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学院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
85页. . 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0501)适用专业:050101文艺学、050102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050103汉语言文字学、050104中国古典文献学、050105中国古代文学、050106中国现当代文学050108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一、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中国语言文学学科的专门人才,要求掌握从事专业研究工作所必需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了解本学科学术发展方向和最新成果,具有独立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和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及计算机运用的能力学位获得者可在高等院校或中学从事科研或教学工作,也可在相关的文化宣传、新闻出版、党政管理等部门工作二、研究方向(一)文艺学:1.文艺美学2.文艺批评3.西方文论4.文学创作理论5.中国古代文论6.叙事学及小说理论(二)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1.理论语言学2.应用语言学3.对外汉语 (三)汉语言文字学:1.汉字学2.汉语史3.现代汉语(四)中国古典文献学:1.先文献研究2.汉六朝文献研究3.唐宋文献研究4.元明清文献研究5.中国古代文学文献研究6.佛教及佛教文献研究(五)中国古代文学:1.先两汉文学2.晋南北朝文学3.唐宋文学4.元明清文学(六)中国现当代文学:1.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研究2.中国现代文学流派研究3.中国现代各体文学研究4.儿童文学(七)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1.比较文学理论2.欧美文学研究3.日本文学、中日比较文学三、修业年限基本修业年限为3年。
本学科具有学士学位考取的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在修满学分的情况下,可申请提前毕业,但不能早于2年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同等学力以及跨学科考取的硕士研究生基本修业年限为3年,不可申请提前毕业四、毕业学分和授予的学位硕士研究生应当修满至少30学分,其中课程学分27学分,包括学校开设的公共学位必修课7学分、专业基础课不少于6学分(三门课)、专业主干课不少于6学分(三门课)、发展方向课不少于8学分,开题报告与学位论文3学分修满上述学分、学位论文进行的各个环节符合要求、学位论文取得合格成绩,授予文学硕士学位五、培养方式1.以各二级学科为基本培养单位,采取集体培养与导师负责相结合的方式新生入学第一个月完成师生互选2.课程学习以一级学科的专业基础课与二级学科的专业主干课和发展方向课的学习为主,辅之以其他专业的课程或全校公选课程、经典文献阅读根据本专业确定的经典文献阅读书目、按照考核要求提交至少2份读书报告3. 学术活动硕士研究生在答辩前应在省级以上刊物(含省级刊物)公开发表至少一篇(含一篇)本专业领域的学术论文,署名为第一作者;或者在学院的硕博讲堂进行一次学术报告,为主讲参与听讲硕博讲堂学术讲座10次以上(主讲一次可抵听讲5次)。
六、课程学习1.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一)公共基础课与学科基础课课程类别课程编码课程名称开课学期学时学分备注公共基础课马克思主义理论第二学期603-X基础外国语第一学期第二学期804需从4门课程中选择2门学科基础课1语言文化哲学第一学期402需至少选择3门共不少于6学分的课程,其中含一门2学分的研究方法类课程2文学方法论第一学期4023语言学史第一学期4024中国语言学史第一学期402(二)专业主干课与发展方向课1.文艺学课程类别课程编码课程名称开课学期学时学分备注专业主干课1西方美学史第一学期402需选择3门6学分的课程2中国古代文论第一学期4023文艺美学第二学期402发展方向课专业方向课1美学热点问题第二学期或第三学期402需选择2门共4学分的本专业方向课程2文艺创作理论第二学期或第三学期4023文艺学方法论第二学期或第三学期4024现当代文学批评第二学期或第三学期4025西方存在主义文论第二学期或第三学期402公选课、跨专业课需选择2门共4学分的跨二级学科专业课程或全校公选课程2.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课程类别课程编码课程名称开课学期学时学分备注专业主干课1理论语言学第一学期402需选择3门共6学分的课程2语言学方法论第一学期4023语用学第二学期402发展方向课专业方向课1语法和语法理论第二学期或第三学期402需选择2门共4学分的本专业方向课程2应用语言学导论第二学期或第三学期4023篇章语言学第二学期或第三学期4024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第二学期或第三学期4025第二语言习得第二学期或第三学期4026对外汉语教学艺术第二学期或第三学期402公选课、跨专业课需选择2门共4学分的跨二级学科专业课程或全校公选课程3.汉语言文字学课程类别课程编码课程名称开课学期学时学分备注专业主干课1汉语语法问题研究第一学期402需选择3门共6学分的课程2汉语句法语义研究第一学期4023训诂学第二学期402发展方向课专业方向课1社会语言学第二学期或第三学期402需选择2门共4学分的本专业方向课程2古代汉语词汇学第二学期或第三学期4023文字学第二学期或第三学期4024汉语语义学第二学期或第三学期402公选课、跨专业课需选择2门共4学分的跨二级学科专业课程或全校公选课程4.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类别课程编码课程名称开课学期学时学分备注专业主干课1中国古代诗歌研究第一学期402需选择3门共6学分的课程2中国文学批评史第一学期4023中国古代小说史第二学期402发展方向课专业方向课1唐宋文学专题第二学期或第三学期402需选择2门共4学分的本专业方向课程2曲学专题第二学期或第三学期4023先诸子研究第二学期或第三学期4024中古文学研究第二学期或第三学期402公选课、跨专业课需选择2门共4学分的跨二级学科专业课程或全校公选课程5.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类别课程编码课程名称开课学期学时学分备注专业主干课1现当代文学史研究第一学期402需选择3门共6学分的课程2现当代文学思潮研究第一学期4023现当代文学热点问题研究第二学期402发展方向课专业方向课1中国现当代小说史第二学期或第三学期402需选择2门共4学分的本专业方向课程2新时期文学思潮研究第二学期或第三学期4023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第二学期或第三学期4024儿童文学研究第二学期或第三学期4025现当代作家作品研究第二学期或第三学期402公选课、跨专业课需选择2门共4学分的跨二级学科专业课程或全校公选课程6.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课程类别课程编码课程名称开课学期学时学分备注专业主干课1外国文学史论第一学期402需选择3门共6学分的课程2比较文学理论与方法第一学期4023外国文学经典重读第二学期402发展方向课专业方向课1与外国文学第二学期或第三学期402需选择2门共4学分的本专业方向课程2外国古代与中古文学研究第二学期或第三学期4023外国近代文学研究第二学期或第三学期402420世纪外国文学专题研究第二学期或第三学期402公选课、跨专业课需选择2门共4学分的跨二级学科专业课程或全校公选课程补修课程生源为同等学力或跨学科的硕士研究生,必须在导师指导下确定4门本学科的本科生专业基础课作为补修课程。
补修课程不列入培养方案,但要列入硕士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只记成绩,不计学分2.教学方式采取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的方式3.考核方式考核分为考试和考查两种学科基础课至少有一门要闭卷考试专业主干课和发展方向课可以以课程论文等形式进行期末考核二级学科的专业主干课中至少有两门课在学习期间进行经典阅读考核,考核方式为撰写读书报告,考核成绩以30%的比例计入该门课程考试的总成绩中七、学位论文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即可开始学位论文的准备与写作学位论文是为了考查硕士研究生具备的学术素质和学术风,培养其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和从事科学研究或担负专业工作的能力学位论文可以是科研论文、古籍整理与研究、学术综述、调查报告或研究报告等多种形式1.研究计划硕士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尽早确定论文选题围,并在入学后三个月制定研究计划,提交学院备案2.论文开题报告硕士研究生于第三学期初完成开题报告开题报告的时间与论文通讯评阅的时间间隔不得少于8个月开题报告的审查应重点考察文献搜集、整理、综述能力和研究设计能力开题报告必须符合规和要求开题报告会必须公开进行3.论文进展报告硕士研究生在撰写论文过程中,应向导师做进展报告至少两次在论文送审前将两次进展报告提交学院备案,并作为论文送审资格进行审查。
4.论文评阅与答辩论文评阅主要从论文选题与综述、研究设计、论文的逻辑性和规性、工作量等方面重点考查论文是否使硕士研究生受到了系统、完整的研究训练学位论文必须由导师认可,并经过专家评阅认定合格后,方可进行答辩论文答辩成绩按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记论文答辩在第四学期末或以后进行论文答辩未通过者,应修改论文,并再次申请答辩两次答辩时间间隔不得少于半年答辩的具体要求详见《东北师大学学位授予工作细则》附:经典文献目录文艺学专业:1.《文学理论》,韦勒克、沃伦著,象愚等译,三联书店1984年版2.《中国文学批评史》,郭绍虞著,古籍,1979年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