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书法专业书法术语.docx
3页少儿书法:专业书法术语书法 我国传统造型艺术之一指用圆锥形毛笔书写汉字(篆、隶,正、行、草)的法则技法上讲究执笔、用笔、用墨、点画、构造、分布(行次、章法)、风格等一般要求如:执笔要*指实掌虚,五指齐力;用笔要*中锋铺毫;点画要圆满周到;构造要横直相安,意思照应;分布要错综变化,疏密得宜,通篇贯气;并崇尚共性、风貌和意趣书画艺术同源于线条,各具有气(刚性)韵(柔性)生动的美感绘画有线条,有形象与颜色;书法则不代表物象,不用颜色,只有抽象的线条,故其线条的气质和韵致的表现更求剧烈,因此晋唐间称书法为“书势”书法艺术要求有微妙叠见的变化,能到达“戈戟铦锐可畏,物象生动可奇”(转引沈尹默《书法论丛》)但字形非具象,要使其具有可畏可奇之技能,尤须讲究笔法、笔势、笔意,才能到达尽美书法艺术,有三千多年历史商周的金文已富于艺术性;秦篆、汉隶、魏碑、唐楷、宋行、明人小楷等更是丰采多姿书法家如东晋王羲之创妍美流便新体,又备精诸体,为历代书学者所崇尚;唐代有欧(阳询)、褚(遂良)、颜(真卿)、柳(公权)四大家,而怀素、张旭之狂草亦别具艺术魅力;宋代有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一说蔡京)四大家;清代分为碑派(崇尚碑刻)与帖派(崇尚字帖);“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融合真、草、隶、篆,创有“板桥体”;现代有于右任、沈尹默等。
法书 书法术语指有较高艺术水平的书法作品古代将书写于缣楮纸帛而有法度的书法作品均称“法书”,或称“书”《书法三昧》:“作字之要,下笔须镇静,虽一点一画之间,皆须三过其笔,方为法书北宋王安石有“好事所传玩,空残法书帖”诗句今通称所作之书法作品为法书,还含有敬重之意翰墨 义同”笔墨”原指文辞三国魏曹丕《典论?论文》:“古之,寄身于翰墨,见意于篇籍后世亦泛指书法和中国画《宋史?米芾传》:“特妙于翰墨,沈着飞翥,得王献之笔意金石 古铜器、石刻的总称金,指钟鼎铜器之类;石,指碑碣石刻之类是撰文于金石上,记制造,勒箴铭,颂扬功德等而产生的一种镌刻品《史记?秦始皇本纪》:“群臣相与诵皇帝功德,刻于金石,以为表经钟鼎彝器始于殷商,石刻则创于秦代两汉金石□并盛,汉以后金少石多;南北朝则造像勃兴,金器更少传世;唐代碑碣尤盛至于辑历代金石文字,编为名目,则始于北宋欧阳修之《集古录》;摹其外形集为图谱,则始于吕大临之《博古图》至明清金石考古之风尤盛,顾炎武,叶奕苞等,各有着述,或以石刻考辨今古文,或以金文创造六书指要,成为新兴的特地学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