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高考化学一轮必刷好题专题2:物质的量浓度.doc
15页新高考化学一轮必刷好题专题02:物质的量浓度1.(2019天津)下列实验操作或装置能达到目的的是( )ABCD混合浓硫酸和乙醇配制一定浓度的溶液收集气体证明乙炔可使溴水褪色【答案】B【解析】A、乙醇的密度小于浓硫酸,混合时应将浓硫酸沿烧杯壁倒入乙醇中,边倒边搅拌,若顺序相反则容易引起液体飞溅,故A不能达到目的;B、容量瓶上的刻度与凹液面的最低处相切,胶头滴管垂直位于容量瓶的正上方,故B能达到目的;C、二氧化氮的密度大于空气,集气瓶中的导气管应长进短出,故C不能达到目的;D、乙炔中的H2S等杂质也能使溴水褪色,应先通过一个盛碱液的洗气瓶将杂质除去,故D不能达到目的2.(2019北京)化学小组用如下方法测定经处理后的废水中苯酚的含量(废水中不含干扰测定的物质)Ⅰ.用已准确称量的KBrO3固体配制一定体积的a molL−1 KBrO3标准溶液;Ⅱ.取v1 mL上述溶液,加入过量KBr,加H2SO4酸化,溶液颜色呈棕黄色;Ⅲ.向Ⅱ所得溶液中加入v2 mL废水;Ⅳ.向Ⅲ中加入过量KI;Ⅴ.用b molL−1 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Ⅳ中溶液至浅黄色时,滴加2滴淀粉溶液,继续滴定至终点,共消耗Na2S2O3溶液v2 mL。
已知:I2+2Na2S2O3=2NaI+ Na2S4O6Na2S2O3和Na2S4O6溶液颜色均为无色(1)Ⅰ中配制溶液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和____________答案】 (1). 容量瓶、量筒【解析】(1)准确称量KBrO3固体配置溶液所需的玻璃仪器有烧杯、量筒、玻璃棒、胶头滴管,一定规格的容量瓶,因而该空填容量瓶、量筒;3.(2018课标Ⅱ)下列实验过程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的是编号实验目的实验过程A配制0.4000 molL−1的NaOH溶液称取4.0 g固体NaOH于烧杯中,加入少量蒸馏水溶解,转移至250 mL容量瓶中定容B探究维生素C的还原性向盛有2 mL黄色氯化铁溶液的试管中滴加浓的维生素C溶液,观察颜色变化C制取并纯化氢气向稀盐酸中加入锌粒,将生成的气体依次通过NaOH溶液、浓硫酸和KMnO4溶液D探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向2支盛有5 mL不同浓度NaHSO3溶液的试管中同时加入2 mL 5%H2O2溶液,观察实验现象【答案】B【解析】A.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因此溶解后需要冷却到室温下再转移至容量瓶中,A错误;B.氯化铁具有氧化性,能被维生素C还原为氯化亚铁,从而使溶液颜色发生变化,所以向盛有2 mL黄色氯化铁溶液的试管中滴加浓的维生素C溶液,通过观察颜色变化可以探究维生素C的还原性,B正确;C.向稀盐酸中加入锌粒,生成氢气,由于生成的氢气中含有氯化氢和水蒸气,因此将生成的气体依次通过NaOH溶液、浓硫酸即可,不需要通过KMnO4溶液,或者直接通过碱石灰,C错误;D.反应的方程式为HSO3-+H2O2=SO42-+H++H2O,这说明反应过程中没有明显的实验现象,因此无法探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D错误。
锁定考点基础练习1.下列实验操作会导致实验结果偏高的是A.用NaOH标准液测定未知浓度的盐酸时,滴定后滴定管尖嘴出现气泡B.测定中和热实验中,两只烧杯口不相平C.测定硫酸铜晶体结晶水含量的实验中,加热分解后的样品置于空气中自然冷却D.配制0.1 molL-1 NaCl溶液时,定容时俯视刻度线【答案】D【解析】A.用NaOH标准液测定未知浓度的盐酸时,滴定后滴定管尖嘴出现气泡,导致消耗标准液的体积偏小,测定的盐酸浓度偏低,故A错误;B.大小烧杯的杯口不相平,易造成空气对流,热量容易散失,中和热的数值偏低,故B错误;C.加热后放在空气中冷却,会吸收空气中的水重新形成晶体,加热前后质量差减小,测定结果偏低,故C错误;D.配制0.1 molL-1 NaCl溶液,定容时俯视刻度线,液面在刻度下,溶液的体积偏小,配制浓度偏高,故D正确2.使用酸碱中和滴定的方法,用0.01 molL-1盐酸滴定锥形瓶中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下列操作能够使测定结果偏高的是 ( )A.用量筒量取浓盐酸配制0.1 molL-1稀盐酸时,量筒用蒸馏水洗净后未经干燥直接量取浓盐酸B.配制稀盐酸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C.滴定前尖嘴处无气泡,滴定终点时有气泡D.滴定过程中用少量蒸馏水将锥形瓶内壁粘附的盐酸冲下【答案】A【解析】A.量筒用蒸馏水洗净后未经干燥直接量取浓盐酸,会导致浓盐酸被蒸馏水稀释,标准液浓盐酸浓度减小,滴定时消耗的标准液体积增大,根据c测=(c标V标)/V测,测定结果偏高,A选;B.配制稀盐酸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导致容量瓶中加入的蒸馏水体积偏小,配制的溶液总体积偏小,浓度偏高,滴定时消耗的标准液体积偏小,根据c测=(c标V标)/V测,测定结果偏低,B不选;C.滴定前尖嘴处无气泡,滴定终点时有气泡,导致消耗的标准液体积偏小,根据c测=(c标V标)/V测,测定结果偏低,C不选;D.滴定过程中用少量蒸馏水将锥形瓶内避粘附的盐酸冲下,对待测液物质的量没有影响,所以不影响消耗的标准液的体积,对测定结果无影响,D不选。
3.下列有关溶液配制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50 mL量筒中配制0.1000molL-1碳酸钠溶液B.仅用烧杯、量筒、玻璃棒就可配制100mL0.1000molL-1K2Cr2O7溶液C.用100mL容量瓶、烧杯、玻璃棒、量筒、胶头滴管和pH=1的盐酸配制100mLpH=2的盐酸D.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称量药品时,若砝码生锈会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低【答案】C【解析】A.不能在量筒中进行溶液的配制,A项错误;B.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需要使用到容量瓶,B项错误;C.将pH=1的盐酸配制成pH=2的盐酸,首先要量取一定体积pH=1的盐酸,需要量筒将盐酸稀释,需要烧杯、玻璃棒转移液体时,需要100mL容量瓶定容时需要胶头滴管C项正确;D.砝码生锈,砝码的质量变大,使得称量的药品的质量也会偏大,配制的溶液的浓度偏大,D项错误4.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叙述错误的是( )A.洗净的锥形瓶和容量瓶可以放进烘箱中烘干B.用容量瓶配制溶液,定容时俯视刻度线,所配溶液浓度偏大C.蒸馏完毕后,应先停止加热,待装置冷却后,停止通水,再拆卸蒸馏装置D.用标准盐酸溶液滴定氨水来测定其浓度,选择甲基橙为指示剂【答案】A【解析】A.锥形瓶和容量瓶不需要干燥,有少量水对实验无影响,故A错误;B.用容量瓶配制溶液,定容时俯视刻度线,溶液的体积偏小,则所配溶液浓度偏大,故B正确;C.蒸馏完毕后,还需充分冷凝,则先停止加热,待装置冷却后,停止通水,再拆卸蒸馏装置,故C正确;D.用标准盐酸溶液滴定氨水来测定其浓度,滴定终点时恰好生成NH4Cl,溶液显酸性,则应选择甲基橙为指示剂,故D正确。
5.下列选项中,利用相关实验器材(规格和数量不限)能够完成相应实验的是 选项实验器材相应实验A天平(带砝码)、100mL容量瓶、烧杯、胶头滴管用NaCl固体配制100mL 1.00 mol/LNaCI 溶液B烧杯、环形玻璃搅拌棒、碎泡沫塑料、硬纸板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C酸/碱式滴定管、滴定管夹、烧杯、锥形瓶、铁架台实验测定酸碱滴定曲线D三脚架、酒精灯、坩埚、坩埚钳、镊子、泥三角、滤纸、小刀、玻璃片钠在空气中燃烧【答案】D【解析】A、用NaCl固体配制100mL 1.00 mol/LNaCI 溶液,需用玻璃棒引流和搅拌,故不选A;B、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需用温度计测量反应前后的温度,故不选B;C、实验测定酸碱滴定曲线,需用有指示剂判断滴定终点,故不选C;D、用三脚架、酒精灯、坩埚、坩埚钳、镊子、泥三角、滤纸、小刀、玻璃片可以完成钠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故选D6.下列实验目的可以实现或操作正确的是( )A.用托盘天平称取3.23 g NaCl固体B.用10 mL 量筒量取 7.50 mL 稀盐酸C.分液以后 下层液体从分液漏斗下端管口放出,关闭活塞,换一个接收容器,上层液体继续从分液漏斗下端管口放出D.容量瓶配制准确浓度的溶液,但不能作为反应容器使用【答案】D【解析】A.托盘天平的准确度为0.1g,无法称取3.23gNaCl固体,故A错误;B.量筒只能精确到0.1ml,不能量出7.50mL稀盐酸,故B错误;C.分液时避免上下层液体混合,则分液时下层液体从分液漏斗下端管口放出,关闭活塞,上层液体继续从分液漏斗上端管口倒出,故C错误;D.容量瓶可以配制准确浓度的溶液,但是容量瓶不能作为反应容器使用,故D正确。
7.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A.装置配制100 mL某浓度NaNO3溶液B.分离溴苯和水混合物C.验证质量守恒定律D.可以实现防止铁钉生锈【答案】B【解析】A.配制溶液时,NaNO3固体不能直接放在容量瓶中溶解,故A错误;B.溴苯的密度大于水,不溶于水,溴苯在下层,故B正确;C.盐酸与碳酸钠溶液反应放出二氧化碳,反应后容器中物质的总质量减少,不能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故C错误;D.作原电池正极或电解池阴极的金属被保护,作原电池负极或电解池阳极的金属加速被腐蚀,该装置中Fe作负极而加速被腐蚀,不能防止铁钉生锈,故D错误8.下列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配制0.1molL-1NaCl溶液B.检验石蜡油分解产生了不饱和烃C.用渗析法分离葡萄糖与氯化钠的混合液D.用陶瓷蒸发皿加热NaOH溶液获得纯净的NaOH固体【答案】B【解析】A.配制0.1molL-1NaCl溶液,定容时眼睛平视刻度线,A项错误;B.石蜡油分解得到乙烯,乙烯和溴加成,使得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因而可以检验,B项正确;C.葡萄糖与氯化钠的混合液为小分子和离子溶液,可穿过半透膜,因而不能分离,C项错误;D.NaOH溶液会和空气中CO2反应,生成Na2CO3,因而蒸发不能得到纯净的NaOH,而且氢氧化钠会腐蚀陶瓷蒸发皿,D项错误。
提升练习9.图中所示的装置图能够达到实验目的是( )A.配制一定浓度的稀硫酸B.实验室制备Fe(OH)2C.比较氯、碳、硅三种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D.加热熔融NaOH固体【答案】B【解析】A.不能在容量瓶中稀释浓硫酸,应在烧杯中稀释后,冷却后再转移到容量瓶中定容,A错误;B.Fe与电源正极相连,为阳极,Fe失去电子变为Fe2+进入溶液,与溶液中的OH-结合形成Fe(OH)2,煤油可隔绝空气,防止Fe(OH)2被氧化,图中装置可制备,B正确;C.盐酸易挥发,盐酸与硅酸钠反应,且盐酸为无氧酸,不能用于比较氯和硅的非金属性,C错误;D.二氧化硅能够与NaOH反应,应选铁坩埚,D错误10.下列实验操作可能会导致实验结果偏高的是( )A.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称量固体时物体与砝码放置颠倒B.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定容时仰视刻度线C.酸碱中和滴定:向滴定管中装入标准液前,未润洗滴定管D.酸碱中和滴定:滴定结束后,读取标准液的体积时,俯视刻度线【答案】C【解析】A.物品和砝码放颠倒,若使用游码,称量的物质的质量偏小,若不使用游码,称量质量不变,故A错误;B.配制溶液时,仰视容量瓶刻度线定容,会导致加入的蒸馏水体积偏大,配制的溶液浓度偏低,故B错误;C、酸碱中和滴定实验中,若盛装标准液的滴定管没有润洗,会导致滴定过程中消耗的标准液体积偏大,测定结果偏高,所以C是正确的;D、酸碱中和滴定结束后,读取标准液的体积时,俯视刻度线会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