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项鸿祚关于夏天的诗词《清平乐·池上纳凉》鉴赏.docx

3页
  • 卖家[上传人]:碎****木
  • 文档编号:256096305
  • 上传时间:2022-02-1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3.24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项鸿祚关于夏天的诗词《清平乐·池上纳凉》鉴赏 《清平乐·池上纳凉》 清代:项鸿祚 水天清话,院静人销夏蜡炬风摇帘不下,竹影半墙如画 醉来扶上桃笙,熟罗扇子凉轻一霎荷塘过雨,明朝便是秋声 译文 水天一色一片清静凉快气息,庭院中静静静的人们都在纳凉消夏门帘高卷清风摇动着室内的蜡烛,竹影婆娑映照墙上就像一幅漂亮的写竹图画 醉后躺卧桃笙竹制成的竹簟上,轻罗纨扇微微煽动凉气徐发荷塘里骤雨一下子就过去了,明天肯定会是秋风萧杀 解释 清平乐(yuè):词牌名,取用汉乐府“清乐”、“平乐”两个乐调命名双调四十六字,八句,上片四仄韵,下片三平韵 清话:清爽美妙的意思 销夏:消退暑气,即纳凉销一作“消” 蜡炬:蜡烛 桃笙:竹簟据陈鼎《竹谱》载,四川阆中产桃笙竹,节高皮软,制成竹席,暑月寝之无汗,故人呼竹簟为桃笙 熟罗:丝织物轻软而有疏孔的叫罗。

      织罗的丝或练或不练,故有熟罗、生罗之别 一霎:一会儿 赏析 词的上片,勾画出一幅夏夜安静清幽的画面水天清话,院静人销夏”二句,勾画出一幅夏夜安静、清幽的画面描写池水、夜空一片清澄,庭院悄然无声,只有词人在池畔乘凉蜡炬风摇帘不下,竹影半墙如画”,是写在庭院乘凉的词人所看到的室内的情景依据下片词首句“醉来”二字推断,词人此时是在以酒销夏,边饮酒边欣赏院中的风光,夜风吹来,室内的蜡烛光炬被风吹得摇摆不定,门帘也随风摇动;室外,月光将竹林映照在墙壁上,竹影依风摇曳,发出稍微的声响在这里,词人是以动写静,那被风吹动的烛光,飘乎不定的门帘和那半墙如画的竹影,更显出夏夜的安静,虽不一字月,却使人感到明月朗照瞑目遐思一幅清爽美丽的夏夜图便可在眼前出现 词的下片着意描写词人乘凉时的心情醉来扶上桃笙,熟罗扇子凉轻”二句,是写人的动作词人醉酒后扶墙走到床边,躺在竹席上,手执熟罗扇,轻轻的扇风虽使人略感凉爽,但却难解词人的醉意,在模糊的醉意中,词人由凉快的夏夜,突然想到了秋天的风光一霎荷塘过雨,明朝便是秋声”,眼前池塘正是莲叶碧青,荷花争奇之时,然而瞬间雨过,一夜间便花凋叶残,明朝醒来,庭院里便是一片秋声。

      最终两句着似写景,实则是借写醉意中的幻觉,寄予词人自己对人生的感慨 全词勾画出一幅常见的池边消夏图,传递了一种闲适、安逸、祥和的气息水天清话,夜深入静,是小令的基调,但不时有风中烛曳、墙上竹动、席上人晃、手中扇摇、水中波兴,来打破这种静谧以动衬静,比照清楚项鸿祚曾自言“幼有愁癖”,简单触景生情,任何景物都能勾起他的忧情苦绪这首词就是词人以传神的笔墨,抓住刹那间的愁情描绘出的如画的境地。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