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土家族服饰图案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运用.doc
4页土家族服饰图案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运用土家族服饰图案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运用郭怡张文辉摘要:“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服装设计师正努力保护和发扬的本 民族的服饰文化,并把民族文化融入现代服装设计中,以自己的独到民族 见解、现代设计理念向世界讲述古老东方国的新传奇,让更多的人知晓、 了解和喜欢中国传统服饰文化本文首先阐述了民族服饰与现代服装结合 的意义;然后分析了土家族服饰图案的特点;最后探讨了土家族服饰图案 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关键词:土家族服饰;服饰图案;现代服装设计1民族服饰与现代服装结合的意义从世界范围來看,服装的民族风格主题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至今一 直盛行不衰,服装设计师们也在世界各个民族丰富多彩的服饰元素中挖掘 灵感,纷纷探寻、实践新的设计方法,创造新的设计理念他们以新颖的 设计思路,将民族服饰元索巧妙的融于现代的服装形式中,既散发着神秘 的民族味道,又不失现代服装之精神中国民族服饰源远流长,其深刻的 文化内涵和丰富的形式也一直吸引着国内外众多服装设计师同时随着中 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对中国传统服饰产生了浓厚的 兴趣,使得传统服饰文化元素的运用成为世界服装舞台注目的焦点, 在每一年的T台上,总少不了关于中国民族服饰元素的设计作品。
土家族 服饰作为中国最有特色的传统服饰,渗透着土家族特有的文化精髓和文化 积淀,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和文化价值,将其融入现代设计中,不仅能够 增加新鲜的设计元素,还使服装有了文化底蕴,这是社会发展的需要,符 合现代消费者的审美标准,同时也使土家族服饰文化得以保留和发扬2土家族服饰图案的特点土家族人民自古就将生活中的动物、植物、人物等图案运用到了服饰 上,如“蝴蝶戏花”、“喜鹊闹梅”、“荷花”、“石榴花”、“八仙过海”、“百 花朝凤”等这些图案构图朴实大方,造型生动优美,不拘泥于临摹自然, 多采用变形夸张的手法,使各种图案都富于想象和诗意,具有浓郁的生活 气息和古朴的民族特色如“百花朝凤”图案、花纹细腻灵巧,讲究对称, 构图饱满,给人一种清晰质朴,洗练庄重的感觉土家族服饰图案最有特 点的是图案纹样的创作和表现手法在土家闻名的织锦和绣花中很少出现 “柔”、“曲”的线条,多用“刚”、“直”的线条来表现图案常用的表现 手法有:连续性菱形表现、连续式交叉表现、几何形的运用等如“大刺 花”、“狗牙齿”、“单边勾”、“梳齿状”等都是连续性菱形的表现,多用“?” 字或二方连续、四方连续,有吉祥如意、连绵不断的意思。
连续式交叉主 要是在交叉的菱形格局中,填充主体纹样,灵活运用主体纹样色彩的变化, 增强动律感受,使呆板的单一连续纹样丰富起来,给人以清新悦冃的享受3土家族服饰图案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3.1图案样式的应用土家族服饰图案样式可以说是土家族服饰的最亮点,也是最吸引视线 和令人心动的土家人从很早以前就把生活中的动物、植物、人物等图案 运用到了服饰上,图案多采用变形夸张的手法在土家族织锦、挑花和牵 花中图案都“刚”、“直”的线条来表现,这也是土家图案的特点在对土 家族服饰图案样式的运用中,可以采用两种方式:一是土家族服饰图案的 原样运用;二是将服饰图案打散重构例如,直接把土家的绣花图案用在 礼服的上半部分,并配以相应的土家风格花边,这样既能够保持土家图案 的原汁原味,又能够体现现代女性柔中带刚的口信美还可以在花边图案 的设计上用了打散重构,土家织锦多用直线、几何形等,先用打散的方式 从整个面料中选择其中的一个小图案,再融入现代的设计理念,把它通过 大小变化、位置变化、色彩变化等进行再设计这样虽然图案的形式组织 有了一定的变化,但图案的风格依然有着土家族的味道,这种方式比直接 运用要灵活一些,设计也会更生动,实现了民族性和时尚型的统一。
3.2图案色彩的应用土家族服饰在色彩上有肴自身独特的风格,用色主要有蓝、黑、红、 白,配以绿、黄等色红色是土家族人们喜欢的颜色,在一件衣服或裙子 就可见好儿种不同的红色,如果是在绣花或者花边的运用上,那红色更是 丰富多彩,变化微妙同一图案的花边可以用多种套色配色,既统一又富 有变化将民族服饰色彩应用到现代服装设计中,主要有直接套用法和间 接套用法两种直接套用法就是在熟悉了民族服饰色彩的基础上,直接套 用其原始的色彩在现代服装配色中;间接套用法不仅要求对民族服饰色彩 熟悉,还耍吸取其文化精髓,在原始的色彩特征中去探索出适合现代时尚 美的新形式色彩以包含了众多土家族服饰元素的巴渝盛装为例,它在色 彩的选择上更多地使用了间接套用法,以蓝(普蓝、青蓝)、红(中国红)、 白(象牙白、乳白)为主色,另搭配有宝石绿和孔雀蓝,一共5种颜色 象牙白、青蓝、普蓝为土家族布衣的广泛用色;红即朱砂红,也属中国传 统文化主流色彩;白色象征纯洁和真诚,在高纯度和高明度的彩色中起到 了很好的调和作用,体现出了民族性、实用性与时尚性的结合参考文献:[1] 耿巍•中国民族服装走向服装化的探讨[J]・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 校学报,2006 (1).[2] 胡梅芳•民族服饰要素与创意[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3] 雷晓明等•中国民族服饰博览[M].云南: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4] 马蓉•民族服饰语言的时尚运用[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9.[5]阳盛海•湘西土家族丿刃史文化资料[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