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语言习得和思维训练共生共长.docx
3页让语言习得和思维训练共生共长殷雅玲【摘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在开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开展思维能力……语文教学尤其要注重开展学生的思维,培养想象力……〞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第7课?人类的老师?一课的教学却让我豁然开朗,找到了让两者共生共长的方法笔者从课文说了什么、课文怎么说的、用你的话说说、你也照样说说等几个方面进行教学,从而体会到只有抓准课文的思路,找准语言训练点以及引导经历过程才能很好地引导学生体会语言,训练思维,习得方法关键词】循着思路抓训练点经历过程【引言与背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在开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开展思维能力……语文教学尤其要注重开展学生的思维,培养想象力……〞但是,在日常的教学中对于“在开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开展思维能力〞这一理念一直只停留在纸面上和脑海中,没能真正在教学实践中表达但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第7课?人类的老师?一课的教学却让我豁然开朗,找到了让两者共生共长的方法案例描述】?人类的老师?是一篇介绍仿生学的科普性说明文,知识性和趣味性都较强,文章脉络清晰尤其是课文的三四五小节主要说了科学工作者从鱼和蜻蜓、鲸、鸡蛋等生物的特点中得到启示,进而努力探究,从而为科技进步做出了重要奉献的过程。
这三小节构段结构相似,都是从“遇到问题〞“受到启示〞“进行改进或创造〞三个方面来表达的,而且描写细致,语言丰富生动〔一〕课文说了什么师:〔出示课文第一小节的这句话:科学家从鱼儿在水中自由升降的现象中得到启示,创造了潜水艇〕请大家读一读,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生:这句话告诉我们潜水艇的创造是从鱼儿身上得到启示的师:从鱼儿的什么方面受到启示呢?谁能说得更具体一些?生:潜水艇的创造是科学家从鱼儿在水中自由升降的现象中得到启示创造的师:是呀,作者这句话把创造潜水艇的原因说的很清楚默读课文第三、四、五自然段,思考:能不能仿照这句话的样子说一说这三小节的主要意思生1:科学家从蜻蜓翅膀末端的厚斑点能防止颤抖这一现象得到启示,改进了飞机机翼,防止了机毁人亡的惨祸发生,并创造了许多性能优良的新式飞机〔第三小节〕生2:科学家从圆圆大头的鲸总能超过海轮这一现象得到启示,发现流线体在水中的阻力最小,从而改进船体的设计,大大提高了轮船的航行速度〔第四小节〕生3:科学家从鸡蛋壳得到启示,发现了“薄壳结构〞,从而设计出许多既轻便又省料的建筑物〔第五小节〕〔二〕课文怎么说的师:谁来读一读第三小节,其他同学思考:科学家遇到了什么问题?能不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板书:遇到问题】生:由于飞机速度的不断提高,经常发生机翼因剧烈抖动而破碎的现象,造成机毁人亡的惨祸。
师:面对这个问题,科学家从哪儿受到了怎样的启示呢?【板书:受到启示】生:科学家从蜻蜓翅膀末端的厚斑点能防止颤抖这一现象得到启示师:受到启示,于是飞机设计师做出了怎样的改进或者说进行了怎样的创造呢?【板书:做出改进进行创造】生:科学家吸取了教训,注意研究苍蝇、蚊子、蜜蜂等的飞行特点,造出了许多具有各种优良性能的新式飞机师:默读第四小节,思考:科学家分别遇到什么问题,得到什么启示,最后又做出了怎样的改进或创造呢?〔学生默读后教师分别指名学生答复三个问题〕生1:轮船的头虽是尖尖的,但是总是开不快生2:科学家从鲸的形体是流线体得到启示,流线体在水中阻力最小生3:工程师模仿鲸的体形,改进船体的设计,提高了轮船的速度师:快速地浏览第五小节,思考:科学家分别遇到什么问题,得到什么启示,最后又做出了怎样的改进或创造呢?〔学生较迅速、准确地用自己的话概括出〕〔三〕用你的话说说师:三四五小节都是按照“遇到问题、受到启示、做出改进或者创造〞来写出人类向生物学习的过程的,那你能不能按照这三个局部用自己的话连起来来说一说人类是怎样向生物学习的呢?生1:由于飞机速度的不断提高,经常发生机翼因剧烈抖动而破碎的现象,造成机毁人亡的惨祸,科学家从蜻蜓翅膀末端的厚斑点能防止颤抖这一现象得到启示,解决了这一难题,并注意研究苍蝇、蚊子、蜜蜂等的飞行特点,造出了许多具有各种优良性能的新式飞机。
〔第三小节〕〔第四、第五小节学生也说得不错〕〔四〕你也照樣说说师:除了课文中的三个例子,你还知道哪些人类向自然界各种生物学习的例子,能不能用自己的话仿照三、四、五三小节的样子从三个方面来介绍一下生1:为了能让飞机在夜间平安飞行,科学家从蝙蝠能在夜间平安飞行中得到启示发现了超声波,于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雷达安装在飞机上,解决了这个难题生2:跳蚤的本领十分高强,航空专家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英国一飞机制造公司从其垂直起跳的方式受到启发,成功制造出一种几乎能垂直起落的鹞式飞机……【案例反思】这节课的教学,学生不但很好地理解了课文,较好地关注了语言的表达和表达方式,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习得了组织语言的方法,训练了思维,提高了表达能力由此反思,要想“在开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开展思维能力〞,必须关注以下这几点:1.抓准课文的思路:“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只有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脉络,才能更好地揣摩文章表达的顺序,领悟文章的根本表达方法在教学中,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引导学生理清课文的行文线索,这样才能为语言习得和思维训练指明方向,才能真正让两者融合2.找准语言训练点: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训练,要找准语言训练点,尤其对于在表达和组织上特点鲜明、生动具体的语言更应抓住它内在的线索引导学生体会,学会运用,到达提升能力的目的。
3.引导经历过程:要根据作者的思路和语言组织的特点引导学生经历过程,这样的过程首先要细致,明白每一步的目的;其次要清晰,让学生知道应该做什么,怎么做,为什这样做只有这样,学生在经历过程的同时才能很好地得到语言和思维的训练语言是思维的载体,思维是语言的灵魂〞,语文教学中只有抓住语言文字的特点进行训练,才能让语言习得和思维训练共生共长参考文献】【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从“教会知识〞转向“教会学习〞——崔峦在全国第七次阅读教学研讨会上的讲话【3】崔峦在全国第八届阅读教学研讨会上的讲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