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图示教学法在幼儿音乐活动中的应用.doc

5页
  • 卖家[上传人]:宝路
  • 文档编号:17466462
  • 上传时间:2017-11-1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49.47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浅谈图示教学法在幼儿音乐活动中的应用【内容摘要】在音乐活动中,尝试运用“图示”教学法,精心设计各种能表现音乐内容的动物形象的、图形的、多媒体的和线条的图示教学法,使幼儿愉快、主动地参与到音乐活动中应用适当的“图示”教学法可以帮助幼儿更好的理解音乐,能更有效地发展幼儿的创造力、表现力和感受力,把音乐教学活动演绎的更加精彩、更具有生命力关键词】图示教学法 音乐活动 幼儿 幼儿园的音乐教育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教育手段,喜爱音乐是幼儿的天性《纲要》指出:艺术领域的基本理念是:幼儿艺术活动以“幼儿为本,强调主动性,让孩子成为学习的主人” 然而,如何在音乐活动中发挥孩子的主体性,使活动变得生动活泼和富有情趣呢?一、 “图示”教学法的定义图示教学法,就是用最明白最简单的图画形式来表现音乐它是一种视觉符号也是一种材料,它可以把音乐材料简单化、形象化如有“图片”图示教学法、“线条”图示法、“多媒体” 图示法和“语言” 图示法等如:用↗表示旋律线的向上走向,↘表示旋律线的向下走向,△表示快,▼表示慢○表示弱,●表示强,★表示情绪高昂等等) 传统的音乐教育活动中,教师教的意识太强,完成任务的愿望迫切以往的歌唱活动,都是先理解歌词,然后熟悉曲调,接着跟唱,最后完整演唱,幼儿为了教师的教而学,音乐活动变成了孩子无尽的练习,这样的授歌模式是比较传统、单一的,违背了新《纲要》的教育理念:“让孩子成为学习的主人” 。

      原本欢快的歌唱活动显得整苍白无力,更别谈让幼儿在歌唱活动中体验快乐了因此用图示法参与音乐教学活动,有助于提高孩子的听赏能力、注意力、感受力和审美力,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二、 “图示”教学法为音乐活动提供有效支架(一)巧用“图片”图示教学法1.用“图片”图示法,理解和记忆歌词内容在教唱新歌时,很多幼儿在记忆新歌新词上有一定的困难如何帮助孩子理解歌词、2有效识记歌词显得非常重要,为了解决幼儿记新歌词的问题,唤起孩子学习歌曲的热情,我就一改往常的音乐教学模式,尝试着配上与乐曲中歌词相应的“图片”图示来帮助幼儿记忆歌词如:在歌曲《大鞋与小鞋》活动中,我们设计了大鞋与小鞋的图片来帮助孩子理解内容, (大鞋“O;小 鞋“ 0” )为使孩子唱出小鞋的轻快,还画出了拍子“× ×× | ×× ×× | ×× ×× |× —|孩子们通过观看形象生动的图片,很快理解了歌词并记住了歌词再如歌曲《神奇的布》 ,我结合歌曲中的歌词,出示“牛仔布、大花布、丝绸布、棉布、红布”等事先准备好的图片,随着演唱到相应的歌词下就出示相应的一块布,通过直观的图片来记忆歌词,增加了趣味性,原本枯燥的反复记歌词变成了幼儿乐于参与的一个学习环节。

      2.用“图片”图示法,掌握歌曲的节奏时值歌曲中节奏时值的长短是相对而言的,对幼儿来讲就比较抽象和难以理解,而图示可以将这些抽象的概念具体化节奏符号在节奏乐教学中是非常常见的,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可能更多地注重让孩子理解符号意思、了解符号之间的关系,而往往忽视了反反复复地使用简单的符号常常会让孩子感到枯燥乏味如:《快乐的罗嗦》 、 《咿呀咿呀呦》这两首歌曲都是比较欢快活泼,节奏明快的音乐中有四分音符(×) 、二分音符(×—) 、八分音符(×)等不同时值的节奏,如歌曲《快乐的罗嗦》 ,它是一首音乐律动,整首歌曲活泼欢快,旋律简单在学习节奏型“××︱×× ︱”时,我就配上相应的动物图片图示,如“︱ ︱︱ |”孩子们看了这些形象图片,兴趣高涨到极点与形象呼应的另一个显著特征是直观性,对幼儿来讲,这种直观形象性是视觉的享受,能直接看到的,便于幼儿理解和接受幼儿通过眼睛看、耳朵听和嘴巴唱积极主动的参与到音乐歌唱活动中,孩子们一下子就掌握了,枯燥的节奏训练变成了孩子们喜欢的歌唱环节,还让幼儿在音乐情境中获得愉快的情绪体验3.用“图片”图示法,化解歌曲节奏的难度在音乐活动中,幼儿对音乐节奏的把握和理解都需要进行丰富、活跃的形象思维。

      我们平时使用的教材中的音乐曲谱,其结构体系复杂,对于认知水平有限的幼儿来讲,要很好地把握,是很困难的为了化解音乐节奏的难度,我专门设计了一些生动、形象的图形符号来代替,帮助幼儿掌握乐曲的节奏再如,学习歌曲《春天里来》时,歌曲中几次出现了“郎里格郎”及“郎里格郎里格郎里格郎” ,幼儿很难分辨和把握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我就运用了“图片”图示法, “◎☆”和“◎◎◎☆” , (“◎ ”代表“郎里格” , “☆”代表“郎” ) ,有了这个支架,3孩子们很快就看着图哼唱起来了,不仅记住了歌词内容,还掌握了乐曲的节奏在歌曲《送我一朵玫瑰花》时,我设计了这样的图示:图中的每一小节中都有 4 朵花“ ”代表 4/4 拍节奏孩子们根据图中花的形状,自己看着图高兴的用手、用脚打起节奏来,并且节奏也很正确二)巧用“线形”图示教学法1.用“线形”图示法,分析音乐曲式结构音乐曲式结构的学习是幼儿园音乐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掌握好歌曲的曲式结构,有助于理解歌曲内容,可以更好地演唱歌曲如歌曲《风中的童话》是一首 ABA 段的三段体回旋曲式结构,乐曲欢快活泼首先,通过游戏帮助幼儿简单了解歌曲的三段体曲式结构,这首乐曲分成了 3 段,通过听歌曲知道其中第 3 段音乐和第 1 段音乐是重复的、一样的,只有第 2 段是不一样的,这样形式的乐曲叫三段体。

      但是,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讲,通过这样的感知也许并不能真正理解乐曲的曲式结构因此,为了能更直观、更清楚、更简单地帮助幼儿理解歌曲的曲式结构,我采用了“线形”图示教学法在幼儿听完乐曲后,直接在黑板上出示事先准备好的“线形”图示:“~~~~、∧∧∧∧、~~~~” ,这样简单的“线形”图,能让幼儿直观的看到乐曲的曲式结构,是一首 ABA 段的三段体曲式结构因此,利用“线形”图示法能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和感受音乐的曲式结构2.用“线形”图示法,简化乐曲中重复的乐句在歌曲中,适当地运用“线形”图示法,可以起简化、突出乐句和音乐的节奏如歌曲《薯片脆脆》 、 《咿呀咿呀呦》中有“咔嚓、咔嚓” 、 “咿呀咿呀呦”出现时,用明显的锯齿线来突出音乐的节奏教师根据乐曲的节奏起伏,在黑板上画好相应的波浪线如“咔嚓、咔嚓” 、 “ 咿呀咿呀呦” ,幼儿喜欢重复简单、上口的歌词,不仅练习了乐曲中反复出现的乐句,还能运用肢体动作表现乐曲的节奏教师随音乐用粉笔沿波浪线描画,寥寥几笔,虽然很简单,却在幼儿理解歌曲的重复乐句时起了很大的作用,用这样直观的锯齿线图示法,可以帮助幼儿简化和理解歌曲中重复的乐句3.用“线形”图示法,感受乐曲中声音的强弱变化歌曲中声音的强弱变化,也是年幼的孩子很难掌握的,对于这种感受的强化,能够提高孩子们的听辩能力。

      所以,在歌曲《大猫和小猫》中,我运用大大的波浪线“~~~”表示大猫很响很粗的声音,用细细的波浪线“~~~”表达小猫细细软软的声音,形象的声音曲线,能把孩子们的情绪4调控得恰如其分,表演得很有艺术的味道同样,在创编《大狗和小狗》中孩子们也都能够演绎得很好因此,用“线形”图示法来帮助幼儿初步乐曲声音的强弱很有效果三)巧用“多媒体”图示教学法1.用“多媒体”图示法,创设音乐活动情境用多媒体课件创设音乐活动情境,达到了化抽象的音符为生动直观的画面、从而有效的帮助幼儿感受了乐曲的曲调和风格多媒体教学声形并茂,悦耳动听的音乐、营造特定的氛围、创设歌曲中所描绘的情境,从而唤起、激活孩子们头脑中原有的和新的表象按照乐曲中的描绘形象产生种种联想和想象,达到了创境激情,推动孩子们形象思维发展的目的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的具体形象思维比较发达,一切美好、新颖的事物都能引起孩子们的好奇,而多媒体课件能将声音、图像等直观地展示出来,把孩子们带入一个色彩缤纷、声像同步的优美意境如:欣赏活动《春》 ,作品描写的是春天万物复苏,农民在田头忙着春耕播种……这样的情景对于生活在城市的孩子们来讲真的很抽象,我也很难用空洞的说教来诠释作品的美。

      所以我制作了多媒体课件,向孩子们展示了这样的场景:阳光明媚的春天到了,柳树舒展开了黄绿嫩叶的枝条,在微微的春风中轻柔地拂动,就像一群群身着绿装的仙女在翩翩起舞优美的旋律,动心的节奏,诗化的意境,形成了特有的美感氛围孩子们也随优美的旋律置身于欢快的氛围中,他们的心情顿时活跃起来,产生了丰富的想象力,大大调动了学习歌曲的兴趣他们边欣赏、边体验,感知音乐活泼、欢快的音乐性质,接受潜移默化的艺术感染,用音乐要素去掌握作品的内涵,吐露真实的情感三、 “图示”教学法在音乐活动中的优化(一) .灵活应用多元的“图示”教学法音乐是相对抽象的艺术活动,图示教学法更能够把歌曲的结构、乐句等抽象的难以理解的音乐形象用图的形式表现出来,从而使幼儿愉快地投入到了整个音乐活动中用多元“图示“教学法引导幼儿自己理解图示表现乐曲旋律的高低变化、乐段的重复与变化;用连环画、多媒体课件介入音乐活动表现歌曲,有效地激发幼儿的兴趣,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协同参与,激发出激情的畅想;所以,图示教学法不仅是一种直观又新颖的教学手段,还能使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创造力、表现力得到了有效的发展二) .关注幼儿兴趣,满足幼儿的情感需要在图示教学活动,能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获得情感上真正的快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能带领孩子们在音乐活动中去寻找快5乐,创造快乐在图示教学活动中,多媒体课件能将孩子们带入虚拟的情景中自主探索获得信息和经验,得到愉悦的情感体验 “线形”图示法和“图片”图示法能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歌曲内容,滑稽的图片、夸张的线条足以让幼儿满堂欢笑所以,在音乐活动中应关注幼儿的兴趣,巧用多元“图示”教学法能让音乐活动更精彩、更有生命力三) .利用“图示”教学法进行“因材施教”在音乐活动中,不难发现总有一部分幼儿老当配角,处于一个被动的地位那些发展水平较高的幼儿经常有机会表现,而能力相对弱的幼儿往往因为自卑而不敢表演如果,我们任其自然发展,这部分幼儿不仅失去了发展提高的机会,还可能产生一定的心理问题因此,可以用“图示”教学法来化解这个问题,在音乐活动中,尽量应用各种适宜的“图示”教学法把学习内容简单化、情景化、生活化、游戏化,让幼儿在宽松、自由的环境下学习歌曲图示”教学法能把更多的机会留给那些胆怯的、没有机会表现的幼儿,让每个幼儿都能积极、主动、自信地参与音乐活动,满足每个幼儿自我表现的需要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2]《学前教育课程指南 》[3]《学前儿童音乐教育 》许卓娅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6 年[4]《幼儿园集体音乐教育活动中的心理调节》许卓娅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