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题3 水体运动规律.doc
11页读某流域近年来年降水量和年径流量变化示意图,完成 1~2 题1.如果该流域位于我国,则该河流主要补给方式及其所在的位置可能是( )A.以雨水补给为主 位于南方沿海地区B.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位于西北地区C.以地下水补给为主 位于华北地区D.以湖泊水补给为主 位于东北地区2.20 世纪 50 年代在该河的下游修建了大西海子水库,到了 90 年代,该河下游流量锐减,大西海子水库干涸,引发这种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A.工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B.地下水位上升C.不再存在生态系统D.该水库防洪能力丧失河流河口段是径流和潮流相互作用的区段,河口段水流做周期性往复运动在一个潮流周期中经历涨急涨憩 和落急落憩,其中落急是指潮流流速由最大降低为 0 的阶段在这一过程中泥沙频繁地悬扬和落淤,前进和后退下图为河口流速(指向下游) 和含沙量过程线示意图据此回答 3~4 题3.河口含沙量最大时刻出现在( )A.涨急时刻B.涨急时刻后 2 小时左右C.落急时刻D.落急时刻后 2 小时左右4.在一个涨落全潮过程中,泥沙总的运移情况是( )A.向上游移动 B.向下游移动C.在原地不动 D.向上游和下游皆有可能读下图,完成 5~6 题。
5.如果图中三条纬线分别表示 25°、30° 、3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图所示区域位于南半球B.乙图所示区域位于南半球C.甲图洋流为暖流D.乙图洋流为寒流6.如果甲、乙两图所示区域都位于太平洋,判断甲、乙两图的洋流名称( )A.甲图洋流为秘鲁寒流B.乙图洋流为西澳大利亚寒流C.甲图洋流为加利福尼亚寒流D.乙图洋流为巴西暖流7.地球大气与海洋是相互作用的下列作用过程及其结果符合事实的是( )A.大气通过降水将水分输送给海洋,驱动洋流B.海洋通过辐射等形式将热量输送给大气,影响大气环流C.大气通过对流将臭氧输送给海洋 ,加重赤潮D.海洋通过蒸发将水汽输送给大气,形成信风下图是 2006~2011 年各年 5 月中下旬长江中游洞庭湖和鄱阳湖水体面积变化对比图读图回答 8~9 题8.该时期两湖水体面积变化的特点是( )A.两湖水体面积均持续减少B.两湖水体面积变化基本同步C.洞庭湖水体面积变化逐年减小D.2009~2010 年鄱阳湖水体面积变化最大9.该时期鄱阳湖水体面积变化的主要原 因是( )A.鄱阳湖流域降水量的变化B.鄱阳湖流域蒸发量的变化C.鄱阳湖出水量的变化D.长江干流入湖水量的变化下图为某湖泊轮廓示意图,它的流域总面积为 11800 平方千米,其中湖区面积 570 平方千米,实线(海拔125.6 m)表示正常湖区轮廓线,虚线(海拔 126.2 m)表示某次持续降雨后的湖区轮廓线。
读图完成 10~11题10.根据图示,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湖区面积大,指示该地地势平坦B.实线和虚线重叠处指示地势陡峭C.125.6 m 和 126.2 m 表示中等雨量前后的湖泊水深D.湖区轮廓最大时,当地农民正种植冬小麦11.假如某次暴雨降水量为 150 mm,三天后绝大部分雨水汇集到湖区,水位将比降雨前上升约 ( )A.2 米 B.4 米C.6 米 D.8 米某大河的一条支流与干流之间存在“吞吐”关系下图示意该支流出口处 1970~2000 年间年净径流量( 输出径流量与输入径流量之差 )和年净输沙量 (输出泥沙量和输入泥沙量之差)根据图文资料和所学知识,完成12~14 题12.下列各时间段中,年净径流量与年净输沙量变化趋势最接近的是( )A.1970~1976 年 B.1977 ~1984 年C.1980~1989 年 D.1989~2000 年13.该支流流入( )A.黄河 B.长江C.辽河 D.黑龙江14.1983 年以来,年净输沙量总体呈下降趋势,最可能的原因是该支流流域( )A.建设用沙量增加B.兴修水库和森林覆盖率提高C.矿产资源开发力度加大D.连续干旱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黑河流域略图材料二 下表为黑河流域分区特征比较表材料三 下面的 a、b、c 图分别为 20 世纪 50~90 年代黑河中游地区地下水年补给量、年泉水量和正义峡年径流量变化过程示意图1)分析黑河流域内降水分布的特征,并说明原因2)根据材料三,分析 20 世纪后期黑河流域径流的变化特征及其原因,并结合材料二说明其对下游地区地理环境的影响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辽河地处我国东北半干旱半湿润地区,其干流水量主要来自东侧支流,泥沙则主要来自西侧支流,有“ 东水西沙”之说流域内人口密集,工农业生产集中,水资源量远小于其 北部的松花江流域,为此国家规划实施“引松济辽” 调水工程下图为辽河流域局部区域图1)绘出 AB 两点之间的地形剖面示意图2)分别说明辽河流域“东水”和“西沙” 形成的自然原因3)目前辽河某些河段在枯水期出现地下水不再补给河水的现象,分析其原因易错起源 1、水循环 (1)图中未能表示出来的水循环环节是( )①大气降水 ②蒸发 ③地表径流 ④下渗 ⑤水汽输送 ⑥植物蒸腾A.①② B.③④C.②⑤ D.②⑥(2)图示人类改造的水循环环节主要是( )①大气降水 ②水汽输送 ③地表径流 ④下渗A.①② B.③④C.①③ D.②④点睛:影响水循环各环节的因素(1)影响蒸发的因素:(2)影响水汽输送的因素:(3)影响降水的因素:(4)影响地表径流的因素:影响因素 对地表径流的影响 年降水量 决定地表径流流量大小的最主要的因素 流域面积(支流数量) 同地表径流流量成正相关 植被 涵养水源,起到“削峰补枯” 的作用 地质条件(土壤质地) 河流流经喀斯特地貌区、沙质土壤,河水易下渗,减少地表径流的流量 蒸发 主要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对地表径流的影响大 人类活动 沿岸取水会导致径流量减少 (5)影响下渗的因素: (6)影响地下径流的因素: 影响地下径流的因素可参考影响地表径流、下渗的因素,并重点考虑喀斯特地貌(岩溶地貌) ,因为喀斯特地貌区地下溶洞、地下河众多,储存有众多的地下水。
水循环的意义(1)维护全球水量平衡;(2)使陆地淡水资源不断更新;(3)促使地球各圈层及陆地海洋之间物质和能量的迁移;(4)影响全球气候和生态,塑造地表形态易错起源 2、洋流 例 2. 2010 年日本核泄漏事件是否会对中国产生影响呢?据专家分析,基本上没有太多影响整个东亚的洋流流向总体上是自南向北,即使在极端状况下,污染强烈到能够扩散到整个太平洋,顺大洋环流又流回中国沿海的几率也非常微小读亚洲东部部分海域洋流流向示意图,回答(1)~(2) 题1)材料中提到的“即使在极端状况下,污染强烈到能够扩散到整个太平洋,顺大洋环流又流回中国沿海的几率也非常微小”中的大洋环流是指( )A.顺时针流动的中低纬度大洋环流B.顺时针流动的中高纬度大洋环流C.逆时针流动的中低纬度大洋环流D.逆时针流动的中高纬度大洋环流(2)图中最可能形成水障,有利于大渔场形成的海域是( )A.a B.bC.c D.d点睛:洋流又叫海流,是指大洋表层海水常年大规模的沿一定方向进行且较为稳定的流动并根据洋流同其流经海域水温的差异划分为暖流、寒流,其中暖流比流经海域的水温高,寒流比流经海域的水温低。
1.洋流分布规律洋流的分布规律可通过“8/0”来形象记忆,如下图所示:洋流综合考查的三个角度 1.建立在空间定位基础上的洋流识别将空间定位考查叠加在洋流知识运用上是高考知能考查的重点命题方式是通过呈现世界局部海域的经纬网或海陆轮廓,考查洋流基本知识,洋流定位成为考查的核心2.以世界洋流分布图为背景的洋流分布规律考查高考对世界洋流分布规律的考查形式主要是“无图考图”,就是用头脑中的地图还原区域解答提出的问题故学习中一方面要掌握世界洋流分布,另一方面要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洋流分布规律,并注意微观区域的特殊性3.考查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近年来,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这一考点新增了两个角度:“洋流对海水温度的影响”、 “洋流对天气的影响”各位同学应引起足够的重视易错起源 3、河流水文特征和水系特征的描述 例 3.读下图,完成(1)~(2) 题1)图示地区面积最大的气候类型的特征是( )A.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B.冬季温和湿润,夏季炎热干燥C.全年降水少,冬夏温差大D.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2)对图中河流水文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A.无结冰期 B.流量季节变化大C.含沙量小 D.夏季汛期长点睛:1.河流水文特征的描述(1)径流量;(2)流量的季节变化与年际变化;(3) 结冰期;(4) 凌汛;(5)含沙量;(6)航运价值;(7)水能资源等。
2.河流水系特征的描述(1)河流长度、流向;(2) 流域面积;(3) 支流数量分布及其形态;(4)河网密度;(5) 落差或峡谷分布等影响河流水文特征的因素 描述项目 分析 径流量 取决于流域集水面积大小、流经气候区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关系 流量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取决于主要补给水源的水量变化,主要还是要分析流经地区的气候特点;有地下水或湖泊水补给的河流流量较稳定,径流变化较小 结冰期 取决于气温的高低,一般气温低于 0℃才有结冰期 凌汛 一般多发于春秋季节,有结冰期且河流由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的河段 含沙量 取决于过水地面土壤的疏松程度和植被覆盖状况,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 航运价值 一般在河流下游较高,特别是水位高、水量大,水流平缓,河道深且宽阔,无急流瀑布险滩的地区通航价值大,当然与水运的市场需求也有很大关系,特别是资源与经济发展的协调程度 水能资源 一般在河流的中上游,流量大、落差大的水能丰富,峡谷地区适于筑坝 练习: 下图为乌拉尔河流域示意图,①②③为三个水文观测站,读图回答 1~2 题1.下列关于乌拉尔河的叙述,正确的是A.径流主体参与了海陆间水循环B.补给水源主要为季节性积雪融水C.径流量季节变化大而年际变化小D.全流域航运价值大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①至③河段径流量不断增大B.蒸发旺盛导致①处径流量小C.①至②河段的结冰期最长D.②至③河段支流注入少、下渗量多下图是我国某河流近 30 年径流量(m 3/s)、蒸发量(mm)和气温(℃) 之间统计关系示意图,完成 3~5 题。
3.该河流最主要的补给是A.雨水 B.冰川融水C.湖泊水 D.地下水4.该流域位于A.温带季风气候区 B.温带大陆性气候区C.热带沙漠气候区 D.地中海气候区5.以下有关该流域开发的举措,正确的是A.中上游大力建造水库,发展能源生产B.下游建造大坝,加强防洪措施C.增加入海口,疏通河道D.注意合理排灌,减少盐碱化现象读我国南方某低山丘陵区某小流域水循环示意图,完成 6~7 题6.人类某种活动使蒸腾作用显著减弱时,最可能直接导致该区域A.降水量增加 B.地表径流变化增大C.水汽输送量减少 D.地下径流增加7.对该流域地表径流含沙量大小影响较大的因素不包括A.气温日变化及其年变化 B.降水量及降水强度C.土壤类型及地形坡度 D.土地利用状况及规模读某大洋某季节局部洋流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 8~9 题8.根据图中信息判断,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图示季节印度半岛为旱季B.图中寒流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向右偏C.①附近沿海可能形成渔场D.图示季节马六甲海峡海水由东南向西北流9.②海区洋流向东流的主要动力是A.东北信风 B.盛行西风C.西南季风 D.东南信风某校地理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一个对比实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