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cbs制动系统.ppt
43页摩托车CBS制动系统及试验标准介绍与应对建议 整车检验部 董海栋,目 录,1. 欧洲法规对L类车辆制动认证要求 2. 摩托车制动类型及CBS系统结构及工作原理 3. ECE R78.03关于CBS制动法规介绍 4. 案例分析 5. 应对建议,1.(EU)No 168/2013 法规对L类车辆制动认证要求,※ 法规要求,欧盟议会和理事会法规(EU)No 168/2013是新的欧盟摩托车技术法规体系的核心和基础法规,发布日期为2013年1月15日 (EU)No 3/2014法规名称为就两轮或三轮车辆,以及四轮摩托车型式批准的车辆功能性安全要求方面,发布日期为2013年10月24日,(EU)No 3/2014中ANNEXⅢ规定了L类摩托车制动试验采用ECE R78.03法规 ECE R78.03 最新一次勘误时间2015年11月23日EU) No 168/2013关于摩托车L3e高级制动系统的要求,※ 法规要求,※联动制动系统 Combined brake system ( CBS ) (a) 对于L1、L3类车辆,操作单个控制器可以控制不同车轮上至少两个制动器的一套行车制动系统; (b) 对于L2、L5、 L6 、L7类摩托车,操作单个控制器可以控制全部车轮上制动器的一套行车制动系统; (c) 对于L4类摩托车,操作单个控制器可以控制至少前轮和后轮上制动器的一套行车制动系统。
同时控制后轮和边轮的制动装置应认为是一个后制动器※分离式行车制动系统 Split service brake system ( SSBS ) 控制所有车轮上制动器的制动系统,该系统由单一控制器控制两个或多个子系统任意一个子系统的失效(如液压管路泄露引起的系统失效)不能影响其他子系统的功能2、摩托车CBS 制动系统结构及工作原理,2.1 、摩托车制动类型,2.2、摩托车CBS制动系统结构,延迟阀・ CBS系统工作时,前后轮的制动响应顺序 比例控制阀 PCV控制前后轮制动力的分配比例前盘后盘,2.3、摩托车CBS制动系统工作原理,后制动手柄通过拉索1带动CBS分配器上的摇臂运动,产生2路分力,其中一路分力带动拉索2控制后制动器,另一路分力带动CBS分配器上的油缸活塞,通过软管3控制前制动钳上的CBS活塞在CBS分配器上有延迟弹簧,当拉索1上施加的操作力大于或等于活塞弹簧和延迟弹簧的合力时,CBS分配器上的油缸活塞开始工作,联动前制动器开始制动前盘后鼓结构,排量:100cc 踏板车 制动器操作方式:前手后手 制动器类型:前碟后鼓,2.4、摩托车主流车型CBS制动系统,排量125cc 踏板车 制动器类型:前碟后鼓 制动器操作方式:前手后手,2.4、摩托车主流车型CBS制动系统,排量:125cc 跨骑 制动器类型:前碟后碟 制动器操作方式:前手后脚,2.4、摩托车主流车型CBS制动系统,3. ECE R78.03 关于CBS制动法规简介,3.1试验准备,3.1试验准备,3.2制动系统性能试验,CBS性能欧标检验项目,3.2.1 干式制动性能试验(操作单个行车制动器),3.2制动系统性能试验,性能要求,联动制动系统或分离式行车制动系统(满载和轻负载条件),辅助制动系统(车辆装配有联动制动系统时),3.2.2 干式制动性能试验(操作全部行车制动器),3.2制动系统性能试验,3.2.3高速试验,3.2制动系统性能试验,3.2.4湿式制动试验,3.2制动系统性能试验,通过车载路试设备进行的数据分析过程,3.2.5衰退试验,3.2制动系统性能试验,3.2.5衰退试验,3.2制动系统性能试验,3.2.5衰退试验,3.2制动系统性能试验,3.2.5衰退试验,3.2制动系统性能试验,3.2.6分离式行车制动系统的部分失效试验,3.2制动系统性能试验,本试验的目的是测试确定当一个液压系统出现泄漏故障时,剩余子系统的性能。
3.2.7制动助力系统失效试验的要求,3.2制动系统性能试验,本试验用于确认辅助动力失效后的行车制动系统性能性能要求,如果车辆的制动助力系统可以由多个控制器操纵,则每个控制器单独操纵时,均应满足性能要求4. 摩托车CBS系统制动试验案例统计分析,5. 应对措施,1、 同一个厂家、同样一个型号的CBS制动系统应用在不同的车型,制动效果差异比较明显,因此不能简单地机械应用,应该加强研究匹配车型的结构特点、前后载荷分配,优化前后制动力分配方案 2、 制动拉锁,制动软管布局,固定应合理,制动液管路长度应尽量缩短,避免过多的弯曲,减少制动效能损失,另外制动拉锁的刚度和制动软管膨胀率也是匹配的关注重点3、针对前轮为单通道的CBS制动系统,即制动方式第2类型,因为有两个子 系统,所以还要 进行分离式行车制动系统的部分失效试验(SSBS),当 A子系统失效时, B子系统液压管路压力太低,产生的制动力较小,此试 验通过率低 4、前盘后鼓的样车制动性能较差,匹配难度较大,通过率较低建议采用前盘后盘的制动器结构 5、制动片摩擦材料需要进一步改进,提高材料的抗热衰退性能,踏板车制 盘直径适当加大,增大制动力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