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品]静脉放血治疗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临床护理干预体会.doc
4页静脉放血治疗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临床护理干预体会静脉放血治疗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临床护理干预体会摘耍:目的:探究静脉放血治疗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临床护理 方法方法:选取2010年9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真性红细胞增 多症患者40例,对其进行随机的分配,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0例 观察组患者给予全程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 两组患者并发症及满意度情况结果: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并 发症总发生率为20. 0%,对照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5. 0%,观察 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观察组患者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卩〈0. 05) 结论:全程护理干预能有效的降低静脉放血治疗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 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临床效果确切,值得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静脉放血;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护理干预;并发症;满意率 我院为探究更好的静脉放血治疗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临床护理方法, 特对2010年9月-2014年6月收治的20例PV患者给予全程护理模 式,与平时给予常规护理模式的患者对比并发症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 取得满意结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9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患者40例,随机的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0例其中男性22例, 女性18例,年龄范围(35-73)岁,平均年龄(44.52・5)岁,病 程(1-10)年不等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其他一般资料方 而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 05),具有可比性 1. 2方法 两组患者均使用一次性静脉采血器进行静脉放血治疗,同时对侧建立静 脉输液通道,输注同等剂量的低分子右旋糖酹,以保证有效血容量及 急救时的快速给药 对照组患者仅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给予一般的穿刺操作护理 而观察组给予全程护理干预,具体包括以下几点:1 •心理护理:放血治疗前大部分患者都会出现紧张、恐惧的 心理,尤其是初次接受放血疗法的患者,我们必须向患者做好解释工 作,告知静脉放血的安全性、大致操作过程及配合方法,消除患者心理恐惧,取得患者的配合;2•操作前准备:嘱病人安静休息10-20分 钟,根据患者体重、年龄及血常规结果,计算患者此次放血容量,准 备操作相关器械及急救用品,操作前再嘱病人排空小便和测量血压, 均无异常时开始操作;3•操作中护理:穿刺成功后,妥善固定采血器 针头,严密观察患者有无心慌、胸闷、呼吸急促或晕厥等不良反应, 定时测量患者血压及血糖,嘱患者有规律的进行握拳和松拳动作,鼓 励患者多喝开水,播放患者喜爱的舒缓音乐;4•操作后护理:拨出针 头后嘱患者按压5-10分钟防止出血,休息15分钟后再行离开,期间 向患者介绍疾病相关知识,指导患者生活饮食,防治疾病进展和相 关并发症发生。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及满意度情况满意度判定:患者治疗完成后,采取我院自制的满意度调查 表,对患者治疗过程中护理满意度进行评分,总分100分非常满意: 95分及以上;满意:80〜94分;一般:65〜79分;差:65分以下 总满意率二(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X 100%o 1. 4统计学分析录入SPSS 18. 00分析系统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 量资料采用(Xs)来表示,组间比较应用配对t检验,以P<0. 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表1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比较(n) 与对照组相比,*P<0. 05 2.2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观察组患者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卩〈0・05) 见表2 表2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n) 与对照组相比,*P〈0. 05 3.讨论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olycythemia vera,PV)是一种克隆性以红细胞杲常增牛为主的慢性骨髓增殖性疾病,临 床血液学特征以红细胞绝对增多、血容量及血液黏稠度增加为主[1] o 许多症状和体征是由于血液黏度和血容量增加,血流速度和氧的传 递减慢所致,放血治疗通常能降低能降低患者的Het和血黏度,有助 于加速血液流动,缓解上述症状及防治并发症产的半。
静脉放血治疗 是PV的基础治疗,其不仅操作简便、安全性高,最重要的是见效迅 速,可重复操作,对患者生活、工作影响较小,且随着医疗水平的发 展及一次性静脉釆血器的应用,护士即可独立完成此项操作[2]但为了更好的提高服务质量,减少操作并发症的发生,我院开始探究静 脉放血治疗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临床护理方法,结果显示:实施全程 护理模式的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实施常规护理模式 的对照组,且通过表1可以看出,观察组无1例患者发生静脉血栓, 且发生心慌、胸闷、晕厥的例数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 义,可见全程护理模式确实可以减少患者静脉放血治疗时的并发症发 生率 全程护理模式中强调在操作前给予患者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尤其是初次接受放血治疗的患者,听到“放血”两字大都会产 生紧张和恐惧心理,如心理护理不到位,加之操作时患者看到粗大的 釆血针头,更会增加患者的紧张及恐惧,增加心慌、胸闷及晕厥的例 数,可见实施心理护理的观察组患者其发生率较对照组低是有科学根 据的⑶全程护理模式还强调放血中测量血糖变化,以防止低血糖 的发生;PV患者血液粘稠度较高,放血早期要求护士全程陪护,指 导患者有规律的握拳,以利于血液的引流,减少血栓事件的发生[4]。
本研究结果表2显示,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 非常满意例数显著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o全程 护理模式要求全程密切观察患者神情、皮肤、呼吸及精神变化,期间 指导患者注意事项并向患者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告知其口后如何饮食、 工作和锻炼,增加了患者对护上的信任和好感,从而提高护理满意度 [5] 总之,全程护理模式不仅能有效的降低静脉放血治疗真性 红细胞增多症的并发症发牛:率,还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临床效果确切, 值得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1张洪,余芳•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护理体会[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1, 23(4): 334. [2]武丽俊•静脉放血治疗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临床护理干预[J]・基层医 学论坛,2010 (14): 167. [3]肖玉,周柏发,苏占峰,等.治疗性红细胞单采术在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患者中的应用[J] •临床血 液学杂志,2007, 4 (1): 3-5. [4]张瑞・1例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护理体会[J]・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2013, 24( 1): 65-66. [5]陈红鹰•红细胞单采术治疗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效果观察与护理[J]・ 甘肃医药,2014, 33 (4): 310-3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