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洛阳名园记的讲义原文.docx
3页洛阳名园记的讲义原文 书《洛阳名园记》后(李格非) ◇原文 洛阳处全国之中,挟殽、黾之阻,当秦、陇之襟喉,而赵、魏之走集,盖四方必争之地也①全国当无事则已,有事则洛阳必先受兵予故尝曰:洛阳之盛衰,全国治乱之候也② 唐贞观、开元之间,公卿贵戚开馆列第于东都者,号千有馀邸③及其乱离,继以五季之酷④其水池竹树,兵车蹂蹴,废而为丘墟;高亭大榭,炊火焚燎,化而为灰烬,与唐共灭而俱亡,无馀处矣⑤予故尝曰:园囿之荣枯,洛阳盛衰之候也 且全国之治乱,候于洛阳之盛衰而知;洛阳之盛衰,候于园囿之荣枯而得,则《名园记》之作,予岂枉然哉⑥? 呜呼!公卿医生方进于朝,放乎一己之私,自为之,而忘全国之治忽,欲退享此,得乎⑦?唐之恼是已 ◇诠释 ①挟:领有黾(miǎn):指黾厄,古隘道名,即今河南信阳东北之平靖关襟喉:衣襟跟咽喉借以比方洛阳是通向秦陇之地的冲要,地位首要走集:边陲之垒壁,即边防工事这里指洛阳是通向赵、魏之冲要 ②候:征候,即标记 ③开馆列第:兴修馆舍公馆号:号称邸(dǐ):贵爵权贵的府第 ④乱离:指唐王朝自安史之乱当前,战乱频繁,忧患没有已。
五季:指唐亡之后的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代酷:指五代在接踵兴亡中战祸酷烈 ⑤兵车蹂蹴(ru_c):戎马战车相践踏蹂躏 ⑥予岂枉然哉:意谓我作《洛阳名园记》岂是不情理的? ⑦方进于朝:当遭到朝廷选拔任用之时进,进用放:放荡一己:单独一人治忽:管理与忽怠退:指去官退归 ◇鉴赏 李格非所作《洛阳名园记》共有十九篇,分手描写了北宋时代洛阳十九座名园的情形,本文即十九篇之后所附的跋语 关于洛阳的名园,在各篇中已作了详尽的描写,故在跋语中概要钩玄,作一总的评说,说明写《洛阳名园记》的专心文中起首强调“洛阳处全国之中”的险腹地理局势,得出“洛阳之盛衰,全国治乱之候”的断语由此进入洛阳名园的话题,进而得出“园圃之废兴,洛阳盛衰之候”的论断文末一语道破,标明为名园作记的一番深意:在野的公卿医生,切没有可图一己之私而忘怀全国治乱之小事,应时辰紧记“唐之恼”的汗青经验告诫之意,凝重显豁,以小见大,破意高远,振聋发聩 ◇妙评 名园特游观之末,今张大其事,恢广其意,谓园囿之荣枯,乃洛阳盛衰之候;洛阳之盛衰,乃全国治乱之候,是至小之物关联至大,有学有识,方能为此文。
——宋谢枋得《文章法度模范》卷六 幺幺小题,收回多么大论大儒眼中,固无细事;大儒胸中,固无小计;大儒手中,固无琐笔,定当如斯 ——清金圣叹《全国佳人必念书》卷十五 此既作《名园记》之后,又自叙以是作记之意前辈评其小题大做,不用复赘,但说得多么浑成,见得此记之作,大无关系末收回感叹正旨,止用“唐之恼”四字,一结便住没有言垂戒而垂戒之意自由言外,笔法高绝 ——清林云铭《古文析义》卷十四 3Word版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