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射性现象及规律.ppt
29页第六章 放射性现象及规律w 放射性现象w 原子核衰变的指数衰减规律w 递次衰变规律w 天然放射系和人工放射性w 14C衰变量子力学与原子核物理第六章 放射性现象及规律量子力学与原子核物理第六章 放射性现象及规律量子力学与原子核物理第六章 放射性现象及规律放射性现象 (1)w 原子核自发地发射各种射线的现象称为放射性 能自发地发射各种射线的核素称为放射性核素 ,也叫不稳定的核素w 1896,Becquerel发现铀矿发射一种看不见的射线 ,穿透力强,并使照相底片感光量子力学与原子核物理第六章 放射性现象及规律射线成分射线 穿透力最弱射线(氦核)射线(高速运动电子)射线 穿透力较强放射源带孔的铅板磁场垂直于纸面射线(短波长电磁波)射线 穿透力最强量子力学与原子核物理第六章 放射性现象及规律放射性现象 (2)w 放射性与原子核内部的变化有关,与原子的外 围电子无关 放射性由原子核衰变引起, 即一 种核素转变另一核素, 或一种核素能态转变为另 一能态.w 放射性有天然放射性和人工放射性之分天然 放射性是指天然存在的放射性核素所具有的放射 性它们大多属于有重元素组成的三个放射系(即 钍系,铀系和锕系)。
人们还可以用人工方法(例如 反应堆和加速器)来产生放射性,这叫人工放射性 量子力学与原子核物理第六章 放射性现象及规律原子核衰变w 衰变w 跃迁w 衰变量子力学与原子核物理第六章 放射性现象及规律原子核衰变的指数衰减规律 (1)w 核衰变是原子核自发产生的变化,是一个 量子跃迁过程w 对于任何一个放射性核素,它发生衰变 的精确时刻是不能预告的,但对于足够多 的放射性核素的集合,作为一个整体,它 的衰变规律则是确定的.量子力学与原子核物理第六章 放射性现象及规律原子核衰变的指数衰减规律 (2)氡的衰变对于任何放射性元素: N0 初始时刻的原子核数 N 时刻t的原子核数量子力学与原子核物理第六章 放射性现象及规律衰变常量衰变常量w 在时刻t到时刻t+dt之间发生衰变的原子核数 和N(t)成正比, 也和时间间隔dt成正比w 为衰变常量, 表示单位时间内, 每个原子核 的衰变几率, 不同放射性元素的不同,由原子核 的内部特殊性(质中比,奇偶性等)决定量子力学与原子核物理第六章 放射性现象及规律分支衰变的衰变常量w 在分支衰变的情况下,核素的总衰变常量为 各分支衰变常数i的代数和。
w 分支衰变是指一种核素同时按不同的方式进 行衰变量子力学与原子核物理第六章 放射性现象及规律半衰期在时刻T1/2时, T1/2则定义为半衰期:量子力学与原子核物理第六章 放射性现象及规律平均寿命在时刻t到时刻t+dt之间发生衰变的原子核数为 NdtNdt个原子核的寿命为 tN0个原子核的总寿命为平均寿命 量子力学与原子核物理第六章 放射性现象及规律放射性活度 (1)w 放射性活度A为一个放射源在单位时间内发 生衰变的原子核数量子力学与原子核物理第六章 放射性现象及规律放射性活度 (2)w 习惯上采用居里(Ci)为放射性活度单位.一个 放射性源若在每秒内产生3.7x1010次衰变, 这个 放射性源的放射性活度即为1居里(Ci)w 放射性活度的国际单位为贝可(Bq)1Bq=1s-1, 1Ci=3.7x1010Bq量子力学与原子核物理第六章 放射性现象及规律天然放射系 (1)w 地壳中存在的一些重的放射性核素形成三个 天然放射性天然放射系处于长期平衡中.w 连续衰变时放射性原子核所构成的系列称为 放射系w 每个放射系从母体开始,都经过至少十次连 续衰变,最后达到稳定的铅同位素。
量子力学与原子核物理第六章 放射性现象及规律天然放射系 (2)w 放射系中成员大部分放射性,少量放射性 ,一般伴随辐射w 天然放射系的母体半衰期都很长,和地球年 龄相近或更长,因而还能保存下来量子力学与原子核物理第六章 放射性现象及规律钍系 (1)w 钍系从232Th开始,经过10次连续衰变,最 后到稳定核素208Pbw 232Th半衰期是1.405x1010年,子体半衰期最 长是228Ra,其半衰期是5.75年, 所以钍系建立 长期平衡需要几十年的时间量子力学与原子核物理第六章 放射性现象及规律钍系 (2)w 钍系中 A=4nw 图中横坐标代 表原子序数Z, w 纵标代表质量 数A,w 232Th和它的衰 变产物用实线的 圆圈表示,w 实线旁边的数 字是那种核素的 半衰期 钍系铀系铀系w 铀系从238U开始 ,最终产物是 206Pbw 铀系 A=4n+2w 238U半衰期是 4.468x109a, 子体半衰期最长是 234U,其半衰期是 2.45x106a,所以 铀系建立长期平衡 需要几百万年的时 间w 235U半衰期是 7.038x108a,子体 半衰期最长是231Pa ,其半衰期是 3.28x104a,所以锕 系建立长期平衡需 要几十万年的时间 。
w 锕系 A=4n+3锕系锕系w 锕系从235U开 始,最终产物是 207Pb人工放射性 (1)w 人工放射性核素主要用以下方式制造:Ø 加速器(带电粒子引起核反应)Ø 发应堆(利用堆中强中子流照射靶核或利 用中子引起重核裂变)w 在天然存在的放射性元素中,缺少 A=4n+1 的系,这一放射系通过人工核转变才被发现, 这一系称为镎系.量子力学与原子核物理基础第六章 放射性现象及规律人工放射性 (2)w 若产生率一定,即单位时产生人工放射性核 素的原子核数目一定,则放射性原子核数目的 变化率为量子力学与原子核物理第六章 放射性现象及规律初始条件:t=0, N=0产生率人工放射性 (3)t很大时, A(t)达到饱和值P人工放射性的生长曲线量子力学与原子核物理第六章 放射性现象及规律14C衰变 (1)w 14C半衰期为5730a,和人类文明史年代相近,可用来考古中的年代测定.w 14C由宇宙射线产生的中子和14N作用形成,假 定近万年宇宙射线强度恒定,则大气中14C的相 对含恒定,为12C的1.2x10-12.w 各种生物在新陈代谢过程中直接或间接吸收 碳的化合物, 其14C的含量也和大气一致.当生 命结束,生物停止和大气交换碳,体内的14C由于 衰变而减少.量子力学与原子核物理第六章 放射性现象及规律14C衰变 (2)w 1g碳中含14C(个):量子力学与原子核物理第六章 放射性现象及规律指数衰减规律t=0时原子核数t=1min时原子核数14C衰变 (3)w 1g碳在初始1分钟内14C衰变的次数:量子力学与原子核物理第六章 放射性现象及规律14C衰变 (4)半衰期量子力学与原子核物理第六章 放射性现象及规律14C衰变 (5)1g碳在时刻t后1分 钟内14C衰变的次数量子力学与原子核物理第六章 放射性现象及规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