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内外峡谷景区开发案例分析.pdf
10页国内外峡谷景区开发案例分析国内外峡谷景区开发案例分析 一、国内峡谷旅游开发案例 (一)虎跳峡 虎跳峡是世界上落差排名第四的著名大峡谷(深过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仅 次于雅鲁藏布大峡谷、尼泊尔的喀利根得格大峡谷和秘鲁的科尔卡大峡谷) ,位 于中甸县虎跳峡镇境内,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的 腹地景区,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前来该峡谷分为上虎跳、中虎跳、下虎跳 三段 虎跳峡旅游资源极为丰富,旅游线路有两条:一是从丽江古城经拉市海到中 甸虎跳峡镇,进入上峡口顺江而下,步行需两天时间;二是从玉龙雪山甘海子至 下虎跳峡游路前行,溯江而上,从上虎跳出峡 已形成的产品主要分为观光和徒步探险两大类型,观光旅游主要是乘车游 峡,观赏自然风光;著名的在于它的徒步探险旅游线路,吸引了大量的国际国内 徒步旅游爱好者到此徒步探险 目前沿线各地正在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旅游产 品的开发 1、开发手段具体阐述 1、开发手段具体阐述 ? 观光旅游、徒步探险和极限运动综合开发观光旅游、徒步探险和极限运动综合开发 虎跳峡以其雄奇原始的自然风貌吸引了大量的国际国内徒步旅游爱好者到 此徒步探险在自然观光的基础上增设使游人体会更深的运动项目:首先,安全 可行的是石鼓到虎跳峡一段的漂流项目;其次,上虎跳索道历险项目;第三,中虎跳的探险性漂流;第四,哈巴雪山生态旅游与探险、科考旅游项目;第五,多 民族文化风情和特色餐饮项目。
? 合作开发,加强环境保护合作开发,加强环境保护 虎跳峡分属多个行政区,为此需要加强统一规划和各区之间的合作,加快周 边景区建设,特别是哈巴雪山的开发目前已建成的旅游环线只有建塘镇—白水 台—虎跳峡—小中甸—建塘镇一条, 正在积极开发丽江—虎跳峡—建塘—德钦等 7 条旅游专线由于位于生态脆弱的欠发达地区,需要重视自然环境的保护,成 立旅游环境容量的监测机构,指导峡区旅游业的发展 2、开发中的教训 2、开发中的教训 虎跳峡旅游资源知名度高,且类型多、组合好,具有相当大的开发潜力,但 旅游开发现状与资源优势相比,差距巨大,主要问题在于: 开发层次低,投入少,无法形成旅游的名牌产品,开发建设滞后 尚未形成“政府引导、企业参与、社会配合”的宣传促销体系 与其他景区连接的公路等级低,与邻近地区没有形成区域网络格局,公路沿 线配套设施(休息站、厕所、中英文标识等)较少 景区建设中生态环境保护差,地方保护主义严重虎跳峡景区公路的兴建, 对自然景观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需要对景观进行修复 3、经验与启示 3、经验与启示 ? 突出峡谷旅游的特色 突出峡谷旅游的特色 虎跳峡最具吸引力的资源是其未开发的原始环境,在交通不便、基础设施落 后的情况下,虎跳峡以原始风光、挑战自我为特色,仍然吸引了大量的爱好者, 并发展成为了国际著名的徒步探险旅游目的地。
而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其在徒 步探险旅游群体中的口碑反而有所下降这说明原始自然、挑战极限是峡谷旅游 特色的重要构成要素,在峡谷的开发过程中,必须注重其原始风貌和文化差异性 的保护,减少人工建设对自然的影响,突出其极限运动的特色,避免大众观光旅 游的单一开发思路 ? 合理的功能分区,综合性产品体系合理的功能分区,综合性产品体系 由于我国旅游市场仍以观光为主,爱好极限运动的游客数量较少,因此岩门 大峡谷还应进行合理的功能分区, 根据其实际, 形成观光、 周末休闲、 康体健身、 探险运动等合理的格局,满足不同游客的需要,走综合性、多元性的道路 ? 地方居民参与地方居民参与 虎跳峡旅游充分调动了景区农民办旅游的积极性, 很多基础设施都是由当地居民集资兴建,解决了开发资金不足的问题,同时实现了旅游扶贫,但政府需要 在环境保护和统一规划上发挥主导作用,防止盲目开发 (二)怒江大峡谷 怒江大峡谷景观是一个相对独立完整的地理和文化单元,也是“中国大香格 里拉生态旅游区”和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 分 1、开发手段具体阐述 1、开发手段具体阐述 ? 统一形象,整体布局,线路联合统一形象,整体布局,线路联合 全州的旅游品牌和形象定位在“怒江大峡谷”上,高起点规划和建设 10 个 国家AAA级以上旅游景区,并在怒江交通沿线保护和建设 30 个民俗旅游村、 约 1000 户人家,专门提供体验民族风情、民俗文化服务。
加紧规划和建设 3 条 精品旅游线路,即怒江大峡谷至德钦梅里雪山横跨“三江并流”的环香格里拉旅游线、 兰坪锣锅箐大羊场环老君山普米族风情生态旅游线和怒江大峡谷至腾冲火 山热海旅游线 ? 生态、文化、科考,三位一体的产品设计生态、文化、科考,三位一体的产品设计 生态旅游:尚处于初级开发阶段,但是空间布局趋于合理,以水系统、植物 群落系统和历史文化系统三大系统为主 环境监测和测定生态环境容量工作还有 待进行 民族风情旅游:利用民族节庆培植精品旅游区诸如贡山丙中洛世外桃园和 石板民居文化、独龙江天外净土和太古之民的文化、福贡的峡谷奇观和同心酒及 桥(溜索)文化、泸水的片马“驼蜂”坠机和抗英斗争的历史、兰坪普米族山岳 生态文化、轩辕文化和拉玛文化等突出生态和文化品味,重点开发的是民族工 艺品和生态食品两大类 科考旅游:探险、探秘和修学相结合,怒江大峡谷位于“三江并流”国家级 重点风景名胜区, 是 “天然地质地貌博物馆” 、“活的社会发展史” 、“物种基因库” , 具有极高科学研究价值,自然之谜、民族传统文化多元性和原生性、独特的自然 生态景观、 复杂多变的立体气候等都为开展科考旅游项目创造了得天独厚的优越 条件。
2、经验与启示 2、经验与启示 ? 区域大品牌,战略联合 区域大品牌,战略联合 以三江并流和“怒江大峡谷”作为整个地区的旅游品牌,来统领分散的旅游 资源,统一规划整体开发,各景区分工合作,通过游线的联合实现区域合作,有 利于避免各景区之间的低层次竞争 ? 人文和自然资源的结合 人文和自然资源的结合 单一的观光旅游具有消费低、停留时间短、重游率不高的缺点,对旅游经济 贡献率较小,需要不断地增加旅游内容,开发新的项目,丰富旅游产品的内涵 怒江峡谷利用其丰富的自然景观、民俗文化和历史文化资源,融生态旅游、民俗 风情旅游、 探险科考为一体, 增强了旅游者体验, 将观光旅游转变为观光、 休闲、 文化、修学和特殊兴趣等构成的丰富产品体系 ? 民俗文化、科考旅游的产品化经验 民俗文化、科考旅游的产品化经验 在民俗文化方面, 利用民族节庆培植精品旅游区, 同时突出生态和文化品味, 重点开发民族工艺品和生态食品两大类旅游商品在科考旅游方面,融合了极限 运动和科考修学,以探险、探秘、徒步和修学相结合的方式,将自然生态、地质 知识和文化遗产都开发为兴趣产品,拓展了科考旅游的范畴,形成了旅游开发的 新思路。
(三)浙西大峡谷 浙西大峡谷位于浙江安徽交界的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 属 V 字型峡谷 地貌,山是黄山的余脉,水是钱塘江的源流,自然环境生态优越浙江省旅游局 专家对这里的资源优势概括为“五个之最” :在华东地区范围内,浙西大峡谷具 有“峡谷最长、植被保护最好、山水景观最佳、峡谷内居住人口最少和离开沪杭 等大都市距离最近”的优势 1、开发手段具体阐述 1、开发手段具体阐述 ? 合理定位,利用区位优势合理定位,利用区位优势 浙西大峡谷利用距沪杭等大都市距离最近的区位优势, 定位于发展观光和休 闲旅游,峡谷旅游区为线型环带状,全长 80 公里,共分三个景段目前接待游 客的仅是第一景段“龙井峡” ,长约 18 公里,以自然观光休闲旅游产品为主,游 乐项目按“快乐之旅”的理念设置,主要项目有:听涛观瀑、竹排戏水、水车接 龙、悬桥探高、观鹿逗鼠、高空走钢丝、皮筏漂流、12 个生态之谜有奖征解、 攀岩练习墩、打油米、空中巴士、农家乐等,吸引了大量城市游客 ? 完善的信息系统,主动型的网络营销 完善的信息系统,主动型的网络营销 作为岩门大峡谷周边最富吸引力也最富竞争力的峡谷景区, 浙西大峡谷的商 业化开发运转已趋于成熟,景区有详细的景点介绍、游客须知、购票须知、漂流 须知,并为旅游者提供景区平面图、景区里程图和景观示意图;对散客出行的考 虑和照顾可谓无微不至,散客出行完全指南中,对分别来自上海、杭州、绍兴、 宁波、无锡、苏州、南京 7 个不同客源地的散客自驾车或者无车出游的路线都提 供了详细的参照,包括路线和行车时间,行车特别事项,帮助游客从客源地直达 景区。
在营销策略上,浙西大峡谷采取了主动型的营销策略,区域线路整合和网络 营销都是浙西大峡谷的营销亮点 掌握开发权的临安浙西大峡谷旅游有限公司抢 注了 的一级域名,为旅游者提供景区全数官方认可的餐 饮住宿的详细资料和联系方式,还有详细的购物指导和“驴友”论坛,并仍然利 用 BBS 的形式开展网络摄影大赛,提供票务预订路设计上,为杭州、 上海及江苏的游客特别设计的游线为浙西大峡谷吸引了更多的眼光和得到了更 多的肯定 2、经验与启示 2、经验与启示 ? 准确定位,突出特色 准确定位,突出特色 浙西大峡谷根据其区位和资源,致力于长三角假日休闲旅游市场,进行了针 对性的产品设计,将生态休闲、户外运动和农家乐作为产品开发的重点,强化其 休闲的特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岩门大峡谷作为市场的后进者,面临周边大量峡谷旅游区的竞争,在自然景观不突出的情况下,必须找准特色,根据市场的需 求确立特色的发展方向 ? 信息系统与网络营销信息系统与网络营销 浙西峡谷的信息系统建设和网络营销手段值得学习, 门户网站的运营如此成 熟,在国内同类景区中是不多见的 采用网络营销符合旅游业发展潮流,高效便捷,旅游景区网站应突破原有信 息宣传的局限,采取主动型的营销策略,向旅游电子商务方向发展,对此必须以 完善的旅游信息系统为基础。
针对城市居民休闲和自助游客,需要提供详细的旅 游信息和线路设计,构建旅游论坛,组织各种兴趣活动,完善景区信息系统 二、国外峡谷旅游开发案例 (一)科罗拉多大峡谷 科罗拉多大峡谷是世界上著名的峡谷观光与文化旅游区, 历经百余年苦心经 营开发,目前已成为世界七大自然奇观之一 1、开发手段具体阐述1、开发手段具体阐述 科罗拉多大峡谷的开发模式属于美国国家公园的建设模式, 沿峡谷建设了多 处国家公园、国立度假区和国家森林,如岩拱国家公园、印第安遗址公园和布莱 斯公园等,作为一个很有特色的国家公园,已经和黄石、约塞米蒂鼎足而立,成 为美国影响最大、游客最多的三大国家公园之一 其旅游开发的特点主要体现在: ? 严格保护自然环境严格保护自然环境 对游客数量进行控制, 严格保护自然景色、 野生动物、 地形地貌、 历史遗迹, 在科罗拉多大峡谷国家公园里没有水坝,在公园内也没有住宿设施为避免过多 的私人汽车开进公园,国家还提供“穿梭”游览车,由当地人兼职司机与导游 ? 注重科学和生态教育注重科学和生态教育 公园内介绍景点的解说牌和旅游手册中,注重传播科学知识,对游客进行地 质学、生态学等科学教育如画出游人所站地点所看到的岩层的剖面图,一一标 出不同岩层的名称、特点、形成年代以及这些特定形状颜色的成因等问题。
帮助 游人探求地质地貌的变化、了解自然界丰富信息,获取历史文化知识管理人员 培训也特别注重生态科普的教育 ? 旅游方式和产品的多样化 旅游方式和产品的多样化 峡谷地区开辟了多条旅游线路,游客可以通过徒步、自驾车、直升机观光、 公交车等多种方式自由观光,此外还开发了漂流、攀岩等特殊兴趣项目供爱好者参与 2、经验与启示 2、经验与启示 ? 观光、休闲、度假综合开发 观光、休闲、度假综合开发 科罗拉多大峡谷面积广阔,其中设立了多处国家公园、国立度假区和国家森 林,以世界第一峡谷为大品牌,依托自然奇观的吸引力,以休闲、运动、度假旅 游为补充,形成了综合开发的格局 ? 观景方式和线路的多样化观景方式和线路的多样化 针对美国自驾车游客较多的特点,峡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