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下中格高等教育的交流与互动.docx

6页
  • 卖家[上传人]:I***
  • 文档编号:210635439
  • 上传时间:2021-11-14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8.05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下中格高等教育的交流与互动 摘要:“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在古丝绸之路概念基础上形成的新型区域合作模式,是中国政府提出的对外开放战略,即努力构建区域内“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格鲁吉亚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的积极参与者,同样重视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与中国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交流与合作其中,高等教育作为文化交流与互动的关键环节,将在中格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过程中发挥十分重要的桥梁作用,未来两国可进一步深化孔子学院文化交流功能,并在学生互换、学者互访、跨国科研项目合作以及举办国际学术论坛等方面探索新的发展路径,从而为区域经贸合作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关键词:丝绸之路经济带,高等教育国际化,格鲁吉亚,高等教育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14ZUJBWZY011);甘肃省社科规划项目(14YB016)2013年9月和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对中亚、东南亚等国家进行国事访问期间,先后提出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即“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构想,引起了国际社会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2015年3月底,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文件,标志着“一带一路”正式成为我国官方战略规划,并由此进入全面推进阶段与此同时,由中国政府主导设立、57国共同组建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sian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Bank,缩写AIIB,简称亚投行)于2015年12月25日正式宣告成立,为“一带一路”战略的顺利推进提供金融支点作为地处欧亚大陆结合部,被誉为“上帝后花园”的格鲁吉亚,凭借其独特区位优势,积极加入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来,寻求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利益共同点及战略契合点,从而带动中格两国各领域交流与合作的全面展开一、“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内涵据考证,最早提出并使用“丝绸之路”这一概念的学者是德国地理学家、地质学家费迪南冯李希霍芬(Ferdinand von Richthofen)他认为,“丝绸之路”不仅是中国与欧洲之间的贸易通道,同时也发挥着国际文化交流的通道作用[1]历史上,丝绸之路是一条自中国古都长安(今陕西西安)出发,穿过甘肃的河西走廊,到达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敦煌,从玉门关和阳关分南北两个方向绕过塔克拉玛干沙漠进入中亚,途经西亚各国,最终抵达地中海和波罗的海沿岸的欧洲国家及南下到部分非洲国家,承担着包括丝绸、茶叶、瓷器等商品在内的运输与贸易,由此形成了一条横贯东西方的经贸往来陆上通道。

      同时,丝绸之路也是一条多元文化交流通道,它连接了历史悠久的中国文化、印度文化、波斯文化、阿拉伯文化、古希腊文化和古罗马文化,促进了古代中西方政治、经济、文化和思想的沟通,实现了多民族、多宗教之间的交流与融合,成为当时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的核心区域一般来说,广义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包括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两大空间范畴,在一定程度上与“一带一路”这一全新战略构想所包含的内容相一致,即以“丝绸之路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作为现代战略符号,通过海、陆两条线路将亚太经济圈和欧洲经济圈连接起来而构建的区域合作新模式,其范围内的总人口约44亿,经济总量约21万亿美元,分别约占全球总量的63%和290%[2]但狭义的“丝绸之路经济带”仅指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其东接充满活力的亚太经济圈,西连发达的欧洲经济圈,中间穿越资源丰富的中亚地区和极具发展潜力的中国西部地区,沿线经过东亚、中亚和西亚共30多个国家近30亿人口,并且辐射东南亚、南亚、欧洲、非洲10余国,由此构成世界上最长、最具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根据《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的内容,共建“一带一路”旨在促进经济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推动沿线各国实现经济政策协调,开展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区域合作,共同打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区域经济合作框架[3]。

      但需要注意的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不仅仅是一个经济战略规划,而是具有综合性功能的战略构想,其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的密切合作[4]而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作为文化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充分利用“丝绸之路经济带”这一重大战略机遇,加强对外交流合作,提高教育开放程度,为推进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进一步深化高等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做出努力文章以“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作为研究背景,着重探讨中国、格鲁吉亚两国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国际合作,使二者在利用原有国际交流渠道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出一条满足两国需求且便捷高效的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的新路径,从而实现国际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的“升级换代”二、中格两国交流与互动的历史回顾格鲁吉亚地理位置特殊,位于亚欧两洲交界地带,北接俄罗斯,西临黑海,东邻阿塞拜疆,东南与西南方向分别与亚美尼亚、土耳其接壤,国土面积为6.97万平方公里,人口为372.9万人(2015年1月)①,以格鲁吉亚语作为官方语言,是世界著名政治家斯大林的故乡,曾为苏联时期加盟共和国成员之一,1991年4月9日正式宣布独立历史上,古丝绸之路就将中格两国紧密联系在一起,拥有着深厚的传统友谊格鲁吉亚于1992年6月9日同中国正式建交,在二十余年的发展历程中,始终与中国保持着友好合作关系。

      在经济领域,中格经贸关系持续健康发展,特别是在近几年,达到了历史最好水平2014年中格贸易额达9.6亿美元,中方对格鲁吉亚非金融类直接投资5.3亿美元,中国已成为格鲁吉亚第一大投资来源国、第三大贸易伙伴以及第四大葡萄酒出口市场与此同时,两国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过程中也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2015年3月10日,中国商务部和格鲁吉亚经济与可持续发展部在北京就启动“中国一格鲁吉亚自由贸易协定谈判可行性研究”签署联合声明,双方协商决定成立联合专家组,尽快启动中格自由贸易协定谈判的可行性研究,格鲁吉亚有望成为中国在欧亚地区第一个签署自由贸易协定的国家,这将极大地促进两国贸易和投资合作的发展会议期间,双方还共同签署了关于加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合作备忘录,拟在中格经贸合作委员会框架内,以共同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经贸合作为主线,全面提升贸易、投资、基础设施以及经济技术合作的互联互通水平2015年上半年,格鲁吉亚成为中国倡导成立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57个意向创始成员国之一,并第一个在议会上通过了《亚投行章程》,其首都第比利斯于2015年8月24日召开了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第六次谈判代表会议,在会议上选举产生了亚投行首任行长金立群先生。

      与此同时,中格两国于2015年10月15日共同举办了首届“第比利斯丝绸之路国际论坛”,来自34个国家和地区、超过20个国际金融机构的近千名代表出席,在国际上产生了较大影响20世纪末期,由于受政治经济局势的影响,格鲁吉亚的教育及科技发展处于相对困难的境地,其发展趋势表现为西方国家对格鲁吉亚文化教育领域的影响日益增强,而俄罗斯的作用则不断减弱直至进入21世纪以后,中格两国的教育文化交流与合作才逐步展开并日渐频繁2000年7月,中格政府成立科技合作委员会并召开首次会议2004年4月,格鲁吉亚派出代表参加了在杭州举行的“威胁、挑战、变革”亚洲高级别研讨会2006年8月,格社会科学大学校长阿拉萨尼娅出席在北京举行的第三届“大学女校长国际论坛”2008年6月,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欧亚所所长李凤林出访格鲁吉亚2010年4月,“汉语桥”中文比赛预选赛首次在格举办,由此掀起了“汉语热”浪潮同年11月26日,格鲁吉亚首家孔子学院,即兰州大学共建第比利斯自由大学孔子学院正式挂牌成立,为日后开展汉语教学和中格教育,促进科技、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搭建起重要国际平台在此之后,格鲁吉亚分别于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陆续举办了“汉语桥”中文比赛,而且每年都派遣数十名学生留学中国高校。

      与此同时,各种访华团陆续来华访问,加深了格鲁吉亚人民对于中国的了解和理解,频繁的人员互动和往来,促进了中格高等教育交流的快速发展格鲁吉亚高等教育在苏联时期就建立起了较为完整的学科体系并达到很高水平,其在苏联时期15个加盟共和国中属于较为发达的国家,国民素质普遍较高截至2014—2015学年,格鲁吉亚全国共有73所大学(其中国立20所,私立53所),在校大学生12.42万人②,主要的高等院校有第比利斯国立大学、第比利斯国立工业大学、第比利斯国立医科大学、第比利斯自由大学、国立美术学院等近年来,格鲁吉亚一直在进行高等教育改革,如2011年3月,格鲁吉亚政府发布取消境内大学从属于教育与科技部的决定,使高等院校办学自主权不断扩大与此同时,随着中格经贸领域合作的不断加深,其留学生教育、学者对外交流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并于2014年10月10日正式签署了《中格教育合作协议议定书》,从而使双方教育合作日益规范化,中方表示未来将大幅增加互派政府奖学金留学生名额,今后将有越来越多的格鲁吉亚学生赴华留学深造而格鲁吉亚也在积极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做必要的准备,如2015年2月25日,在办学历史相对较久的第比利斯国立大学挂牌成立了中国语言文化中心,此研究基地的建设为进一步了解中国文化、加深中格文化交流奠定基石。

      三、中格高等教育交流与互动的可行性与必要性格鲁吉亚地理区位优势明显,是沟通亚欧两洲距离最短、耗时最少的陆上通道自独立以来,格鲁吉亚政府克服重重困难,使经济社会在相对稳定的状态下逐渐得到发展,并充分利用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贷款,改造老化的基础设施,修建高速公路、城市快速公路、铁路、机场和港口等现代交通设施,其目的在于改善国内经济发展和投资环境的同时,尽快与中国主导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连接起来,在实现互联互通的基础上,寻找更多的战略契合点,促使两国各领域合作的全面展开而格鲁吉亚作为意向创始成员国,积极参与亚投行的筹建工作,正是因为该国际性多边金融机构的战略重点符合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