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伊春市第二中学2016-2017学年度高一期中考试历史试题.pdf
4页2016--2017 高一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历 史 试 卷一、选择题 (本题有 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将答案填写在历史答题卡上 )1、 《荀子 ?儒效篇》 : “(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反映周朝实行的制度是()A.内服制度B.外服制度C.分封制D.宗法制2、分封制使西周贵族集团形成的等级序列是()A. 周王——卿——诸侯——士B周王 ——诸侯——大夫——士C. 周王——诸侯——士——大夫D周王 ——大夫——士——卿3、秦始皇建立的封建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根本特征是()A.最高统治者称皇帝B.中央设三公九卿制C.地方设立郡县制D.皇权至高无上4、中国历史上曾经有这样一位统治者()①他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过五帝”②他首先建立了中央集权的统一封建国家③他创立的王朝是中国古代比较短命的朝代④他采取法家思想,统治残暴A.秦始皇B.汉高祖C.唐太宗D.明成祖5、中国古代的三省六部制, 最早出现于()A.秦汉时期B.魏晋南北朝时期C.隋唐时期D.宋元时期6、假如你是一位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在招收研究生的试卷中,有这样一道题:谈谈你对明朝废除丞相制度这一政策的理解。
某考生答题要点概括如下, 你认为其中不符合历史实际情况的是:()A.丞相制度妨碍了皇权的高度集中B.丞相制度必然导致社会的动乱C.这一做法使军政大权进一步集中到皇帝手中D.废除丞相制度,使君主专制达到了新的高度7、自秦汉以来我国古代中央和地方关系演变的基本趋势,不正确的是()A.中央对地方的治理渐趋加强B.削弱地方权力,加强中央集权C.加强皇权,分散相权D.强化中央对地方官吏的控制和监视8、雅典民主制的基本特点是()A.贵族集体统治B.全体国民投票表决C.人民主权与轮番而治D.全体国民轮番而治9、公元前 453 年,由三名贵族组成的罗马考察团前往希腊,经过近一年的考察,认为雅典的政治制度是“外观的民主,实质的独裁”这种说法的主要理由是()A.雅典的民主制度是一种直接民主制B.广大妇女不能参加城邦的公民大会C.向雅典城邦纳税的外邦人无选举权D.城邦的实质掌握在少数奴隶主手中10、辩论是雅典公民大会最重要的程序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公民大会只是辩论场所,不作出决策B.辩论是公民行使自己权力的重要方式C.公民大会辩论客观上促进文化发展D.辩论的氛围益于苏格拉底等大师的成长11、罗马法是罗马文明留给后人最持久的遗产,最初是从习惯法发展而来, 但罗马法更重要的是成文法。
要研究罗马习惯法首选的历史文献是()A. 《十二铜表法》B.公民法C.万民法D.自然法12、从罗马法的产生发展过程,可以清晰看到人类社会法律的产生和演变过程罗马法合乎逻辑的演变过程是()A.习惯法 —习惯总结 —习惯—法B.法律理论 —习惯—法—习惯法C.法—习惯—法律总结 —习惯法D.习惯 —习惯法 —法—法律总结13、 《十二铜表法》中规定:“出卖的物品纵经交付,非在买受人付清价款或提供担保以满足出卖人的要求后, 其所有权并不移转 在木料和建筑物已分离, 或作葡萄架的柱子已从地中拔出后,则原所有人有权取回 ”上述规定体现了 ( ) 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B.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C.买卖双方关系紧张D.平民与贵族的斗争激烈14、罗马共和制主要由三层机构组成,包括()①执政官②公民大会③元老院④民众法庭⑤保民官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④⑤15、罗马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以法律,而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征服 ”你认为对上述这段的话理解正确的是()A.罗马法对罗马持久的统治的维系起到了积极作用B.罗马人不仅能以武力打天下,更懂以法律统治世界C.表明罗马法律体系的高度成熟D.罗马法在世界史特别是世界法律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高一学年历史试卷共六页第 1 页高一学年历史试卷共六页第 2 页16、1787 年宪法是独立后的美国从邦联发展成为联邦制共和政体,其重要作用是( ) ①结束了松散状态,维护了国家统一②满足了人民群众对权益的要求③确立了美国的责任内阁制④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A.①④B.①②C.②③D.③④17、英国革命和法国大革命 “不仅反映了它们本身发生的地区即英法两国的要求,而且在更大得多的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整个世界的要求”。
这表明,英法资产阶级的成功标志着( ) A.工业生产方式确立 B.工业资产阶级胜利C.新社会制度的胜利D.君主制度的衰亡18、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规定: “总统有权召开两院的特别会议在会议的闭会时期,如果两院有绝对多数要求开会,总统也必须召集两院这说明 ( ) A.总统控制议会 B.总统权大,议会权小C.总统的权力受议会限制D.行政权与立法权相制约19、 《德意志帝国宪法》与英国《权利法案》的不同在于( ) A.确立了君主立宪制B.议会可以监督政府C.加强了国王的权力D.君主“统而不治”20、1832 年的改革法主要包括选举权和议席分配两个主要方面,根据改革法案,年值10 英镑房产的选举资格使新城镇和工业选区的中产阶级当选议员的机会增大了这次改革( ) A.使中产阶级获得了选举权和被选择权B.使工人阶级获得选举资格并分享权力C.实现了全体公民的普选权和政治参与D.使中产阶级立即获得政治上的控制权21、2010 年初,奥巴马上台后力推的医疗保险改革法案在国会获得通过,但其后有26 个州反对该法案,提请违宪诉讼2012 年 6 月美国最高法院裁定,医改法案大部分条款合乎宪法这反映了美国 ( ) A.最高法院的权力高于国会和总统B.各州的权力高于联邦政府的权力C.国会与总统在大政方针上保持一致D.国家权力结构的特点是分权与制衡22、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主要目的是()A.保护鸦片贸易B.打开中国商品市场C.割占领土D.争取外交礼仪平等23、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A. 《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北京条约》D.《马关条约》24、从兴起的原因看,太平天国运动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A.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B.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C.农民阶级与外国资本主义的矛盾D.近代中国社会内部各阶级的矛盾25、丘逢甲《春愁》诗: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与该诗相关联的事件是()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26、 《马关条约》签订后,列强对华经济侵略进入一个新阶段这主要体现()A.列强强迫清政府承担巨额赔款B.列强势力开始进入中国腹地C.列强开始争夺在华路矿权D.列强从商品输出为主转为资本输出为主27、在某个条约的签字仪式上,一个自称“中国通”的帝国主义分子写了一幅上联:“琵琶琴瑟,八大王王王在上 ”其他帝国主义分子听后连声叫绝,并发出阵阵狂笑一个中方官员站起来,义正辞严,对了一幅下联: “魑魅魍魉,四小鬼鬼鬼犯边 ”请问此条约是()A. 《南京条约》B. 《天津条约》C. 《马关条约》D. 《辛丑条约》28、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法律是()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B.《中华民国宪法》C.《中华民国约法》D.《共同纲领》29、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说: “辛亥革命 ,, 为2132 年的历史打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只有漫长的历史才能称量出这个句号的真正意义和重量之所以得出这一结论,是因为这场革命( ) A.建立了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B.结束了中国的封建制度C.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D.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30、下列事件中能够充分体现五四精神主旋律的有()①巴黎和会上, 中国代表顾维钧向帝国主义列强据理力争,强调中国对山东拥有主权;②总统府外交委员会事务长林长民发表《外交警报警告国民》,大声疾呼: “胶州亡矣,山东亡矣,国不国矣!” ;③北大法科学生谢绍敏啮破中指,血书“还我青岛”四个大字,公之于众;④浙江海宁县召开万人国民大会,决定开除陆宗舆县籍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②③高一学年历史试卷共六页第 3 页高一学年历史试卷共六页第 4 页二.材料问答题 (40 分,共两道题,将答案写在历史答题卡上。
31.阅读下列材料:(20 分)材料一 : 秦武王二年 (公元前 309 年)始置左、右丞相,佐助君主处理国家军政要务赢政统一全国后,设置“三公” 其中御史大夫职位相对低而权限重,太尉一职虚有其位而无实权材料二 : 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干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贞观政要》引唐太宗语材料三 : 传统相权的衰落,宋代是一关键据司马光说:“淳化中 ,, 太宗患中书权太重,且事众,宰相不能悉领理向敏中时为谏官, 上言请分中书吏房置审官院, 刑房置审刑院材料四 : 自秦以下,人人君天下者, 皆不鉴秦设相之患, 相从而命之, 往往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黄佐《南雍志》引明太祖语请回答:(1)据材料一,“三公”的出现有何实质意义?御史大夫的设置反映了什么矛盾?(2 分)(2)据材料二,唐太宗对丞相的态度是怎样的?为此实行了怎样的政治运行机制?(4 分)(3)据材料三,为什么说“传统相权的衰落,宋代是一关键”?(4 分)(4)元代实行怎样的政治运行机制?据此并结合材料四,说明明朝废除丞相的原因和措施6 分)(5)综合上述材料,说明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基本趋势及对中国社会造成的主要影响。
4 分)32.材料问答题( 20 分)材料一:由于受到历史条件、文化传统、国内外政治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近代西方国家在政体形式上是多种多样的,试以近代英国、美国为例进行分析1)分别说出奠定两国政体的重要法律文件名称 (4 分)两国的政府首脑分别是谁? (2分)(2)你欣赏哪国政体?请说出这一政体的特点4 分)材料二:中国革命之目的,系欲建立共和政府,效法美国,除此之外,无论何项政体皆不宜于中国 因中国省份过多, 人种复杂之故 美国共和政体甚合中国之用, 得达此目的,则振兴商务改良经济,发掘天然矿产,则发达无穷——摘自 1911年 11 月孙中山与《巴黎日报》记者的谈话“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临时大总统、副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之,以总员四分三以上出席,得票满投票总数三分二以上者为当选” , “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法院以临时大总统及司法总长分别任命之法官组织之”——节选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根据材料回答 : (3)在政治体制的构建上,1912 年孙中山颁布的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是如何体现“效法美国”的主张的?( 4 分)(4)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哪一规定与美国政治体制不同?(2 分)这一规定的直接目 的是什么?( 2 分)这一法令的颁布最主要的意义是什么?(2 分)高一学年历史试卷共六页第 5 页高一学年历史试卷共六页第 6 页2016--2017 高一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历 史 答 案1--5 、 C B D A C 6--10、 B C C D A 11--15、A D B A D 16--20 、A C D C A 21--25、 D B A A C 26--30、 D D A D C 二.材料问答题( 40 分,共两道题)31.答案:( 20 分)(1) “三公”的出现是对世袭制的否定。
御史大夫的设置是君权与相权矛盾的产物 (2 分) (2) 态度:设宰相筹划大事,以弥补君主的不足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长官都是宰相,既相互牵制又互为补充;有利于加强皇权4 分)(3) 宋代设参知政事分割宰相的行政权,设枢密院分割宰相的军权, 设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财政权,而且还削掉了宰相的用人权和司法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