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言学和民俗学有机结合的力作.doc
12页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 ~方言学和民俗学有机结合的力作摘 要:《方言语汇与民俗―― 以景阳镇为例》是将方言学与民俗学有 机结合的一部力作该书记录了整个恩 施地区近百年来的方言特点,研究对象 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浓郁的地域特色, 内容立足生活,丰富全面,应用范围广 泛,研究系统性强,揭示出语汇特性, 彰显出民俗文化内涵,探讨了社会巨变 对语言和民俗的深刻影响 中国论文网 /4/view-12848353.htm关键词:方言语汇 民俗 恩施方 言 景阳 钟敬文在其主编的《民俗学概论》 一书中提出建立“语言民俗学”学科,旨 在“探索民间语言与其他民俗之间自古-------------------------------------------------------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 ~而然的经常而普遍的规律性关系”①, 以此来促进民间语言与其他民俗交叉研 究的发展。
方言学是语言学的分支学科, 曲彦斌指出“方言本身就是一种语言和 民俗的混合体”②,把方言学和民俗学 有机结合起来进行研究,给方言学和民 俗学双双注入了旺盛的活力江佳慧的 《方言语汇与民俗――以景阳镇为例》 正是这样一部著作该书于 2015 年 5 月由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全书从 方言与民俗相结合的视角出发,运用田 野调查、文献查阅等研究方法,以湖北 省建始县景阳镇为观察点,分别从衣食 住行、农林牧渔副、婚礼生日及丧葬习 俗、称谓、命名习俗与禁忌、时空表达、 节日与娱乐、方言创作等八个方面记录 了整个恩施地区近百年来的方言特点, 探讨了社会巨变对语言和民俗的深刻影 响 语言是民俗的载体,方言作为语 言的一种,也是承载民俗事象的载体 钟敬文认为一共有四种承载方式: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3 ~一是语言单位概括指称民俗事象, 即民俗事象需要凭借语言单位表达出来, 一个语言单位指称的民俗事象有多个含 义。
例如景阳镇词语“皮”,可以指称人 体及其他动物的皮肤、薄片状的食品, 也可以指所写文章前后不一致或者论据 没能证明观点,这种情况被称为“两张 皮” 二是语言单位具体陈述民俗事象, 即某个语言单位能够直接描写出民俗事 象的具体内容例如作者在景阳镇节日 习俗中提到的“送亮”“抢金水”“赶毛狗”; 婚礼习俗中的“过礼”“陪十姊妹”“铺床”; 丧葬习俗中的“抹澡”“跳丧”“放信”等等, 都是直接描写出了民俗事象 三是语言单位旁涉夹带民俗事象, 即语言单位所指称的民俗事象濒临消失, 但方言单位还存在着,这种方言单位并 没有直接指称民俗事象,只是在其中夹 杂着涉及民俗事象的单位例如:“补 巴”在 20 世纪 90 年代前的景阳镇是一 个高频词,指“补丁”,后来随着生活水-------------------------------------------------------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4 ~平的提高,人们大多不再穿有“补巴”的 衣服, “补巴”所指称的民俗事象处于濒 临消失的状态,但是当地还流行着与打 “补巴”有关的俗语――“早不忙,夜慌 张,半夜起来补裤裆”(形容一个人做 事不提前准备,而是临时抱佛脚,事到 临头做一些无用功) 。
“补巴”在现代社会 中已经不再是高频词,但作为方言单位 还存在于景阳镇的俗语中,并且在俗语 中也涉及了方言单位本身所涉及的民俗 事象 四是语言单位折光反射,即语言 单位能够反射民俗风貌很多方言创作 以口耳相传的形式留存在人们的日常生 活表达中,这些创作是劳动人民集体智 慧的结晶,蕴含了当地的风土人情、生 活习惯、礼仪习俗等方方面面如谚语 “满罐子不荡,半罐子连荡直荡”,以生 活中常见的现象起兴,指出罐子如果装 满了水就不会荡,没装满水就会不停地 荡动这则谚语旨在告诉人们:知识渊 博或技艺超群的人不会骄傲自满,四处-------------------------------------------------------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5 ~炫耀,反而一知半解的人往往四处卖弄, 自高自大。
从这几个方面来看,方言和民俗 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方言语汇 与民俗――以景阳镇为例》一书把方言 学和民俗学有机结合起来,以方言语汇 为基准,对其进行详细地解读,并与普 通话进行比较,分析相应的运用特点、 功能和体现出来的民俗文化读完全书, 深感该书是方言学和民俗学有机结合的 一部力作,体现了作者独到的观察力和 厚实的学术根基,形成了自身鲜明的特 色 一、研究对象具有强烈的时代感 和浓郁的地域特色 作者把研究的关照点定在 20 世 纪 50 年代至 21 世纪初之间,在这个时 间段内,中国经历了多次剧烈的政治经 济变革,这种巨变对喧闹的城市、偏远 的山村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社会变革 不仅对民众的生产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 也直接导致了风土人情及民风民俗的巨-------------------------------------------------------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6 ~大改变。
罗常培指出, “语言是社会组织 的产物,是跟着社会发展的进程而演变 的”③ 《方言语汇与民俗――以景阳镇 为例》以景阳镇方言语汇为基础,注重 对语汇背后与整个恩施地区民俗相关联 的事象进行叙介申述例如服饰一节中 的“包头手巾”:在 20 世纪 50 年代以前, 当地不分民族不分男女,都在头上包有 头巾;50 年代以后,农村不分男女继续 包头,乡镇、学校工作人员不再包头, 有的用帽子取代“包头手巾”;80 年代以 后除极少数老年妇女以外,其他人都不 再使用“包头手巾” “包头手巾”的变迁展 现了这一时间段内社会风貌的变化,具 有时代性 恩施地区多为山区,境内重岩叠 嶂,沟壑纵横,地僻民贫,形成了一条 宽广的文化沉积带景阳镇隶属恩施土 家族苗族自治州建始县,是土家族、苗 族、汉族等多民族聚居的乡镇,人们使 用的语言都是西南官话,土家语和苗语 早已消失该地土家族、苗族、汉族相-------------------------------------------------------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7 ~互通婚,和谐共处,在多民族长期融合 的过程中,风俗习惯既保留了多样性又 形成了一致性。
清江穿镇而过,镇内公 路水路通达,是周边地域的中转站发 展至今,景阳镇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方言 民俗文化作者选取景阳镇作为研究的 切入点,了解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习俗 之间的融合、演变情况,以此来反映恩 施地区的方言民俗风貌 作者在书中提到,恩施地区部分 儿童在日常口语交际中基本不用方言, 即使偶尔使用方言,相应的方言发音、 用词习惯、语法特点都有向普通话靠近 的趋势恩施方言将来势必会像土家语 和苗语一样,走向濒危的境地,方言所 承载的文化也将不复留存,在这种情况 下,研究和保护当地的语言和语言所蕴 含的民俗文化就显得非常重要 《方言 语汇与民俗――以景阳镇为例》让读者 对恩施地区特有的语汇与民俗文化有了 一个深层次、全方面的了解,有利于保 护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增强民族认-------------------------------------------------------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8 ~同感。
二、著作内容立足生活,丰富全 面,应用范围广泛 全书分为八 章,对恩施地区的语汇与民俗进行了系 统展示如第三章“婚礼、生日及丧葬 习俗”中,在婚姻礼仪方面介绍了兄妹 成亲的传说、婚恋方式、择偶标准、婚 仪流程、婚仪变化、婚礼耗资、曾经出 现过的婚姻形式、婚姻的解体与重组、 婚恋习俗的改变、家庭规模等,是作者 在这一章中重点介绍的内容例如婚仪 流程包括了 7 个环节,其中的“过期”环 节又包括 11 个部分丧葬习俗方面介 绍了疾病和死亡,作者对丧礼的描述很 详细,寿终正寝者的丧礼前后共有 20 个环节一些传统的婚恋习俗(哭嫁) 和丧礼习俗(跳丧舞)现在仅出现在舞 台表演中,作者在书中对其进行了详尽 的描写,对传统方言文化的保存起到了 重要作用再如第七章“节日与娱乐”, 景阳地区年节分为“筹备”“过年”“拜年” “过十五”4 个环节, “筹备”环节由 9 个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