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麦,你知道吗?..ppt
30页小麦, 你知道吗? 目录 • 小麦是什么 • 小麦的生产概况 • 小麦的品种分类 • 小麦的需求分析 • 小麦的阶段发育理论 • 阶段发育理论的应用 • 我国小麦育种现状 • 小麦加工产业现状与发展 小麦是什么 l 小麦:一切小麦属植物的统称 l 其他名称:麸麦、浮麦、浮小麦、空空麦 l 植物学分类:禾本科植物 l 起源:中东地区 l 中国最早的小麦:新疆的孔雀河流域,即楼兰 ,小河墓地发现了四千年前的炭化小麦 l 内地最早的小麦:三千多年前的商朝中后期, 汉代推广 l 小麦的用途:…… 小麦的生产概况(世界 ) •世界小麦播种面积2亿多公顷,总产5亿多吨 ,居世界各种作物之首 •小麦在世界分布极广,各国均有种植,主要 集中在20~60N和20~40S •从各大洲的分布看,小麦生产相对集中,主 要在亚洲,面积约占世界小麦面积的45%, 其次是欧洲,占25%,美洲占l5%,非洲、 大洋洲和南美洲各占5%左右 小麦的生产概况(世界) •主产国有原苏联、中国、美国、印度、法国、加 拿大、澳大利亚、阿根廷、英国 •平均单产最高的国家是荷兰,217.5万亩平均亩产 521kg小面积单产最高的是德国,亩产1333kg 。
小麦的生产概况(中国) • 我国播种面积达到22632千公顷,总产达到1.17亿 吨 • 从北纬18°到北纬53°,从平原到海拔约4000m的高 原(如中国西藏,新疆高原地区)均有种植 • 主产省有河南省、山东省、河北省、安徽省、江 苏省 • 河南省是中国最大小麦产区,产量约2300万吨, 占全国产量的26% 中国的小麦生产 小麦品种分类 按播种季节: •冬小麦 •春小麦 按温光反应类型: •春性小麦 •半冬性小麦 •冬性小麦 按品质类型: •强筋小麦 •中筋小麦 •弱筋小麦 小麦 冬小麦 春小麦 冬性小麦品种 半冬性小麦品种 春性小麦品种 春性小麦品种 北方冬麦区 黄淮海冬麦区 南方冬麦区(长 江中下游、西南 、华南) 东北、西北春麦 区 小麦品种分类 小麦区分布图 小麦的需求分析(世界) • 亚洲和欧洲既是生产大洲,也是消费大洲 但亚洲当年产不足需,需要大量进口 • 北美(含中美)洲和大洋洲虽然产量不是很高 ,但洲内消费比例较低.大部分用于出口 • 非洲产量最低,但消费量相对较高,需要 大量进口; • 南美洲生产和消费总量基本持平 • 欧盟、中国、印度、俄罗斯、美国、巴基 斯坦是主要消费国,年消费小麦在2000万 吨以上。
小麦的需求分析(中国) • 我国既是小麦生产大国,也是小麦消费大 国,生产量和消费量都保持在1亿吨左右, 基本保持供求平衡格局 • 我国小麦主要用于食用,第一消费为制粉 ,一般约占小麦产量的85%以上,饲用消费 和种用消费各约占4%,工业消费比例约2% 制粉消费中,约75%的小麦形成面粉, 5%形成次粉,20%形成麸皮 小麦阶段发育理论 • 小麦生育期: 播种至成熟经历的天数,200-250天 • 小麦生育阶段: 可分为营养生长、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生殖生 长阶段每一个阶段的生育特性和栽培技术均有独特 的规律 • 阶段发育的概念:小麦一生必须经过几个顺序渐进的 质变阶段,才能由营养生长转向生殖生长,完成生活 周期,这种阶段性质变化发育过程称为阶段发育每 一个质变就是一个发育阶段 主要有两个发育阶段:春化阶段、光照阶段 小麦阶段发育理论 阶段发育的三大特点 •主导性:每个发育阶段需要一定的综合外界条 件,如水、温、光、养分等,而只有一、二个 因素起主导作用 •不可逆性:在每个发育阶段条件不适宜时,停 止但不能倒行 •顺序性:当前一阶段没有结束以前,即使条件 适宜后一阶段的生长,也不能进入后一阶段。
小麦阶段发育理论 • 春化阶段(感温反应) 小麦萌发后必须经过一定的低温条件才能由营养生长向 生殖生长转变 • 主导因素是低温,其次是光照 不同的小麦品种对温度及所需天数要求不同,因此成为 分类依据之一 • 感受低温的部位:萌动的种子胚、幼苗的生长点 • 影响春化的因素 温度 光照 水分 苗龄 • 春化阶段通过的标志:穗分化到达二棱末期 小麦阶段发育理论 • 光照阶段(感光反应) 小麦通过春化阶段后经历一定的长日条件才能诱导开花 • 主导因素是日长,其次是温度 • 纬度越高地区的小麦对日长的要求越严格(长) • 影响因素 光照(日长) 温度 • 光照阶段通过标志 开始:二棱末期 终止:穗分化到达雌雄蕊 分化期(顶小穗形成) 阶段发育理论在生产上的应用 1.引种 充分考虑品种的温光发育特性与当地温光条件的吻 合程度 北种南引:南、北环境的差异:南方冬季温度高,春季日 照少 出现的问题:迟熟,不能抽穗,延迟开花 所引适宜的类型:早熟、不敏感或生育期短 的品种 南种北引:南、北环境的差异:北方冬季温度低、春季 日照长 出现的问题:早熟,提前抽穗,冻害 适宜的类型:迟熟或生育期长的品种 阶段发育理论在生产上的应用 2.确定播期 冬性品种早播,春性品种晚播 原因:春化阶段最耐寒,春化阶段结束耐寒力降低, 光照阶段抗寒力完全丧失。
整体趋势:从北到南,播期逐渐推迟 3. 确定密度 冬性品种分蘖力强宜稀播,春性品种宜密播 4. 加速育种世代 对通过春化以后的小麦,可增加光照,提高温度加速 光照阶段的进行,缩短生育期,提前收获 我国小麦育种现状 1、我国小麦品质育种工作是70年代逐渐通过现有品种筛选 并逐步发展利用优质亲本进行杂交改良 2、从“七五”开始,小麦品质育种正式列入国家科技攻关项 目中,许多省市都开展了这方面的工作 3、自1986年以来,我国曾3次对主要麦区有代表性的小麦 品种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品质分析 我国小麦育种现状 存在问题: 1、 优质品种过不硬 (例如:饼干、蛋糕用小麦蛋白质和面筋含量都偏高,一般比国外软 质小麦高3-4个百分点,且质地也不够软 2、 品质测试手段落后 (近年来许多国家致力于测试仪器和方法的改进,使之向更加微量、 快速、准确、自动化、电脑化方向发展,对比之下我国无论是农业科 研或商品粮科研部门,在这些方面的研究存在较大差距) 3、 管理体制不健全 (国家还没有真正实行以质论价的政策,还没有建立一种完善的对小 麦品质状况的检测报告管理体制,这些均给品质改良造成障碍 4 、网络体系不完善 (我国小麦品种育种机构与粮食、谷化、食品等部门互不联系,在发 达国家一般都成立由育种家、谷物化学家、食品科学家组成的小麦协 会等组织,以互通信息,协调各种关系,促进品质改良过程中的多学 科协作。
我国小麦育种现状 策略和展望: 1、各育种单位应根据条件及时把小麦品质育种纳入育种计划,把 品质育种作为小麦育种的一个重要目标 2、有目的、有计划地重点加强对国外优质资源的引种工作并分 工协作对已征集优异种质资源的品种及其它农艺性状的遗传与生理 特性进行深入研究,准确探明其利用价值,以减少盲目性,为育种 工作提供技术途径和理论依据 3、品种审定机构应把品质作为评价小麦新品种的一项标准,并规 定具体的最低品质标准 4、国家有关机构应组织技术力量研究快速、准确、简便、用材料 少或不破坏种子的粮食作物品质分析技术和仪器设备的引进、仿制 、研制和创新问题 5、建立和完善小麦品质检测系统和机构 小麦加工产业现状与发展 (现状) • 小麦加工以小规模企业居多 (2007年,全国入统(仅统计日加工能力在50t以上企业)小麦粉加工 企业3184个,年生产能力10218万t,其中日加工能力100t以下企业 1966个,占61.7%) • 民营企业发展迅速 (2007年在小麦粉加工企业中,民营企业有2902个,占 91.1%,比上 年增加70个) • 企业集中度提高 (2007年,小麦粉企业前10家合计产量达851.7万t,企业数量占入统企 业总数的0.31%,合计产量占入统小麦粉企业总产量的17.2%,比上 年提高0.2个百分点) 小麦加工产业现状与发展 (现状) • 产品档次提升 (2007年纳入统计的面粉企业总产量为4966万t,比上年增加620.1万t, 其中:特制一等粉2216.2万t,占44.6%;特制二等粉1229.5万t,占 24.8%,两者合计占69.4%) • 加工企业地域分布以主产区为主 目前,我国主要的面粉生产大省中,除广东外,其余都在小麦主产区 。
冀鲁豫苏皖等这些小麦主产省也是小麦加工企业密集的地区,这是 企业立足于利用当地粮源,降低采购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的理性选 择 小麦加工产业现状与发展 (存在问题) • 从小麦原料来看,缺少加工用优质小麦专 用品种 • 从加工成品来看,小麦专用粉品种较少 • 从加工业行业来看,加工企业大多规模小 生产能力利用率低 (在小麦主产区广大的农村乡镇分布着大量小规模面粉加工厂,这些加 工厂每年担负着1亿多t的自产小麦的加工任务 (根据粮食行业协会的统计分析,2007年小麦粉企业生产能力利用率 平均为69.5%,虽比前几年有所提高,但仍属于较低水平另有分析 认为,全国面粉加工能力3.5亿t/年,而实际制粉消费9000多万t,开 工率仅25.7%,行业平均利润率不到1.5%,远低于食品行业8%的平 均利润率 小麦加工产业现状与发展 (发展前景) • 小麦精深加工程度将进一步提高 (到2010年,粮食通过加工增值30%左右,深加工比例由8%提高到15%左右 ;日处理小麦200t以上的面粉企业加工量占总加工量的比例由42%增加到50% 以上 • 小麦加工布局将更具区域特色 (在北方、黄淮海等小麦主产区,发展生产面包、面条、饼干等优质专用粉加 工企业,形成优质小麦加工产业群。
在大中城市和东部沿海等小麦主销区, 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大型企业集团,建立适合城市特点的主食品加工基 地,推进面制主食品工业化 • 产业组织模式将进一步优化 (加工企业为获得稳定和优质的小麦原粮来源,通过运用“公司+农户”“公司+基 地+农户”“公司+科研+农户”等多种方式,主动联结广大农户,与农户签订订单 ,带领农民联结粮食流通,取得了良好的综合效益 小麦加工产业现状与发展 • 小麦近90%加工成各种面粉,如面包粉、 饼干粉、面条粉、饺子粉、蛋糕粉、颗粒 粉、营养强化粉、自发馒头粉、煎炸粉、 预配粉等等其他深加工产品还有小麦淀 粉与谷朊粉、小麦蛋白制品、变性淀粉等 ,广泛应用到食品、化工、酿造、医药、 造纸、纺织等行业,产生高附加值,提高 经济效益 小麦加工产业现状与发展 • 近年来我国小麦加工业企业集中度提高, 产品档次提升,但仍然存在企业数量多、 规模小,行业利润率偏低等问题未来我 国小麦加工业将呈现精深加工程度提高、 区域布局更具特色、产业组织模式进一步 优化的发展趋势 关于小麦我们就说这么多,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的信息, 欢迎到老师的实验室去深入了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