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郭文贵说史:浅谈中国历史的文化对现代社会的影响.doc

6页
  • 卖家[上传人]:平***
  • 文档编号:16421407
  • 上传时间:2017-11-0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41.05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郭文贵说史:浅谈中国历史的文化对现代社会的影响郭文贵郭文贵一直想写关于现代中国文化与中国国家目前面临的困境的文章但是随着思考的深入,我觉得有必要先讨论中国古代文化对现代的影响因为很多深深烙在我们身上我们心里的文化基因,一直在潜移默化的,本人毫无察觉的在影响着我们每一个活动,甚至,我们的社会也因此造成了许多无解的难题郭文贵首先,我还是从英国汉学家李约瑟临死前提出的一个问题开始回答起吧为什么,一个技术如此发达的古代中国,一个拥有几乎开启工业时代一切发明的国家却没能迈入资本主义,而生产力,财富水平,科技产品远低于中国的欧洲却率先实现文艺复兴和工业革命并领跑整个资本主义社会呢?这个问题,几乎所有的汉学家和历史学家都曾经费尽心力思考过当然,造成这个结果,一定是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我们历史课本的解释是,因为我国的封建主义制度过于完善,完美的压制了科技与资本主义的发展估计这也是中国主流历史学家的观点日本人的观点是,由于元朝灭了宋朝,中国人口锐减 90%,清朝入关,中国人口又损失 60-70%,而且文化也因为销毁文档、文字狱等迅速消失,科学技术也因为朝廷禁止和大屠杀造成部分失传从而导致中国文化的迅速消亡。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日本历史学界以元朝灭南宋为界点,在此之前,管中国叫中国,在此之后,中国叫支那世界银行副行长林毅夫(一个经济学家),他认为,中国的落后源于科技的落后,而科技的创新源于犯错误,因为不犯错误,按照经验走,就没有创新所以,他发现中国每当科技发展腾飞之前,往往之前的几十年内都有因战乱而大规模移民因为移民而生活环境改变,因而犯大量错误,从而发展科技根据这一理论,人口数将与犯错误数成正比这解释了为什么中国古代的科技比欧洲先进,因为中国人口一直比欧洲多但是,随着文艺复兴和大学、实验室的兴起,人口基数就与犯错数无关了因为一个科学家一年内就可以犯几千次错误这解释了,为什么中国在近代的科技迅速落后,而欧洲迅速进步的原因下面说下我的观点林毅夫先生的猜想我觉得很接近事实的真相但还不是造成中国落后的最根本原因造成中国文明迅速在近一两百年落后的根本原因,是中国古代,没有任何一个哲学家提出并研究过逻辑学因而所有的科学都只是经验的一种提炼;所有的技术都是实践创新只是因为我们很聪明,才通过不断的经验积累才发明了火药、指南针、造纸、印刷、纸币、火炮而没法通过科学,发展出蒸汽机车、标准部件、银根控制、火炮膛线。

      中国哲学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是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当然古希腊也是在这个时期做差不多的事情中国和希腊的哲学研究,其目的都是为了说服君王实行相应的政策而使全民幸福由于中国古代哲学家们互相之间的辩论非常少,即使辩论也是互相引用庞大的事实和简单的道理来论证,引用事实基本靠气势,要是能说出连续十几个人名,就能把对方震住讲道理,用身边最简单的事表达出最复杂的道理,越简单,道理越清楚,越说明自己反对的人很傻瓜而且,逻辑学的初步研究看起来很傻瓜,对于聪明的中国人而言,貌似逻辑学初步的一些理论,都不用研究,大家就都明白比如说,A 事件发生在 B 事件之前,我们能说 A 就是 B 的原因吗?傻子都知道不一定但是,就是这么傻瓜的逻辑,中国人一看就懂的逻辑,一真到咱们面对事实的时候,就都忘到九霄云外了这就是中国文化在逻辑问题研究的缺失我们的科学一直在由前人提出一种貌似能解释的通的理论,而后人,只要也觉得貌似能解释的通,就照常舒舒服服的生活举个大家都知道的物理课本上的例子,峨眉山海拔高,水烧不开,我又忘了具体是谁了,不是柳宗元就是苏轼,认为山上的水烧不开,原因是山上的水都是千年凝雪之汁,寒气极盛,所以自己从山下携水一瓮上山做饭吃。

      自己估摸了一个貌似有理的理论,然后就去拿这壶水做饭了饭没做熟,也不知他有什么感想估计是没有感想这就是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现实但是,我不清楚究竟是柏拉图还是他徒弟阿里士多德提出来的了,提出了逻辑的概念而逻辑的概念最早也不是为了研究科学,而是为了政治演讲政治辩论而开发的思考方式的武器为了能在政治辩论中驳倒对手,欧洲的有教养的知识分子阶层纷纷学习逻辑,以备跟人辩论时用但是当逻辑被放到自然科学上面的时候,可就厉害了当一个新的正确理论提出的时候,人们就会用质疑的态度去面对,纷纷挑错,一旦旧理论被发现有严重错误,而新理论能解释一切已知现象的时候,新理论就会被确立而随着新的,正确理论不断被确立,越来越多的自然现象可以通过已知的事物间的数学关系被推导然后就可以在技术创新中应用这些理论和数学关系从而推动技术可持续创新而逻辑学的确立,才使得发展现代物理学、化学、经济学成为可能没有逻辑学的古代中国,只能停留在靠经验所能得到的发明创造的极致,也就是宋代的火药、指南针、造纸、印刷、纸币、火炮并在清末的时候,黑火药输给了合成火药、造纸成本高于洋纸、金融也被对方控制的货币银根,逐步瓦解了经济,并掳走了财富时至今日,中国的教育工作者依然没有意识到逻辑的重要性。

      没办法,中国人太聪明初步的逻辑题,所有中国人都会做,都不拿这个题当难题~~但到了大学之后,本科生的缺乏逻辑,直接造成了自主性学习,自主性研究,自主性创新的乏力其次,谈谈中国文化的开放性问题中国文化是开放式的,体现在对于新的人或民族融入本民族的包容,对于新事物的接受速度,和对待外部世界的轻松、甚至有些无所谓的态度文化开放的中国源于中国对于国家的定义国,家,连在一起就是国家说白了,中国人对于国家的概念,更倾向于一种血统、一种人人关系,和一种文化的认同上,由于可能其实也没什么血缘关系,但是只要文化相通就可以视为同一家而不是西方的以土地为国家标志的体系中国的这种唯文化论的认同,为今天中国与外国的领土争议带来了麻烦我们不像美国似的,每一寸领土领海边界都与邻国有白纸黑字的合同样的协议而是一种习惯性的边界但是,唯文化论的认同原则,却为中国古代领土和血统的迅速扩张带来了条件只要咱们文化一致,咱们就都是中华民族在先秦时期,汉族不叫汉族,叫华族,或者夏族仅仅聚居于现在的河南东边叫夷,西边叫戎,南边叫蛮,北边叫狄后来这四个民族都认同了华夏族的文化,合而为一后来楚国开国之时,楚地尽是外族当楚地接受了汉字之后楚国也成了华夏族。

      秦王最早不是华夏族,而是西边犬戎的一个部族首领,因为救了周王一命,周王赐姓嬴,并分封给秦关外土地,亲王自此,命令部族学习华夏文化,使秦人成为华夏族吴越之地的越族,在春秋末年,也接受了楚文化,并逐鹿中原,也成了华夏族后来汉朝鼎盛,华夏族这才改了名叫汉族后来五胡乱中华,大量少数民族进入北方,大量汉族南迁,北方一片荒芜直到鲜卑族政权北魏统一北方后,才算稍稍稳定下来而鲜卑皇帝拓拔宏做了个影响世界历史几千年的事,就是命令所有鲜卑人学习汉语,汉字,改性汉姓于是北方地区的汉文明被保存下来,并且,一个人口接近当时汉族人口三分之一的民族,直接变成汉族这也为日后中国的统一创造了条件到了唐朝,世界各国商人、大使、传教士都聚居长安互相交流,杂居通婚,没有歧视要知道,就连唐太宗李世民,他母亲都是鲜卑族裔,复姓独孤那时候谁敢种族歧视?或许中国人那会都忘了种族是什么意思了就连中国文坛的诗仙李白,出生在西域的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的托克马克),按现在标准看,都应该是吉尔吉斯斯坦人李白出生在吉尔吉斯斯坦,弄不好他这名字都是自己学中文后自己起的,多简单的俩字啊~~中国文坛第一诗人是个老外,这让中国情何以堪?不过,李白学了中文了是吧~有中文名字是吧~在中国当官了是吧~ 娶了中国老婆了是吧~~那李白也就是中国人了。

      也就是从这个时候起,汉族的概念也约莫等于中国人的概念了后来游牧民族也学开中文了,但是又跟中原打仗,于是虽然变成中国人,但是是不同民族满族、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都糊里糊涂的变成中国人了甚至,我敢说,要是当年 1937 年抗战,中国要是打败了,日本天皇搬到北京来住,过一两代人,日本天皇自己不会说日语了,该说中文,那日本的和族,也成中国人了我们接受新鲜事物很快从我们身边的 iphone,到最新流行趋势其实我们自古就接受新鲜事物很快:土豆、西瓜、西红柿、葡萄、基督教、佛教、拜火教、胡服、胡椒、苜蓿都不是中国本土产的,都是传进来的近代传进来的就更多了,从外来语上就知道,化学、物理、经济、宗教、系统、共产党、逻辑……这些外来语很多我们都已经看不出是外来语了我们对外界的世界,态度很轻松,从来就没有排外性所以,唐代的时候,才能包容天下所以,我们的民族情绪除非被激化,否则不严重所以我们曾经即使被英国人欺负成东亚病夫了,依然可以心安理得的跟英国人做生意即使日本吞并中国之心昭然若揭了,依然心安理得的有人去当汉奸与我们相对比的,是日本和韩国他们的排外心理比较重说这么多,主要想说一句中国的开放性的特点在强盛的时候,就会包容天下,在虚弱的时候,就会有众多卖国自肥的人。

      第三,中国人的民族性格中国人的性格是有严重两面性的何谓两面性?就是在一个条件下,中国人是这种性格,在另一个条件下,是另一个性格先谈谈第一个性格,大家会比较认同,因为我们大部分时间都是生活在这种性格里的这种性格由我们自己来说不太客观,先听听美国兰德公司对于中国人的民族性格的评估报告是怎么说的吧由于在贫穷的环境下生长,并且缺乏应有的教育,大多数中国人不懂得优雅的举止和基本的礼貌中国人中的大多数人,着装笨拙、粗鄙,却不感到害羞他们在青少年时期所受到的教育,就是如何说谎,并从别人那里索取,而不是给予,也不是和别人分享自己的所有中国人只关心他们的家庭和亲属,对与自己毫不相关的人所遭受的苦难则视而不见……说的挺难听的,但这还只是一小部分我们看看功夫熊猫就知道美国人眼里中国人的更多细节:贪吃,个人卫生很差,虽然本身很努力,但期望不通过努力就能成功,父亲喜欢强迫儿子有出息……我要在这反驳一下美国人,美国人其实看事情特别主观,包括这个报告比如中国人的举止与礼貌,我觉得主要是因为中国跟美国的礼节不同造成的他们的礼节特别多,我们虽然古时候也挺多,但随着新文化运动,礼节大大简化,甚至消失但我们的根本性礼节一直没变,就是替别人着想,替别人留面子等。

      中国人见死不救的原因是社保体系不完全和一种担心自己会受伤的心理造成的而且一旦社保体系健全,路见不平一声吼的人大有人在我对中国人民族性的看法是这样的,贪婪、特别喜欢设想最意外的状况,99%的生活时间都为了 1%的可能性作出 100%的努力,缺乏责任意识,不宽容,不克制自己,爱嫉妒,在一定程度上,非常乐于接受新鲜事物,甚至能把自己进行完全改变再来说说第二个性格第二个性格是源于第一个性格中,爱准备意外状况的行动我们特别喜欢说一个词,万一……的确,我们准备着万一的情况因此,第二个性格在这万一的情况下,则会显现出来感性,容易被煽动,但心特别善良无私奉献,抵制一切我们认为对我们不好的东西由此可见,我们中国人会在最危难的关头不但会发挥出 120%的力量(因为平时对危难有所准备),而且在危难关头,似乎人性的关怀、信任与奉献都被激发出来这也就是为什么中国在清末国家如此富有的情况下,一步步落入危局,又在抗日战争那面临国破家亡的危局中,又能挺过来的原因正如有个网友这样说道,如果中国要解放台湾,我愿意捐一个月的工资,如果要跟美国打,我捐一年的,如果跟日本人打,我捐一条命毫无疑问,中国人的性格是复杂的,不如美国人那么直白伪善,又不如日本人那么矛盾。

      其实最值得分析的,我觉得就是中国人的,特别爱想的万一的状况可能自古以来,中国这片土地一直充斥着各种战乱人们的生命财产一直是很不安全的另外,兵者,诡道也历史书中多少历史故事都告诉我们,不要轻信他人三十六计里面有一半的计策,都要骗过敌人才能实现几千年前古人所拥有的不安全感一直延续到现在,几千年后,中国人还在吟诵千年前《尚书》里面的那句话:“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中国人不是不愿意去相信别人,而是害怕被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