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防生担任高校新生军训教官的实践与探索2900字.docx
10页国防生担任高校新生军训教官的实践与探索2900字 国防生担任高校新生军训教官的实践与探索【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和部队编制体制调整的深入,高校新生军训教官供需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通过分析当前军训现状,阐述了国防生担任军训教官的优势,指出由高年级国防生担任军训教官的路子将是一条切实值得推广的新型军训之路关键词】国防生 新生军训 国防教育 优势一、引言大学生军训,是高等学校对大学生国防教育的一种必要形式,是根据《国防法》《兵役法》和《国防教育法》的有关规定,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围绕人才培养的长远战略和国防后备建设的需要,对在校大学生进行军事理论和军事技能训练的一项重要工作它不仅是全民国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四有”新人的重要环节二、当前高校军训工作现状随着我国高校招生规模的进一步扩大,部队编制体制调整的不断深入以及部队训练任务的加重,高校新生军训教官供需矛盾日渐突出就江苏省而言,全省100多所普通高校以每所招生数5000人为计,则每年所有高校招生量达50余万依据承训部队派出的实际施训官兵数与受训学生数最低之比1:50的比例计算,南京军区所要派遣至江苏省内各高校的施训官兵数达1万人次以上,加之高校的大学生军训时间基本都安排在9月中上句,高校学生军事技能训练时间为2~3周。
因此,高校新生军训时间之集中,所需帮训教官数量之庞大,给当前走精兵路线的部队造成了周期性、阶段性的巨大压力,同时也给高校的新生军训工作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挑战三、国防生担任军训教官的可行性探索20xx年x月x日,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了《关于建立依托普通高等教育培养军队干部制度的决定》,号召依托普通高校培养军队干部国防生是指军队从高中应届毕业生或普通高校低年级学生中选拔培养对象,在完成大学学业的同时接受必要的军政训练,毕业后选拔担任军队干部的地方大学生在校期间,国防生接受了系统的军事训练和思想政治教育,掌握了日常训练的施训指挥方法,具备了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利用国防生来承担新生军训的施训任务,补充到军训l教官队伍中去,在一定程度上既能缓解部队派遣教官不足的压力,又能为在校国防生提供锻炼自我、提高自我的实践平台,是一种全新的有效军训l模式笔者通过调查和亲身体会,对高校采用高年级国防生担任新生军训教官的模式作一点粗浅的探讨一)国防生担任军训教官的优势1.国防生具有过硬的军政素质在国防生选拔培养工作中,结合普通高校和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高校后备军官选拔培训工作办公室的实际,经过近十年的摸索,已经建立并完善了一套具有严格制度和较高要求的国防生教育管理体系。
以笔者所在高校江苏科技大学为例,学校根据“要求”,着眼于“三个衔接、三个优化”的海军国防生培养模式,结合学校国防生总体培养方案,制定了系统完整的培养计划,涉及国防建设、军人思想品德修养、军队基层文化工作、队列以及军事领导科学等各个方面学校为国防生订阅了《解放军报》、《军队党的生活》等刊物,组织学习《人民军队导论》、《军事法概论》等军事课程,并将其纳入国防生在校期间必修课算入学分严格的军事训练,丰富的军事知识和综合素养,使国防生有能力制定科学合理的施训计划,承担思想政治的教育工作和军事科目的教学工作,有利于提高新生受训的积极性和针对性2.国防生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管理是管理者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对组织所拥有的资源(人、财、物等),通过实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使别人同自己一起实现既定目标的过程帮训教官的组织、协调和管理能力的高低,决定着他们能否在新生军训中保质保量地完成承训任务国防生在其指挥能力培养上有着别具一格的体系:一方面,在日常管理中借鉴采取军校生培养模式,实行网格化管理,所有学员队干部均由学生担任,并在每学期组织轮职、轮岗另一方面,在各个年级国防生中精心选拨军事素质好、思想作风硬、实践能力强的优秀国防生,以教官的身份由低年级至高年级分别走进初中、高中、大学承担新生军训工作任务。
这种“步步推进、层层深入”的培养方式,使国防生更加有能力有经验将施训过程中的示范动作与讲解动作相结合,进而保证高校新生军训教官指挥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效果3.国防生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在担任军训教官前,国防生已经在高校里学习生活了近3年时间,清楚校内的软、硬件设施,了解各专业的学科课程设置及教学安排,对学校的校训、校风以及校园文化氛围已有一定程度的深刻体会因此,在施训过程中,国防生教官能够将新生军训工作与大学教育教学工作相结合,使训练更加具有针对性同时,由于国防生的年龄结构、受教育程度、思想行为、经历等与受训新生比较接近,相较部队教官来说,国防生与受训新生更容易沟通,在施训中也更易开展思想教育工作二)国防生担任军训教官的意义1.强化国防生综合素养,历练国防生自身“内功”在培养合格国防生的探索中,军地“接力培养”模式应运而生,全军各大单位逐步实行了国防生4年在地方大学学习专业知识、毕业后到军队院校加学1年军事课程的“4+1”模式国防生在校期间,尽管在知识理论水平上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却由于缺乏实际的带兵锻炼机会,导致很难将理论化为实践,而承担新生军训工作,国防生就可以以此来检验自己的军政素质,寻找发现自身的不足,进而明确今后的努力发展方向。
在担任新生军训教官期间,国防生要在短时间内实现角色上的转变,既由一名在校国防生向军训教官的转变,以教官的身份为受训新生讲解做示范,并在施训中及时发现和纠正学生出现的问题通过承训国防生锻炼了自身的组织、协调能力,增强了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提高了军政素质,达到了会讲解、会示范、会纠正动作、会做思想工作的“四会”要求,这将有利于提高国防生的综合素质,有利于缩短国防生毕业去部队任职的适应期,为第一任职打下良好的基础2.巩固军训育人成果,孕育国防生培养“外境”在高校新生入学军训中,帮训教官是军训工作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其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高校学生军训工作的质量通过有组织有计划地让国防生担任新生军训的施教任务,为巩固军训成果在组织上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使军训育人功能更深入地落到实处,有效推动了高校的校风建设和学风建设,进而完善了普通高等院校对国防生的培养体系四、总结与展望由国防生担任高校学生军训教官是一种全新的军训模式,开创了高校学生军训工作的新局面并将其引向深入它不仅是对国防生队伍的挑战和检验,也是对国防生依托培养工作的一种提升,这将进一步完善“三个衔接、三个优化”的海军国防生培养教育模式和促进高校基础教育、军校任职培训和部队后继培养的有机对接。
事实证明,由高年级国防生担任新生军训教官的路子将是一条切实值得推广的新型军训之路,更是一条“双赢”的国防生培养之路参考文献:[1]王霖,成就目标定向与主观体验在大学生军训中的研究[J],世纪桥,20xx,131(11):128—130.[2]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军区司令部关于印发《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军事技能训练工作规范(试行)》的通知[z]苏教体艺[20xx]15号文件.[3]南京军区国防动员委员会关于印发《南京军区学生军训工作暂行规定》(试行)的通知[z],[20xx]动武字第2号文件.[4]周三多,陈传明,鲁明泓,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四版)[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xx.第二篇:象棋普及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2900字《中国象棋普及教学的实践与探索》课题方案 中国象棋普及教学的实践与探索》20xx-09-05 10:30 来源: 作者: 网友评论 0 条 浏览次数 41象棋普及教学的实践与探索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胜浦实验小学课题组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1.学校特色发展的要求.随着苏州工业园区的开发,建设,园区的教育教 学事业也走向一个新的高度. 同时, 孩子们也渴望享受更优质的教学. 中国象棋, 有着悠远的历史,有着丰厚的底蕴,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非常适合我们学校的 特色发展. 2.丰富了学生的业余生活.好多学生的业余活动内容单调,学生只开展自 己感兴趣的活动,而对那些自己不懂,不会又不感兴趣的活动,从不问津.以致 于娱乐,交往活动,体育活动等都比较少.格调低俗,消极的,有害的活动充斥. 学生的业余时间,有的是在看电视,睡懒觉中度过的,有的是在玩#9@k,打电子 游戏机中度过的. 这些不良的现状已经制约了学生的身心发展. 中国象棋的开展, 一定会给我们的学生带来全新的享受,一定会给学生的业余生活增添色彩. 3. 有利于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国外的教育家和教练员进行了多方面的分 析,他们肯定了棋类对各种年龄学生在发展和教育上所起的作用.形成个性的创 造,发展认识的积极性,以及在各种环境下满意解决问题的独立性,中国象棋所 起的重要社会作用都是无庸置疑的. 在中国象棋的练习中, 要求学生提高注意力, 对各种事情进行选择;要有责任感;在思维活动中表现出纪律性和较高的文化修 养,可以说中国象棋类在人的全面,和谐的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基于以上三点理解, 我们学校提出了 "象棋普及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的课题. 二,概念的界定 象棋普及教学是指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会同专业机构,社区等,在学校中 开展象棋教学.主要包含以下几个要素: 1. 全体学生参与. 2. 进行分层教学.(分年级,根据水平的高低分组) 3. 着眼于学生整体象棋水平的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 三,理论依据 1.基于新的课程标准.国家新《体育课程标准》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中说"我国是一人多民族国家,民族体育文化源远流长,体育与健康课程应当大 力开发和利用宝贵的民族,民间传统体育资源."中国象棋在农村中有较浓厚扎 实的基础,非常适合开展这样的活动. 2.著名的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写道: "国际象棋——循序渐进的, 逻辑思维的最好学校. 它能够养成严守秩序的思维, " 培养注意力, 发展记忆力, 可以说围棋和中国象棋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中国象棋应作为智慧文化的成分之一 进入小学,在众多文献中,很多都证明了中国象棋同哲学,控制学,心理学,数 学, 教育学等等相联系, 它们决定着其他领域的科学知识需从棋类中得到的作用, 特别是心理教育学.棋类直接与教育,学习和人的发展相联系.研究过程. 四,研究过程 1,准备阶段:(20xx年x月——20xx年x月) (1)课题方案.(20xx年x月) (2)江苏棋院胜浦实验小学训练基地建立. 2,实践阶段:(20xx年9——20xx年x月) (1)对全校学生全面实行本课题的实践与研究. (2)课题参与人员进行指导,调查,及时反馈,做好资料收集,阶段性调 查报告等. 3,总结阶段:(20xx年x月——20xx年x月) 收集,分析数据,资料,撰写研究报告. 五,研究方法 本课题采用行动研究法,调查法,观察法,统计法. 六,实施策略 1.多元化的活动组织.一种活动的成功,离不开教育教学机构的组织领导, 本课题亦是如此,不能放任自流,相互推诿,谁也不教.因此我们采用了"三管 齐下"的策略,努力完善活动组织机构,确保本研究按正常轨道,高效地开展. (1)工会牵头管. 主要工作包括:①每学期制订详细计划,并根据实际对计划进行阶段性的修 改,使学生,教练员目标明确;②作好宣传发动工作,及时选拔好重点棋手,并 安排好校内教练员进行指导棋手训练;③做好与江苏棋院,家庭及社会的联系工 作,尤其是对有特长的家长及社会人员做好聘请为指导员的工作,共同商讨如何 训练,指导学习. (2)教练组具体管. 中国象棋在农村虽有一定基础,但处于无师自通的状况,小学生学棋存在着 多走弯路,多进"死胡同"等问题.因此,极需一支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有较 高实战水平的教练队伍,我们组成教练组的成员主要有以下几种:①有三棋特长 的体育教师及其他各科教师;②有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