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大兴新城北区12号地唐代墓葬发掘简报.docx

11页
  • 卖家[上传人]:I***
  • 文档编号:269030072
  • 上传时间:2022-03-2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94.79KB
  • / 1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大兴新城北区12号地唐代墓葬发掘简报                    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北京100009)【关键词】北京大兴;新城北区;唐墓【摘要】2008年12月,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在大兴新城北区12号地发掘唐代墓葬7座,出土各类文物15件,为研究本地区墓葬考古和历史文化提供了新的资料2008年12月,为了配合北京市大兴区新城北区基本建设的顺利进行,北京市文物研究所与大兴区文物保管所组成联合考古队,对大兴区新城北区12号地工程占地范围内的古代墓葬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本次发掘共清理唐代墓葬7座,现简报如下一、地理位置与发掘概况大兴区新城北区12号地位于大兴区黄村镇高米店村的西部,北邻双高路,东邻兴广路,南邻乐园路,西邻兴业大街(图一)新城北区属永定河冲击平原,黄色沙土层堆积较厚在以往的考古工作中,本地区曾[来自WwW.lw5u.cOm]多次发现唐代墓葬本次所发掘的7座墓葬均开口于黄色沙土自然堆积层之下,编号为08DGM1—M7(图二)1、M3该墓为一座平面呈“凸”字形单砖砌制的砖室墓,由墓道、墓门、墓室、棺床等部分组成,方向1700(图三)南北总长4.34米,东西宽0.7~1.8米。

      墓道平面呈长方形,南北残长1.56米,东西宽0.7-0.76米墓道内设一步台阶,台阶距墓道人口0.28米,台阶宽0.4米,高0.14米墓道与墓室之间不设甬道墓室南壁正中辟门洞,门洞平面呈长方形,东西宽0.66米门洞内以封门墙封堵,封门墙残高0.5米墓室平面呈弧长方形,南北长2.3米,东西宽0.7-1.17米墓室顶部已经坍塌,墓壁采用“三卧一甏”的垒砌方式砌成,残高0.3-0.5米棺床位于墓室西部,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2米,东西宽0.7-0.8米墓内不见葬具,仅见一头骨墓砖正面饰细绳纹,背面为素面,规格为0.3×0.15×0.06米该墓早年被盗,仅出土2件随葬品陶碗l件M3:1,泥质灰陶尖圆唇,弧腹较直,外壁饰三周弦纹,圜底,饼形足口径15.6厘米,足径6.8厘米,高9厘米(图四,1)瓷碗1件M3:2,圆唇,弧腹,饼形足微内凹胎呈红褐色,釉面呈黄色,釉下覆化妆土内底满釉,并有三个圆形支烧痕迹外壁挂半釉口径16.4厘米,足径6.7厘米,高7厘米(图四,2)2、M4该墓为一座青砖砌制的刀形墓,由墓道、墓门、墓室等部分组成(图五),方向1750南北总长5.1米,东西宽2.58米墓道为平面呈长方形的斜坡状,南北长2.4米,东西宽0.8~0.92米,深0.15-0.94米,斜坡长2.5米。

      墓室与墓道之间不设甬道,墓室南壁辟拱券门洞,门洞长0.72米,宽0.3米,高0.73米券门采用“一券一伏”的作法门洞内用青砖砌成封门墙墓室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1.92米,东西宽1.481.66米墓室上部结构已经坍塌,墓壁采用“三卧一瓮”的垒砌方式砌成,残高0.70.8米棺床位于墓室西部,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1.9米,东西宽1~ 1.15米,高0.1米墓底用青砖东西成行错缝平铺墓内未发现葬具,因扰乱较为严重,也未发现完整骨架,仅见分布凌乱的若干肢骨墓砖正面饰细绳纹,背面为素面,规格为0.3×0.15×0.05米M4早年被盗,仅出土两件随葬品瓷碗1件M4:1,圆唇,敞口,弧腹,圜底,饼形足微内凹胎呈灰褐色,釉面呈黄色内底满釉,底部有积釉现象,并有三个圆形支烧痕迹外壁挂半釉,并有流釉现象积釉与流釉均呈黑色口径14.7厘米,足径6厘米,高7.2厘米(图六,1)陶罐 1件M4:2,墓葬填土内出土的碎陶片修复而成泥质灰陶,敛口,方唇,溜肩,鼓腹,下腹内收,平底口径13厘米,底径11.5厘米,高21厘米(图六,2)3、M5该墓为一座平面呈“凸”字形青砖砌制的砖室墓,方向1690由墓道、墓门、墓室等部分组成(图七),南北总长5.5米,东西宽1~2.26米。

      墓道为平面呈长方形的斜坡式墓道,残长3米,上口宽l~ 1.2米,下宽0.98米内设一步台阶,台阶距现墓道入口0.3米,宽0.4米,高0.2米墓道与墓室之间不设甬道,墓室南壁中间辟门洞,门洞宽0.64米门洞内以封门墙封堵,封门墙残高0.42米墓室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2米,东西宽1.4米墓室上部结构已经坍塌,墓壁用卧砖按照“十字[来自wWw.lW5u.CoM]缝”的垒砌方式砌成,残高0.25~0.6米棺床位于墓室西部,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1.7米,东西宽0.9米,高0.22米棺床表面铺一层青砖墓内不见葬具,骨架经扰动,分布较为凌乱墓砖正面饰细绳纹,背面为素面,规格为0.3×0.15×0.05米该墓早年被盗,出土5件随葬品瓷碗 1件M5:1,微残圆唇,弧腹,饼形足微内凹胎呈灰褐色釉色青黄,釉面开片内底满釉,并有三个支烧痕迹外壁挂半釉,有流釉现象,流釉呈绿褐色口径l5厘米,足径8.4厘米,高6.2厘米(图八,1)双系罐2件,皆为泥质灰陶M5:2,直口微敛,方唇,短颈,溜肩,鼓腹,平底,纵系已残口径12.6厘米,腹径22.8厘米,底径13厘米,高22厘米(图八,2)M5:3,敞口,方唇,束颈,溜肩,鼓腹,下腹内收,平底,纵系。

      口径15.6厘米,底径15.4厘米,高29.2厘米(图八,3)陶罐2件,皆为泥质灰陶M5:4,直口微敞,圆唇,短颈,鼓腹,平底口径10厘米,腹径17.2厘米,底径10.4厘米,高13.6厘米(图八,4)M5:5,直口微敞,圆唇,短颈,溜肩,鼓腹,平底口径10.4厘米,腹径17厘米,底径10.4厘米,高13.4厘米(图八,5)4、M6该墓为一座平面呈“凸”字形单砖砌制的砖室墓,方向1700南北总长5米,东西宽0.7~ 2.6米,由墓道、墓门、墓室等部分组成(图九)墓道为平面呈梯形的斜坡式墓道,南北残长2.3米,南端宽0.7米,北端宽1.1米,深0.5 N1米,斜坡长2米墓道与墓室之间不设甬道,墓室南壁正中辟门洞,门洞宽0.66米门洞前以封门墙封堵,封门墙用卧砖以“十字缝”的方式砌成,残高0.6米墓室平面近方形,南北长2.14米,东西宽1.9米上部结构已经坍塌,墓壁采用“二卧一瓮”的方式砌成,残高0.45~ 0.6米墓底铺地砖用青砖以错缝平铺的方式铺成棺床位于墓室北部,平面呈西宽东窄的梯形,西边宽1.1米,东边宽0.85米,高0.25米墓内不见葬具,仅在棺床西部发现一头骨和若干肢骨墓砖正面饰细绳纹,背面为素面,规格为0.3×0.15×0.05米。

      M6早年被盗,仅出土3件随葬品陶碗1件M6:1,泥质灰陶敞口,尖圆唇,圜底,饼形足口径15.6厘米,足径6.7厘米,高8.6厘米(图-O,1)铜钗1件M6:2,呈“U”形,两端稍细,中间较粗全长25厘米,其中中间一段长2.5厘米(图-O,2)铜钱1枚M6:3,为“开元通宝”钱圆形,方孔钱文隶书,对读径2.4厘米,孑L边长0.7厘米,郭宽0.2厘米5、M7该墓为一座平面呈“凸”字形的青砖砌制的砖室墓,由墓道、门楼、甬道、墓室等部分组成,方向1780(图一一)南北总长5.06米,宽3米墓道为平面呈长方形的斜坡式,南北残长1.96米,东西宽1.12~1.42米,深0.2~1.5米,坡长1.54米墓道底部有一层台阶,宽0.36米,高0.32米门楼上部结构坍塌,仅存券门和两侧砖柱券门采用“一券一伏”的作法券门东西长0.73米,高1.3米门洞内有封门墙,用四列丁砖对缝砌成,残高0.5米砖柱用两列立砖按照“十字缝”的方式砌成,砖柱宽0.12米,残高1.4米甬道平面呈长方形,东西宽0.73米,南北长0.57米,两壁采用“二卧一瓮”的方式砌成,高0.84米,甬道顶为券顶,北端已经坍塌,高1.3米墓室平面呈弧方形,南北长2.24米,东西宽2.3米。

      墓顶已经坍塌,仅残存四壁墓壁采用“二卧一毯”的方式砌成,残高0.96~1.2米墓底用青砖错缝平铺棺床位于墓室北部,平面近半圆形,东西长2.3米,南北宽1.46米,高0.54米器物台位于墓室西南部,南北长0.78米,东西宽0.38~0.64米,高0.35米墓内未见棺木,残存的骨架分布比较凌乱从肢骨的数量观察,当为两具骨架墓砖正面饰细绳纹,背面为素面,规格为0.36×0.18×0.06米M7早年被盗,仅出土3件陶器双系罐1件M7:1,泥质灰陶直口,圆唇,弧腹,平底口径15厘米,腹径25厘米,底径11.5厘米,高25厘米(图一二,1)陶罐2件皆为泥质灰陶M7:2,直口微敞,圆唇,束颈,鼓腹,平底,内底向上凸起口径6.6厘米,底径5.2厘米,高11.6厘米(图一二,2)M7:3,敞口,卷沿,尖唇,束颈,鼓腹,平底口径13厘米,底径7.6厘米,高14.2厘米(图一二,3)6、Ml该墓为一座墓室平面呈圆形的砖砌单室墓,方向1700由墓道、墓门、甬道、墓室等部分组成(图一三)南北总长5.5米,东西宽2.88米墓道为平面呈长方形的台阶式,南北残长2.6米,东西宽0.66米,深2.09米墓道内设五级台阶,由下而上第一步台阶平面为斜坡状,坡长0.8米,高0.39米;第二步台阶宽0.42米,高0.22米;第三步台阶宽0.4米,高0.22米;第四步台阶宽0.42米,高0.2米;第五步台阶宽0.6米,高0.2米;第五步台阶面距墓口0.56米。

      墓门为采用“一券一伏”作法的拱券门,东西宽0.6米,高1.45米甬道平面呈长方形,东西宽0.6米,南北长0.52米甬道两壁采用“二卧一甃”方式砌成,高0.92米甬道顶为拱券式,券高1.45米墓门券顶砖用青砖以白灰作为粘结材料砌制,券顶之上也涂一层白灰墓室平面近圆形,南北长2.02米,东西宽2.2米墓顶和墓壁上部结构已经坍塌,周壁用带粗绳纹的红砖和红砖残砖以“二卧一甃”方式砌成,残高0.8~ 0.92米墓室西壁隐刻出一灯檠,残高0.54米,灯底座用长0.35米、宽0.17米、厚0.06米的青砖制成,底部略向上弧墓室东壁雕有一仿木结构假门,平面呈长方形,南北宽0.67米,高0.75米门上雕刻三排门钉和一门锁棺床位于墓室北部,为平面呈半圆形的须弥座式,东西长2.15米,南北宽1.14米,残高0.28~ 0.56米器物台位于棺床西南,平面近三角形,也为须弥座式,南北0.86米,东西0.6米,残高0.28米墓室填土中还发现多块壶门雕砖,推测棺床和器物台的束腰部位原有壶门墓砖为饰粗绳纹的红砖和青砖,规格为0.34×0.17×0.06米该墓早年经盗扰,破坏程度较为严重,墓内不见葬具和骨架,也无随葬品出土。

      7、M2该墓尺寸、方向、结构与Ml大致相同由于破坏严重,墓室仅东壁与棺床残存少量砖,亦不见葬具和骨架,也无随葬品出土三、结语M3~ M7分布集中,方向一致,出土器物类别基本相同,且彼此之间无叠压打破关系,故推测它们属于同一家族墓地,并且时代相近五座墓葬均盗扰严重,出土随葬品虽少,但时代特征鲜明M5与M7都出土双系陶罐,双系陶罐作为本地区唐代墓葬中的典型器物,仅见于唐代早期的墓葬中,典型墓例如邯郸焦阿毛夫妇合葬墓、河北鸡泽县郭行墓[21、邢台市桥东区95QDM2、北京琉璃河遗址F13区M1、河北沧县前营村M2等其中邯郸焦阿毛墓时代为开元二十六年(738年),鸡泽郭行墓时代为武周如意元年(692年),两座墓的时代都属于唐代早期邢台95QDM2、琉璃河遗址F13区Ml、沧县前营村M2虽非纪年墓,但墓中均有三彩器出土,其年代也为唐代早期此外,M3、M4、M5中出土的瓷碗与沧县前营村M2出土的瓷碗也较为相似据此推断,M3~M7的时代当为唐代早期Ml、M2为墓室平面呈圆形的砖室墓,此。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