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鄂伦春族民族文化保护研究.pdf

2页
  • 卖家[上传人]:w****i
  • 文档编号:104791538
  • 上传时间:2019-10-10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1,023.91KB
  • / 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鄂伦春族民族文化保护研究 鄂立志? 刘昳麟 ( 黑龙江大学? 150069) ?摘? 要 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 我国各民族的文化受到了极大冲击, 鄂伦春族文化也没有幸免, 面临着消失、 衰退、 变异文化是一个民族 的特有的标志, 如果民族文化的适应能力不强, 那么文化很容易发生断 层, 许多珍贵的文化将会销声匿迹因此保护形势十分严峻本文对 鄂伦春族文化现状及断层原因进行了分析, 并提出了保护措施 ?关键词 鄂伦春族; 民族文化; 濒危; 保护 正文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 外来文化极大的改变了鄂 伦春族地区原有的文化生态, 民族地区的文化正发生着快速的变 迁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独特标志, 更是人类宝贵的财富因此, 对 鄂伦春民族文化的保护、 传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 鄂伦春族文化现状 鄂伦春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但在现代 文明的不断冲击以及异地文化不断介入的情况下, 鄂伦春族文化 已经不同程度的受到了同化, 有些文化甚至已经走到消亡, 因此鄂 伦春文化保护、 传承受到了严峻的考验因此鄂伦春文化的发展 面临非常严峻的形式 文化消亡 鄂伦春族文化的消亡表现在生产习俗中的狩猎文 化、 信仰习俗中的萨满文化、 生活习俗中的服饰文化等方面。

      首 先, 1953 年的定居使得鄂伦春族狩猎文化发生了巨大变化, 他们 丢弃仙人住, 住上砖瓦房; 告别了游猎生活, 开始了现代化的农业 生产狩猎文化一步步的走向消亡其次, 在宗教信仰上, 鄂伦春 人信仰万物有灵的萨满教, 然而随着现代化无神信仰的悄然渗入 以及现代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 使得鄂伦春族地区的人们观念在 改变, 对古老的萨满教形成严重冲击在鄂伦春聚居地区, 现在基 本没有人信仰萨满教了最后, 鄂伦春族因长期从事狩猎生产, 形 成的狩猎服饰(以兽皮为原料), 包括皮袍、 皮帽、 皮鞋、 手套等, 而 随着文明程度的提高、 生产方式的改变, 皮制服饰失去了它的实用 性, 淡出人们的视线, 所取代的是现代服装 文化衰退 鄂伦春族文化的衰退表现在鄂伦春族语言以及鄂 伦春族民间艺术等方面, 尤其是说唱艺术鄂伦春族只有语言而 没有文字, 他们的文化传承靠的是口头传授, 定居后鄂伦春族与其 它民族开始杂居, 出现了汉、 蒙、 满、 达斡尔等其他民族, 在这些民 族里汉族比重较大, 加上汉族学校的不断兴起, 鄂伦春族语言应用 范围变小, 语言流失非常严重在鄂伦春聚居地方, 年轻人很少有 人会说民族语言了, 他们都说着一口流利的汉语。

      正是由于语言 的流失, 依赖于民族语言的民间口头创作的神话、 故事、 传说, 以及 民族歌曲、 说唱艺术等处于濒危状况 文化变异 变异的文化表现在生活习俗中的姓氏文化、 节日文 化、 婚姻习俗等方面首先, 鄂伦春传统的姓氏有 10 个但由于 鄂伦春族与其他民族的通婚即民族融合的发展, 在鄂伦春族原有 的 10 个姓氏的基础上又出现了许多其他的姓氏其次, 鄂伦春族 的传统节日主要有篝火节(鄂伦春族称为“古伦木沓“节, 为国家第 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 春节和抹黑节近些年来, 由于受到周围 的其他民族影响, 特别是汉族影响, 鄂伦春人也开始过端午节、 中 秋节、 元旦等节日再次, 鄂伦春的婚姻习俗绚丽多彩, 从恋爱到 结婚往往要经过求婚、 认亲、 过彩礼、 婚宴等习俗, 而寡妇再嫁需要 通过抢婚的习俗, 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及周边民族的不断通婚, 尽管 尚可以看到一些婚俗的踪影, 但已发生很大变化, 多数已被汉化 二、 造成上述现状的原因分析 造成以上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生产方式、 生活方式变 化、 异地文化介入、 社会发展、 民族融合等因素影响以外, 鄂伦春族 居住人口的流动分散, 以及旅游业的进入也直接影响了其文化变 迁。

      人口流动分散 “据第五次人口普查鄂伦春人口统计资料, 鄂 伦春族总人口 8196 人分布在城市的人口 1405 人, 其中北京 71 人, 河北 32 人, 内蒙古 443 人, 辽宁 76 人, 吉林 39 人, 黑龙江 608 人, 上海 18 人, 山东 23 人, 河南 11人, 甘肃 10 人, 新疆 8 人, 江苏 11 人; 分布在城镇的人口 2715 人, 其中, 北京 7 人, 河北 11 人, 内 蒙古 1672 人, 辽宁 21 人, 吉林 19 人, 黑龙江 929 人, 山东 11 人, 广东 10 人, 广西 11 人; 分布在乡村的人口 4076 人, 其中, 河北 42 人, 内蒙古 1458 人, 辽宁 64 人, 吉林 67 人, 黑龙江 2334 人, 江苏 13 人, 福建 19 人, 山东 26 人, 广东 9 人, 湖南 7 人, 贵州 4人, 宁夏 7 人, 新疆 5 人“ ! 由此来看, 鄂伦春人口分布在全国 18 个省、 市、 自治区, 人口流动趋势明显, 人口的分散势必会对传统文化造 成冲击, 从而导致鄂伦春聚居地的地域性减弱而造成人口流动 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 如升学、 打工、 与异族通婚等。

      旅游业的进入 旅游业的介入虽然可以带来许多积极的影响, 如促进鄂伦春民族聚居地的经济发展、 丰富本地文化、 改变思想观 念、 增加就业等但更要看到的是负面影响首先, 伴随着民俗旅 游的开发、 异地文化的介入, 原有的生产、 生活方式汉化的现象越 来越严重, 民族文化商品化, 出现了专为旅游而设置的文化项目和 表演其次, 旅游的进入会增加当地农民的收入, 当地农民开始追 求时尚和个性, 在民俗村出现了服务性行业, 移动和家用电器 也开始普及, 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第三, 价值观是民族传统文化 的核心少数民族热情好客、 忠诚朴实的价值观, 以及敦厚淳朴的 民风, 也是民族地区对游客的吸引力之所在但是, 随着旅游的开 发, 受外来风气影响, 一些地区少数民族民众的价值观也逐渐被同 化, 古朴的民风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三、 鄂伦春族文化的保护、 传承 尽管从文化学角度而言, 文化变迁是一种无法抗拒的客观规 律, 并势必造成某些文化类型的濒危甚至消亡, 但从文化传承和文 化价值而言, 任何文化都是一个民族发展历史的见证, 他的存在和 保有意味着在当今全球化发展的大形势下民族个性的保存, 因此 保护是不可忽视的问题。

      对于鄂伦春族民族文化的保护需要从以 下方面入手: 第一, 政府和相关部门应该对逐渐失传的文化进行整理和保 存, 除建立, 鄂伦春族民族博物馆和生态馆等静态的保护方式外还 应通过政治、 经济手段来鼓励和扶持鄂伦春族的传统文化 第二, 颁布保护民族文化的法规、 条例, 使民族传统文化的保 护发展工作有法可依加大执法力度, 为保护和发展优秀的民族 传统文化构建良好的法制环境 第三, 积极推动民族文化活动的开展, 进一步加强民族文化的 ( 下转第 35页) ∀29∀ 金融经济 Financial economy 构调整的重点、 强化稀有和稀土企业的国际竞争优势然而, 现在 中国有色金属的国际贸易量虽然比较大, 但中国有色金属在国际 市场上的地位只是单纯的供应者和进口者, 对市场的影响力很小, 未能成为重要贸易商和国际经营者所以我们还应当扶持一批具 有国际竞争力的有色企业, 使其成为科工贸一体化的企业集团 这样的话, 我们能在某种程度上控制甚至垄断国际市场, 从而谋取 最大限度的国际贸易利益例如在稀土和钨领域, 如果我们能组 建几家全国性的、 实力雄厚的大( 集团) 公司并且能在国际贸易中 结成战略联盟的话, 我们肯定能获得更大的国际贸易利益。

      3、 加强企业的经营管理, 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第一、 将企业的研发活动分为三类: A 类 基础研究, 如与硬质 合金关系密切的粉末冶金学、 材料学等, 重点放在新材料的研制与 运用; B 类 新产品的研制与开发; C 类 处理的产品质量问题 和生产工艺的控制A 类研究放在总厂研发中心, 可效仿一流企 业, 与高等院校、 研究所、 国外企业联合开发或与高校建立战略联 盟B、 C 类放在各事业部进行, 可保证活动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第二、 以顾客意见为中心进行研发研发活动切忌闭门造车, 而应将顾客需求转化为新产品, 这样才能带来经济效益可邀请 现有和潜在的大客户参与研发过程, 这样能更有效地满足顾客需 求, 并能使顾客感受到企业对他的重视, 从而建立长期的伙伴关 系 第三、 实施收购和联营战略, 提升整体实力硬质合金是规模效 益反映明显的企业, 如果小的企业过多, 其抗风险的能力就会很 差为此, 硬质合金协会近年来多次呼吁加大改革力度, 按现代企 业制度的要求, 通过资产经营, 企业重组、 兼并、 联合等方式, 减人 增效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 形成一至二家企业集团只有这样, 才 能提高抗风险能力, 提高专业化水平, 提高新产品的开发创新能 力, 进一步增强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张炳政. “工业牙齿“喜极而悲? [J] . 中国海关, 2005, (08) [2]刘建军.钨钼业出口结构发生调整[N], 中国有色金属报, 2003, 10,25 [3]吴荣庆. 钨产品出口关税调整及对钨行业的影响[ J]. 中国金属通 报 , 2007, 08 网 2006, 8 [4]. 张逸静. 中国钨产业分析与储备机制研究 [ C], 北京: 北京化工大 学出版社, 2005 [5]孙辉. 刘晓英. 王国红. 基于生命生命周期理论的产生集群运行模式 [ J], 大连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技术经济第 12 期 2005 年 [6]王君. 2002 年中国钨品生产经营以及市场贸易情况分析[J]. 中国 钨业 , 2003, 2 [7]王佃剀. 比较优势陷阱与中国贸易战略选择. [J] [8]张小萍. 我国钨产业政策的分析与建议[J]. 有色金属 , 2006, 2 (上接第 29 页) ? 对外宣传、 交流和使用, 弘扬民族文化, 民族地居 民应主动参与宣传的队伍中, 加深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了解, 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努力搭建为年轻人学习本民族语言、 了解民族文化的平台, 第四, 采用现代传媒及高科技手段, 如借助摄像、 录音、 拍照等 方式对鄂伦春族语言、 艺术等文化进行延续。

      培养鄂伦春族文化 艺术人才和民族文化团体的管理人才, 为保护和弘扬民族文化提 供人才的保障还要通过学术讲座、 报告、 开办语言学习班、 歌舞 演唱会等多种形式来传承、 发展民族文化 第五, 在开展民俗旅游方面, 首先, 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做 好旅游开发的总体规划, 坚持民俗资源开发、 抢救和保护协调相一 致原则其次, 旅游者应该自觉了解和尊重当地的民俗文化, 减少 二者之间的冲突再次, 开发商应有限制的向游客展示目的地淳 朴的民俗文化或单独的建立民族文化展示平台, 让旅游者不与当 地居民直接接触或减少接触最后, 借助旅游业流动性大的特点, 树立民族品牌, 增大宣传力度, 培养民族艺术家、 文学家、 打造民族 文化名人扩大民族影响力, 号召力 保护鄂伦春民族文化的问题已迫在眉睫, 鄂伦春民族传统文 化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每个人都有保护的责任和义务, 需要社会 各界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何群#环境与小民族生存- 鄂伦春族文化变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35∀ 金融经济 Financial economy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新版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件第五讲大一统与中华民族初步形成(秦汉时期)-2025年版.pptx 2023版《思想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绪论.docx 新版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件第一讲中华民族共同体基础理论-2025年版.pptx 思想道德与法治(2023年版)资料第四章 明确价值要求 践行价值准则 - 副本.docx 2023版教学设计第五章 遵守道德规范 锤炼道德品格思想道德与法治2023版本课件.docx 新版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件第二讲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2025年版.pptx 第六讲践行多边主义完善全球治理讲稿-2025秋形势与政策讲稿.docx 2023版教学设计第四章 明确价值要求 践行价值准则思想道德与法治2023版本课件.docx 新版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件第十六讲文明新路与人类命运共同体-2025年版.pptx 第四讲阔步迈向农业强国讲稿-2025秋形势与政策讲稿.docx 2023版第一章 领悟人生真谛 把握人生方向教学设计思想道德与法治2023版本课件.docx 2023版教学设计第二章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思想道德与法治2023版本课件.docx 微机原理及单片机应用技术概述.ppt 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结构-塑料成型工艺基础.ppt 市场营销学(第2版)市场营销管理.ppt 税收筹划(第2版)课件:跨国税收筹划问题.ppt 微机原理及单片机应用技术-初识STM32.ppt 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第7版)课件:政府会计的基本概念.pptx 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第7版)课件:政府单位会计概述.pptx 银行会计课件:无形资产与其他资产的核算.ppt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