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外科指导:骨质增生症概述.docx
1页骨质增生症是以骨质病理性增生导致局部关节、肌肉、韧带活动障碍,伴发疼痛为主 要症状的疾病可发生在颈椎、腰椎、关节及跟骨等处,包括肥大性脊柱炎、肥大性骨关节 病及跟骨骨刺等本病好发于40 岁以上的中老年及从事承重、久站、久坐的工作人员,以活 动范围较大的关节、脊椎的病变多见骨质增生的病因迄今未明,多归属于老年性退行性病 变的范畴,关于其病因病机假说甚多,如机械说、机能说、血管障碍、新陈代谢障碍、内分 泌障碍等基本认识是在内因基础上,由外因的诱发而导致发病目前西医采用非激素类消 炎止痛药物、理疗及手术治疗,对缓解症状有一定效果,但迄今尚无特殊有效疗法 在中医中无骨质增生的病名,从其病理而论可归属于中医“骨痹”范畴在《黄帝内经》中 已有“骨痹”的病名,指出其临床以“骨重不可举,骨髓酸痛”为主症,病机则有“肾不生 则髓不能满”及“寒气至”的内因及诱因,嗣后在《中藏经》、《景岳全书》、《医碥》中都有 相,毕关的病因病机论述现代中医治疗,以往均未以“骨质增生”立题,于1961 年有关于治疗颈项强痛的报道,实际 上包含了颈椎肥大症直至1973 年才有“骨质增生”的专题报道:随着社会步入老龄化,中 老年人之骨质增生已逐年增多,由此以中医药治疗本病的报道也相继增多,并有相关的综述 文献。
临床上不仅探讨了对骨质增生症的分型辨治, 近年来,在初步肯定肾虚是本病内在病机的前题下,进行了一些实验研究,如肾虚型骨质增 生病人头发中微量元素的测定等研究发现,此类病人头发中锌、钙含量减少,而骨骼中钙 含量增加,为进一步筛选有效的治疗药物提供了线索和依据并研制了骨刺丸、抗骨质增生 丸、软骨丹等成药,进行了多病例的临床验证,有效率达86%〜97%.除药物外,还开展了多 种其他疗法如采用中药离子渗透疗法,使药物直达病所,以及针灸疗法等,显示了中医药 治疗的优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