱大自然、尊重生命、呵护生灵的情感熏陶教学重点】读懂课文内容,了解松鼠的可爱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矛盾的心情以及对松鼠的爱教具学具】教具:多媒体课件学具:《课课测评》学生用书授课类型】新授【教学方法】教师:读议、讲解法学生:情境教学、感悟朗读法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扫除文字障碍,弄懂关键词语的意思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 1.同学们,我们来猜一个谜语,(课件出示谜语)尖尖的嘴巴象老鼠,一身茸毛尾巴粗。
爱在森林里边住,爱吃松子爱上树打一动物)这是什么?(课件出示谜底)是松鼠你们见过松鼠吗?在哪里见过的呢?你们喜欢它吗?今天,老师和你们一起去认识一只可爱的小松鼠课件出示课文插图)(板书课题:13 那只松鼠)2.教师简介松鼠,引发学生对松鼠的喜爱之情课件出示松鼠的图片及资料)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2.画出文中的生字、生词,并仔细拼读生字,多读几遍生字词3.知道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三、检查预习情况1.课件出示生字词,指名认读并给生字组词重点指导:☆“窜”是三拼音节,声母是平舌音,与“蹿”进行比较☆“颤、梢、厦”的声母是翘舌音☆“隐”的韵母是前鼻音2.听课文录音朗读课件播放朗读)3.学生分段朗读课文,注意指导学生不加字、不减字,不读错别字,并注意指导较长句子的朗读4.师生交流:本文写了“我”发现、并捉住了那只松鼠,最后又放了那只松鼠的事情全文表现了松鼠的灵巧可爱,以及“我”对弱小动物的同情四、巩固朗读1.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片段进行朗读,全班交流2.学生自由与同桌互读、互评五、指导书写生字1.课件出示生字,学生读生字2.学生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
通过加减或者替换偏旁的方法学习生字,如“泼——波”“夭——天”“乞——气”3.指导书写生字☆“梢、泼、隐”是左右结构,注意左窄右宽颤”左右等宽☆“鼠”的上面是“臼”,不是“白”,下面的笔顺教师先示范,学生再书空☆“逮”的里面部分的下面不是“水”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精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文字的语言美2. 体会作者的矛盾心理以及对松鼠的爱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1.听写词语松鼠 逃窜 逮住 大厦 踪迹 毛茸茸 活泼 颤抖 隐没2. 自己检查课件出示词语) 2.初读课文,你喜欢这只可爱的小松鼠吗?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二、学习课文第1---3自然段1.指名读课文,理解:“踪迹”的意思踪迹:行动所留下的痕迹2.学生讨论:“我”逮到一只松鼠后是怎样的心情?找出相关的词句课件出示句子:逮住了一只松鼠的我,心里当然异乎寻常地高兴城市的高楼大厦绝无松鼠的踪迹,真想买一只,万没有想到,这次在山林旁路边等车却逮到了它3. 学生理解:“异乎寻常”异乎寻常:不同于平常近义词:与众不同 反义词:平淡无奇4.用“当然”说一句话三、学习课文第4---7自然段1.学生分段朗读课文。
2.师提出问题,学生自学,找出相关语句课件出示问题)说说从课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松鼠的可爱?那只松鼠被逮后是怎能样的表现?作者为什么身体有些颤抖?我由于爱松鼠而捉松鼠,可为什么如今又放了他?3.学生自由交流讨论,并在全班进行汇报讨论1)课件出示句子:我先是看到树干上有个毛茸茸的圆球在跳动……都嗖嗖嗖朝树梢蹿去引导学生体会用词的准确性:“跳动”着“毛茸茸的圆球”,很形象地写出了松鼠的样子;“嗖嗖嗖”的象声词突出了小松鼠的灵巧;从“小精灵”“故意、逗”等可以看出作者的满心喜爱课件中重点词语套红显示)(2)课件出示句子:我突然看到了两道极其古怪的目光:像是绝望,像是乞求,更像是对我的蔑视和抗议①目光为什么古怪?(因为令人难以捉摸)②说说你对“绝望”“乞求”“蔑视”“抗议”的理解学生交流,教师点拨:绝望是对失去生命、失去自由的极度恐惧;乞求是希望作者能放了它,给它一条生路;蔑视和抗议的是作者伤害生命的自私行为3)课件出示句子:我的身体有点颤抖,手也像触电般地缩回原处颤抖”是因为我心灵受到了震动)(4)课件出示句子:我长叹一声,终于把它放了让学生明白“放”也是一种爱,并且是一种更深入,更崇高的爱)(课件播放松鼠在森林里跳跃和在网袋里一动不动的视频,让学生对比体会。
4.指导学生朗读,要求读出自己的感情,体会作者的心理活动四、学习课文8.9自然段1.学生齐读课文8.9自然段2.分析理解:“它回家了吗?它在想我吗?它是恨我,还是感谢我?”3.同桌交流4.指名说一说五、总结课文 1.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我“我”发现松鼠时的喜爱,看见松鼠“古怪的目光”时的震撼与惊奇,“放”松鼠时的不舍板书设计】13 那只松鼠发现松鼠活泼、可爱的小精灵逮住松鼠放掉松鼠 怀念松鼠【教学反思】这篇文章的前四自然段用了较多的语言刻画可爱和自己捕捉松鼠的困难与下文的放松鼠时的情感形成强烈对比,从而更加有力的表达了对动物的喜爱,化私自占有的小爱为放所爱为大自然还其自由的大爱!在这一点上,作者的思想与常人的思想有了进一步的超越,因此第五到九自然段的情感体验十分重要!而对于一个小学生来说,要理解小爱与大爱,要理解作者的这种仁慈博爱之心,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我决定从词语着手,利用各种情感因素,把学生当成自己的朋友,营造轻松的学习环境,与学生一起交心探讨,弥补学生的欠缺,使学生学有所得!抓住“跳动”“毛茸茸的小球”“嗖嗖嗖”“小精灵”“故意、逗”等词体会小松鼠的可爱和作者的喜爱。
抓住词语“绝望”“乞求”“蔑视”“抗议”体会“古怪的目光”,体会作者情感的变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