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学生书法艺术的传承与创新概述.docx
5页高校学生书法艺术的传承与创新概述【摘要】书法艺术在文化走向多元发展的今天,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 和强劲的发展态势在新时代的浪潮中,展览在推动书法的发展上起着不可替代 的作用关于书法与“展览”以及“展厅文化”的研究已经成为摆在广大书家和 高校学子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试从展览本身以及当下书法与展览的关系入 手,进而探究当代书法展览的规律,深入系统地研究书法展览以及展厅文化关键词】高校学生;书法艺术;书法展览;中华传统文化;书法应用;书 法传承每一个时代都有实用书法的表现形式,从甲骨的刻字到钟鼎的铸字,从秦汉 的刻石、简帛到北魏的碑刻,从两晋的手札到明清以后的巨幛时至今日,展赛 中的大尺幅展厅作品之中,这些形式与实用有着密切的关联随着时间的推移, 几千年的自然经济被现代文明取代,书法传播也伴随着社会文化的改变发生了极 大地变化大规模的书法展览活动和日新月异的大众传媒成为当代书法传播的主要渠道 参展、获奖已成为书法爱好者得到社会承认、进入书法市场的主要途径 展览 机制下的中国书法必将引起更多的书法家对书法展览研究成果的关注,为书法指 明正确的、理性的发展方向一、高校学生书法艺术研习现状1、高校艺术书法艺术传承高校书法专业的教学主要分为书法技法、古代书法理论和现代艺术理论三类 在书法的技法研习方面多以古代优秀的名家书帖以及碑刻作品为范本,从碑帖的 结构、线条和章法进行临摹和创作。
古代书法理论教学是书法艺术教学的基石,主要为学生梳理书法在各个朝代 的发展风格及成因现代艺术理论的学习,旨在了解各种艺术审美见解,从而对 书法学习与批评有自己的见解书法史是书法技法训练和古代书法理论的基础书法技法和书法理论互为促进,书法理论对书法技法具有指导作用,书法技法训 练可以检验书法理论的合理性,这些书画活动需要古代书法理论给养和补充三 者形成有机联系因此,在古代书法教学中,需要借助书法作品这一核心媒介, 实现三者融会贯通2、高校学生书法学习创新化趋势创新指的是以现有的思维模式提出有别于常规或常人思路的见解书法能够 成为一门举世公认的艺术,绵延数千年而不衰,仰赖中华民族特有的创新思维与 创新精神在新时代,书法也被赋予了传统与现代交融的别样意义综观历代书 法名家的优秀作品,如王羲之的《兰亭序》、颜真卿《祭侄文稿》、苏轼的《黄 州寒食帖》等作品,便是达到了内容、形式与审美高度的和谐统一,更赋予了作 品生命与灵魂书法的创新大多体现于此书写内容、形式和审美所要达到的和 谐统一,作品效果与其内容相辅相成是一幅书法作品的基础首先,作品内容的创新主要的途径,其一是自作诗词,需自身有日积月累文 学修养与诗文造诣。
这有益于作者对作品内容表现的把控以达到作品形式效果的 统一;其二便是运用自己的书法造诣对诗词歌赋的意蕴以笔墨趣味表达在纸上 但对于他人诗文理解的不同也会在表现的效果与内容有所不同二者不可分割, 脱离书法实践的创作诗文,将会成为一名诗人;脱离创作诗文的书法创作也难以 出彩其次,作品形式的创新主要体现于章法和形式的创新上如现代刻字,《全 国第三届刻字艺术展作品集》中阐述了:“现代刻字作为书法艺术中上的一种艺 术形式,当然离不开书法,它首先是书法的再创作,是书法家(包括篆刻家)们 依照自己的立意构思,以书法作为第一媒体的艺术创作现代刻字作品注重表 达书法的气质神韵与笔墨效果,其通过书法笔墨结字章法来表现作品的主题与意 境,书法水平的参差与刻字作品质量的优异成正比再次是体现在书写的“技法”上元代书家赵孟頫有言:“用笔千古不易 他认为书法的用笔技法是静止不变的,这是形而上的书法学习事实上书法的技 法是不断丰富完善的技法的创新并不是没有限制, 而是以符合书法的“法度” 作为前提的书法技法的创新主要以用笔、结字、章法等为对象苏轼偃笔作书 自成妍妙,欧阳询结字的法度严谨,王羲之章法的正欹聚散运用等都为书法技法添 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创新是传承的创新,传承是创新的传承当代高校学生书法学习应当将书法 传承作为书法发展的前提,立足传承,继往开来,传承创新书法创新让书法的 火种生生不息,在传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对于书法的长远发展有所裨益,书法艺 术是中国古老的艺术,创造性的学习让这古老艺术有了盎然生机,也能与时代结 合顺应其发展二、书法展览现状1、当代书法展览现状随着社会的进步,书法艺术事业也得到充分发展书法热”的浪潮已经持 续良久,书法展览也应运而生,逐渐发展完善除“国展”之外,还有面对不同 年龄段、不同地区、不同性别、不同书体的相应展览例如,全国青年书法篆刻 作品展览、中国书坛新人新作展览、全国妇女书法篆刻作品展览等这些征稿群 体不同的展览更是激发了书者极大的参与热情,他们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各大展 览上,颇有百花齐放之态正是因为书者的积极响应,如何入展拔得头筹引人深思为了在展览评选阶 段大放异彩出现“内卷化”趋势,为了更好地迎合“展厅效应”动辄八尺、丈二 的尺寸以及做旧、仿古等形式手段比比皆是这些手段实际上就是对评委的喜恶 的揣度由此促进了各种书法培训班开始对各大展览投稿作品开展专门的培训, 这就使展览样式单一化、程式化,更是有人将这种作品风格称之为“展览体”。
对于“展览体”书坛更是褒贬不一2、书法展览对高校学生的影响“展厅效应”能够营造高校课堂所无法提供的特殊学习氛围,观展可以拓宽 书法创作思路,也能提升个人鉴赏能力以书法展览为媒介,不仅搭建了是人与 书法的桥梁,更是沟通了创作者与鉴赏者之间的思想,当今书法艺术逐渐趋向多 元化,高校学生书法学习断然不能“闭门造车”,日积月累的技法练习和知识理 论学习只是提升艺术水平的一部分,更为重要的是建立在这些根壮叶茂的基础上 与外界的交流,与其他艺术的交融,与时代沟通,将个人的见闻感悟与书法造诣 融入书法作品当中,赋予作品以人格精神,这时的作品便有了生机灵魂在书法艺术发展多元化的今日,高校范围内以书法展览为途径,帮助学生知 行合一,是书法发展潮流所赋予提高书法专业学生的鉴赏水平和创作能力的重要 途径如今,书法展览在我国已经发展了多年,各种基础工作都趋向成熟,但体 系性、统一性还存在一定不足,书法展览需要有更大的普及性、更好的独创性、 更大的规模性与统一性,方能更好地适应当前社会书法艺术对书法展览的需要 高校学生在展厅中与其他优秀作者作品切磋技艺,刹那的灵感与领悟,是埋头练 习数年都无法企及的一幅优秀的书法作品,对于情感的表达是必不可少的。
高校学生作为投展者, 在创作的过程中需要将长期修炼的技法与自己的理解和审美潜移默化到作品当中, 使自己的书法艺术造诣有所升华三、结语书法展览是书法艺术传播和展现的一种有效手段,通过书法展览可以对优秀 的书法作品进行推广传播,同时可以引领书法艺术的新风潮、新氛围对于高校 书法专业学生的创作而言,通过同台竞技与灵感交流,来指导、引领学生对于书 法艺术展开思考,获得启示可以说,以书法展览为关键提升高校书法专业学生 创作能力,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妙举,值得更加深入地研究与探讨参考文献:[1] 冯小媛•书法展览与书法创作[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03):191[2] 陈振濂展览视角而不是创作视角一关于当代书法“展览意识”的崛起[J]・ 青少年书法,2012(7)⑶黄惇、李昌集、庄熙祖•书法篆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4] 刘曦林•二十世纪中国画史[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2[5] 杨锁强•论书法传统与书法创新的层次与结构[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6(2)项目编号:KYLXYBXM21- 032项目名称:高校学生书法艺术的传承应用研究——以当代书法展览为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