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知识点归纳.docx

7页
  • 卖家[上传人]:金手指1****983
  • 文档编号:271941468
  • 上传时间:2022-03-3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5.82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知识点归纳 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知识点归纳   一、地球和地球仪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①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球体  ②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4万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  2.纬线与纬度  (1)纬线的定义: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2)纬线的特点:A.形状 :所有的纬线都是圆,可称为纬线圈;B.长度 :长短不等,赤道最长,往两极逐渐缩短,最后成一点;C.方向:指示东西方向  (3)纬度的划分:赤道(0纬线)以北为北纬,习惯上用N表示;赤道以南为南纬,习惯上用S表示南北纬各划分90;南北极分别为90S和90N  (4)低、中、高纬的划分:  低纬度:0-30;中纬度:30-60;高纬度:60-90  (5)南北半球的划分:赤道以北为北半球,赤道以南为南半球;北纬北半球,南纬南半球  3.经线和经度  (1)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也叫子午线  (2)经线的特点:A.形状:半圆状;B.长度:相等;C.方向:指示南北方向。

        (3)经度的划分:从本初子午线(0经线)向东、向西,各分作180,以东为东经,习惯上用E为代号,以西为西经,习惯上用W为代号  (4)经线圈:两条相对的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组成经线圈的经线度数之和等于180,且两条经线中一条为东经,另一条则为西经0度和180度除外)  (5)几条特殊经线:  A、180、0的经线圈是东、西经的分界线;  B、20W、160E的经线圈是东西半球的界线;20W以东,过0度经线到160E为东半球;20W以西,过180度到160E为西半球  东西半球的判断:  (切记:经度在0--20在东半球;160180在西半球经度在20160,东经度在东半球,西经度在西半球)  C、所有的经线相交于南北两极,所有的纬线互相平行  4.经纬网定位  (1)经纬网是地球仪或者地图上由经线和纬线交织成的网  (2)经纬网的判读步骤:  A:一般经纬网的判读:  步骤一:分清经线和纬线  步骤二:确定经纬度  确定纬度的方法:  1、赤道以北是北纬,字母代号是N;赤道以南是南纬,字母代号是S  2、纬度数向南增加为南纬,向北增加为北纬  确定经度的方法:  1、本初子午线以东是东经,字母代号E;以西是西经,字母代号W  2、经度数向右增加为东经,向左增加为西经  B、有极点的经纬网地图的判读:  (1)首先,确定南极还是北极。

      方法:根据自转方向:南顺北逆;地图中明显的标志,如:S或N;南、北极圈;)  (2)其次,分清经线和纬线通过极点成放射状的直线是经线,表示南北方向;封闭圆圈是纬线,表示东西方向  (3)判断东西经顺着地球的自转方向递增的为东经度,度数递减的是西经度  C、 经纬网确定方向的方法:  (1)同一条纬线上两点只有东、西之分,顺着地球自转方向,前者为东,后者为西  (2)同一条经线上两点只有南北之分离北极近的在北方,离南极近的在南方  (3)既不在同一条纬线,也不在同一条经线上的两点,首先应该找一个参照点,这个点与其中一个点在同一条经线上,与另外一点在同一条纬线上再判断方向  二、地球的运动  1.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地球运动绕什么转方向周期产生的自然现象  自转地轴自西向东  (北逆南顺)约24小时昼夜交替、时间的差异  公转太阳自西向东一年四季的变化、五带的划分  2.地球公转知识点:  (1)北半球的节气:春分日(3.21);夏至(6.22);秋分日(9.23);冬至(12.22)  (2)地球在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而且它的空间指向不变由于地球的公转在温带形成了明显的四季变化  (3)地球在绕太阳公转时,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移动。

        ①地球公转至夏至日位置时,太阳直射的纬线是 北回归线,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地球公转至冬至日位置时,太阳直射的纬线是南回归线 ,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小春分和秋分时太阳直射点在赤道  ②地球在公转轨道上从春分到秋分,太阳直射点在 北半球,从秋分到春分,太阳直射点在 南半球  ③地球在公转轨道上从夏至到冬至,太阳直射点向 南 移动 ;从冬至到夏至,太阳直射点向 北 移动  (4)昼夜长短的变化:  ①夏至日,北半球各地白昼时间最长,越往北白昼越长,北极圈内有极昼 现象,南极圈内有 极夜 现象;  ②冬至日,北半球各地白昼时间最短,越往北白昼越短北极圈内有极夜 现象,南极圈内有 极昼现象;  ③地球在公转轨道上从春分到秋分,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从秋分到春分,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  3.地球上五带的形成与分布  (1)五带的划分:依据地球表面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  (2)范围:0-23.5S(23.5N)为热带;  23.5N-66.5N为北温带;23.5S-66.5S为南温带;  66.5N-90N为北寒带;66.5S-90S为南寒带  (3)五带的特点:  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无极夜极昼现象,获得光热最多;  寒带阳光斜射,有极夜极昼现象,获得的太阳光热最少;  温带阳光斜射,无极夜极昼现象,四季变化明显。

        三、地图的阅读:  地图的基本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  (1)比例尺:①概念: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  ②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④图幅大小相同的地图,比例尺大,表示的范围小,内容详细,反之,比例尺小,表示的范围大,内容简略  (2)方向  ①有指向标的地图,根据指向标定方向,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采用平移指向标法如图1.3-1,AB的走向是西北一东南走向,BC的走向是东西走向  ②有经纬网的地图,根据经纬网定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如图1.3-2,A位于B的西面,B位于C的北面  ③既没有指向标,也没有经纬网的地图,通常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定方向,  四、地形图的判读  (1)海拔:地面某个地点突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在地图上用海拔表示的地面高度  相对高度:某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在地图上用相对高度表示地面起伏大小  (2)等高线与等深线:  等高线:在地图上,把海拔高度相同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  等深线:在地图上,把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叫做等深线  (3)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同线同高同图同距  ①判断地势高低:数值大,海拔高,地势高;数值小,海拔低,地势低。

        ②判断坡度陡缓:等高线密集,坡度陡;反之,等高线的稀疏,坡度缓  ③判断山地不同部位:  a.顶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是中心高四周低  b.鞍部:位于两个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  c.山脊: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出(叫分水线或者分水岭)  d.山谷: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叫集水线)  e.陡崖:几条海拔不同等高线重合处,用(示坡线)符号表示  (3)分层设色地形图:可以一目了然看出地面的高低起伏和海底的起伏状况  (4)地形剖面图:能够直观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形的高低起伏状况。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