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子义:“世界历史”与资本主义.doc
10页丰子义:“世界历史”与资本主义——《资本论》语境中的“世界历史”思想2012年 11月 26日【作者简介】丰子义,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 100871)【关 键 词】《资本论》/世界历史/资本主义/唯物史观马克思早期对世界历史的研究主要是同唯物史观的创立交织在一起的,而从 19世纪50年代起,则是同资本主义社会的解剖紧紧联系在一起的一方面,马克思从世界历史的观点出发深刻阐明了资本主义的起源、兴起和发展的动力、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国际矛盾、对外贸易政策以及资本主义的危机与极限等;另一方面又具体揭示了资本主义对世界历史发展的重大影响,即对世界历史关联程度,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世界经济、政治、文化一体化趋势的巨大作用世界历史与资本主义就是在这种同生共长、相互促进的关系中向前推进的历史理论全球化与资本主义的关系是近年来国内外学术界谈论较多的一个话题在这一问题上,不论众多学者持何种观点,都不同程度地涉及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这一思想也由此受到高度关注但是,目前的研究大多关注的是马克思早期关于世界历史的思想,而对马克思 19世纪 50年代后在剖析资本主义社会过程中所阐发的世界历史思想虽有所涉及,但没有给以应有的重视。
要深化全球化与资本主义关系的研究,应当充分注意马克思这一时期有关世界历史新的阐述一马克思终其一身,始终没有停止对世界历史的探索和研究在 19世纪 40年代,马克思理论研究的主要任务是要跟以前的哲学划清界限,因而对世界历史的研究是和新的哲学探索尤其是唯物史观的科学制定交织在一起的可以说,离开了他的世界史观,不可能真正理解唯物史观;反过来,离开了唯物史观,也很难准确把握其世界史观从 50年代开始,马克思理论研究的重点开始有了新的转移,这就是不再停留于一般社会历史理论的研究上,而是用刚刚制定的唯物史观来解剖、分析资本主义社会为此,从 50年代到 60年代,马克思将主要的精力花在政治经济学的批判分析上,即花在《资本论》的研究、创作上正是这种研究重点的转移,确定了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研究的基本方向在这一时期,马克思研究世界历史的主旨,主要是用来剖析资本主义社会,以阐明资本主义的起源、发展及其运动规律这一时期有关世界历史思想的阐发,都是和资本主义社会各种经济现象、经济关系的分析紧紧联系在一起的从此意义上又可以说,离开了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就不能有对资本主义社会透彻的分析;反之,离开了对资本主义社会的解剖,也难以正确认识和理解其世界历史思想。
马克思在这一时期对于世界历史研究的内容是非常广泛的,研究的视野和思路也是非常开阔的,这从他对政治经济学研究计划的制定以及对《资本论》结构的不断调整上可以看得出来马克思虽然从 1843年巴黎时期就开始研究经济学,但真正开始进行独立的政治经济学理论创作是在 50年代后半期这一研究的最初成果,就是著名的《1857—1858 年经济学手稿》在其《导言》中,马克思首先阐明了政治经济学的对象和方法,而后便根据这些原则拟定了自己未来的政治经济学研究的第一个计划,认为“应当这样来分篇:(1)一般的抽象的规定,因此它们或多或少属于一切社会形式,不过是在上面所阐述的意义上2)形成资产阶级社会内部结构并且成为基本阶级的依据的范畴资本、雇佣劳动、土地所有制它们的相互关系,城市和乡村三大社会阶级它们之间的交换信用事业(私人信用)3)资产阶级社会在国家形式上的概括就它本身来考察‘非生产’阶级公共信用向外国移民4)生产的国际关系国际分工国际交换输出和输入5)世界市场和危机[1](P46)第四、五篇显然是把资本主义作为一个世界体系来考察的1857年 11月上旬至中旬,马克思结束了《1857—1858 年经济学手稿》“货币章”的写作。
与此同时,他又重新考虑了自己著作的结构,并在这一章的末尾提出了一个修改的意见,认为“在考察交换价值、货币、价格的这个第一篇里,商品始终表现为现成的东西……但是,商品世界通过它自身便超出自身的范围,显示出表现为生产关系的经济关系因此,生产的内部结构构成第二篇[资产阶级社会]在国家上的概括构成第三篇,[生产的]国际关系构成第四篇,世界市场构成末篇;在末篇中,生产以及它的每一个要素都表现为总体,但是同时一切矛盾都展开了于是,世界市场又构成总体的前提和承担者于是,危机就是普遍表示超越这个前提,并迫使采取新的历史形式[1](P177-178)马克思修改后的这个计划同《导言》中提出的第一个计划基本上是一致的但是,仔细对比也可以发现,这个修改后的计划也有一个明显的特点,这就是对末篇中世界市场的强调和说明在这里,马克思把生产以及它的每一个要素都纳入到“总体”中来考察,然后再来研究它们之间的内在矛盾;而构成这一总体的前提或承担者,就是世界市场因为正是世界市场,使世界的经济联系形成为一个整体或总体,每一种经济现象都表现为这一整体中的一个要素,并受整体发展规律的制约因此,在这样的条件下,危机的出现决不是孤立的现象,而同世界市场直接相关,可以说,这种条件下的危机就是世界性的经济危机。
要克服这种危机,当然要“超越这个前提”,采取新的历史形式换言之,就是要借助世界市场来消灭世界性的危机1858年,马克思在准备正式出版自己的经济学著作时,又根据他在草稿中的新的研究成果,对书的结构进行了重新编排同以前的五篇结构不同,这次他把自己的全部著作分为六个分册,即“(1)资本(包括一些绪论性的章节);(2)地产;(3)雇佣劳动;(4)国家;(5)国际贸易;(6)世界市场[2](P531)按照这一新的设想,马克思于 1858年 8月开始了《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的写作,并于 1859年 1月下旬完成了该书的定稿工作在因批判卡尔·福格特中断了一年的写作后,1861 年,马克思又恢复了经济理论的研究工作《1861-1863 年经济学手稿》起初是按“六册结构”方案写作的,然而,在写作过程中,马克思再一次斟酌了全书的结构,并提出了新的设想,这就是后来所说的《资本论》的“四卷”结构从“六册结构”过渡到“四卷结构”,内容上调整与变化当然很多,但比较明显的一个变化则是后三册在其“四卷结构”中被舍掉了有关国家、对外贸易和世界市场的三册被舍掉,是否意味着这些内容不重要呢?并非如此这里应当弄清马克思在研究上的总体考虑。
马克思之所以没有专门独立成册来展开研究对外贸易和世界市场的问题,主要是由其研究的重点决定的因为目标是要揭示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那就必须从“纯粹”的或“典型”的形态去研究为此,关键是要弄清资本与雇佣劳动这一基本关系,而对于一些相关的问题或者容易模糊事物本质的问题,暂时不作全面系统的分析事实上,对外贸易、世界市场对于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离开了对外贸易与世界市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根本无法生存,更谈不上发展所以马克思认为:“一般说来,世界市场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础和生活条件但资本主义生产的这些比较具体的形式,只有在理解了资本的一般性质以后,才能得到全面的说明;不过这样的说明不在本书计划之内,而属于本书一个可能的续篇的内容尽管如此,标题中提到的几种现象,还是可以在这里概括地考察一下[3](P126-127)可见,马克思在《资本论》的结构上最后作出这样的调整,完全是根据研究重点的需要而进行的为了把力量集中到“精髓”的部分上来,只好把其他问题的分析暂时放到次要地位不过,尽管如此,马克思在《资本论》及其手稿中对于对外贸易、世界市场、国际分工等问题还是做了比较多的研究,有着大量具体而深刻的论述和提示。
这些论述和提示包含着丰富的世界历史的思想挖掘和整理这些思想,对于理解和把握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以及世界历史与资本主义的关系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二在《资本论》及其手稿的研究中,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有这样两个特点:一是作为研究的视野和方法,即用世界历史的眼光和观点来看待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看待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现象及其相互关系;二是作为经济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即世界历史理论本身就是资本主义理论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这两个特点是内在地结合在一起的马克思正是借助于“世界历史”的方法与理论,将资本主义社会做了深刻的剖析,从而为科学社会主义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1)资本主义的起源:原始积累资本主义制度并不是天然的,而是在历史上逐渐发展起来的虽然在十四和十五世纪,在地中海沿岸的某些城市已经稀疏地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的最初萌芽,但是资本主义时代是从十六世纪才开始的[4](P784)为什么资本主义时代是从 16世纪开始的?主要是由 15世纪以来的地理大发现所导致的大规模的原始积累而引起的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地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
[4](P819)殖民掠夺和奴隶贸易的出现,大大促进了贸易和航运的发展,从而也促进了资本的快速发展殖民地为迅速产生的工场手工业保证了销售市场,保证了通过对市场的垄断而加速的积累在欧洲以外直接靠掠夺、奴役和杀人越货而夺得的财宝,源源流入宗主国,在这里转化为资本[4](P822)所谓原始积累,只不过是生产者和生产资料分离的历史过程,是劳动者被剥夺的过程,而这种被剥压的历史“是用血和火的文字载入人类编年史的[4](P785)可见,资本主义的出现尽管有赖于封建社会的长期积累,但更直接地取决于近代以来以殖民制度为主的原始积累没有殖民者世界性的殖民扩张、奴隶贸易等,就没有资本主义的生成和确立从此意义上来说,世界历史的出现,确实是资本主义产生的前提2)资本主义兴起与发展的动力:资本的本性既然资本主义的产生离不开世界历史的出现,那么,世界历史又是怎样形成的?就其世界历史的开创而言,当然是资产阶级奔走全球各地的结果问题是,资产阶级为什么要拼命“到处落户,到处开发,到处建立联系”呢?马克思认为,这主要是由资本的本性决定的资本的本性就是无限制地攫取最大利润为此,它必然要打破以往行会制度的限制和地方上的限制,使整个世界和所有生产方式置于自己的统治之下。
这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在民族社会内部,资本把任何劳动都变为雇佣劳动,并打破生产和交换上的一切行会限制和地方限制;在国外,资本通过国际竞争来强行传播自己的生产方式,使世界所有的生产方式服从自己为了实现上述目的,资本必然拼命扩张,从而使生产和流通也不断处于扩大的运动之中因此,“资本一方面具有创造越来越多的剩余劳动的趋势,同样,它也具有创造越来越多的交换地点的补充趋势;……从本质上来说,就是推广以资本为基础的生产或与资本相适应的生产方式创造世界市场的趋势已经直接包含在资本的概念本身中[1](P391)资本虽然最初是从商品流通领域起步向世界发展的,但随着流通领域向生产领域的渗透和影响,必然会形成生产的国际化生产国际化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它使经济生活以至整个社会生活都日益具有国际性,并使各国经济连为一体在这里,“生产以及它的每一个要素都表现为总体”,[1](P178)以致“资本主义制度日益具有国际的性质[4](P831)所以,资本的发展史同时也是世界历史的形成史3)资本主义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世界市场从形式上看,马克思在自己的经济学研究计划中是把世界市场作为理论的归宿,但在具体认识上,则是把世界市场既看作是资本主义发展的结果,又看作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前提。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要有两个前提条件:一是要有大批人身自由的劳动力,二是要有为资本主义企业的产生所必需的大量货币资本在这两个条件形成过程中,对外经济交往起了重要的作用对外经济交往大大促进了自然经济的瓦解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其直接后果是小生产的分化和大批一无所有的劳动者的出现另外,海盗式的对外贸易以及奴隶贩卖、殖民地贸易,攫取了大量的黄金白银。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