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高考历史复习重点难点问题选讲——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pdf

13页
  • 卖家[上传人]:文***
  • 文档编号:595073146
  • 上传时间:2024-10-21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5.46MB
  • / 1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重点难点问题选讲1.(2024.河南.模拟预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时间历史事件1493 年罗马教皇亚历山大六世做出仲裁:在亚述尔群岛和佛得角群岛以西100里格的地方,从北极到南极画一条分界线,该线以西的一切土地属于西班牙的势力范围,以东的一切土地属于葡萄牙的势力范围,这一分界线史称“教皇子午线”1625 年荷兰人格劳秀斯出版 战争与和平法1648 年欧洲各国签订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1815 年欧洲各国召开维也纳会议并签订了一系列条约20世纪20年代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与会各国缔结以 凡尔赛条约和 九国公约为代表的一系列国际条约1945 年50个国家的代表签署了 联合国宪章请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世界史知识,提炼一个观点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实正确,逻辑清晰,表述成文)【讲解】示例:观点:近代以来国际法的演变与发展有利于推动国际争端的和平解决论述:1648年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签订,开创了主权国家以国际会议并通过谈判的形式解决国际争端、结束国际战争的先例1815年,欧洲各国建立了以大国协调、欧洲均势为特征的维也纳体系,试图和平解决国际争端一战后建立的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在形式上达成了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机制,但国际联盟缺乏普遍性和权威性,难以有效制止战争、维护世界和平。

      二战后,联合国宪章的签署,确定了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和制裁侵略的机制,进一步完善了集体安全体制综上所述,国际法的发展使得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有了法律依据和强制力,为维护世界和平做出了贡献其他观点:如近代以来国际争端的解决机制逐渐走向制度化;近代国际争端的解决由教皇变为主权国家主导;和平方式是解决国家争端的主流趋势;二战后联合国在解决国家争端中居中心地位等,只要论述有理皆可2.(2024河北邯郸二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从拿破仑战争到二战前,欧美和平主义思潮不断发展,对世界历史产生了重要影响,如表所述19世纪初近代欧洲和平主义思潮开始兴起英国一些宗教人士宣传反对一切战争和暴力,鼓吹和平主义,并得到英国自由贸易派的支持后者认为在和平条件下,英国通过自由贸易可以更充分地利用自己在工业上的优势,从而达到经济和政治上的统治随后,和平主义运动在英、美得到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和平主义思潮大发展普法战争之后,欧洲和平主义运动进入大发展时期几乎所有欧洲国家,都成立了和平主义组织;跨国的和平主义组织也成立起来1907年9月,第16届国际和平大会在慕尼黑召开20世纪20年代和平主义在欧美各国成为一种社会潮流。

      反战文艺作品大量涌现;和平运动兴起;国联进行裁军与反战活动,但成果相当有限20世纪30年代和平思潮及其运动呈现绥靖化趋势,欧美的和平主义思潮和和平运动发展成更为普遍的反战、厌战甚至恐战的社会潮流,这纵容了法西斯侵略扩张行为 摘编自刘炳香 历史的另一面:欧洲和平主义思潮(18891914年)等从材料中任选一个或数个时段,围绕“和平主义”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表述清晰)第2页 共13页【讲解】论题:在20世 纪20年代的欧美各国和平主义成为一种社会潮流阐述:第一次世界大战主战场位于欧洲,它严重破坏了欧洲的社会经济和政治稳定,导致大量人员伤亡,欧美主要国家参与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后人们对战争心有余悸并反思世界大战的危害,这推动了和平主义思潮的发展一战后,欧洲各国需要稳定的和平环境来恢复和发展经济,医治战争创伤;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相继召开,建立了帝国主义的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其在短期内稳定了国际秩序,推动了和平主义思潮盛行1920年,国际联盟成立;1928年 签 订 的 非战公约强调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总之,20世 纪20年代和平主义发展为一种社会潮流,这是多种因素促进的结果,反映了当时欧美社会各阶层的共同愿望和时代呼声,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限制与反对战争的国际法的发展。

      示例”仅供参考,其他讲解言之有理亦可)3.(2024 吉林模拟预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 料 近 代 以 来,多边外交成为一种普遍性、经常性和日益制度化的外交方式,不仅反映世界上各种力量的斗争与消长,而且折射出国际体系演变和国际格局秩序调整的新情况O如,18141815年的维也纳会议,形成了拿破仑帝国崩溃后英、俄、奥、普、法五强共治欧洲的均势格局由八个国家全权代表签署的最后议定书和一系列附件,成为世界近代史上最重要的多边外交文件由此形成的维也纳体系,在规范国与国关系和行为准则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40年后,英、法、奥、士、俄为结束克里米亚战争召开的维也纳会议无果而归,则是近代国际关系史上多边外交失败的负面例证维也纳体系直到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瓦解,由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取而代之摘编自于洪君 世界多边外交的回顾与思考(2012年)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多边外交”自拟一个论题,任选一个时期进行阐释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讲解】观点:多边外交在世界近代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阐释:以维也纳会议为例,该会议是多边外交的典型代表,它成功地构建了维也纳体系,为欧洲的稳定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维也纳会议不仅是一次外交盛会,更是一次国家间的协商和合作在会议上,各国代表通过交流和协商,达成了多项协议和共识,为欧洲的和平与稳定作出了贡献维也纳会议的成功,得益于多边外交的理念和实践多边外交强调国家间的平等、合作和共赢,通过协商和谈判解决分歧和问题这种外交方式有助于增进国家间的互信和友谊,减少冲突和战争同时,多边外交也有助于推动国际关系的民主化和法治化,促进国际秩序的公正和公平总之,多边外交在世界近现代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它为国家间的合作和共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平台和机会,也为维护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在当今世界.随着全球化和多极化的深入发展,多边外交的重要性更加凸显我们应该积极倡导和实践多边外交,推动国际关系的和谐与发展4.(2024.广东广州.一模)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材料15世纪末开始,葡萄牙要求在印度洋航行的所有船只必须携带果阿总督或各地要塞的行政长官颁发的通行证,并就船只所载商品缴纳税款1602年,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该公司有权以荷兰联省议会约名义,在东印度建设要塞、任命总督、招募士兵,以及和当地统治者签署条约1603年 2 月,荷兰东印度公司的一支船队在马六甲海峡“捕获”了一艘葡萄牙商船,并将船上货物进行拍卖,获得巨额利润。

      这引起了当时法律上的争论格劳秀斯受荷兰东印度公司之托,撰写了 论捕获法,论证这一捕获行为是“正义战争”论捕获法分为三篇:第一篇,讨论的是自然法与万民法上战争的意义、交战权及捕获权;第二篇,叙述了荷兰 自 1596年以来受到的葡萄牙的虐待,以致两国间开启战端的理由等;第三篇,引用了查士丁尼法律汇编中宣布的“海洋是人类共有的自然权利原则”,论证荷兰东印度公司有与印度诸岛通商的权利,葡萄牙禁止这种和平的交通没有正当理由两个世纪以后,公海自由的原则得到了世界的认可1625年,格劳秀斯又撰写了 战争与和平法该著作对 论捕获法中的一些概念做了进一步的阐述,提供了处理国际关系的法律根据,很快赢得当时欧洲各国普遍欢迎摘编自章永乐 格劳秀斯、荷兰殖民帝国与国际法史书写的主体性问题等有学者认为 论捕获法有利于解决国际争端,也有学者认为 论捕获法激化了殖民国家间的矛盾谈谈你对 论捕获法的认识要求:可以阐述学者的观点或另外提出自己的认识,并说明理由)第4页 共1 3页【讲解】观点:我 认 为 论捕获法体现对旧的国际秩序的挑战理由:格劳秀斯的 论捕获法是在新航路开辟后,荷兰急迫地参与亚欧香料贸易、牟取巨额利润的一系列历史事件的结果;论捕获法是格劳秀斯为荷兰东印度公司船长的海盗行为辩护的直接产物;论捕获法为荷兰东印度公司建立自己的武装力量提供了理论依据,推动了荷兰的殖民扩张,为荷兰17世纪成为“海上马上夫”奠定理论基础,反映出了旧的国际秩序即西班牙、葡萄牙传统殖民地位受到挑战。

      5.(23-24高二上山东荷泽 期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多维视角下的国际关系演变材料一 1944年-1971 隼 二 盘 后 布 雷 顿 森 林 体 系推后 雅尔塔体系 凡尔宾华慵体系1816 1929 国际金本位制1815 年 维也纳体系诙8年成斯特伐利亚体系某同学制作的“近现代国际关系体系-思雄导图材料二国际关系史研究有两大主导的视角和方法一个是安全视角,在此种观照下,国际关系史研究的核心议题是战争与和平的问题,主要探究地缘政治、结盟、威慑、战争、缔结条约等内容一个是经济视角,核心的思路是探讨历史上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与国际政治的关系,主要探讨西方大国对资源、市场、交通要道的争夺,国际经济体系的建立,对外经济援助等内容以上两大主导性视角多采用现实主义思路,政治学和国际政治经济学是主要的研究方法和学科资源,都把政府决策者看作是理性计算的行为体,服从于国家安全和物质利益的需要,从而做出合理的外交选择这两种解释视角都曾风行一时,至今仍然影响巨大据 翟 韬 文化视角与国际关系史研究的新趋势结合近现代国际关系演变的史实分析说明材料二的观点讲解】材料二的观点:国际关系史研究有两大主导的视角和方法,一个是安全视角,一个是经济视角。

      分析:该观点具很大的合理性,但不全面,国际关系史研究还有其他的视角和方法,如文化视角在国际关系史和外交史研究中,文化是安全和经济因素的补充性视角在一战后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中,战胜的协约国集团根据新的力量对比,经过斗争和妥协,调整了彼此之间的关系,形成新的国际关系体系这一体系以对战败国的肢解、分割、掠夺和人为地制造欧洲一些国家与民族的不平等地位为基础1919年,巴黎和会签订了 国际联盟盟约 凡尔赛和约 及其他条约,以法律形式调整了列强在欧洲I、北非和西亚的利益,确定了战后欧洲国际关系的新体系一凡尔赛体系与此同时,在远东、太平洋地区,通过1922年华盛顿会议签署的 四国条约、五国条约、九国条约等文件,调整和重新确定了列强在远东、太平洋地区的关系,按新的实力对比建立暂时均势,形成华盛顿体系这是安全视角,国际关系史研究的核心议题是战争与和平的问题,主要探究地缘政治、结盟、威慑、战争、缔结条约等内容在二战后的雅尔塔体系中,在美苏战时实力均势的基础上的,先后举行了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和波茨坦会议等一系列首脑会议,签 订 了 大西洋宪章、雅尔塔协定和 联合国宪章等一系列国际协议,大体上划分了美苏两强在战后的势力范围,形成了新的又一个以安全视角主导的国际关系体系。

      同时体现了美国和苏联对资源、市场、交通要道的争夺,国际经济体系的建立,对外经济援助等内容,这是经济视角,核心的思路是探讨历史上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与国际政治的关系同时还可以用身份认同、文化观念、外交政策的意识形态根源为主要内容的文化方法研究雅尔塔体系,美国自以为是的“世界领袖”身份意识力图称霸世界,美苏在意识形态的矛盾和斗争第6页 共1 3页总之,我们可以用多维视角下去研究国际关系演变6.(2024 湖南模拟预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现代意义的巴以问题源头在于欧洲19世纪兴起的民族主义,在欧洲受到迫害的犹太人受民族主义思潮影响,开始构建其民族复兴的图景,在反复确认自己民族身份和追求民族自决权力的过程中,将犹太复国主义与巴勒斯坦这片土地结合在一起慈志 刚 略论联合国在巴以问题中的作用材料二民族主义本身却带有不可克服的狭隘性和排他性正因为如此,“当西欧民族国家建成之后,民族主义就转化成为一种带有侵略性的殖民侵略和扩张的学说”赵文亮 民族主义与二十世纪的战争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自拟论题,谈谈对民族主义的认识要求:史论结合,认证充分,表述清晰)讲解】论题:反对狭隘民族主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论证:民族主义作为资产阶级进行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政治和精神武器,作为被压。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