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体育测量与评价复习资料.doc

4页
  • 卖家[上传人]:壹****1
  • 文档编号:394837948
  • 上传时间:2023-09-1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5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体育测量与评价一. 人体的主要测量点人体主要测量点的依据是:(1)骨性标志 (2)皮肤褶皱 (3)肌性标志 (4)皮肤特殊结构1. 耳屏点:外耳道前方耳屏软骨上缘的起点测量指标:身高、坐高测量点2. 胸中点:左右第四胸肋关节上缘的连线与正中矢状面的交点测量指标:已发育女性胸围测量点3. 肩胛骨下角点:肩胛骨下角的最低点测量指标:胸围测量点找点方法:同侧手臂向后伸小臂反向弯曲4. 髂嵴点:髂嵴上缘最向外突出的点测量指标:骨盆宽、下肢长H测量点5. 髂前上棘点:髂前上棘最向前下方突出的一点测量指标:下肢长A测量点 找点方法:坐姿,在腹股沟用拇指从下向上触摸到突出点6. 肩峰点:肩胛骨肩峰外侧缘上,最向外突出的一点测量指标:上肢长、肩宽测量点找点方法:同侧手臂斜上举的凹陷7. 大转子点:股骨大转子最高点测量指标:下肢长B测量点找点方法:同侧腿外展在大转子外的凹陷8. 胫骨点:胫骨内侧内侧缘上最高点测量指标:小腿长测量点找点方法:屈膝90度,沿着胫骨向上到膝内侧下方突出点9. 内踝点:胫骨内踝尖端最向下方的点测量指标:小腿长10. 跟点:直立时足跟最向后突出的一点测量指标:跟腱长测量点。

      二. 体格测量 : 量度测量1.体重:是描述人体横向发育的指标,是反映人体骨骼、肌肉、皮下脂肪和内脏器官综合发育状况的重要整体指标测量方法:测量前应将游码调整至零,使刻度尺呈水平位,测量时体重计应放在平坦的地面,令受试者轻上,立于称台中央,测试者移动游码至刻度尺稳定在水平位后读数并记录,测量误差不得超过0.1kg评价:(1)发育状况:对象:儿童少年 发育状况良好—体重的指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发育状况不良—体重的指标随年龄的增长而缓慢2)健康状况:对象:成年人 体重指数:体重/身高的平方(m的平方) 健康状况良好—体重指数正常/体重稳定 健康状况不良—体重上升—肥胖 体重进行性下降—没有采取任何减肥措施下,体重下降的现象3)评价运动能力 对象:运动员:运动能力提高—瘦体重增加,疲劳状态—体重下降长度测量1.身高:是人体生长发育过程中一个反映人体骨骼发育状况,身体纵向发育水平的重要指标身高指人体直立时头顶点至身高计底板之间的垂直距离测量方法:三点一线三点:足跟、骶骨、肩胛间部紧靠立柱,三点确定身体的位置一线:耳屏点与眼眶下缘呈水平位,一线确定头部的位置评价:同体重2.坐高:指坐位姿势时,头顶点至座板平面之间的垂直距离。

      测量方法:两点一线两点:骶骨、肩胛间部紧靠立柱,三点确定身体的位置一线:耳屏点与眼眶下缘呈水平位,一线确定头部的位置评价:评价人体纵向体型 坐高指数=坐高/身高*100 亚洲:指数54为正常 >56为长躯干型,<52为短躯干型 欧美:指数52为正常,>54为长躯干型3.指距:两上肢向左右做水平伸展时两侧指尖点间的直线距离 评价:运动员选材:指距指数=指距/身高*100 典型项目:田径田赛项目4.上肢长:指手臂下垂时肩峰点至中指尖点之间的直线距离评价:上肢长指数=上肢长/指距*1005.下肢长:评价:下肢长指数=下肢长/身高*100测量方法:将尺子的固定端置于地面,游标顶端指向测量点进行4个长度测量1)下肢长B:股骨大转子点至地面的垂直距离 (2)下肢长H:髂嵴点至地面的垂直距离 (3)下肢长C:臀纹线至地面的垂直距离下肢长构成比:下肢长C指数=下肢长C/下肢长H*100 (4)下肢长A:髂前上棘点至地面的垂直距离典型项目:要求速度,爆发力6.小腿长:大小腿弯曲90度时胫骨点至内踝点之间的垂直距离评价:小腿长指数=小腿长/小腿长*1007.跟腱长:小腿腓肠肌内侧肌腹下缘至跟点的垂直距离。

      评价:跟腱长指数=跟腱长/小腿长*1008.手长:是远端腕横纹中点至中指尖的直线距离 测量方法:要求掌心与前臂成一直线 评价:运动员选材:手长指数=手长/上肢长*100典型项目:体操,与器械有关的项目,游泳宽度测量1. 肩宽:左右肩峰点之间的直线距离 肩宽指数=肩宽/身高*100 肩宽指数=肩宽/骨盆宽*1002. 骨盆宽:左右髂嵴点之间的直线距离 骨盆宽指数=骨盆宽/身高*100肩宽、骨盆宽是评价人体横向体型的指标围度测量1. 胸围:胸腔的发育程度,胸背部肌肉的发达程度,胸背部脂肪的堆积程度测量方法:定位后于平静呼吸测量胸前定位:男性和未发育的女性,带尺下缘置于乳头上缘,成年女性带尺置于胸中点背部定位:带尺上缘置于肩胛骨下角点下胸围指数=胸围/身高*1002. 最小腰围:肋骨与髂嵴之间腰部最细处水平绕行一周的围长3. 臀围:臀部最高点绕臀一周4. 大腿围:臀纹线最低点水平绕行一周的围长5. 小腿围:腓肠肌最粗处水平绕行一周的围长6. 踝围:胫骨内踝上方小腿最细处绕行一周的围长踝围指数=踝围/小腿长*100 踝围指数=踝围/跟腱长*100三. 身体成份测量与评价身体成份:机体脂肪组织及非脂肪组织的含量及其在体重中所占的百分比。

      身体成份包括:非脂肪(瘦体重):骨骼、肌肉、内脏 脂肪重(体脂重):脂肪身体成份间接测量方法:(1) 水下称重法 (2)皮褶厚度法 (3)体重指数法 (4)空气置换法(5)围度测量法 (6)双能X光吸收法 (7)生物电阻抗法(一)水下称重法(黄金法) 应用:科研特点:1.科学性和可靠性强,是评价体脂率的标准方法,作为其他测量方法的指标2.适用人群有限3.不宜推广二)体重指数法 应用:国民体质监测1.原理:是目前国际公认的判断人体肥胖程度的方法,参照人体的身高来评价其体重是否正常2.体重指数=实际体重/身高的平方3.特点:简易、推广(三)空气置换法 应用:科研、教学和健身俱乐部1.原理:采用气体置换的原理,其测试原理与水下称重法相同,都是利用身体密度来计算脂肪密度2.特点:是当今世界最先进的测试技术;测试精确度高;测试过程安全;测试速度快;适合各类人群,仪器费用昂贵四)围度测量法腰臀比(WHR)=腰围/臀围WHR男性:0.85-0.9 女性:0.80-0.85 被视为腰部肥胖的切点WHR可作为有价值的评价健康危险的指标;WHR可作为反映脂肪区域性分布的有效指标;WHR可作为大规模的流行病学调查的指标。

      五)皮褶厚度法 应用:科研、教学和国民体质监测 1.原理:根据人体脂肪组织总量中有2/3分布在皮下组织,通过测量人体皮下脂肪组织可推算人体脂肪组织的总含量 2.特点:(1)简易,利于推广,适用于所有人群2)科学性和可靠性次于水下称重法 (3)测量结果易受测量操作的影响3.测量部位:(1)臂部 (2)肩胛部 (3)腹部 (4)髂部 (5)大腿部 (六)生物电阻抗分析法1.原理:根据人体各种组织的导电不同,脂肪组织几乎不导电,其电阻大通过身体内流过的弱电流来测量身体的电阻值,从而推算脂肪与其他组织的比率计算体脂百分比(F%)公式 F%=(4.570/Db-4.142)*100 男子D=1.0913-0.00116X 女子D=1.0897-0.00133x计算体脂重(F) F=Wa*F%计算瘦体重(LBW) LBW=Wa-F四. 体型的测量1.体型三要素:骨骼----体型的框架肌肉----雕塑体型的主要因素 脂肪----脂肪适度(判断体型的主要依据)2.体型成份的描述(1) 脂肪---内胚叶成份(第一成份):代表脂肪堆积程度(2) 肌肉---中胚叶成份(第二成分):代表肌肉发达程度(3) 骨骼---外胚叶成份(第三成份):代表身体的高矮粗壮程度3. 三个成份定量的确定以1-7的范围,数字越小表明该成份越少;数字越大,表明该成分越多。

      体型三联数的排列:第一成份(内胚叶成分)---第二成分(中胚叶成分)--第三成份(外胚叶成份)希思-卡特分类法步骤:(1)体格测量(2) 依表根据测量结果查找各胚叶对应分值查表原则:查第一个大于测量值所对应的分值就是该成分的得分3) 将骨径、肌围四个分值相加除以2,然后减去身高的分值4) 体格命名体格命名的原则:省略最小成份,以最大成分作为体型标志,次小成分为体型修饰成份例:6—4—3 中胚性内胚叶型 4—4—4 匀称型五. 身体机能的测量与评价1. 循环机能三态反映:安静状态、定量符合状态、最大负荷状态(运动员测试)2. 心率测量的意义:(1)心血管机能水平;(2)心血管机能的能量节省化程度;(3)运动强度;(4)运动后机能水平的恢复情况3.心率的正常值:60-100次/分 成年人:60-85次/分 平均75次/分4.身体不同状态心率的测量及在教学训练中的应用1)安静状态:晨脉、相对安静 测量方法:桡动脉,10或30秒 评价:A.运动性疲劳的诊断:训练期连续测量晨脉稳定,表明运动量大小适宜,运动员身体状态良好B.反映训练水平:耐力项目训练安静状态脉搏逐渐下降,运动员自我感觉较好,运动成绩提高,表明运动量合理,心血管机能和水平提高。

      C.反映机能状态:安静状态心率稳定,表明身体机能良好2)运动中心率: 测量方法:心率遥测法(3)运动后即刻心率:测量方法:桡动脉或颈动脉6或10秒 运动中心率和运动后即刻心率的评价:意义:反映运动强度大,反之则小定量负荷:心率上升幅度较小者机能状态好,心率上升幅度大者身体机能相对较差4)运动后恢复心率:桡动脉 30秒 评价:运动后恢复4心率机能水平的恢复情况与三个因素有关:运动量大小、训练水平、身体机能状态在相同情况下,心率恢复越快,机能水平越好统计学部分1. 总体:同质研究对象的全体2. 样本:从总体中抽出用以推测总体的部分同质对象3. 统计量:由样本所得反映样本特征的统计指标4. 参数:代表总体特征的统计指标5. 变量:是可以取不同值的量6. 连加符号:统计学中常用“∑”表示连续相加求和7. 连续型变量频数分布表的编制步骤?(1) 计算全距(数据中的最大值-最小值=全距R)(2) 确定组距(i)和分组数(k) k=R/i(3) 确定组限(4) 列表并登记(5) 频数划记8. 样本特征数:描述样本数据分布特征的统计指标9. 算数平均数:是一个变量的所有观察值相加,再除以观察值的个数所得之商,简称为平均数。

      10. 中位数:是将一组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后,处于中间位置的数,用Me表示11. 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值,用Mo表示12. 方差:是所有变量值与平均数的离差平方的算数平均数13. 标准差:是所有变量值与其均数的离差平方的算数平均数的平方根14. 变异系数:(又称为离散系数或标准细数),是标准差与平均数的百分比符号为CV公式为CV=s/方差*100%15. 随机现象: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有时发生有时不发生的现象16. 频率: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了n次实验,在这n次实验中事件A出现了m次,则陈比值m/n为事件A的频率,记为F(A)=m/n.17. 概率:是描述随机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量度18.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