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药制剂质量标准的制定PPT课件.ppt
65页第九章 中药制剂质量标准的制定【教学大纲】掌握中药制剂质量标准的内容和制定方法熟悉中药制剂质量标准起草说明编写方法了解中药制剂稳定性研究的内容和方法1整理版ppt第一节 概述制定质量标准的目的、意义和原则制定质量标准的目的、意义和原则1. 药品质量标准:对药品的质量规格及检测方法所作的技术规定,是药品生产、供应、使用、检验和管理部门必须共同遵循的法定依据,以确保用药的安全有效2. 中药制剂的质量标准:根据药品质量标准的要求所制定的符合中药特点控制中药质量的技术规范3. 制定中药制剂质量标准的目的意义及原则:质量标准的制定必须坚持质量第一,充分体现“安全有效,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原则,以确保用药的安全有效2整理版ppt第一节 概述质量标准的分类质量标准的分类1. 国家药品标准 (1)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标准(原部颁标准) 根据新药研究的不同阶段制订相应的新药质量标准按照新药审批办法的规定,新药质量标准要经过三个不同阶段:(1)临床研究用质量标准;(2)暂行或试行药品质量标准;(3)正式的药品质量标准 3整理版ppt第一节 概述2. 企业标准 药品生产企业为保证药品质量制定的企业内部标准。
一般高于法定标准要求,主要指多增加了检测项目或提高了限度标准,作为创优、企业竞争,保护优质产品本身,严防假冒的重要措施 4整理版ppt第一节 概述质量标准的特征质量标准的特征 药品应具安全性、有效性、稳定性及可控性而质量标准在保证药品上述性质的同时,本身又具有如下特性:1. 权威性 “药品管理法”规定,药品必须符合国家药品标准2. 科学性 质量标准的制定,需要有足够量的实验次数,积累大量的数据资料,其方法的确定与限度的制定均应有充分的科学依据5整理版ppt第一节 概述3. 进展性 质量标准是对客观事物认识的阶段小结,即使国家标准也难免有不够全面之处随着生产技术提高和测试手段的改进,应对药品标准不断进行修订和完善在申报新药中要求的临床研究用质量标准、试行质量标准转为国家标准的过程中均可不断完善6整理版ppt第一节 概述制定质量标准的制定质量标准的前提前提1. 药物组成固定: 处方药味及分量在制定质量标准之前必须获得真实、准确的处方才可开始进行质量标准的研究和实验设计2. 原料稳定: 中药制剂质量标准制定之前,须制定药材和辅料的质量标准在临床研究及中试阶段以及后期生产,都要严格按药材质量标准所规定的项目投料。
3. 制备工艺稳定: 新药的研制在处方确定以后,制备工艺稳定后,才可进行质量标准的实验设计 7整理版ppt第一节 概述质量标准研究质量标准研究程序程序 依据法规制定方案 研究程序 查阅有关资料 实验研究 制定质量标准草案 8整理版ppt第二节中药制剂质量标准的主要内容 质量标准的主要内容质量标准的主要内容 具体要求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现行版)其内容如下 (一) 名称 包括中文名、汉语拼音9整理版ppt第二节中药制剂质量标准的主要内容(二) 处方处方 1. 成方制剂应列处方 ;单味制剂为单一药味,故不列处方,而在制法中说明药味及其分量;制剂中使用的药引、辅料及附加剂一般不列入处方中,在制法中加以说明 2. 处方中的药材名称:(1) 凡国家标准已收载的药材,一律采用最新版规定的名称2)地方标准收载的品种与国家药品标准名称相同而来源不同的,应另起名称3)国家药品标准未收载的药材,应采用地方标准收载的名称,应另加注明10整理版ppt第二节中药制剂质量标准的主要内容3. 处方药味的排列处方药味的排列 根据中医理论,按“君、臣、佐、使”顺序排列,书写从左到右,然后从上到下4. 处方中的炮制品写法处方中的炮制品写法 (1)处方中药材不注明炮制要求的,均指净药材(干品);(2)某些剧毒药材生用时,冠以“生”字,以引起重视;(3)处方中药材属炮制品的,一般用括号注明,与药典方法不同的,应另加注明。
5. 处方量处方量 处方中各药材的量一律用法定计量单位,重量以“g”为单位,容量以“ml”为单位,全处方量应以制成1000个制剂单位的成品量为准11整理版ppt第二节中药制剂质量标准的主要内容(三) 制法制法 1. 制法项下主要叙述处方中药物共多少味(包括药引、辅料)各味药处理的简单工艺,对质量有影响的关键工艺,应列出控制的技术条件(如时间、温度、压力、PH值等)保密品种制法可略(但申报资料中应有这部分内容) 2. 属于常规或中国药典已规定的炮制加工品,在制法中不需叙述,特殊的炮制加工可在附注中叙述 3. 制法中药材粉末的粉碎度用“粗粉”、“中粉”、“细粉”、“极细粉”等表示,不列筛号12整理版ppt第二节中药制剂质量标准的主要内容4. 一般一个品名收载一个剂型的制法;蜜丸可并列收载水蜜丸、小蜜丸与大蜜丸;制备蜜丸的炼蜜量要考虑各地气候、习惯等不同,应规定一定幅度,但规定幅度不应过大,以免影响用药剂量如“100g粉末加炼蜜100-120g制成大蜜丸”5. 单味制剂如属取原料直接打粉或直接投料,按常规方法制作的,不需经过各种处理的,可不列制法,如珍珠粉胶囊13整理版ppt第二节中药制剂质量标准的主要内容6.滴丸处理方法:水溶性基质:样品用水溶解,用乙酸乙酯、氯仿、正丁醇等溶剂提取。
或者加热后用冰浴使基质析出,滤过,得滤液脂溶性基质:用有机溶剂溶解,再用酸、碱水提取成分,或者加水加热溶解后,冰浴析出14整理版ppt第二节中药制剂质量标准的主要内容四逆汤滴丸滴丸+水 沉淀 含甘草酸沉淀 供试液酸化 滤过碱化、酸化精制析出80%乙醇溶解15整理版ppt含生物碱的滴丸滴丸+水 滤液 萃取液 残渣 供试液酸化滤过碱化乙醚、氯仿低温挥干酸水定容16整理版ppt第二节中药制剂质量标准的主要内容7.软胶囊处理方法软件囊 剪开 倾出内容物 用甲醇、乙醇提取,取醇液蒸干 合适溶剂定容软胶囊 加水 水蒸气蒸馏提取挥发性成分17整理版ppt第二节中药制剂质量标准的主要内容(四) 性状 制剂的性状指成品的颜色、形态、形状、气味等 外用药及剧毒药不描述味18整理版ppt第二节中药制剂质量标准的主要内容(五) 鉴别鉴别方法包括显微鉴别、理化鉴别编写顺序为:显微鉴别、一般理化鉴别、色谱鉴别1. 显微鉴别 :应突出描述易察见的特征2. 一般理化鉴别 : (1)一般鉴别反应,如中国药典附录中已有规定,照中国药典附录方法 (2)荧光鉴别一般应采用365nm波长的紫外光灯,写为“置紫外光灯(365nm)下观察”。
如用其他波长紫外光灯观察,应在括号内注明19整理版ppt第二节中药制剂质量标准的主要内容3. 色谱鉴别 在复方制剂中最常用的是薄层色谱鉴别 中药制剂中有与中国药典收载品种的同一药味,一般尽可能采用与药材相同条件进行薄层色谱鉴别,描述也应统一20整理版ppt第二节中药制剂质量标准的主要内容(六) 检查1. 先描述通则规定以外的检查项目,其他应符合XX剂型下有关规定2. 通则规定的检查项目要列出具体数据的,或通则规定以外的检查项目,其描述次序为相对密度、pH值、乙醇量、总固体、干燥失重、水中不溶物、酸不溶物、重金属等 3. 如对通则中某项检查有特殊规定的需列出21整理版ppt第二节中药制剂质量标准的主要内容(七) 浸出物测定 根据剂型和品种的需要,根据中国药典现行版浸出物测定的有关规定,选择适当的溶剂和方法进行测定并规定限(幅)度指标22整理版ppt第二节中药制剂质量标准的主要内容(八) 含量测定 先写含量测定测定方法,再另起一行写含量测定限度规定九) 功能与主治1. 功能要以中医术语来描述,力求简明扼要2. 根据临床结果,如有明确的西医病名,一般可写在中医病症之后23整理版ppt第二节中药制剂质量标准的主要内容(十) 用法与用量 先写用法,后写一次量及一日使用次数。
十一) 注意 包括各种禁忌,如孕妇及其他疾患和体质方面的禁忌、饮食的禁忌或注明该药为毒剧药等24整理版ppt第二节中药制剂质量标准的主要内容(十二) 规格 规格的写法有以重量计、以装量计、以标量计等十三) 贮藏 系指对中药制剂贮存与保管的基本要求根据制剂的特性,注明保存的条件和要求可注明“密封”、“置阴凉干燥处”和“避光”等25整理版ppt第三节中药制剂质量标准起草说明中药制剂质量标准起起草说明内容(一) 名称 命名总的要求是明确、简短、科学,不用容易混淆、误解和夸大的名称,不应与已有的药品名称重复另外,药品应以一方一名,即使是不同剂型同一处方,应用同名称并加不同剂型命名,(二) 处方 说明该药处方来源与方解(君、臣、佐、使)如系保密品种,其处方需完整地列在起草说明中26整理版ppt第三节中药制剂质量标准起草说明(三) 制法 在此说明制备工艺全过程的每一步骤的意义,解释关键工艺的各项技术要求的含义及关半成品的质量标准列出在工艺研究中各种技术条件及方法的对比数据、确定最终制备工艺及技术条件的理由四) 性状 叙述在性状描述中需要说明的问题27整理版ppt第三节中药制剂质量标准起草说明(五) 鉴别在此说明中药制剂定性鉴别项目选定的依据和方法 1. 鉴别项目的选定,原则上处方各药味均应进行试验研究,根据试验情况,选择列入标准中。
2. 理化鉴别和色谱鉴别需列阴性对照试验结果,以证明其专属性,并提供有三批以上样品的试验结果,以证明其重复性药典未收载的试液,应注明配制方法及依据3. 要求随资料附有关的图谱28整理版ppt第三节中药制剂质量标准起草说明4. 色谱鉴别所利用对照品及对照药材:(1)现行国家药品标准收载者可直接采用;(2)由植、动物提取的需要说明原料的科名、拉丁学名和药用部位;(3)化学合成品注明供应来源;(4)验证已知结构的化合物需提供必要的参数及图谱,并应与文献值或图谱一致,未知物要求提供足以确证其结构的参数5)鉴别用对照品纯度检查可用薄层色谱法,点样量为鉴别常规点样量的10倍量,选择两个以上溶剂系统展开,色谱中应不显杂质斑点29整理版ppt第三节中药制剂质量标准起草说明(六) 检查 检查是中药制剂质量的重要内容,有多种检查项目,可根据不同剂型作出规定对于新药,必须作重金属、砷盐等有害物质的考察,并提供检测数据30整理版ppt第三节中药制剂质量标准起草说明(七) 含量测定1. 药味的选定 首选处方中的主药、贵重药、毒剧药 首选其君药建立含量测定项目 应选中药制剂中有大毒的药味 也可依次选择臣药及其它药味31整理版ppt第三节中药制剂质量标准起草说明2. 测定成分的选择 测定有效成分 测定毒性成分 测定总成分 测定易损成分 测定专属性成分 其他32整理版ppt第三节中药制剂质量标准起草说明3. 含量测定方法的确定 对测定方法的选择应根据“准确、灵敏、简便、快速”的原则,同时要考虑方法的专属性、重现性、稳定性、适用性等。
33整理版ppt第三节中药制剂质量标准起草说明4. 方法学考察内容 提取条件的选择:应以能最大限度地提取被测成分、样品含量高、测定结果稳定为标准 净化分离方法的选定:原则为除去对测定有干扰的杂质,又不损失被检物质并应结合回收率试验测定条件的选择:根据仪器性能和测试方法进行选择选择灵敏度高、相对误差小以及稳定性好的条件为测定条件34整理版ppt第三节中药制剂质量标准起草说明空白试验条件的选择:在不加试样的情况下,按照试样的分析步骤和条件而进行分析的试验空白试验是消除测定过程中系统误差的一个重要手段常用阴性对照法线性关系考察:首先确定样品浓度与定量信息是否呈线性关系;其次是确定线性范围,即适当的样品量的确定;再就是看直线是否通过原点,以确定用一点法还是两点法去测定并计算标准曲线相关系数r值一般应在0999以上,薄层扫描的r值应在0995以上 35整理版ppt第三节中药制剂质量标准起草说明 测定方法的稳定性试验:考察的目的是选定最佳的测定时间, 精密度试验:分光光度法及气相、液相色谱法应对同一供试液进行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