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量子力学简史.docx

6页
  • 卖家[上传人]:M****1
  • 文档编号:534811549
  • 上传时间:2023-03-26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4.55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量子力学简史量子力学简史1885巴尔默(Johann Jakob Balmer, 1825-1898)发现能够描述四种光 谱波长的公式,后来?ngstrom.发现这些谱线属于氢原子1893维恩(Wilhelm Carl Werner Otto Fritz Franz Wien, 1864-1928) 在实验上发现热体最大辐射的波长反比于温度(维恩定律)维恩在炉子上 钻了一个小孔,模拟理论黑体1900普朗克(Max Karl ErnstLudwig Planck,1858-1947)研究黑体辐射,应用玻尔兹曼的将连续能量分为单元的技术,提出固定单元大小使指正比于振动频率,这样可以导出精确的黑体辐射光谱普朗克提出用常数h(普朗克常数)来表示相空间运动的一个量子普 朗克(Max Karl Ernst Ludwig Planck, 1858-1947)德国物理学家,因 其在有关量子理论方面的发现而获1918年诺贝尔奖1905爱因斯坦发表了关于光电效应的论文他基于经典电磁场的统计力学类比分析,提出光量子模型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 1879-1955)德裔美国理论物理学家,他创立的狭义和广义相对 论使现代关于时间和时间性质的想法发生突破性 进展并给原子能的利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因其对 光电效应的解释获1921年诺贝尔奖1911 卢瑟福(Ernst Rutherford,1871-1937)提出原子核模型卢瑟福(Ernst Rutherford, 1871-1937)新西兰裔英籍物理学家,把射线划分成a、8和y 三种类型并发现了原子核获1908年诺贝尔化学 奖玻尔(Niels HenrikDavid Bohr,1885-1962)进行论文答辩,开始构造原子模型他尝试用普朗克常数作为量子化的基本常数玻尔(Niels Henrik David Bohr, 1885-1962)丹麦物理学家因对原子结构和放射的研究获 1922年诺贝尔奖1916密立根(Robert Andrews Millikan , 1868-1953)通过光电 效应实验,证实了爱因 斯坦的理论工作,也证 明普朗克常数独立于黑体辐射密立根(Robert Andrews Millikan , 1868-1953)美国物理学家他因测量电子电荷而获1923年诺贝尔奖1924德布罗意在巴黎科学院的《Comptesrendus》上发表了两篇文章,详细说明了波粒二象性的基本原理这些工作在他1925年的博士论文中已趋成熟。

      德布罗意(Louis Victor Pierre Raymond duc deBroglie, 1892-1987)法国物理学家,1927年证明粒子有波动性质,因 而奠定了波动力学的基础1929年获诺贝尔奖6月玻色(SatyendranathBose, 1894-1974)寄给爱因斯坦一份自己的论文这篇论文中用纯粹的光子统计方法重新推导了普朗克的辐射定律这篇论文早些时候被《PhilosophicalMagazine》退稿了,于是波色把它寄给爱因斯坦爱因斯坦发现 了这个工作的重要性,于是把稿件转寄到德国的《 Zeitschrift fur Physik》,还附上了一封推荐信玻色(Satyendranath Bose, 1894- 1974)印度物理学家同年,爱因斯坦发表文章,说明在高温极限处,不可区分的玻色粒子气趋近于玻尔兹曼气体的特征1925玻恩(Max Born,1882-1970),海森堡(Werner KarlHeisenberg,1901-1976),和约尔丹(Pascual Jordan)提出基于矩阵代数上的量子力学玻恩(Max Born, 1882-1970)德国物理学家因在量子力学方面的开拓性工作而获1954年诺贝尔奖。

      海森堡(Werner Karl Heisenberg, 1901-1976)德国物理学家,量子力学的奠基人因其测不准原理而荣获193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泡利(Wolfgang Pauli,1900- 1958)提出电子不相容原理,用来解释一些原子和分子中的化学性质泡利(Wolfgang Pauli, 1900-1958)奥地利裔美国物理学家,因其在核裂变研究上的贡献而获1945年度诺贝尔奖1926玻恩在对粒子间相互作用的几率诠释中引入了量子力学费米(Enrico Fermi,1901- 1954)推导出服从泡利不相容原理气体的统计性质费米(Enrico Fermi, 1901-1954)意大利裔的美国物理学家,因研究中子人工引发原子衰变而获1938年诺贝尔奖,1942年他在芝加哥大学拥挤的球场上第一次实现了受控链式核反应薛定鄂(Erwin RudolfJosef AlexanderSchr?dinger,1887-1961)根据波动力学独立发展出量子论的第二种表达公式薛定鄂(Erwin Rudolf Josef Alexander Schr?dinger, 1887-1961)奥地利物理学家。

      量子波动力学的创立者迪拉克(Paul AdrienMaurice Dirac,1902-1984)将量子力学波函数的对称性与玻色、爱因斯坦和费米的统计论联系起来他也从第一原理推导出普朗克分布迪拉克(Paul Adrien Maurice Dirac, 1902-1984)英国数学和物理学家1933年因新原子理论公式与人分享诺贝尔奖1927海森堡提出量子力学测不准原理迪拉克和泡利独立提出服从费米-迪拉克统计的分子金属模型泡利用电子自旋和不相容原理解释顺磁磁化率海特勒(Walter Heitler,1904-)和伦敦(FritzLondon , 1900-1954)将海森堡德共振理论应用于氢分子的共价键结果证明了电子自旋函数的稳定性,并否定了相同氦键的稳定性海特勒(Walter Heitler, 1904-1981)美籍德国物理学家伦敦(Fritz London,1900-1954)美籍波兰物理学家1928鲍林(Linus Pauling,1901-1994)把海特勒-伦敦方法应用于化学键1934鲍林发表了关于化学键的工作,证明了这些键的稳定性鲍林(Linus Pauling, 1901-1994)美国化学家。

      因其在研究化学键性质的成就获1954年度诺贝尔奖, 1962年又因其在裁军方面所付出的努力而获诺贝尔和平奖。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